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读者评分:5分2条评论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版权信息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本书特色

★一位天真、睿智的人类学家,一位敏锐、耐心的青年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开启一场历时三年的漫谈—— 项飙教授向《单读》主编吴琦,抢先发售讲述了他个人思想的形成,身为人类学家的经验,对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 ,以及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他追溯了自己的童年、青年、大学时代、“浙江村”的研究,以及工作之后在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的生活和研究经历——用惊人的坦诚与开放,让对话成为可能,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田野现场,从中理解自己面对的社会环境,做出个人的选择。 ★拨开艰深等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内容简介

人文社科。这是一本由两个人的谈话整理而成的小书。生于1972年、来自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项飙,与生于1986年、担任《单读》主编的吴琦,从2017年起,开始了一场漫谈。两代北大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涉及到对知识共同体、优选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题目的思考。这本书提供了一份对话实录,也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在自我泛滥的潮流中,如何谈论、书写和反思自我的经历,在优选化的年代,如何创造性地建设身边的小世界,在思想受困的社会,如何回答宏大的命题。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目录

●代序 重建对话的精神
前言 自我是一种方法
北京访谈 2018.3
访谈之前
童年图景
80年代
北大青年的焦虑
研究“浙江村”
年轻人之丧
边缘与中心
个人危机
化与逆化
用80年代来批判80年代
什么是批判
理解的学问
牛津访谈 2018.8
访谈之前
牛津记忆
距离感与直接性
人类学的圈子
非虚构写作
学术不是天职
民族与民粹
新加坡启蒙
“盘根”式共同体
跨国性的自洽的小世界
大学应该寻找例外
个人经验问题化
新研究
共同理想
乡绅作为方法
温州访谈 2018.12
访谈之前
人的再生产
阶层流动的悖论
寻找新的话语
作为中介的人类学
再谈乡绅
尾声
附录
项飙著述目录
索引
展开全部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节选

访谈之前 吴琦:首先想问,您为什么会对访谈这种体裁有兴趣?靠前学者总体上不太流行或者习惯通过访谈来表达自己,这样的访谈也无法变成他们的学术成果,而且近年来随着大众媒体的衰落,有质量的学者访谈就变得更少了。 项飙:用中文整理思路,对我自己来讲是一个学习过程。很好重要的是,在访谈的时候我们不能用学术的语言,说的话都比较实在,是不假的话,也是我已经想得比较明白的话。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用大白话讲出来。把模糊的想法清晰化,能够用直白的语言表述出来,需要很高的造诣,所以访谈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 更重要的价值是互动。通过访谈能够跟现在的年轻群体交流,这个太重要了,让我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变革,不一定是革命性的大变革,我们所处的每一刻都可以是历史的拐弯点,都蕴含着多种变化的可能。怎么去理解、把握这些拐点,等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单读书系) 作者简介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 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商品评论(2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