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纳粹德国史(第4版)

纳粹德国史(第4版)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3.5(7.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纳粹德国史(第4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14630
  • 条形码:9787521714630 ; 978-7-5217-1463-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纳粹德国史(第4版) 内容简介

纳粹德国从1933-1945年,仅存在了12年,纵览德国历史及整个世界现代史,纳粹时期在其中只占了极短暂的一瞬,但正是在这短暂的时间内,纳粹发动了世界大战、进行了种族大屠杀等反人类罪行,有效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有关纳粹兴起的根源,其本质特征,演进的过程,一直是学界和社会研究和反思的大问题。尽管人们已经掌握了关于这段历史的一般性知识,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纳粹为何能够成功、又为何会很终走向失败。为什么纳粹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攫取国家权力并在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实施残暴政策?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曾经在俾斯麦领导下的国家,会实施希特勒的不计后果的外交政策?到底什么缘由,导致广受世界尊敬的冯·洪堡的人文教育理想,如此轻易地被反智主义和仇恨宣传所取代?为什么纳粹吸引了那么多人?为什么德国人未能阻止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吗?是德国历史遵循其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然结果吗?是德国独特民族性格的彰显,还是一系列特殊的历史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结合导致的?作者带着这些问题写作本书,综合了令人激动人心的叙事和犀利的分析,提供了对第三帝国兴亡的非常不错叙述。在第四版中,作者纳入了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对战争记忆、犹太受害者问题的新的分析。切入了纳粹德靠前部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也再次强调了种族意识形态在推动纳粹的残暴行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更深入剖析了纳粹统治下人们的现实困境和道德选择。无论是学生、普通读者还是历史学家,都会感到引人入胜。

纳粹德国史(第4版) 目录

引言:研究纳粹主义具有持久的重要意义


**部分 纳粹主义的起源与发展:1919—1928

**章 陷于危机的魏玛民主

第二章 希特勒与纳粹主义的崛起

第三章 纳粹意识形态的历史根源

第四章 纳粹党“早期奋斗岁月”中的政党架构、宣传模式、及其追随者


第二部分 权力的攫取与巩固:1929—1934

第五章 1930年代德国国民议会的瘫痪和纳粹的突破性胜利

第六章 希特勒获得权力的合法路径

第七章 合法伪装掩盖下的纳粹革命


第三部分 德国社会的纳粹化进程:1934—1938

第八章 全能国家抑或二元国家与复合多元国家

第九章 政治生物学、文化及社会

第十章 党卫军恐怖统治、反犹主义、及对纳粹化进程的抵制


第四部分 纳粹帝国在欧洲的崛起与覆灭:1933—1945

第十一章 作为政治家的元首:意识形态与外交政策

第十二章 作为战神的元首:胜利与征服

第十三章 从统治到败退

第十四章 大屠杀、抵抗及挫败


第五部分 为正义和历史记忆而奋斗

第十五章 从纽伦堡到直面历史(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

第十六章 电影艺术呈现出缠绕的纳粹遗产:政治宣传与历史真相


大事年表

对相关主题进一步阅读和研究的推荐资料

索引


展开全部

纳粹德国史(第4版) 节选

引言:研究纳粹主义具有持久的重要意义 从首次在选举中获得重大突破不到三年时间, 1933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就已经成为德国总理,纳粹在德国攫取了政治权力。在那个夜晚,希特勒站在柏林的帝国总理府窗前,向数千名游行穿过街头的纳粹冲锋队员(Storm Troopers)挥手致意。到1940年6月,希特勒已经作为成功征服法国的胜利者巡视巴黎,此前德意志国防军(Wehrmacht)仅用几周时间就打败了法军。纳粹一度宣称,他们的第三帝国(Third Reich)是有史以来*伟大的文明,并将持续屹立千年。但希特勒及其所谓“国家社会主义”(National Socialism)在迅速崛起之后,很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同样急剧的崩溃,第三帝国实际仅存续了12年时间。到1945年,希特勒已经被迫撤退到他的地堡里,外面环绕的是这个帝国的废墟。就在那个地堡里,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纵览全部现代历史,纳粹时期在其中只占了极短暂的一瞬。然而,正是在这段短暂的期间,纳粹建立了人类历史上迄今所知*具压迫性的独裁政权之一,他们发动了世界大战、统治了大部分欧洲大陆、还犯下了举世震惊的反人类的滔天罪行。事实上,第三帝国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结构和世界历史进程。 出于这些原因,纳粹主义运动在其产生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在西方世界集体意识中占据独特的位置。即使冷战的结束已经消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在领土、政治、与意识形态上的分割状态(这种分割正是因希特勒的战争所导致),这种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历史上很少有其它在如此短暂期间内发生的事件,在事件本身过去这么多年以后,还在整个西方世界这样折磨人类的良知、吸引如此广泛的兴趣。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尽管苏联这一高压政权在历史上非常重要、而且该政权延续长达七十年之久,但人们对苏联共产主义的研究兴趣已经锐减。而且,对于德国人来说,尽管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已经证明该国是人类历史上*民主、*进步的社会之一,但纳粹独裁政权仍超越了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如黑暗幽灵――一段“无法把握的历史”(Unmasterable Past) ――不断在人们心头浮现。近年来在中国及拉丁美洲学界也表现出了对这一主题的认真的兴趣,这表明对第三帝国的研究已经呈献出了一种全球维度。越来越多的政治学者和评论家开始援引纳粹主义的历史,以其作为理解和分析伊斯兰极端主义运动的历史框架。 从学术界、到大学课堂、再到大众文化、图书、电影等领域,纳粹主义始终是一个既充满强烈吸引力、又令人惊骇恐惧的主题。“纳粹”这一词语本身,几乎已经成为“邪恶”的同义词。对于千百万人来说,任何与“第三帝国”有关的事物会立即引发惊惶的情绪反应,显然这种反应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轻。哪怕仅仅是略微提及纳粹主义,在很多人的脑海中都立刻会联想到毁灭、暴行及大规模屠杀无辜民众的恐怖景象。每当历史学家、哲学家、作家、甚至是普通人,想要找一个极端的例子去论证其在伦理或道德方面的观点时,他们经常会从第三帝国的历史中援引事例。在以不确实性和道德相对主义为重要特征的当代西方世界中,纳粹主义是存在广泛道德共识的少数几个主题之一。 然而,广泛存在的兴趣、嫌恶、及道德谴责本身,并不表明对历史有真正的理解。几十年来,我遇到过不计其数的学生及普通听众,他们往往是已经阅读过关于第三帝国方方面面的若干资料,但经常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极少能够抓住纳粹主义的本质,也很少有人真正理解纳粹为何能够成功、又为何会*终走向失败。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关于这段历史的一般性知识,但他们还是无法解释,为什么纳粹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攫取国家权力、并在德国这样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实施他们的残暴政策。而这些疑问、及其它一些关键问题,也正是历史学家们在过去近一个世纪中争论不休的焦点所在。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个曾经在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卓越治国才能引领下的国家,会实施阿道夫??希特勒如此不计后果的外交政策?到底是什么缘由,导致广受全世界尊敬和效仿的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人文教育理想,如此轻易地被反智主义及约瑟夫??戈培尔(Josef Goebbels)的仇恨宣传所取代?为什么纳粹主义吸引了那么多的人?还有,为什么德国人(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未能阻止第三帝国导致数百万人死亡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么?是德国历史遵循其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然结果么?是德国独特民族性格的彰显?抑或是因一系列特殊的历史及社会环境因素的结合? 要想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抓住纳粹主义运动的本质,就需要对第三帝国的起源与历史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唯有如此,方能真正理解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我写作本书的*初目的,是为学生和普通读者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读本,既简明扼要、又易于理解。本书基于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新进展,对关键的历史事件、及导致纳粹德国崛起与覆灭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解释。尽管本书不是专门写给德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们看的,它还是涵盖了纳粹历史的许多重要方面――而这些方面往往被一些更专业的、仅针对纳粹主义运动特定维度、或仅聚焦少数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成果或传记作品所忽略。 本书自初版至今,一直深受学生及普通读者欢迎。然而,从《纳粹德国史》初版问世以来,本主题领域已经新增了若干重要研究成果,新的学术专著也不断推出,这使得对本书进行持续修订成为必要:本书第二版重新编排和扩展了文本,新增了纳粹大屠杀研究领域涌现的大量成果,并且加入了社会史研究领域所提供的新数据与新阐释。社会历史学家――经常是在定量研究模式的帮助下,对纳粹在招募新成员、争取支持者时,各社会群体对纳粹不同的响应程度等方面提供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阐释;社会历史学家同样拓展了我们对德国妇女在纳粹崛起及攫取权力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并使我们从更多方面进一步了解德国妇女与第三帝国的本质及政策的关系。第三版继续体现了社会史领域的*新发展趋势,再次强调了种族主义意识形态在决定第三帝国政策及实践时的关键作用。这一版本着重叙述了纳粹统治下德国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它分析了德国普通公民的处境,他们一方面承受纳粹相关政策及其背后力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受到顺应形势、与其他人合作的强烈诱惑,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在这二者之间找到自己行为模式的;这一版本还叙述了以下内容:德国的基督教徒力争保持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并以其对抗纳粹的异教信仰和“安乐死计划”(euthanasia programs); 与此同时,出于经济利益及社会群体组织自私的原因,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机构、及商界的个人和群体变成了迫害犹太人的帮凶;尽管一部分德国年轻人确实是希特勒青年团(Hitler Youth)的狂热成员,但还是有不少人跟其它任何社会中的青年一代一样,充满了叛逆精神;这是一个社会,但其法律、政策、及社会行为预期,都越来越由纳粹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所决定,而这一意识形态是建立在生物学和达尔文主义的人生观、社会观与历史观基础之上的;纳粹*基本的国内目标,就是通过消灭那些被认为在生理上、精神上、或者行为上不合格的德国人,来实现净化雅利安种族及德国社会的目的;而纳粹针对整个欧洲文明的斗争目标,就是在欧洲大陆对所谓的劣等民族通过战争、奴役和大规模屠杀来进行种族清洗,他们认为这一种族净化过程将为实现希特勒和纳粹思想家所设想的、由雅利安种族所主宰的“千年帝国”(Thousand-Year Reich)统治扫清道路。 目前这新修订的第四版又收录了不断新增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晚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都是近年来由德国史研究领域的诸位杰出学者所贡献。尽管在此前的版本中已经有所涉及,但一系列*新研究成果使得进一步明晰和强调纳粹主义与保守主义在意识形态及政治立场上的区别尤有必要。尽管这两种力量在某些特定方面有一些共同特征(如民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反犹主义,等等),但他们本身的实质、及他们对德国及世界未来的设想全然不同。纳粹主义并非是极右派的发展或延伸,而是一种糅合了此前形形色色、且彼此冲突的历史力量和意识形态(特别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独一无二的综合体。究其实质与核心,纳粹党人不仅是狂热的种族主义者,而且还是真正的社会革命者。作为横扫一切的革命性社会重组运动的支持者,纳粹不仅是民主制度和左翼人士的敌人,同样也是保守主义者和反变革人士的敌人。只有认识到这种重要区别,才能真正理解这一新兴政治运动本质之所在、也才能真正理解为何它能吸引到如此广泛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关于对纳粹德国战争罪行的审判、及关于当代德国对第三帝国的历史记忆,第四版在此前版本的基础上提供了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这一版本还进一步扩展了覆盖范围,将以前经常被忽视的纳粹统治时期受迫害群体,如同性恋者、“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es)宗教团体等史实纳入其中。还有,鉴于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得影像资料成为方便的教育手段,本书附录提供了一个笔者极力推荐的纪录片和故事片清单,这些影片有的直接源自纳粹时代、有的是战后以第三帝国作为历史体裁的作品。如果使用得当、并伴随相关阅读资料配套观看,这些影像资料可以将这一时代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从多个维度增强对纳粹历史现象的理解。这些影片是极宝贵的手段,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本质及其骇人后果,同样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1930年代开始,贯穿第二次世界大战整个期间对纳粹主义各种各样的反应、理解纳粹德国历史遗产对当代德国的影响、理解关于历史记忆的各种论争。 这一新版本在保留此前诸版本的优点(特别是叙述简洁、资料可靠)的同时,也体现了结构上的完整性。但本书一个*具吸引力的特征是其材料编排与写作风格,它把讲故事一般的历史叙述、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学生、普通读者还是历史学家,都会认为本书既引人入胜,又对纳粹主义的起源、本质及其后果作了易于理解的阐释。事实上,第三帝国这一主题既有持久的历史重要性、又在当代世界具有广泛而强烈的吸引力。对于正在寻找一本关于纳粹德国这一主题的简洁、但囊括所有重要问题的著作的人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佳的选择。

纳粹德国史(第4版) 作者简介

约瑟夫·W. 本德斯基(Joseph W. Bendersky),美国弗吉尼亚邦联大学教授,德国史、反犹主义、大屠杀研究专家,还特别关注卡尔·施密特这位20世纪德国非常具有争议的政治和法律思想家,著有《“犹太人威胁”:美国军队中的反犹政治》(The “Jewish Theat”: Anti-Semitic Politics of the U.S. Army)、《卡尔·施密特:帝国理论家》(Carl Schmitt: Theorist for the Reich)等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