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园动植物指南
-
>
生命是什么/[奥]埃尔温·薛定谔
-
>
爱因斯坦在路上:科学偶像的旅行日记
-
>
不可思议的科学史/鬼谷藏龙
-
>
动物生活史
-
>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全新修订版)
-
>
勺子飞来了
地震者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849412
- 条形码:9787502849412 ; 978-7-5028-494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震者说 内容简介
知古鉴今,继往开来。防震减灾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讲好历史故事、发扬优良传统、树立时代精神是每位地震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编撰出版《地震者说》,既是尊重历史、以史为鉴,也是回忆往昔、感受发展,更是面向未来、砥砺前行。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但都是为了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如大家熟悉的《捕蛇者说》《爱莲说》《黄生借书说》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留下“说”的佳话。 《地震者说》借“说”的文体样式,古为今用,以历史的纬度思考,以现实的视野观察,形成一种特殊的文集。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历史典籍说,以史料书籍为依据,以文学作品为参考,揭开我国地震灾害的神秘面纱。院士专家说,摘录了系统内院士专家笔下的工作经历与科研路上的往事、论述和学术观点,带领和激励读者自觉对照对标加深认识。追梦人说,面向全系统公开征文,征集遴选了部分专家学者和基层地震工作者的优秀文章,讲述了他们与防震减灾工作的不解之缘和难忘瞬间。公众媒体说,新闻媒体既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见证人,《地震者说》收录了他们的镜头里、笔尖下的那些生动鲜活的地震故事。减灾文化说,深入探讨了防震减灾文化建设及事业发展前瞻性问题。
地震者说 目录
地震者说 节选
《地震者说》: (一)万古沧桑话唐山 打开欧亚大陆古地理图可发现,在遥远的太古代,冀东一带是漂浮在茫茫古海中的古地块,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地质学者在这里北部的迁西县境内长城脚下的太平寨地区,发现了我国迄今为止*古老的岩石——麻粒岩。经几个同位素地质学实验室的年代测定数据,计算该岩石的年龄为36亿年左右,为地球童年时期即太古代的产物,这个古地块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古地台壳增厚,并固结成相对统一的结晶基底,形成了长达千余千米的横亘东西的条状古陆,西起内蒙古大青山地,经山西阳高、北京密云和唐山的迁西、迁安等地,一直延伸到辽宁抚顺地区,即所谓的燕辽古陆。 约距今17亿年至6亿年,地球进入少年时代即元古代,地壳活动性增强,古地貌较为复杂,华北古陆开始下沉,在张家口、沈阳、郑州所夹持的三角形地域形成了一个以蓟县沉降中心的北东向沉降带,从浩瀚的南方古海滚滚而来的海水淹没了北京、天津等地。海中孤岛-山海关一带隔海与泰山遥遥相望。 又经几亿年的演进史,进入古生代,这里上升为比较稳定的陆地。古气候温和湿润,陆地上覆盖着大片大片以蕨类为主的茂密原始森林。后来,由于宇宙环境演变的周期性规律所制约,使古气候环境发生急剧的周期变迁,死亡的树木积于凹陷的内陆盆地,在长期的高温高压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开平向斜盆地内丰富的煤炭资源。 到了中生代(距今2.3亿年至7000万年)的末期,由于西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板块产生了北西向的移动,在纵贯我国东部的呈北东一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的控制下,导致了我国东部大型复式隆起带的产生,即新华夏构造体系,而结束了该区稳定的地台局面,进入了活跃的块断运动时期。随着燕山造山运动兴起,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持续和加强,北部燕山抬升突起,南部渤海下沉,地壳被拉张变薄,地幔上拱,幔源物资熔溶形成深岩浆上涌,伴随多期岩浆活动,火山爆发和海进海退,沿断裂上涌的炽热岩浆在地壳中冷却,由于地壳上升、剥蚀作用,使花岗岩出露地表,并构成了奇险陡峭的山峰,奠定了冀东一带现今地貌景观的基本轮廓。 大约在六千万年前,即进入新生代,太平洋板块相对亚洲板块的俯冲作用和印度板块由西向东北方向的推挤,使唐山一带成为掀斜断块盆地一角的嵌形地带。这些就为以后唐山地震的孕育和发展造成了特定的应力场条件。 (二)历史地震 现在唐山地区的山山水水,都记载着古构造运动和现代地壳活动的痕迹。据有关专家通过考古地震地质方法发现,在1976年唐山地震形成的地面裂缝上(市十中、市畜产公司牛马库和孔尚庄东)发现两次古地震遗址,在唐山外围也相应发现了一次古地震遗迹,古地震的发生年代,经14C年代测量,分别发生于距今7760余年和14800余年。这样算来,大震重复间隔近似值是7500年。看来,1976年唐山地震并不是一次突发性孤立事件,很可能是长周期古老震区的新活动。 对源远流长的历史地震活动事件的追溯,进一步证实这里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79年,在蓟县古沉降中心的西侧发生了三河一平谷8级大地震。过了300年,在沉降中心的东侧唐山又发生了一次7.8级地震。从全球整体宏观角度分析,可以认为这是同一构造体系内重复发生的强震事件,只是震中位置出现一种迁移现象。 查阅有关唐山地区地震史料(永平府志等)发现在明清两代近500年历史中,冀东地区地震活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共载地震条目146次,其中记人滦县的为45次,记在丰润县的有4次。进一步核查唐山市建立后的中华民国史料,耐人寻味地发现,随着“唐山”脱离了丰、滦两县的管辖,详细记载唐山地震的条目醒目地增加,出现3次。而同时丰润县的记载基本上消失,滦县的记载似乎有所减少。更有意义的是,在滦县、丰润地震记载中,有反映震动方向来自唐山的实事。通过上述追踪表明,唐山大地震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是一个突发性的地震,它是剧烈运动地区进入活跃时期的一次必然事件。 (三)地下的“喜马拉雅山” 唐山市位于燕山隆起区的南坡,与南部的断陷盆地相邻,两区之间正是一条活动性断裂。唐山市又恰好在东西向阴山、燕山纬向地震带和北北东向华北平原扭动地震带的交汇部位。 如前所述,从新生代早期开始,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断块分异运动,形成了以渤海为中心的垂直下降运动,下辽河、渤海、河北平原强烈下沉形成坳陷,在南部平原地表深处潜藏着许许多多古老山头,称为古潜山,而北部燕山地区则上升隆起。其升降幅度差可达一万二千多米,此差异之大小可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高度相比拟,可以说,我们在中国东部看到了一个“地下喜马拉雅山”,而唐山则位于此山的斜坡上,濒临一条活动断裂带,有条件经受“地下风暴”的袭击。 ……
-
宇宙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20.2¥48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4.7¥39.8 -
时间简史(插图版)
¥20¥45 -
趣味数学谜题
¥17¥46 -
科学全知道-那些古怪有趣的科学现象
¥16.4¥45 -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时间杂学
¥18.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