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2.6(6.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246835
  • 条形码:9787513246835 ; 978-7-5132-468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内容简介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第二版 胡希恕医学全集)》由胡希恕先生嫡传弟子陈雁黎主任医师主编,分为两部分:一是胡希恕所用“临床常遭遇的方证”辨析;二是胡希恕1962~1965年讲课札记及部分医案。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目录

**章 胡希恕八纲释六经解
以八纲释六经
少阴病解——胡希恕老师1963年讲课手稿
厥阴病解
方证辨证

第二章 胡希恕方证辨证应用
大柴胡汤方证
小柴胡汤方证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
四逆散方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证
小青龙汤方证
射干麻黄汤方证
半夏泻心汤方证
甘草泻心汤方证
半夏厚朴汤方证
桂枝汤方证
小建中汤方证
桂枝茯苓丸方证
大黄麈虫丸方证
当归芍药散方证
白虎加人参汤方证
真武汤方证
越婢加术汤方证
吴茱萸汤方证
甘麦大枣汤方证

第三章 胡希恕临证医案实录
1.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合小陷胸汤治肺痿肺不张
2.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细辛五味子治咳喘
3.大柴胡加生石膏合桃核承气汤治支气管扩张咳血
4.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及当归芍药散治高血压
5.大柴胡合茵陈蒿及大黄牡丹汤治黄疸
6.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去芒硝加生石膏治胆囊炎剧痛
7.大柴胡合桃核承气汤加生石膏治肾结石
8.大柴胡加生石膏汤治感冒(一)
9.大柴胡加生石膏汤治感冒(二)
10.大柴胡合小承气汤加吴茱萸治腹胀唾涎
11.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治精神分裂症
12.大柴胡合大黄牡丹汤治痔疮便血
13.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小便失禁
14.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外感月经不调
15.大柴胡合木防己及桂枝茯苓丸化裁治肝硬化
16.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陈慎吾89岁母亲感冒发烧手记
17.小柴胡加生石膏汤治病毒性肺炎
18.小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龙牡治肺结核咳血
19.小柴胡合苓桂术甘及栀子豉汤治痰饮
20.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加味治腮腺炎
21.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合泽泻汤治外感夹湿
22.小柴胡合当归芍药散治阴挺
23.柴胡桂枝汤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汤治感冒久不愈
24.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及真武汤治紫癜
25.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肝病腰酸痛
26.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散加味治肝病肩背痛
27.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及猪苓汤治肝硬化腹痛
28.四逆散合真武汤治五更泻
29.四逆散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阳痿
30.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及甘麦大枣汤治癔病
31.桂枝汤治慢性肝炎太阳中风
32.桂枝汤合真武汤及大黄附子细辛汤治口眼歪斜后遗症
33.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大黄治痹证
34.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大黄治一侧腿关节痛
35.桂枝汤加葛根合真武汤治项臂酸痛
36.桂枝汤合《小品》二加龙牡汤治遗精及痹痛(下颌关节痛)
37.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大黄治右下肢肿痛
38.桂枝汤合真武汤治下肢酸痛麻木
39.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治头痛臂麻木
40.桂枝去芍药加生石膏汤加味治荨麻疹
41.桂枝汤合真武汤治脱发
42.桂枝汤加黄芪合木防己汤治脱发
43.桑菊饮加生石膏治感冒
44.葛根加生石膏汤合真武汤治外感周身痛
45.葛根加生石膏汤合真武汤治头项强痛
46.葛根加生石膏汤加味治外感高热
47.葛根加杏仁汤加生石膏合真武汤治咳喘身疼痛
48.葛根加薏苡仁汤合真武汤治周身关节痛
49.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及吴茱萸汤治腹胀
50.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治肠炎胁痛
51.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治胃脘痛
52.半夏泻心汤合吴茱萸汤治肝硬化腹泻
53.半夏泻心汤合芍药甘草汤治下痢腹痛
54.生姜泻心汤加苍术治结肠炎
55.甘草泻心汤治心下痞
56.甘草泻心汤加生石膏治口腔溃疡
57.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及旋覆花汤治咽炎
58.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肠炎
59.大黄牡丹汤合芍药甘草汤加生薏苡仁治亚急性阑尾炎
60.小陷胸汤合小柴胡汤治肺痨咳血
61.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治十二指肠溃疡
62.小建中汤治脘腹疼痛
63.小建中汤加吴茱萸治胃脘痛
64.黄芪建中汤治腹痛汗出
65.当归芍药散合桂枝附子汤治痿痹
66.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及小半夏汤治中风
67.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心动悸
68.炙甘草汤治高血压
69.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四逆散治胸痛
70.酸枣仁汤加龙牡治失眠
71.猪苓汤加薏苡仁大黄治肾炎、肾着汤治腰痛
72.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吴茱萸治耳鸣
73.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脚气病
74.越婢加术汤合桂枝汤加荆防治痒疹
75.越婢加术汤治腹水
76.茯苓导水汤治肝硬化腹水(一)
77.茯苓导水汤治肝硬化腹水(二)
78.茯苓导水汤治肝硬化腹水(三)
79.茯苓导水汤治腹胀(一)
80.茯苓导水汤治腹胀(二)

第四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聂惠民教授笔录《胡希恕常见病辨证用方提纲》十九论
第五章 胡希恕《伤寒论》类方分类及药物用量
第六章 胡希恕气化浅说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节选

  《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第二版 胡希恕医学全集)》:  一、有关少阴病提纲的探讨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之提纲只表明微细不足的脉象及虚惫欲寐的病情,这是三阴病俱可能有的沉衰现象。其实少阴病提纲是与太阳病提纲相对而言的。即是说: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则为太阳病;若上证脉不浮而微细,并且其人有但欲寐之情况者即为少阴病,少阴病在表并非个人臆测,请看下面之论证。  一、有关少阴病在表的仲景论述  《伤寒论》第7条日:“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病之始正邪交争于表,都有恶寒之症,发热恶寒者是发之太阳病,无热恶寒者是发之少阴病。  又同书第131条日:“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这是说明病在表者禁用下法。若病发于太阳而反下之,则表邪内陷可致结胸;若病发于少阴而反下之,则表邪内陷可致虚痞。  从以上两条可以看出,表有太阳少阴不同的见证,凡在表之病均宜汗法而禁下法。  《伤寒论》第301条日:“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说少阴在表的病本以无热为常,然始得之亦有发热的,故谓“反发热”。但脉沉而不浮,表证虽备而属少阴,故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解表。  又同书第302条日:“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这是说,在表的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时,常不能传里而无里证,当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解表。  以上两条是少阴病在表而用汗法之证明,视其方药均属温阳散寒而解表。反之可以肯定,少阴病之表证的属性是阴、虚、寒无疑。这是“麻黄汤”剂,以下再看“桂枝汤”剂。  《伤寒论》第20条日:“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这是说原为太阳病桂枝证,由于误用麻黄汤发汗,遂致汗漏不止,其人恶风者为表犹未解,但无热是病已转少阴。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为津血大伤的结果,亦即病转少阴的原因,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又同书第21条和22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是太阳病之误下证,促为阳脉,胸满是气上冲,这里的气上冲为表未罢,仍从太阳为治,用桂枝汤法(同书第15条也说: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因误下伤里气故去芍药为妥。但上证若脉不促而微(微为阴脉),又加恶寒者,为表未罢已转少阴(少阴脉微),应以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而从少阴为治。  汗后或下后表不解,桂枝证仍在者,当用桂枝汤法解肌,不得用麻黄汤法发汗,这是治表证的准则。但遇在表之少阴病必加附子.与前少阴病治以麻黄汤剂必用附子者同理。  综上可以看出:少阴病是属于阴、虚、寒(与阳、实、热相对)之表证,治之以汗法,或用麻黄剂,或用桂枝剂,必用附子。但少阴篇中所示治法,相当复杂,并非发汗一法所能愈。解释这一问题必须从传经谈起,仲景论传经着眼在表里相传,与《内经》之递经相传大有区别。即病常自表传里,或自表传半表半里,或自半表半里传里,或自表传半表半里再传里。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三阳篇,也同样适用于三阴篇。故少阴篇也有表里不同的论治,试分别述于后。  ……

中医师承学堂胡希恕伤寒论方证辨证 作者简介

  胡希恕(1898-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入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