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增订版(全三册)
-
>
大家精要- 克尔凯郭尔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罗素
-
>
大家精要- 钱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就是京剧(2022总署推荐书目)
¥12.2¥35.0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质读本
¥9.0¥25.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金盾出版社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
¥28.6¥46.0儿童职业启蒙百科:长大后我要做什么.科技商业人才
¥7.5¥24.0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613311
- 条形码:9787518613311 ; 978-7-5186-133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本书特色
李言、陈明编著的《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将和你一起迈进科技历史的殿堂,感悟历代科技精英的博大情怀、优秀品质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勤勉认真、坚韧不拔、勇于创新,为了探求真理,敢于面对现实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历代科技精英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勇于探索的精神,将给立志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打造一幅清晰的愿景,让年轻的学子明白他们是怎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让有志者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增添无穷的精神力量。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六章, 按照历史顺序, 精选了部分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 勤奋好学的成长过程, 也讲述了他们满怀报国之志。内容包括: 春秋战国时期 ; 汉朝时期 ;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五代时期 ; 宋元时期 ; 明清时期。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目录
一、鲁班:天下巧士,工匠师祖
(一)出身工匠世家,自幼耳濡目染
(二)离家拜师学艺,刻苦勤学不怠
(三)苦学三年有成,不负师父培养
二、墨子:中国的“科圣”,东方的“全才”
(一)自幼聪明巧思,做事犹如做人
(二)发明制作“规矩”,被人称作“圣人”
三、李冰:修建都江堰,“川主”留名声
(一)从默默“隐士”,到蜀地郡守
(二)勘测复杂地形,治理洪水泛滥
第二章 汉朝时期
四、张衡:天文学家,冠绝一代
(一)出身官宦家族,早年离家游学
(二)处世从容恬淡,注重钻研科技
(三)精通天文历算,写出天文著作
五、刘洪:珠算发明人,完善《乾象历》
(一)宫廷运筹急,发明珠算法
(二)应邀游东海,珠算扬名声
(三)培养接班人,名篇垂青史
六、蔡伦:内廷为官,造纸鼻祖
(一)家境贫寒,被迫入宫
(二)投其所好,聪颖创新
(三)蔡侯造纸,被称巨人
第三章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七、马钧:天下名巧,机械大师
(一)不擅辞令,曾遭责难
(二)傅玄推荐,不被重视
八、刘徽:奠数学理论,称中国“牛顿”
九、祖冲之:创作《大明历》,精算圆周率
(一)工匠世家,耳濡目染
(二)专功数术,著有《缀术》
(三)国家内乱,上书安民
十、郦道元:地理学先导,《水经注》作者
(一)游览四海,博览群书
(二)考察地理,完善《水经》
(三)继承爵位,为官清刻
十一、贾思勰:誉当代“农圣”,著《齐民要术》
(一)书香门第,潜心农学
……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五章 宋元时期
第六章 明清时期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节选
《中国历代科技精英成才故事》: (二)处世从容恬淡,注重钻研科技 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张衡应南阳太守鲍德之请,做了他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后来,鲍德调任,张衡便辞职回家。掌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笼络士人,几次邀请张衡做他的幕僚,以增强自己的势力,但张衡一心钻研学问,都拒绝了。为了回应好心人的劝慰,他写了《应闲》-文,以表明自己的志向。文中说到,有的人劝他不要去钻研那些难而无用的学术,应该屈己待人,美言以求多福。他回答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huo,多),而耻智之不博。”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表明了他不慕势利而追求德智的高尚情操。 在张衡34岁的时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很喜爱扬雄的哲学著作《太玄经》,其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太玄经》里的一些观点,也给了张衡以很大的启发。 安帝永初四年(111年),张衡应征进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长,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钟律:泛指音律)等事务的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三)精通天文历算,写出天文著作 汉朝时,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已经出现了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创立*早,它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就像一个半圆形的罩子,大地是平的,或者像一个倒扣着的盘子。浑天说主张天是浑圆的,日月星辰会转入地下。至于大地,早期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平的,东汉三国时期的陆绩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大地是球形的概念,使浑天说臻于完备。宣夜说却认为天没有一定的形状,而是无边无际的充满气体的空间,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飘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上述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在西汉耿寿昌发明浑天仪的基础上,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表现浑天思想的“浑天仪”。他精通天文、历算,具有很强的革新思想,先后写出了《灵宪》《灵宪图》《浑天仪图注》等天文学著作,成为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10.3¥29 -
陶渊明传论
¥9.3¥26 -
辜鸿铭评传
¥11.6¥25 -
梦里不知身是客 : 李煜词传
¥10¥36 -
名家经典:苏东坡传(精装)
¥27.4¥56
多元微积分及其应用
¥148.5¥188.0复杂网络建模理论与应用
¥101.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