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作者:冯俊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23cm 页数: 225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42.0(7.0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82638
  • 条形码:9787100182638 ; 978-7-100-18263-8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外国哲学研究者、爱好《法国哲学》第三辑以“自然与自由”为主题,设置“现象学与形而上学”“自然与历史”和“比较与对话”三个栏目,收入13篇优秀论文。围绕着法国哲学中对自然与自由的思考,以注明法国哲学为典型,做了深入精辟的剖析、研究,为研究、学习、法国哲学、法国当代文化开启了一条通往其思想内核的门径。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内容简介

《法国哲学》集刊的主办单位为中国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冯俊教授任主编。第三辑主题为“自然与自由”,包含三个栏目十三篇论文。分别是: “现象学与形而上学”栏目论文五篇:萨特从现象学向存在主义的转换——以虚无概念为线索(贾江鸿),亨利生命现象学中的被动性概念(崔伟锋),L’adonné——主体之后的主体(徐晟),列维纳斯形而上学的物质主义进路——基于《总体与无限》的分析(林华敏),形而上学的终结——德里达对现象学的阐释与批评(张振东)。 “自然与历史”栏目四篇:伏尔泰启蒙美学中的自然观念(赵靓),走向历史的世界:简论梅洛庞蒂中期哲学中的建制概念(宁小萌),历史书写的自由与限度:罗兰??巴特眼中的米什莱(庄威),法国科学哲学的演变及其未来(张贵红)。“比较与对话”栏目四篇:时间的切分:普鲁斯特的德勒兹时刻(杨凯麟),装置、机器与生命-战争—— 一次阿甘本与德勒兹的“潜在”(potential)对话(姜宇辉),自由的悖论与存在的本真:萨特与庄子(姜丹丹),政治神话与血气——在索雷尔与施米特之间(尹晓兵)。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目录

现象学与形而上学 贾江鸿 萨特从现象学向存在主义的转换——以虚无概念为线索 崔伟锋 亨利生命现象学中的被动性概念 徐 晟 L'adonné——主体之后的主体 林华敏 列维纳斯形而上学的物质主义进路——基于《总体与无限》的分析 张振东 形而上学的终结——德里达对现象学的阐释与批评 自然与历史 赵 靓 伏尔泰启蒙美学中的自然观念 宁晓萌 走向历史的世界:简论梅洛-庞蒂中期 哲学中的建制概念 庄 威 历史书写的自由与限度:罗兰·巴特眼中的米什莱 张贵红 法国科学哲学的演变及其未来 比较与对话 杨凯麟 时间的切分:普鲁斯特的德勒兹时刻 姜宇辉 装置、机器与生命— 战争——一次阿甘本与德勒兹的“潜在”(potential)对话 姜丹丹 自由的悖论与存在的本真:萨特与庄子 尹晓兵 政治神话与血气——在索雷尔与施米特之间
展开全部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节选

  《法国哲学(第三辑)》:  三、仁慈与正义作为历史的动力  现在,读者就来到了米什莱历史的开始处,巴特将进入到米什莱历史的具体内容中——第三部分:“被我们愚蠢地归入阴性的历史”。*终归于虚无的历史还是有其内容和动力的,动力是仁慈与正义,而“内容”就是这两个塑型因素作用下的事件、人物与现实的显现。在塑型作用之下的内容同时被巴特称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畸胎学”。  仁慈和正义仿佛阴阳、阿尼玛与阿尼姆斯,二者永远伴随,“仁慈跟自然法则(共和制度的法律)的规律性截然对立,仁慈与正义组成一对,它有半道义、半生机论的性质,二者引起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二元对立,因为历史中的一切都是仁慈对正义、宿命对自由、基督教对大革命。历史不过是二者的角力,是一个停滞与奋起的悲剧性连续体”。巴特说仁慈在米什莱那里是万恶之源,具有多样性,仁慈仿佛是化解一切的阴性,老子所说的众妙之门,如烟草和麻醉品,烦恼,还有小说,都被视为“仁慈”的因子:“许多国家和时代都深受其苦,它们在梦幻中沉沦,忘记了孕育生产的义务,只挂念着吸烟饮酒,丢开了历史,它们从丰饶能产的织物层中消失了:土耳其就是一个例子。”“小说有一种吸收的功能,它背离历史,也就是背离正义;这是一个任意性、仁慈和幻觉的典型范畴;塞万提斯和罗耀拉的西班牙便沉迷于小说、沉迷于神迹的幻象,因而让历史的线索从指缝溜走,西班牙从运动中消失了。”这里尤其提请读者注意的是小说作为一种仁慈的吸收因素,它背离历史的阳性驱力,它是停顿与吸收的阴性。巴特与小说的关系我们将会放在后面论述,其实他早有关注。这种仁慈是一种停滞和昏睡,例如中世纪,米什莱称之为“抄袭者的文明”,之后的君主时代也是非生产性的,“中世纪的抄袭者此时正变为正人君子,都是不结果实、晦涩和孱弱的人物,例如蒙田;懦弱而被动的人物,例如末流贵族,他们是莫里哀、费内龙和卢梭等古典时期的教育家培养出来的,与之截然对立的是,英雄豪杰和公民,一如正义与仁慈之间的对立。”这里顺带可以看出米什莱的历史仍然以大革命为重要的分水岭。  女人和英雄是仁慈和正义的表现形态,“女人世界是那些摆脱了雄性的正义原则的国家、人民和世纪,它们因而注定过着一种寡居生活,不是枯燥,就是放荡,总之不结果实。这一点能够解释女人世界的歧义性:有时软弱和放纵,处于颓靡状态,属于这种情形的有原始叙利亚、各路狄俄尼索斯教派、莫利诺斯圣宠派和寂静主义;有时冷漠无情,声色俱厉,坚硬如石头和利刃,例如圣书之民(犹太人和穆罕默德的信众)”。  正义的形象和仁慈的一样多,**个形式便是撒旦:多产、富有创造力。英雄则是正义的第二个主要形式,是“把正义放人历史中的人”,路德、拉伯雷、莱布尼茨,还有18世纪便是其表现。巴特说米什莱把自己变成了双性人,因为他是“在仁慈的怀中孕育正义的人”,这种能力不是随时具备,只在某些时刻,对米什莱来说是一种时断时续的能力。  仁慈和正义的主要形象,或者说,它们的一种现象学变更的尽头便是基督教和法国大革命,“前者是一种环境,后者是一股力量……犹如两种性别,互为补充:它们是两种角度,一个凹陷,一个突出。历史就是一场爱情纠葛”。法国大革命所代表的正义通过行动构成历史的受精行为,18世纪正是*伟大的英雄和行动的世代,“革命是正义的本质所在,它始终存在,只是在流动中像胎液一样多少受到阻碍而已”。米什莱根本不严格遵守“基于时序的历史逻辑”,革命是“剧情的巅峰,解释了整个过去的历史”。革命折断了时间,甚至不参与时间。巴特评论道:“他领悟到革命的全体性,历史的每一分钟都被它滋养,因此可以把它置于任何一个时间点上,而不会破坏事件深刻的内在秩序,只因革命永远适得其所。米什莱把革命写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间时,没有半点踌躇。”  但是如果记得仁慈和正义的互为阴影,那么革命还不止步于上述形象,巴特评价道:“任何爱情纠葛都不过是一种延迟的身份。同理,法国大革命其实只是一个基督教的篡位者的形象”,米什莱如同教皇,为大革命授权,“米什莱的全部叙述都是缓步前行的仪仗”。米什莱生活在大革命的影响余波之下,在他那里,这就是终点,大革命之后包括米什莱自己生活的时代都只是“一部后历史而已……正如从耶稣之死到末日审判,耐心的上帝为基督徒提供的那段光阴”。  巴特很清楚,米什莱自己仅只是历史中的共和派,他没有参与那个世纪的行动,总在关键时刻逃之天天,“他的勇气只有次要的、装饰的意义(其诚意却不容置疑)”,他作为末代遗民有一种孤独感,“他只能让19世纪作为世界末日进入时间进程”。  ……

法国哲学:第3辑:自然与自由 作者简介

冯俊,男,1958年1月生,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2008.7-2015.11),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十次中共上海市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四届上海市人大代表。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01.2-2008.7)、党委常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院院长(2005.5—2008.7兼)。主要学术职务先后有: 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原理事长,中国欧盟学会原副会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法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等。冯俊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取的第一批大学生,1981.12学士学位,1984.12硕士学位,1987.12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0.11任副教授,1993年被国家教委选拔进入“全国作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的100名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项目。1994.4—1995.4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6起任正教授,1996.12起担任博士生导师,1997年被列入“北京市跨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1997—2000)。1998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年入选为“北京市新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1 — 2005)。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首批)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教授。冯俊出版的个人专著有《笛卡尔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台湾版,大陆版)、《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台湾版,大陆版)、《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 》,《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以法国哲学为重点的西方哲学研究》(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冯俊卷)、《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等;从英文、法文翻译有《笛卡尔》、《马勒伯朗士的神的观念和朱熹的理的观念》和《法国哲学史》等书,主持翻译《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等哲学著作和教材20余种;主编《西方哲学史》、《东西方公民道德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情词典》(大陆版、香港版),Chinapedia(英文版,新加坡)、 《中浦院书系》等著作、教材和文集6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200余篇;用中、英文给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领导干部和外国学员开设相关的课程20余门。主持和承担GJ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20余项,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国际学术交流和访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