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依据大量普通科研人员的亲身经历,讲述我国首颗原子弹从原料运送到引爆成功的详细过程。

作者:谷才伟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读者评分:4.8分20条评论
排名:传记销量榜 12
¥18.9(3.2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27.0(4.5折)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918921
  • 条形码:9787553918921 ; 978-7-5539-1892-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本书特色

“十七号工地”是中国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地,被几代研制核武器人称之为“摇篮”。在新中国艰难的六十年代,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国核事业面临严峻考验。在长城脚下迅速汇集了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复转军人。他们从地质勘探队、大庆油田、军兵工厂脱下工装和军装与刚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一起,在王淦昌、陈能宽(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等专家带领下,凭着一腔报国激情,白手起家,开展炸药成型、爆轰物理等一系列攻关项目,在“十七号工地”做了上千次爆轰试验,为原子弹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摇篮”的地位不言而喻。樊洪业主编的《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通过众多亲历者的口述,揭示了核武器研制过程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内容简介

  《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着眼于原子弹试验的工作流程,从押运原子弹部件开始,到原子弹装配、上塔、保温、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体操作。受访者大多数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他们却是在这一长长链条各个环节上“操刀”的亲历者。该书是一本没有任何修饰的有关当事人的述说集,用他们自己的亲历,自己的声音,自己的感情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目录

张克俭序
引言(吴强)
引子

第1章 核武器研究所
组建第九研究所
五湖四海来报到
违约停援后的等待
中央调集“一百单八将
“挤牙膏
保卫与保密

第2章 爆轰试验场地
二室的构成与人员
“十七号工地”的由来
抢时间设计爆轰工号
往来奔波行路难
五一前打响**炮

第3章 核武器炸药部件的研制
“三本书”与“三步曲
炸药工号与”棒子工
炸药成型工艺

第4章 新炸药和高压电雷管研制
“142”会议
雷管组的任务
协作研制雷管
高压快速电雷管定型

第5章 原子弹爆轰波聚焦元件的研制
开展聚焦元件研制
从“坐标1号”到“坐标4号
理论计算与爆轰试验结合的成果

第6章 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
五组的任务和成果
测高压状态方程
测飞层增压

第7章 测试工号与测试手段
测试工号炮声隆
电子学测试
光学测试
“近区物理”测试

第8章 正是三年困难时
长城脚下栖何处
挨饿——突变在9月
“饥饿科学家
温暖与真情

第9章 科学家印象
王淦昌
陈能宽
郭永怀、何泽慧、朱光亚、邓稼先等

第10章 那些人,那些事
官厅水库历险记
星期天逸事
工地上的女同志
高干子弟陈小达
讲真话的杨彦农
刘文翰的牢狱之灾

第11章转移战场赴高原
准备上草原
先遣队
“西出阳关有故人
留京工作组

第12章 历史贡献与管理经验
附录
受访人简介
北京九所及十七号工地大事记
人名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节选

《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要搞一个爆炸丝雷管,美国的北极星导弹里面用的就是这种,就是不用起爆药、比较安全的这种雷管。这种雷管到1982年就定型了,并且获得了国家发明三等奖,现在一直装备导弹部队。后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改进了,使用比这个还更安全的炸药,雷管技术性能更好、更安全、更可靠。   到现在为止,只要严格地按照安全操作规范,按照我们的技术规定去执行的话,火花式电雷管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除非个别同志,比如说带电作业或者不小心穿了不防静电的衣服,例如在221厂109工号发生过事故,有人把手炸了,有人把眼睛炸瞎了,在青海那儿有这么个情况。   吴永文:我来十七号工地后有这么两段工作过程。**段是1960年底的时候,吴际霖、朱光亚派我到西安兵器工业部第三研究所和804厂,由我带队带着十来个人去,加上老二室一组的人,我是二室的副主任嘛。开始曾经设想和北京工业学院搞协作,但北京工业学院的条件不够。因为要求有能测试微秒级雷管的照相设备,他们没有高速转镜设备。后来我们得知西安兵器工业部第三研究所有转镜相机,这样一来,经过国防工办的批准,我带着十来个人就去了。由西安三所的雷管研究室、北京九所雷管研究组,还有804厂的一个研究所,合在一起研究微秒级雷管。吴际霖在延安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叫郭力杰,在西安804厂当总工程师,吴际霖写信让我带给郭力杰。所以,一方面从上边渠道给他们下达任务,另外一方面通过师生关系介绍。我们到西安以后,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挺支持的。   那个时候工作效率很高,大概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从基础研究开始,那个研究项目试验了上万次,涉及各种方案、各种材料的效应、雷管爆轰同步性,还有雷管的结构。只花了一年时间,很快就搞出来24-1雷管系列。结构是火花式的,就是微秒级雷管。   你可能问,谁先提出微秒级火花雷管这个事,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在北京九所的时候,二室刘长禄跟苏联“哑巴和尚”讨论过,苏联专家曾提出雷管精度要求很高。那个时候他提出来叫微秒雷管,大家就琢磨怎么样才能达到微秒呢?一边琢磨,一边分析,从一个基础上的东西看起来,放电同步性应该能够更好一些,所以这样的话,就提出来一个微秒雷管。   我们雷管组到西安之前,刘长禄是一组组长,当时我们还没有分雷管组或是炸药组,后来分组以后雷管组的组长是陈作印。我记得,大家分析以后,刘长禄就感觉可能是微秒雷管。他就很莽撞地找苏联专家去了,说我们分析可能是火花式雷管。结果“哑巴和尚”一听,好家伙,他暴跳如雷地拍着桌子,谁教给你说的火花式?被他臭骂一顿。从那回来以后,刘长禄气得流了眼泪。大家反而安慰他说,苏联专家为什么那样暴跳如雷,那样的敏感,可能我们说对了。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一种策略。   后来我们去西安的时候,除了搞火花式的,还有其他的几种方案,多种方案探索之后,*后确定火花式的。在西安研究的雷管不仅仅给十七号工地打炮使用,**颗原子弹上面也是用当年在西安研制的雷管。24-1雷管系列一共参加了21次国家试验,没有一次失误。这个雷管尽管对静电有点敏感,之后逐渐被新的型号代替,那是必要的。但是,在我们国家历次核试验中,它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我国核试验中近二分之一使用了这种雷管。1960年10月份我走了以后,孙维昌到十七号工地。1961年11月份,他又带了五六个人到青海221厂生产准备组,像吴文明、韩树勋他们都去了。   ……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亲历者说原子弹摇篮 作者简介

  侯艺兵(1955-),祖籍河南,生于云南。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编审。主要从事摄影创作和采访编辑,出版有《院士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纪学人》等多部大型影集。口述史著作有《亲历者说“引爆原子弹”》。曾获第十、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曹科峰(1967-),湖南临澧人。毕业于重庆大学计算机系,1989年7月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应用电子技术、小型闪光X射线系统、特种电源方面的研究工作。高级工程师。现任流体物理研究所政治部主任、党委组织部部长。      姜洋(1976-),江苏滨海人,女。2002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工程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2-2011年在流体物理研究所从事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的数值模拟相关研究工作。副研究员。2012年起担任所党委宣传部部长。

商品评论(20条)
  • 主题:

    是原子弹摇篮的故事不是原子弹的故事,但还是了解了不少

    2024/10/6 17:17:23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非常好看,值得!

    2024/9/23 20:31:3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

    有了许多奋斗者的艰苦奋斗,才创造出了许多伟大的成绩,创造了“两弹一星”,通过亲历者的口述讲述一段历史,催人奋进。

    2024/8/27 21:38:51
  • 主题:

    品相相当好,字迹清晰,内容精彩。向民族脊梁致敬

    2024/3/27 11:13:26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收藏

    2024/2/5 17:08:24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文史百科,平时不看只备查看

    文史百科,平时不看只备查看

    2023/11/14 9:35:33
    读者:******(购买过本书)
  • 主题:

    3解原子弹历史的好书。先辈不易,吾辈当发奋。

    2023/11/9 15:25:37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还没看,了解中国原子弹的历史,还有一本也购入

    2023/9/2 22:17:2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

    近来迷上了口述的历史。总觉得这些人的东西如果不写下来,可能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2023/3/10 18:44:38
  • 主题:

    这种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值得阅读,更何况是大国军备竞赛的核武器原子弹的研发,到手的书挺新的,没有塑封包装但纸质很新。

    2022/12/25 17:23:39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