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0878107
- 条形码:9787510878107 ; 978-7-5108-7810-7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本书特色
1. 这部书是以人类野心的本性为主题的小说。——米勒 2. 一部寒冷无声的戏剧,清醒地描绘了人类野心的动机压倒道德使命的悲剧感。一部极具艺术价值的“人类戏剧”之一。——罗龙治 3. 寒冷无声的舞台剧;淑世教化的伦理意义;冷澈观照的美学价值。 4. 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畅销台湾四十年,一家人共读的经典。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内容简介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堪称一部“人类的戏剧”。他以“写实”的态度呈现历史人物的生动个性,由此,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成为人们心目中真正难忘的英雄,使我们对三国舞台上的群像以及他们清醒奋斗的悲剧意识,认识得更深刻。本书是改写本,以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消长为线索,以简要而生动的文字,艺术地再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目录
【导读】龙争虎斗谁为雄?
**章 桃园结义
第二章 孟德献刀
第三章 孙坚匿玺
第四章 计献貂蝉
第五章 移驾许都
第六章 血字密诏
第七章 击鼓骂曹
第八章 挂印封金
第九章 坐领江东
第十章 跃马檀溪
第十一章 三顾茅庐
第十二章 火烧新野
第十三章 结联东吴
第十四章 蒋干中计
第十五章 赤壁鏖战
第十六章 三气周瑜
第十七章 议取西蜀
第十八章 合淝之战
第十九章 智取汉中
第二十章 樊城之难
第二十一章 吴魏交恶
第二十二章 南征西讨
第二十三章 出师未捷
第二十四章 三分归一
附录一 《三国演义》的文学特质及悲剧艺术/罗龙治
附录二 原典精选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节选
《三国演义》的伦理和美学价值 米勒(Roy Andrew Miller)曾为《三国演义》的英译本写过一篇序,他说:“这部书是以人类野心的本性为主题的小说。”这话极具启发性,其实说得详细一点,我们可以这样说:《三国演义》是以人类野心的动机,压倒道德使命的悲剧感作为主题的一部小说。 《三国演义》强烈地表现了道德使命被压倒的悲剧感,很显然的,这种悲剧感,足以刺激人的情绪,陶冶人类的情操,因此 对于社会群众自然具有淑世教化的功用。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罗贯中强调这一伦理观念的时候,对主张以魏晋为正统的史学家, 乃是一种非常的挑战。 罗贯中是明朝初年的人,那时魏晋早已被正统史家公认为东汉以后合法的继承者。因为自从晋朝的陈寿写《三国志》以曹魏 为本纪,以吴蜀入列传,尊曹魏为正统以后,到了宋朝的大史学 家司马光修《资治通鉴》的时候,又以魏晋宋齐梁陈一线相承,便也就以魏晋来纪年,称诸葛亮北伐为“入寇”,于是魏晋为正统的地位也就不可动摇了(参阅《司马光文集》中的《答郭纯书》,《内藤湖南全集》第十一卷论宋代史学发展的“正统论”部分)。从晋到宋,虽然也有一些学者反对这种看法,像晋人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宋代朱熹的《紫阳纲目》、张栻的《经世纪年》都主张应以蜀汉为正统,可是这种说法不为传统史家所接受,所以到了明朝的时候,大概只有民间说书人为蜀汉抱不平之外,史学界是早就尊曹魏为正统了。罗贯中受了说书人的影响(因为演义的底本是《全相三国志平话》,罗以此书为骨架),而且显然他也看穿了在伦理上尊曹魏为正统的荒谬性,所以他就公开拥蜀, 把曹魏集团的主要人物曹操、司马懿等扮作反派角色,代表人类野心的动机,时加讽刺;同时对于蜀汉集团的主要人物像诸葛亮、关羽等则赋予强烈的道德使命感,时加称扬,这便是《三国 演义》所发挥的悲剧伦理的观念,这个观念和中国古代所谓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的次序正好相符,于是中国人以道德伦理为首的英雄崇拜观念,便随着《三国演义》的流行更普遍地深入民间。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讽刺,到处可见,对于诸葛的称扬也触目皆是。在这里我们就以《三国演义》中表现君臣父子的伦理*感人的一幕来做说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写刘备托孤的场面: 孔明到永安宫,见先主病危,慌忙拜伏于龙榻之下。先主传旨,请孔明坐于龙榻之侧,抚其背曰:“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言讫,泪流满面。孔明亦涕泣曰:“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天下之望。”先主以目遍视,只见马良之弟马谡在傍,先主令且退,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吩咐毕, 传旨召诸臣入殿,取纸笔写了遗诏,递与孔明而叹曰:“朕不读书,粗知大略。圣人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烦丞相将诏付与太子禅,令勿以为常言。凡事更望丞相教之。”孔明等泣拜于地曰:“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先主命内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圣谕?”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 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先主又请孔明坐于榻上,唤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近前,吩咐曰:“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罢,遂命二王同拜孔明。二王拜毕,孔明曰:“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先主谓众官曰:“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俱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先主又谓众官曰:“卿等众官,朕不能一一分嘱,愿皆自爱。”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 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 罗贯中在这里把君臣父子朋友的关系,融成一种因共同的政治理想所凝结的永恒的感情,我们再也找不到历史上任何一对君臣的诀别像他们这样感人,这一幕伦理结合高于政治利害的描写,是《三国演义》*具伦理价值的场面之一。 然而,《三国演义》如果只具有这种淑世教化之用的伦理价值,没有更高一层的“冷澈观照”的美学价值的话,它还不能算是一部有文学地位的小说。 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上曾经说过:吾人之知识与实 践之二方面,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苦痛相关系。兹有一物焉,能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此时吾人之心境,如云破月出,以此心境观物,则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以及人类之言语动作,悲欢啼笑,皆是极美之对象也。 我们现在以王国维所阐释的美术的作用,和《三国演义》的《西江月》题词对照一下,就立刻可以发现《三国演义》正是这种寒冷无声的舞台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像这样冷澈的观照,才是《三国演义》真正具有美学价值和文学地位的所在。 《三国演义》中发挥高度美术技巧的地方,也是很多的。例如第五十七回写周瑜之死: (周瑜)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这实在是一段绝美的文字。因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是一个面庞秀丽而又极具个人英雄主义气质的人物。他没有什么政治上的理想,只是愚昧自负地想帮助孙权横行天下(《三国志》周瑜传也说周瑜在赤壁江上反抗曹公只是因为“英雄乐尚横行天下”)。可是周瑜的野心动机,一再地被诸葛孔明所遏阻。结果周瑜不但不能觉醒横行天下的迷梦,反而在临死之前,怨恨苍天何以生下周瑜,又另外生了一个诸葛亮! 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罗贯中对于人类自私的野心和愚昧的自负,以极高的艺术技巧来表现。因此只要人类自私的野心存在一天,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就将永远不朽。 此外,《三国演义》写赤壁战前的晚上,曹公在大江之上横槊赋诗,这一段场景也表现了罗贯中极高的艺术技巧。《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写道: 曹操正谈笑间,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操问曰:“此鸦缘何夜鸣?”左右答曰:“鸦见月明,疑是天晓,故离树而鸣也。”操又大笑。时操已醉,乃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 横槊谓诸将曰:“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今对此景,甚有怀慨,吾当作歌,汝等和之”。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歌罢,众和之,共皆欢笑。 这大概是《三国演义》中*美、*凄凉的一段文字。原来建安十三年,曹操已经五十四岁的年纪了。这时候他好像是站在人生事业和名望的峰顶,俯瞰一生的戎马生涯,便有一种悲恸而又自负的感觉,但接着他又想到明日一战就可扫平江南,收揽江东二乔回到铜雀台去优游岁月,这不禁又使他开怀起来。然而这时大江之上,竟无缘无故地被惊起了一只乌鸦。这只乌鸦先是使他隐隐地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在他喝下巨量的酒后,渐渐地扩大成为大醉中的清醒:今夜以前和今夜以后,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人生就像是这只被惊醒的乌鸦,它永远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 这层境界就是《三国演义》在美学上所攀抵的*高峰,同时也是它在文学上不朽的成就。凡是用通俗小说的眼光来评估《三国演义》的人,显然是忽略了这点,而那些用“绝对的奸雄”的眼光来打量曹孟德的人,也将看不到这一精彩的情节。 无声的戏剧 就像是月光下岑寂的舞台,在所有的动作都停止以后,它自有一种严肃的悲凉。这正是歌德所谓的: 人类一切的呐喊,一切的挣扎,在众神的眼中,都只是一片永恒的宁静而已。 通过《三国演义》这一部“人类的戏剧”,我们对三国舞台上的群像以及他们清醒奋斗的悲剧意识,认识得更深刻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真是矗立在人类面前永恒而真实的悲剧。 青梅煮酒 玄德的一颗心这时才放了下来。原来曹操只见园中青梅已经结成,打算请玄德在园中煮酒尝鲜。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喝到半酣,曹操忽然问起玄德,可知当世之英雄?玄德谦辞,但在曹操坚持之下,玄德只好说:“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以算得上是英雄了。” 曹操却笑道:“冢中的枯骨!我早晚要捉到他!” 玄德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之中,身居高位者有三人。在他的门下又有许多官吏。如今他盘踞了冀州之地,部下能干的人极多,可以算得上是英雄了。” 曹操说:“袁绍外强中干,实在是个贪利胆小之徒,又缺少谋略,一味爱惜生命,算什么英雄!” 玄德又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声威震动九州,名叫刘景升的,应当可以说是英雄了。” 曹操不以为然,他说:“刘表这人徒得虚名,毫无实力,绝不是英雄。” 玄德说:“有一个人血气方刚,是江东地方的领袖,孙伯符是真正的英雄。” 曹操说:“孙策不过是仗赖着他父亲的声名,不是英雄。”于是玄德问道:“益州的刘季玉可以算得上是英雄吗?” 曹操说:“刘璋虽然是宗室,然而不过像是一只守门狗,哪里配称得上英雄!” 玄德搜索枯肠,已想不出有作为的人物,遂向曹操说:“像张绣、张鲁、韩遂这班人怎么样?” 曹操鼓掌大笑道:“这群碌碌无用的小人,何足以挂齿!”玄德说:“除了这些人以外,我实在也想不出了。” 曹操说:“所谓英雄,是胸中怀大志,腹中有良谋,有包藏宇宙的机心,吞吐天地的志向的人哪。” 玄德深觉曹操所言不差,就问道:“当今之世,丞相以为何人能当得上英雄两字呢?” 曹操以手指玄德,然后再指向自己说:“当今之世的英雄人物,不过只有使君你和我两人罢了!” 玄德一听,大吃一惊,手中所拿着的筷子,竟然落到地下。席散后回到府中,对关、张两人说起此事后,玄德说道:“我之所以学老农种菜,正是希望曹操知道我并无大志,不料还是被他指我为英雄。” 这事以后,玄德借着带兵往徐州伐袁术的机会,急忙远离曹操,另谋发展。 移驾许都 献帝遂入洛阳,只见宫室烧尽,街道荒芜,满眼望去都是蒿草。帝后来到小宫,百官朝驾,都站立在荆棘之中。于是献帝下令改元, 改兴平为建安元年。这一年,又逢大饥荒,城中居民无以为食, 剥树皮草根来吃,一些达官显要也出城打柴,捡拾野菜,汉末气运之坏,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时,曹操正在山东,听说车驾已经回到洛阳,便聚集谋士商量。荀彧进言说:“从前晋文公接纳周襄王,而各国诸侯尊为盟主;汉高祖因为义帝发丧,而深得天下民心。如今天子蒙尘,将军可趁此时发动义兵,尊奉天子来争取民心,这是成就大事业的方法。如果不把握机会,恐怕有人捷足先登了。” 曹操一听荀彧的话,但觉心有戚戚焉,正要收拾起兵,忽然有使者带来圣旨要征召曹操,曹操当日便领兵西进。 原来献帝在洛阳,百废待举之时,李傕、郭汜又领兵来攻。董承建议往山东避难,出发之时,百官无马匹可骑,都随马步行。才出洛阳不远,只见无数人马杀将过来,帝后战栗得话都讲不出来。忽然一骑飞奔前来,报告说:“曹将军发动了山东的全数军队,应诏来保驾,听说李傕、郭汜已经来攻,所以先派夏侯惇为先锋,领精兵五万,前来护驾。” 不多久,曹洪等人也来见驾。献帝便命夏侯惇分两路迎战贼兵,尽力攻击,这一次战役,李傕、郭汜大败,死了万余人。第 二天,曹操领大队人马来到洛阳。李傕、郭汜得知曹操领军来到, 打算速战速决,李傕军马先来挑战,曹操便命许褚、曹仁领三百 铁骑冲进李傕营中,冲入冲出三遍之后,方才布阵。李暹、李别两人上阵,还未开骂,便被许褚砍下人头。许褚回到营中,曹操极为高兴,抚着他的背,说:“仲康,你真是我的樊哙啊。” 又命夏侯惇领兵从左出,曹仁领兵自右出,自己亲自上阵,领兵由中间冲入敌阵,鼓声一响,三军并进,贼兵抵挡不住,大败而走。曹操亲自举着宝剑,领军连夜追杀,杀戮极多,李傕和郭汜自知不敌,又无处可容身,便逃亡山中落草,当强盗去了。曹操立了大功,自不免得意。献帝宣召入宫议事,曹操出见 使者,只见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原是董昭,字公仁。两人相谈投机,曹操便问起董昭有关朝廷的大事。董昭说道:“如今将军兴义兵以除乱贼,又能入朝辅助天子,这就是五霸的功业。但是,诸将人多,意见也分歧,未必服从将军。如今留在洛阳,恐有许多不便的地方,不如移驾前往许都,方是上策。虽然朝廷一再迁动,并非好事,天子又在新近才回到洛阳,国内不论远近无不关心东都的动态。如今又行迁都,恐怕还有反对者的意见。然而,一个人要做不寻常的事,方能建立不寻常的功业啊!这一点还望将军仔细考虑。” 曹操听了董昭的话,心中大喜,便用董昭的说辞,告诉大臣, 因为京师缺乏粮食,不得不驾幸许都。许都靠近鲁阳,转运粮食十分方便。曹操便和谋士密议迁都的事情。 次日,曹操见献帝,说明移驾许都的理由,献帝不敢不听从。群臣因畏惧曹操势力,纵有异议,也不敢提出,遂择日出发。曹操领军护送,百官都步行随从。行不到几里,前面有一高陵,忽然李傕的旧将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在前,大叫:“曹操想要劫驾往何处!” 曹操出马,一见徐晃威风凛凛,便令许褚应战,两人刀斧交锋,战了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曹操鸣金收军,对谋士表明爱才的心意,遂由满宠去将徐晃说服,投降了曹操。曹操得到许褚、徐晃两人,真是如虎添翼。杨奉、韩暹失去徐晃,势孤力单,只 好领着军队投靠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厚待功臣谋士。迎銮驾到许都后,大兴土木, 盖造宫殿屋宇,立社稷宗庙,又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一任曹操决定,曹操自封为大将武平侯。从此之后, 大权就落到曹操手中,朝廷大事,先禀曹操,然后才能上奏天子。 樊城之难 这时关公在麦城计点人数,只剩三百多人,粮食又已完全用完,离城的人越来越多,赵累建议关公弃城,逃入西川,再整兵来救。关公遂留下周仓和王甫守城,和关平领了残卒二百余人走向北门外的小路,走了二十余里,果然落入了吕蒙的埋伏之中。关平奋战断后,关公在前开路,随行只剩下十余人。正走之间, 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被马忠所捉,关平来救,也力尽被俘。两人被带到孙权处,孙权招降关公,表示要结秦晋之好,关公厉声大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我和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会和你们这些叛逆为伍?我今天误中奸计,也不过一死而已,何必多说!” 孙权回顾众官,表示自己深爱关公这等豪杰,希望有人能劝降,主簿左咸进言说:“主公,千万不可。从前曹操得到这人,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袋金,下马一袋银。如此优礼,毕竟还留不住,听任他斩关杀将而去,以致今天反为 他所迫,几乎要迁都来避其锋锐!主公今天既已捉得,如果不立刻除去,恐怕有无穷后患!” 孙权沉吟半晌,说:“这话说得是!” 建安二十四年冬十月,孙权遂命人推出行刑,关公父子都被斩。关公死时,年不过五十八岁。樊城之役,关公捐躯,麦城又被攻下,而荆州又再由东吴来统辖了。 三分归一 这时邓艾听说钟会建了大功,心中不喜,遂想引军从阴平小路出汉中德阳亭,用奇兵攻取成都。邓艾及子邓忠凿山开路,搭造桥阁,靠着干粮及绳索,行军七百余里,自阴平进兵,在巅崖峻谷之中,走了二十多日,沿途所见,俱是不毛之地。大军来到摩天岭,马不能行,邓艾便命人把军器撺下去,军士或裹毡滚下, 或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渡过了摩天岭。然后领了二千余人, 星夜赶路来攻江油。江油守将不战而降,邓艾又续攻涪城,城内 官吏军民以为魏兵从天而降,尽都出降。邓艾兵屯涪城,进攻成都,蜀虽有诸葛瞻领成都兵七万御敌,可是救援不至,寡不敌众,诸葛瞻只得一死报国。邓艾续攻绵竹,很轻易地得了绵竹,遂来攻打成都。 后主在成都闻讯大惊,急召文武百官商议,众官皆主张投降, 后主遂令光禄大夫谯周作降书,预备投降。当邓艾入城时,成都之人预备了香花引接。姜维在剑阁抵御钟会,闻讯大惊,一时手下战士号哭之声,传数十里之远。 姜维见人心思汉,乃假意投降钟会,趁机离间钟会和邓艾的感情,钟会乃写信到洛阳给司马昭,中伤邓艾,说邓艾心有反意。钟会又请姜维设计收拾邓艾,假司马昭诏令,先遣散邓艾羽翼,而后在邓艾府中,捉得了邓艾、邓忠父子,将两人解送洛阳。姜维因见钟会尽得邓艾军马,威声大震,便怂恿他自立,诈称太后 有遗诏,声讨司马昭,以正弑君之罪。可惜事机早泄,钟会在宫 外被乱箭射死,姜维知事无可为,也自刎而死。 当后主来到洛阳时,司马昭封刘禅为安乐公,赐给住宅,按月供给一切用度,后主觉得十分安适。有一天,后主亲往司马昭府第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席间,先以魏乐舞来取娱众人,蜀官见了感伤不已,而唯独后主面有喜色。随后,司马昭又令蜀人演蜀乐,蜀官听了,人人落下泪来,而后主却嬉笑自若!酒喝到半酣时,司马昭对贾充说:“人之无情,竟到这种地步!像刘禅这人,就是孔明还在,也不能辅助他周全,何况一个姜维!” 司马昭乃问后主说:“还想不想故国?” 后主回答说:“这里好得很,我一点也不想蜀国。” 过了一会儿,后主起身更衣,郤正跟到厢下,对后主悄声说: “陛下怎么这样回答呢?如果他再问,你应当流着泪说:‘先人的坟墓还在蜀地,我的心每天都挂念忧伤啊。’晋公就一定会放你回去。” 后主把这番话牢记在心,酒喝到微醉,司马昭又问起同样的问题,后主用郤正教的话回答,可是流不出眼泪来,就把眼睛闭上,司马昭一见,就笑着说:“怎么就像郤正在说话呢?” 后主一惊,张开两眼就说:“啊,您猜得真对!” 司马昭和左右从人大笑了起来。司马昭因此事而觉得后主诚实,所以并不猜忌他。 西蜀投降后,因为司马昭有功,魏主曹奂乃封司马昭为晋王,司马昭有两子,长子司马炎,聪明英武,胆量过人;次子司马攸, 性情温和,恭俭孝悌。因司马师无子,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司马昭常对人说:“这天下,乃是我大兄的天下!” 司马昭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不久之后,司马昭在宫中中风,不能言语,临终之前,以手指太子司马炎而死。安葬之后,司马炎召贾充、裴秀等人入宫,他对两人说:“曹丕尚绍汉统,孤岂不能继承魏统?” 贾充、裴秀二人忙奏拜说:“殿下正当效法曹丕继汉统的故事,建筑受禅台,布告天下,而后即大位。” 司马炎闻言大喜,次日,带剑入宫,曹奂慌忙下御榻迎接, 司马炎坐定后说:“魏得天下,谁的功劳*大?” 曹奂忙答:“这,都是晋王您父祖出的力。” 司马炎笑着说:“我看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何不把帝位让给有德之人?” 曹奂大惊,口噤不能说出话来,贾充从旁劝说,曹奂不得不筑受禅台,一如汉献帝时。十二月甲子,曹奂亲捧国玺,立在台 上,大会文武百官,请晋王司马炎登坛即帝位,司马炎称帝,国号为大晋,改元为太始元年。追谥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 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 在吴国,孙休听到司马炎篡魏称帝的消息,知道司马炎必将伐吴,忧虑成疾,不治而死。群臣乃立孙皓为君,改元为元兴元年。次年又改为甘露元年。孙皓为人凶暴,沉溺酒色,宠幸宦官,群臣劝谏不从,滥杀无辜,后又改元为宝鼎元年。孙皓居住在武昌时,百姓为应付其奢侈无度,供给十分艰苦,国家已至公私匮 乏的地步。至吴主凤凰元年的前后十余年,孙皓更是恣意妄为,杀忠臣四十余人,出入常带铁骑五万,群臣百姓恐怖万分,而又莫可奈何。 直到咸宁四年,襄阳守羊祜推荐右将军杜预伐吴,晋主司马炎乃拜杜预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在襄阳抚民养兵,准备伐吴。当吴主淫虐,以致民忧国敝,无可复加时,杜预乃领兵十万出江陵,司马伷、王浑、王戎、胡奋各从滁中、横江、武昌、夏口出兵,水陆兵二十余万,战船数万艘,开往东吴境内,所到之处,吴民望风而服。杜预每令人持节安抚,秋毫无犯。遂攻下武 昌、牛渚,深入吴境,江南军民不战而降。孙皓乃效刘禅率文武投降,于是东吴四州八十三郡全归大晋。后来,魏主曹奂死于太 康元年,吴主孙皓死于太康四年,后汉皇帝刘禅死于晋太康七年,鼎立的三国终于归一,因此而开启了晋一统的局面。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三国演义:龙争虎斗 作者简介
邵红: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已退休。著有《敦煌石室讲经文研究》一书,另有《敦煌石室的历史故事》《敦煌石室的佛经变文》等文章。
-
续三国演义-绘图古典名著续书五种(上下册)
¥23.4¥68 -
四大名著大字本三国演义(上下)/四大名著大字本
¥60.8¥83 -
三国演义
¥24.7¥55 -
三国演义
¥19.8¥24 -
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精)/中国文学四大名著
¥28.6¥38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