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作者:刘德龙
出版社:泰山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76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2折) 定价  ¥5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1905534
  • 条形码:9787551905534 ; 978-7-5519-055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次多角度系统阐述我国吉祥文化的著述,靠前相关研究专家花费近十年心血,是泰山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也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研究的力作。本套丛书分为民间艺术卷、民间信仰卷、人生仪礼卷、饮食卷、服饰卷、商贸卷、文字卷、语言卷、动物卷九卷,互为体系,又各自成篇。各卷著述选取了大量吉祥文化事象,进行系统详细分析与阐述,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为了增加可读性,本丛书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叙述,用各种故事传说渲染,并配以精选的插图,图文并茂。既适合研究者阅读,也适合大众读者欣赏。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目录

前言
**章 商业字号命名中的吉祥意蕴
一、“行商”与“坐贾”
二、字号命名原则与构成要素
三、命名的忌讳
四、老字号文化探源

第二章 招幌、商标话吉祥
一、趣话招幌
二、漫说商标
三、招幌、商标中的吉祥意蕴

第三章 趋利避害求吉祥
一、求古求利的经营理念
二、趋吉避凶说禁忌
三、数字吉祥

第四章 行业祖师与财神爷
一、行业祖师崇拜
二、无与伦比的财神爷

第五章 吉祥无处不在:节庆商贸
一、传统节日与吉祥商贸
二、新兴节会与吉祥商贸
参考文件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节选

  《中华吉祥文化·商贸卷》:  **章 商业字号命名中的吉祥意蕴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国已经出现了简单的物物交换。然而,自战国时期的“奖耕战”“抑商贾”始,至秦汉“重农抑商”“崇本抑末”逐渐成国策,再至后来,抑商政策持续了两千多年。这不但使商人饱经沧桑困苦,更使工商业由此成为末技、贱业,从业之人也成为“万般皆下品”的低贱者。唯其如此,中国古代的商人阶层才更充满对吉祥平安的祈愿,并在工商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追求吉祥,使相应吉祥文化得到充分发展。  待商坐贾是人们过去对商人的称谓,其中从事贩运贸易的人被称作“商”,而坐市售物的人被称作“贾”,两者合称“商贾”。事实上从商业出现起,远程贩运与坐市售物就难以分开,可以说是各有侧重。  一、“行商”与“坐贾”  “行商”“坐贾”,可以合称为“行商坐贾”,也可简称为“商贾”,这是人们过去对商人的一种称谓。起初人们把从事贩运贸易的人称作“商”,而把坐市售物的人称作“贾”。《白虎通义·商贾》中对“商”与“贾”的区别有着这样的点评:“商之为言商也,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谓言固,固有其用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行日商,止日贾。”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商贾经营的逐渐合流,人们就将两者通称为商人了。  1.行商  “行商”亦称“客商”,既包括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商人,也包括那些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的小商人。行商主要从事贩运贸易,以其有易其无,以买贱鬻贵的方式赚取利润。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之间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很大差异,进而形成了一个个差别巨大的经济区。不同地域的特产、生活必需品、高档消费品甚至奢侈品都各不相同,再加上由于受交通发展水平的限制,某些地区之间的交通在中国古代极不发达,这就为行商们长年不断的长途贩运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如中原地区农业发达,盛产粮食作物及棉花等经济作物;南方地区盛产水稻,手工业也较为发达,可提供布匹、绸缎、茶叶、瓷器等大宗商品;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食盐;东北等地区有大量名贵马牛、畜产品及贵重的皮毛产品、木材。这些产品的“商而通之”,就培养了大批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一些行商还把长途贩运的目标锁定为从事跨国贸易,一般是从中国北部、西部、东北部与周边国家、地区进行长途贸易,著名的丝绸之路即是一例。  一般来说,长途贩运往往需要雄厚的资本、丰富的业务经验、对各地商情的透彻了解以及应对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中小商人由于受到财力与资历的限制,大多很难具备这些条件,所以从事长途贩运的往往是一些大商人,即所谓的“富商巨贾”。从另外的角度看,为了经商与安全的需要,历史上一些大的行商往往自发组成地域性或专业性的团队,专门从事一些周转时间长、风险大、利润较为丰厚的长途贩运买卖。如专用马来驮运货物的队伍是“马帮”;行走于沙漠险路,与关外地区进行易货贸易的是“骆驼帮”。另外古代还有流动于江河湖海,专门从事粮食与食盐买卖的“船粮帮”和“盐帮”;还有专门用车拉货物的“车帮”等等。  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影响十分深远的徽商、晋商,都是从事长途贩运的行商的杰出代表。在这里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广东行商。广东行商虽然名声不显,但其商业成就与徽商、晋商相比却毫不逊色。  自秦汉时,各地商贾便至岭南贸易,到两晋、南北朝时,广州已成为市舶之所聚。明代阿拉伯贸易渐趋衰落,南洋、西洋贸易日渐兴盛,闽粤地狭人稠,居民广泛从事海洋贸易,足迹遍南洋。至万历年间,荷、英、法等国商人相继东渡,并渐成“专商”之制,成立东印度公司以专营东方,其中主要是与中国进行贸易。与之相对应,广东官府也设立“牙行”作为双方交易的媒介,广州当地商人踊跃参与,福州、泉州商人及徽商也争相设立牙行商号。万历年间,广东有所谓“三十六行”者,代市舶提举盘验纳税,是谓“十三行”之始。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朝廷设粤海关监督,但“国朝设关之初,船只无多,税饷亦少,有行口数家,不分外洋、本港……听其自行投牙”。所以“十三行”之称谓,并非确指,而只是相沿成习的称呼而已。十三行商人皆捐输所得,称某“官”或某“秀”,相沿明代牙行职权,数量也非定数。梁嘉彬所著《广东十三行考》一书即考证了三十四个行名、人名及行商事迹。“十三行”行商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因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而深受外商欢迎。  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曾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贸易的港口,广州十三行一时成为当时中国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从而给广东行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十三行行商首领各开商号店铺,从事商品的进出口转运和批发业务。《广东新语》载清代诗人屈大均诗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