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作者:陈寅恪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7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49.0(5.5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4782708
  • 条形码:9787544782708 ; 978-7-5447-8270-8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本书特色

陈寅恪先生史学论文集 从事汉唐史研究无法回避的经典著作 简体横排版陈寅恪著作 《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真实存在吗? 隋末唐初的“山东豪杰”是不是现在的山东人? 诗仙李白居然是“歪果仁”? 涵括20篇重磅论文,史料详实,条分缕析,抽丝剥茧 阐释一系列重要历史问题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内容简介

《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为史家陈寅恪之论文集,收入作者手定的重要论文共二十篇,包括《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桃花源记旁证》《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等,涉及汉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典制、文化、民族、宗教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书完稿于1963年,但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才得以抢先发售出版。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目录

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
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锺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
述东晋王导之功业
《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
崔浩与寇谦之 
支愍度学说考 
《桃花源记》旁证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
书《魏书·萧衍传》后
读《哀江南赋》
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
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
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
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书《唐才子传·康洽传》后
论韩愈
读《东城老父传》
刘复愚遗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问题
四声三问
从史实论《切韵》
展开全部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节选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五〇“《晋书·王导传》多溢美”条云: 《王导传》一篇凡六千余字,殊多溢美。要之,看似煌煌一代名臣,其实乃并无一事,徒有门阀显荣、子孙官秩而已。所谓翼戴中兴称“江左夷吾”者,吾不知其何在也。以惧妇为蔡谟所嘲,乃斥之云:“吾少游洛中,何知有蔡克儿?”导之所以骄人者,不过以门阀耳。 寅恪案:王氏为清代史学名家,此书复为世所习知,而此条所言乖谬特甚,故本文考辨史实,证明茂弘实为民族之功臣。至若斥蔡谟一节,《晋书》殆采自《世说新语·轻诋类》“王丞相轻蔡公”条及刘《注》所引《妒记》,源出小说,事涉个人末节,无关本文宏旨,不足深论。又门阀一端乃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有关之大问题,不在本文范围之内,是以亦不涉及。本文仅据当日情势,阐明王导在东晋初期之功业一点,或可供读史者之参考也。 东汉之末,三国鼎峙,司马氏灭蜀篡魏,然后平吴,中国统一。吴、蜀之人同为被征服者,而其对征服者司马氏之政权态度不同,观下引史料可知也。 《晋书》五二《华谭传》略云: 华谭,广陵人也。祖融,吴左将军、录尚书事。父谞,吴黄门郎。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谭至洛阳,武帝策曰:“吴、蜀恃险,今既荡平。蜀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吴人趑雎,屡作妖寇。岂蜀人敦朴,易可化诱;吴人轻锐,难安易动乎?今将欲绥静新附,何以为先?”对曰:“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吴始初附,未改其化,非为蜀人敦悫而吴人易动也。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吴阻长江,旧俗轻悍。所安之计,当先筹其人士,使云翔阊阖,进其贤才,待以异礼;明选牧伯,致以威风;轻其赋敛,将顺咸悦,可以永保无穷,长为人臣者也。” 同书六八《贺循传》略云: 贺循,会稽山阴人也。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前蒸阳令郭讷,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 寅恪案:吴、蜀之人对洛阳统治政权态度不同,虽与被征服时间之长短有关,然非其主因,其主因在两国统治者之阶级性各殊所致。蜀汉与曹魏固是死敌,但曹操出身寒族,以法术为治。刘备虽自云汉之宗室,然渊源既远,不能纪其世数,与汉之光武迥异,实亦等于寒族。诸葛亮为诸葛丰之后,乃亦家世相传之法家。故两国施政之道正复相同。蜀亡以后,西晋政乱,洛阳政府失去统治权,然终能恢复独立者,非蜀汉旧境内之汉人,而是自汉中北徙,乘机南返之巴部落,盖蜀汉境内无强宗大族之汉人组织,地方反抗力薄弱,洛阳征服者易于统治,此晋武帝所谓“蜀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者是也。吴之情势则大不然,孙氏之建国,乃由江淮地域之强宗大族因汉末之扰乱,拥戴江东地域具有战斗力之豪族,即当时不以文化见称之次等士族孙氏,借其武力,以求保全而组织之政权。故其政治社会之势力全操于地方豪族之手。西晋灭吴以后,此种地方势力并未因之消灭,所以能反抗洛阳之统治,而与蜀亡后之情势不同也。观陆机荐贺循之疏及华谭对晋武帝之策,皆以笼络吴地之统治阶级为绥靖之妙用,此中关键不难窥知矣。后来洛阳政府亦稍采用此种绥靖政策,尚未收大效,而中州已乱,陈敏遂乘此机会据有江东,恢复孙吴故壤,此本极自然之趋势,不足为怪。所可怪者,陈敏何以不能如孙氏之创业垂统,历数十年之久,基业未定,遽尔败亡,为世所笑,斯又吾人所应研究之问题,而当日江东地域即孙吴故壤特殊情势之真相所在也。 ……

陈寅恪合集陈寅恪合集(史集金明馆丛稿初编)(精) 作者简介

陈寅恪(1890.7.3—1969.10.7),著名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语言学家、诗人,为中国现代史学界集大成者,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曾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大学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任教,精通梵文、波斯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国学功底深厚,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精华,在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造诣卓著,其史学治学方法对后辈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史学界百年一见的人物,受历代学人敬仰推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