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9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4.6(7.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版权信息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7章。第1章阐述了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内涵,对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类型和价值进行了系统剖析;第2章就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理论和实践、设计因素和意义展开系统分析;第3章深入探讨了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模式,从规划设计内涵、城乡协同发展、社区空间结构、空间与设施布局、交通道路体系、生态景观体系和基础设施配套进行了研究;第4章分析了政府政策、公众参与和多元模式驱动下的村镇社区规划动力机制;第5~7章分别从普通村镇社区、特色小镇社区、历史村镇社区三种类型出发,具体解析了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方法,并通过对应的典型案例,对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展开了深刻的论述。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对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系统论述。全书共7章,在深入探讨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理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的规划设计机理、模式和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分类剖析了不同村镇社区规划的典型案例,并对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展开了深刻的阐释。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辅导书及培训教材,对建筑师、工程技术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均有参考价值。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目录

目录
第1章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基础
1.1 村镇社区的内涵与实践
1.2 生态宜居的内涵与实践
1.3 规划设计的内涵与实践
第2章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机理
2.1 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2.2 村镇社区规划设计理论实践
2.3 村镇社区规划设计因素分析
2.4 村镇社区规划设计价值分析
第3章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模式
3.1 规划设计内涵
3.2 城乡协同发展
3.3 社区空间结构
3.4 空间与设施布局
3.5 道路交通体系
3.6 建筑结构体系
3.7 生态景观体系
3.8 基础设施配套
第4章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动力机制
4.1 政府政策导向
4.2 公众参与驱动
4.3 多元模式协同
第5章 普通村镇社区规划设计
5.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栖村
5.2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大石桥村
5.3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玉亭乡东城仔村
第6章 特色小镇社区规划设计
6.1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黄公望村
6.2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水镇
6.3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金磁村
第7章 历史村镇社区规划设计
7.1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扶风寨
7.2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
7.3 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节选

1.3园林式规划的内涵 1.3.1园林式理念 园林是指“在一定地域内运用植物配置、营造小品与建筑、布置或规则或不规则园路、设置景观水景等途径人工创造而成的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园”是由以建筑物为主的建筑和与之相配套的景观基础设施;“林”是指为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而创建的城镇绿地系统。合理的园林设计规划,可提高城镇规划布局质量,保护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从而提高人类生存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效益。 1.3.2宜居与园林的关系 宜居园林应始终将“宜居”与“园林”相联系,贯穿于整个城镇建设、发展中。宜居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宜居”是给居民提供舒适、怡人的人居环境,而合理的园林规划建设可以营造这样的环境。第二,通过园林建设可以丰富城镇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保护自然生态,起到安全隔离灾害等作用。 1.3.3园林式规划设计 制定园林式规划设计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依据城镇环境,制定园林建设总体方案 各个地区的自然地貌、人文历史、植被等都不相同,在进行园林建设方案时应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规划适合当地的、操作性较强的规划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气候特征、地形地貌特征、地理位置特征、水资源、森林资源等因素,借用自然资源进行合理选址、功能布局、规模设定和空间构成,且综合分析以上因素与人、经济、自然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园林设计方案。 2. 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有效规避不利因素 合理利用、不断强化对园林建设有利的自然条件,建设舒适怡人、特征明显的园林景观。例如,南方可利用气候条件设计适应高湿条件的植被景观;北方利用太阳的辐射合理布置合适的建(构)筑物、活动场所、绿地、公园和道路空间。 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尽量通过规划布局、形态设计、材料选择等手段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或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新材料等手段来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或消除不利影响。 3. 建设优质绿地系统 首先,绿地系统是宜居式园林城镇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起到安全隔离作用。从该城镇整体出发,结合该地区自然资源,如山水资源、历史遗迹等,合理安排绿地系统,依据当地地貌选择相应的绿化风格,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环境。 其次,绿地系统选择、规划时应结合城镇安全要求,与城镇防灾减灾系统结合起来,绿地可在灾害发生时为居民阻隔灾害,提供避灾场所,有效减少污染。 4. 建设具有当地特色景观 园林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增设人工环境来营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可结合当地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及地域特色确定人工景观的主体、布局形式、材料、植物配置形式,创建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宜的、和谐的人造景观。同时,应考虑使用人群的安全,特别是特殊群体,如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等。 5. 以整个城镇作为绿化载体,注重生态平衡 将城镇规划与园林规划融为一体,注重整个城镇的生态平衡。将传统园林技术与现代园林技术相结合,考虑城镇的发展需要和居民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整个城镇园林建设。 6. 坚持科学发展观 首先,应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制定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时要考虑人的因素,不仅考虑当代人,还需考虑后代子孙,充分听取当地各界人士的诉求。其次,结合当地自身资源和环境条件,科学制定宜居园林式城镇的建设规模、基础设施规划、文化建设规模、园林景观规划及产业规划等。 7. 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 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应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融入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中,突出生态、可持续的宜居园林式城镇建设。综合考虑城镇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条件,着眼于当地长远发展进行生态资源的空间布局,使得当地的社会环境得以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包括以下方面。 (1) 坚持水资源保护规划。 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设计应坚持生态可持续理念,制定长远的、科学的水资源保护方案。 (2) 坚持生物与自然保护规划。 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应考虑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及自然生态区,坚持保护城镇内及周边生物及自然资源,保留原始的大面积自然生物区域,保护生态敏感地带。 (3) 坚持绿色建(构)筑物规划。 依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将生态节能设计理念用于建(构)筑物设计中。建(构)筑物设计规划过程中,运用建筑技术原理和手段,协调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 (4) 坚持绿色能源利用规划。 结合当地资源、能源情况,构建清洁的、可持续的能源供应系统,注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利用能源系统的工程规划时,如交通、建筑、供电、供热、燃气等工程规划,应贯穿节能的概念。 (5) 坚持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对宜居园林式城镇生态环境进行总体评估,包括大气环境、水资源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土壤污染环境等,规划与环境污染防治相结合。 8. 坚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宜居园林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自然、经济、社会三要素互相协调统一。宜居园林式城镇建设要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尽可能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情况下,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减少污染。通过合理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清洁生产、合理配置产业结构、城镇资源,实现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以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应将保护自然环境、合理开发当地资源为前提;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9. 坚持传统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镇特殊的符号,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保护、更新当地历史文化得以实现。在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址,尊重当地特殊的文化传统、习俗。由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宜居园林式城镇建设应尽量采取保护的手段,更新改造要适度;对于传统建筑、传统街巷等规划,要考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情况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更新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宜居园林式城镇规划建设应用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及发展方向,综合考虑整体规划。

生态宜居,村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完美呈现生态宜居村镇社区规划设计(普通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十三五精品教材) 作者简介

李勤副教授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较为鲜明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基金青年基金“基于生态宜居理念的保障房住区规划设计与评价方法研究”,住建部项目“生态理念导向下北京新住区营建模式研究”,北京市教委项目“城市生态住区规划设计研究 ”等十余项课题研究。主编《生态理念下宜居住区营建规划》、十三五规划教材《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案例教程》,副主编《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农村基础设施设计建造指南》。发表《汶川地震灾后永*性农村住宅设计思考》、《北京传统居住空间文化的承继研究》等论文二十余篇。目前还负责主持3本《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系列技术标准》的制定。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