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8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7.1(2.4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4.1(4.7折)定价  ¥3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612895
  • 条形码:9787518612895 ; 978-7-5186-1289-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本书特色

如果你有种植香菇的意向,不妨先来看看张宝军编著的这本《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它将指导你种植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环节及需要的知识,譬如香菇的生物学特性、香菇的栽培原辅材料、消毒与灭菌方法、菌种制作技术、栽培品种、栽培实用技术、杂菌防治技术、虫害防治方法等。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内容简介

张宝军编著的《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内容包括:香菇概述,香菇生物学特性,香菇栽培原辅材料,消毒与灭菌,香菇菌种制作技术,香菇栽培品种,香菇栽培技术演变史,香菇栽培实用技术,香菇杂菌危害防治,香菇病害防治,香菇虫害防治等。本书内容丰富,技术实用优选,文字通俗易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广大食用菌生产者阅读,亦可供农林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目录

**章 香菇概述
**节 香菇的分类学地位
第二节 香菇名称的多样性及来源
一、香菇名称的多样性及来源
二、香菇商品名称的多样性及来源
第三节 香菇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一、营养价值
二、药用价值

第二章 香菇生物学特性
**节 香菇的形态特征
一、子实体
二、香菇孢子
三、香菇菌丝体
第二节 香菇的生长发育
一、孢子的萌发
二、菌丝的生长
三、子实体的形成
四、担孢子的形成
五、香菇生活史
第三节 香菇的生活条件
一、营养
二、温度
三、水分
四、氧气
五、光照
六、酸碱度
第四节 香菇菌棒的生理变化
一、发菌期
二、菌丝后熟期

第三章 香菇栽培原辅材料
**节 原料
一、木屑
二、棉籽皮
三、玉米芯
第二节 辅料
一、麦麸
二、米糠
三、豆饼
四、玉米粉
五、石膏
六、碳酸钙
七、硫酸镁
八、磷酸盐
九、糖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
**节 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
……

第五章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
第六章 香菇栽培品种
第七章 香菇栽培技术演变史
第八章 香菇栽培实用技术
第九章 香菇杂菌防治
第十章 香菇病害防治
第十一章 香菇虫害防治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节选

  《香菇栽培实用新技术》:  一、发菌期  接种后菌种萌发吃料至菌丝长满整个菌棒的时间称为发菌期,香菇早中晚熟品种发菌期差异不大,一般为50天左右。  (一)气温、菌温、堆温的相互关系  气温是指发菌室内外自然温度。菌温是指培养料内菌丝体生命活动产生的温度,即菌棒内部的温度。堆际温度是指堆间、菌棒周围的温度。菌棒叠放越高,堆距越近,数量越多,通风越差,其堆际温度越高,菌棒温度随之升高,菌丝生长越旺盛。同时,气温越高,堆际温度也随之升高。  在发菌期间,必须密切注意三种温度的相互效应,高温季节要避免极端高温危害,低温季节要利用三种温度效应,提高发菌室温度,促进发菌。  (二)发菌期茵棒温度变化  **,菌棒接种成活后,菌丝不断增殖,新陈代谢旺盛,菌棒温度随之升高。当菌丝长满菌棒的一半时出现**次菌棒升温高峰,菌温比室温高4℃~5℃当菌丝长满菌棒后10~15天,出现第二次菌棒升温高峰。  第二,接种穴菌丝连片后,进行**次人工刺孔增氧,2~3天后菌棒温度升高,出现升温高峰;菌丝满袋后,进行第二次机械刺孔增氧,2~3天后菌棒温度升高,出现升温高峰。  二、茵丝后熟期  菌丝长满菌棒到菌丝达到生理成熟的时间称为菌丝后熟期。早中晚熟品种菌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菌丝后熟期长短上,早熟品种后熟期一般为20~40天,中晚熟品种后熟期一般为40~130天。  (一)后熟期菌棒生理变化  1.菌膜形成期菌丝长满菌棒后,培养料外表面菌丝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层像薄膜一样的薄皮覆盖在菌丝体外,这层薄皮就是菌膜。  2.隆起形成期菌丝体在培养料内充分生长后,在菌皮表面形成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隆起物,这些隆起物也称瘤状物。瘤状物是由菌丝团构成,是潜在的原基,大多数瘤状物在原基形成前萎缩。在菌丝团下面,一些细胞继续分化*终形成原基,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原基进一步分化成菇蕾,发育成子实体。瘤状物形成后,在菌皮和塑料袋之间就会出现空隙,这些空隙可以增加空气流通,利于褐色素形成。菌丝长满菌棒后15-20天,隆起形成期结束。  菌株不同,菌丝体隆起的程度也不同。温型较低的菌株或早熟的菌株,瘤状物隆起的程度较轻。影响和促进菌丝体隆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培养温度与光照强度较高时,菌丝体隆起较快,分布也较均匀,隆起层也较厚。菌丝体隆起过大,有时会胀袋,极易造成菌棒失水,并诱发形成畸形子实体。因此,控制菌丝体适度隆起,是十分重要的。  3.转色期隆起形成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菌丝开始吐出白水,分泌色素,色素颜色由黄色转为浅棕色,再逐渐变成棕褐色。  4.菌膜硬化期转色后菌膜由软逐渐变硬,出菇前又逐渐变得柔软而有弹性。  5.含水量变化菌棒达到生理成熟时,由于发菌阶段呼吸消耗,菌棒重量减轻20%~30%;由于菌丝代谢产生生理水,使培养料含水量增加5%-10%。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