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1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3(6.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17606
  • 条形码:9787513217606 ; 978-7-5132-176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其代表著作《儒门世亲》,基于以往研究基础,通过分析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探讨其理论渊源、学术特色、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揭示其攻邪学派的学术观点及该学派对后世医学发展的影响。同时通过深入研究与探讨张子和医学学术思想,对其进一步发挥,力图全面客观地揭示其学术内涵,从而对后世研究其医学学术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另外通过研究其医学学术思想,以期能够全面展现和发掘其医学成就,为现代中医临床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对指导临床及养生实践有所助益。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目录

生平概述
一、时代背景
二、生平纪略
三、从医经历

著作简介
一、张子和著作简介
二、《儒门事亲》概述

学术思想
一、学术渊源
(一)学宗《内经》
(二)受《难经》影响
(三)取法张仲景
(四)学宗刘完素
(五)重视民间经验
二、学术特色
(一)病由邪生及攻邪已病
(二)三法六门分类辨证方法
(三)攻邪三法的具体运用
(四)寓补于攻的学术特色
(五)以情胜情五志相胜法
(六)药邪致病论
(七)药性及方剂理论发挥
(八)刺血攻邪学说
(九)儿科学术特色
(十)妇科学术特色
(十一)运气学说应用

临证经验
一、擅用攻邪三法
(一)内科
(二)妇科
(三)儿科
(四)眼科
(五)皮科
二、临床特色疗法
(一)补法
(二)情志疗法
(三)刺血疗法
(四)祛药邪疗法
(五)外治疗法
(六)其他疗法

学术影响
一、历代评价
二、学派传承
(一)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
(二)攻邪学派传人与建构
三、后世发挥
(一)内科杂病方面
(二)温热病学方面
(三)对外治法的影响
(四)对针灸医学的影响
(五)对民间医药的影响
四、国外流传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节选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3)吐法所用方药  伤寒杂病凡邪气在上,皆宜吐之。张子和用吐法,方药众多。如瓜蒂散治疗外感头痛;葱白豆豉汤,治疗杂病头痛;瓜蒂加茶末少许吐痰滞宿食;瓜蒂加全蝎梢吐两胁肋刺痛,濯濯水声者。以药物而言,又有栀子、黄连、苦参、大黄、黄芩、郁金、常山、远志等三十六味,其中“惟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儒门事亲·卷二·凡在上者皆可吐式》),均可审证择用。吐前,医患相互信任,不听、不信流言,标本相得,审明经络,脏腑气血,病邪体质,分清主次。  张子和常用的涌吐方,在《儒门事亲》“三法六门”中列9首。具体方药组成如下:以涌吐风痰为主的三圣散:防风、瓜蒂、藜芦,广泛用于风、痰、厥诸证及邪实体壮需涌越者;涌吐力平和的瓜蒂散:瓜蒂、赤小豆、人参、甘草;用于引涎开窍通关的稀涎散:猪牙皂角、绿矾、藜芦;涌吐作用*小的蔚金散:蔚金、滑石、川芎,用时配合撩痰法,常用于风寒痹痛且手足麻木不仁者,此方开启玄府,疏风除湿;茶调散:瓜蒂、好茶,多用于头目诸疾及内有郁热者,治疗黄疸、口臭、酒食等病;独圣散又名苦丁香散:瓜蒂一味,多用于体质较弱需涌吐者;碧云散:胆矾、铜青、粉霜、轻粉,专用于小儿惊搐;常山散:常山、甘草,治疗胸膈痰厥气上冲的厥头痛;青黛散:猪牙皂角、玄胡索、青黛,用法为灌鼻取涎,属于漉涎方。  吐法使用的中药有36味,按照药性可分为:具有苦寒之性的药物有豆豉、瓜蒂、茶末、栀子、黄连、苦参、大黄、黄芩;辛苦而寒的药物有郁金、常山、藜芦;甘苦而寒的药物有地黄汁;苦而温的药物有木香、远志、厚朴;辛苦而温的药物有薄荷、芫花;辛而温的药物有谷精草、葱根须;辛而寒的药物有轻粉;辛甘而温的药物有乌头、附子尖;酸而寒的药物有晋矾、绿矾、齑汁;酸而平者,有铜碌;甘酸而平者,有赤小豆;酸而温者,有饭浆;酸辛而寒者,有胆矾;酸而寒者,有青盐、白米饮;辛咸而温者,有皂角;甚咸而寒者,有沧盐;甘而寒者,有牙硝;甘而微温且寒者,有参芦头;甘辛而热者,有蝎梢。其中,常山、胆矾、瓜蒂有小毒,藜芦、芫花、轻粉、乌附尖有大毒,外二十六味,皆吐药之无毒者。  (4)吐法服药方法  张子和采用涌吐药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药物要少量多次服用,使胃中药量逐渐增多,防止过量,以邪尽为度。“先宜少进,不涌旋加”;“中病则止,不必尽剂,过则伤人。”二是服用涌吐药前,可先“以齑汁投之”,然后服药,再行探吐,能产生较好的催吐作用。三是要因人制宜,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采用不同的催吐强度。“强者可一吐而安,弱者可作三次吐之,庶无损也。”  (5)吐法探吐方法  张子和采用吐法,必辅以探吐的手段和方法,多用钗股、鸡羽等探引,因势利导;若探吐不出,则“以齑汁投之,投之不吐,再投之,且投且探,无不出者”,至得吐为止。  (6)吐后产生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张子和认为,“涌后有顿快者,有徐快者,有反闭闷者,病未尽也;有反热者,不可不下也。大抵三日后无不快者。”若吐后自觉昏眩者,应静卧休息,观其变化;昏眩甚者,可饮冰水或新汲水立解。吐后如感觉口渴,可饮冰水、新水、瓜、梨、柿及凉品。若服药后吐不止,可服他药以解之。如服瓜蒂吐者用麝香汤以解之;服藜芦吐者用葱白汤以解之;服石药吐者用甘草、贯众以解之;服诸草木吐者用麝香以解之。  ……

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张子和 作者简介

  赵红霞,女,1970年出生,北京市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医学硕士,方剂学专业;从事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方剂学及疑难病诊疗研究、中医名家学术思想研究。参编《方剂学图表解》。《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编委。    潘桂娟,女,1953年出生,辽宁省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首席科学家;2002年至2013年期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医痰证理论研究、中医名家学术研究、日本汉方医学研究。主编《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集成》《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卷·中医基础理论分卷》《中医痰病研究与临床》等。著有《日本汉方医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