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所属丛书: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中 图 价:¥50.8(8.5折) 定价  ¥5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83302
  • 条形码:9787300283302 ; 978-7-300-28330-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本书特色

搜索引擎位于互联网经济的核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生活中诸多的关键决策,但其社会影响形式却是隐秘的。算法霸权、隐性操纵、算法偏向、虚假信息、竞价排名、隐私泄露等问题,使得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机制、信息来源和商业模式饱受质疑。而对于这个问题*为著名的观点,就集中体现在美国互联网观察家伊莱??帕里泽的这本《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中。 帕里泽在书中呼吁,那些可以形塑互联网功能和使用的巨头公司要正视这种信息过滤形式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用户如果对搜索引擎的信息呈现机制一无所知,那么如何判断这些经由算法和利益调整后的结果?本书恰恰捅破了搜索引擎这层“窗户纸”,指出这是件技术的“皇帝新衣”。如何评价搜索引擎?作者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客观的“社会福利”视角,从而避开了单一的运营商或用户的主观视角,或许更为可取。 帕里泽有着强烈的社会公共意识,认为互联网公司有义务也有能力将公共利益纳入自身的考量范围,发挥工匠精神和技术优势,让算法更透明,让用户更知情,让服务更可信。因为对于善的公共生活而言,透明且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至关重要。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内容简介

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帕里泽呼吁那些可以形塑互联网功能的巨头公司,要正视这种信息过滤形式,仔细考虑其可能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该演讲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但在YouTube网站上点击量累积超过400万次。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本书虽然成书于2011年,中间互联网历经天翻地覆的变化,书中提到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和应用甚至已经成为“互联网历史”,但另一方面,书中的观点和结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是更多后来的现实案例接近印证和支持了作者当时的预言。当我们满怀期望即将进入一个高速互联、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全景式沉浸传播的时代时,多年前作者对于互联网未来生态发展的愿景,而今依然能够获得广泛的共识。
“过滤泡”这一概念的重要社会影响在于,它指出了互联网巨头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对信息流动进行重组和垄断,它提醒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要切实关注自身的隐私保护,对搜索引擎和各类网络应用保持清醒的态度。因为对于善的公共生活而言,透明且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至关重要。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目录

前言

**章 相关性的追逐赛

第二章 用户即内容

第三章 阿得拉社会

第四章 “你”的循环

第五章 公众无关紧要

第六章 你好,世界!

第七章 被迫照单全收

第八章 逃离小圈子

致谢 

延伸阅读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节选

第七章 被迫照单全收要详细分析数百万人做的复杂事情,计算机肯定忙不过来。―――计算机先驱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1945年所有能搜集的数据都已经搜集完毕了。但这么多资料,仍有待进一步相互比对,以挖掘所有可能的交互关系。―――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Asimov)的短篇小说《*后的问题》(TheLastQuestion)我*近在脸书上收到一份朋友申请,名字我不认识,只知道是一个玲珑有致的女孩,长着一双大眼睛和浓密的睫毛。我点击了她的账户,看了她的简介,想知道她究竟是谁(好吧我承认,我也想再看仔细一点)。但我并没有发现更多的线索,只是感觉这是我有可能会认识的某一类人。她有一些和我相同的兴趣爱好。我又看了看她的眼睛。哎,有点太大了吧。我再仔细端详了一下,我意识到其实她的资料照片不是相片,而是一个三维图形程序渲染出来的图。世界上没有这个人。这个对我有吸引力的潜在朋友是一个软件虚构出来的假人,通过朋友间的联系从脸书用户那里采集数据。甚至她罗列出的喜欢的电影和书籍,似乎也是从她“朋友们”的资料中整理出来的资讯。因为没有更贴切的说法,暂且让我们称她为“广告分身”(advertar)吧,一个具有商业目的的虚拟存在。随着过滤泡越来越厚,越来越难以刺破,广告分身具有强大的适用性。我如果只从程序和朋友那里获取信息,*容易引起我注意的可能就是程序编写出来的朋友。个性化技术在将来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传感器能接收新的个人信号和数据流,更加深入地嵌入日常生活的表面。谷歌和亚马逊之流的云服务器会持续增长,而内部处理器会继续缩水;计算能力将被释放出来,对我们的偏好甚至我们的内部生活做出越来越精确的猜测。个性化的“增强现实”技术将覆盖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而不只是覆盖数字世界。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的智能代理也可能卷土重来。“市场是强大的动力,”联合创立了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SunMicrosystems)的传奇程序员比尔?乔伊(BillJoy)说,“他们能很快地带你去个地方。如果那儿不是你想去的地方,你就有麻烦了。”2002年,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Report)中出现了个性化的全息广告,这些广告在街道上向行人推销,步步相随。在东京,**个“少数派报告”式的个性化广告牌已经出现在日本电气公司总部的外立面上(暂时还没有全息摄影)。它由该公司的“面板指挥”(PanelDirector)软件提供动力,能扫描路人的面部,与数据库里存储的一万张照片进行匹配,猜测路人的年龄和性别。当一位妙龄女郎走到显示屏前时,它会立即做出反应,展示为她量身定制的广告。IBM也开发了一种概念机,能从远处读取观众的身份证,通过直呼观众姓名来打招呼。戴维?希尔兹(DavidShields)在《渴望现实》(RealityHunger)中阐述了艺术家们的一种新兴趋势,他们正在“将越来越大的‘现实’块融入他们的作品中”,这是一篇完全由文本片段和改写后的引文组成的长篇论文,篇幅无异于一本书。希尔兹截取的影视样本范围广泛,包括:电影《女巫布莱尔》(TheBlairWitchProject)、《波拉特》(Borat),情境喜剧《消消气》(CurbYourEnthusiasm);卡拉OK,VH1频道的《乐坛背后》(BehindtheMusic),民众自制频道;音乐专辑《阿姆秀》(TheEminemShow)和《每日脱口秀》(TheDailyShow),混合真纪录片和伪纪录片。他说,这些是当代*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是新型艺术的一部分,特征是“刻意不艺术”和“模糊虚构和非虚构之间的任何区别(模糊到看不见的程度),以真实为诱饵,模糊真实”。在希尔兹看来,“看起来是真的”才是艺术的未来。艺术如此,技术亦然。个性化的未来,包括计算机本身,也是真实同虚拟的奇怪混合。在未来,不管是城市还是卧室,所有的空间都展现出研究者所说的“环境智能”(ambientintelligence)。我们周围的环境会依据我们的喜好发生变化,甚至能够配合我们的心情。广告主将开发出更强大和更扭转现实的方式,确保消费者看到它们的产品。换句话说,现在我们还能离开电脑,摆脱过滤泡,而在未来,这种日子屈指可数。盖达尔的机器人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瑞安?卡洛经常思考机器人的问题,但他思考的不是赛博人和机器人的未来。他对Roombas小型真空扫地机器人更感兴趣。市面上的机器人被买回家,主人给它起个名字,把它当作宠物。他们喜欢看这个小玩意在房间里四处游走。扫地机器人激起情感反应,人们甚至想和它建立关系。再过几年,这类消费电子产品会逐渐充斥市场。类人机器逐渐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在个性化和隐私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境。无论是虚拟事物(广告分身)还是真实物体(类人机器),都是“人性化”的产品,都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当人类开始和机器进行心灵交流时,我们可能会卸下心理防备,对它们毫不掩饰,直抒胸臆。类人面孔的出现能改变行为,使人们的言行更合乎公共场所的要求。卡洛指出,一方面,当被虚拟警察询问时,人们不太会自愿提供私人信息,而填表反而可能透露更多信息。这也是智能代理一开始没什么效果的部分原因: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如果觉得他们是私下把个人信息输入了一台非人机器,而不是与人分享,那么更容易透露个人信息。另一方面,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特伦斯?伯纳姆(TerenceBurnham)和布赖恩?黑尔(BrianHare)做过一个游戏实验,他们给志愿者看一些照片,让志愿者决定是否给它捐钱。长相友好的机器人基斯梅特使捐款增加了30%。类人中介让人闭口不谈私事,因为它们让我们感觉好像真人就在身边。对于独居老人或住院康复的孩子来说,虚拟朋友或机器人可以极大地缓解孤独和无聊。这都是好事。但类人中介也具有左右我们行为的力量。卡洛写道:“程序被设置成是彬彬有礼的还是有个性的,会对受试者产生显著的影响。受试者会据此变得有礼貌,更随和,其他言行也会受影响。”因为它们能和真人交流,所以能套取我们从未打算泄露的隐私。例如,如果把它设计成一个懂得打情骂俏的机器人,它们说不定就能抓住人们潜意识中的线索比如视线、肢体语言,进而快速识别受试者的个性特征。卡洛说,这里的挑战在于人们很难记得类人软件和硬件根本不是真人。广告分身或机器人助手可以访问互联网上关于你的全套个人资料,它们可能比你*好的朋友更精确地了解你。随着说服特征和用户画像的改善,它们的心思会越来越缜密,对如何改变你的行为越来越在行。说到这儿,让我们回到广告分身上。在一个注意力有限的世界里,栩栩如生尤其是像人类一样的信号会脱颖而出,我们天生就会去关注它们。忽视广告牌而去看一个喊你名字的帅哥靓妹,这再自然不过了。因此,广告主很可能会决定投资先进技术,让类人广告进入社交空间。下一个在脸书上和你交朋友的有魅力的男人或女人,可能只是一个卖薯片的广告。正如卡洛所说:“人类一路进化,与之相适应的不是20世纪的科技。人脑在这样的世界中进化:只有人类表现出丰富的社交行为,所有感知的物体都是真实的物理物体。”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在改变。未来已至个性化的未来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算法。关于我们个人行为的信号以及处理这些行为所需的计算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便宜。随着成本的下降,新奇的可能性也唾手可及。以面部识别为例。美国马萨诸塞州布罗克顿的警方使用一款定价3000美元的苹果手机应用MORIS,只要拍下嫌疑人的照片,几秒钟之内就可以调出其身份和犯罪记录。谷歌的照片管理工具Picasa也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只要用户标记几张相片,Picasa就可以在照片集中识别出谁是谁。埃里克?施密特认为,谷歌坐拥整个互联网的图像库,他在2010年科技经济论坛上对一群技术专家说:“给我们14张你的照片,我们就能找到你其他的照片,准确率高达95%。”然而到2010年年底,谷歌还没有推出图像搜索这项功能。反而是以色列的初创企业Face?com可能更早提供这项服务。一家公司开发出了高度实用、改天换地的技术,却坐等竞争对手率先推出,这种情况极其罕见。但谷歌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面部识别和搜索的算法将粉碎我们文化中对隐私和匿名的幻想。进行面部识别之后,我们当中许多人会被当场抓获。当互联网上所有的照片都像脸书那样被打上标签时,你的朋友(或敌人)不仅能轻易找到为你拍的照片,他们还能找到其他人拍的其他照片,画面中你可能只是个路人,碰巧走过或者在背景中抽烟。等到所有数据分析完后,剩下的就简单了。想发现两个人有什么关系,比方说怀疑你男友和那个跟他过分友好的实习生乱搞,或者某部门的主管想挖走你的下属吗?简单得很。想通过建立一个脸书式的社交图谱来调查谁跟谁*常在一起吗?轻而易举。想看看你某个同事在匿名约会网站上注册发布的资料或者他们衣衫不整的照片吗?想知道你新认识的朋友之前吸毒的样子吗?想找到证人保护计划中的黑道大哥,还有内部奸细吗?面部识别的用途有无限可能。诚然,面部识别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我在笔记本上试用Picasa,机器吭哧吭哧好几分钟才有结果。因此就现阶段而言,要从整个互联网搜索成本太高。但面部识别也遵循摩尔定律,这是计算领域*强的法则之一,即每年随着处理器的速度提高一倍,它的成本会等比例降低。终有一天,大规模的面部识别将成为可能,甚至是实时的,可以瞬间识别监控视频和回传视频内容。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面部识别势必会造成一种隐私断裂。在公共场合,我们习惯了以半匿名的状态活动,虽然明知我们去夜店或者上街可能会被人认出,然而这种概率微乎其微。但如果可以搜索监控摄像头和手机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图片,就无处可躲了。在商店里,有摄像头正对着门和过道,能够精确观察每个顾客在哪里闲逛,他们拿起了什么,然后与像安客诚这样的全球信息服务公司已经收集到的关于顾客的数据之间进行比对。这套强大的数据可以根据你的面部在比特流中出现的位置,判断你的去向和活动,帮助商家提供更多投你所好的服务。不仅是人比以往更容易追踪,物体也是,研究者称之为“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曾经说过:“未来已至,只是分布不均。”有些地方已经进入未来,有些地方还比较晚。吊诡的是,物联网首先出现的地方之一是以色列的可口可乐游乐村,一个按季节开放的有主题公园和营销活动的度假村,由脸书和可口可乐赞助。2010年夏天,来公园的青少年们得到了一款手环,手环中有一小块芯片电路,让他们可以通过“喜欢”连接真实世界的物品。比如,你在游戏机入口处挥动手环,你的脸书账户上就会更新状态,证明你即将登机。用一台特殊的相机给你的朋友们拍照,然后挥一挥手环,照片就自动打上了你的身份标签。每个手环中都内置了一个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芯片不需要电池,只有一种用途:收发信号。只要一点微弱的无线电磁波,芯片就会发送一组独特的识别码。脸书账户一旦和识别码配对成功,用户就可以使用了。单个芯片的价格只要7美分,未来几年价格还会下降。忽然之间,企业就有可能追踪它们在全球制造的每一件物品。将芯片嵌入一个单独的汽车零件,你就可以看到零件进入汽车工厂,组装成汽车,然后送到展厅,*后进入车主的车库。再也不用担心存货耗损的现象,也不再会因为单一工厂出错而不得不召回所有型号的产品。相应地,射频识别技术还可以自动清点家庭里的每一件物品,并跟踪物品的位置。如果射频识别技术功率还可以再提升一点,就再也不用担心丢钥匙的事情了。物联网的用途如《福布斯》记者雷汉?萨朗姆(ReihanSalam)所说,“可以高效地组织现实世界中的物品,就像谷歌对互联网的索引和组织一样,干干净净,井井有条”。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智能”(ambientintelligence)。它基于一个简单的观察:你拥有的物品,你把它们放在哪里,你用它们做什么,你和物品的互动是一个宝贵的信号,表明你是怎样一个人,你有什么样的偏好。“在不久的将来,”戴维?赖特(DavidWright)领导的一个环境智能专家团队写道,“每一种被制造出来的产品,无论是衣物、钱币、电器、墙上的油漆、地上的地毯、汽车等,所有一切都将嵌入智能的微型传感器和执行器网络,有些被称为‘智能灰尘’(smartdust)。”第三组强有力的信号也越来越便宜。1990年,解读每一组基因DNA碱基对大约需要10美元。到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90美分。2004年,已经跌破1美分的门槛。现在,正如我在2010年写的,它的价格是万分之一美分。到本书出版时,它的成本无疑会继续探底。等到21世纪中叶,不用一个三明治的成本,我们就能解读任何人全部的基因组序列。这看起来有点像《千钧一发》(Gattaca)的剧情,但把基因信息加进个人资料实在太有吸引力了。虽说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基因并不能决定我们的一切,其他细胞信息集、激素水平和我们的环境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毫无疑问,遗传物质和将要发生的行为之间有着无数的关联。这不仅仅能让我们更加准确地预测和避免即将到来的健康问题,仅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中的许多人趋之若鹜。通过将脱氧核糖核酸和行为数据叠加,比如综合苹果手机的位置信息或脸书近况的更新文本,一个有进取心的科学家可以对整个社会进行统计回归分析。这么多数据中藏着做梦也想不到的模型。如果善加利用,这些数据将把过滤器的敏锐度提高到难以想象的层次。在这个世界里,几乎所有的客观经验都被量化、记录并告知我们周围的环境。到*后,面对海量的二进制数字流,*大的挑战可能是要问什么问题才好。渐渐地,代码程序将学会自发提问。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过滤泡: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作者简介

伊莱·帕里泽,美国互联网观察家。1980年12月17日出生于美国缅因州林肯维尔,2000年毕业于巴德学院西蒙洛克分校,获得法律与政治科学学位。目前是Upworthy网站执行总裁,之前担任过网络民运先锋组织MoveOn.org的执行董事,还是全球规模很大的公民社团之一Avaaz.org的联合创始人。由他执笔的评论曾刊登在《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的民意论坛上。2011年3月,伊莱·帕里泽在TED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过滤泡”的概念,用来指认一种“智能隔离状态”:受技术媒介的影响,用户与不同的意见信息分离,被隔离在自己的文化或思想泡沫中。之后在此基础上出版的《过滤泡》一书,引发了轰动式的反响。 关于译者 方师师 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数字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研究兴趣包括批判算法研究、在线内容治理等。在《传播与社会学刊》《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记者》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和评论。 杨媛 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学士及硕士,现担任某大型上市公司媒体事务主管。在媒体采编、品牌咨询、市场营销、创新传播等领域均有一定的项目运作经验。关注网络空间与大众传播,曾为大型科研项目“中国网络社会心态”核心组成员,参与编写《网络空间导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