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作者:逯海勇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76.8(8.0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版权信息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民居保护、建筑设计、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等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者、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供开设有相关课程的院校师生参考。基于对民居和村落的大量实地调研,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出发,探讨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保护现状、综合评价、保护与再利用现状等,提出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并通过典型个案对传统民居的功能转化进行分析,以期推进当地传统民居建设的良性发展。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背景出发,重点探讨了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保护现状、综合评价、保护与再利用等几个方面的内在价值,提出了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策略,并通过典型个案对传统民居的功能转化进行分析,期望相关内容能为鲁中山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进当地传统民居建设的良性发展。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6
1.2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 6
1.2.1 研究范畴及对象………………………………………………… 6
1.2.2 相关概念………………………………………………………… 7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9
1.3.1 国外研究概况…………………………………………………… 9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1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6
1.4.1 研究内容………………………………………………………… 16
1.4.2 研究思路………………………………………………………… 17
1.4.3 研究方法………………………………………………………… 18
1.5 小结……………………………………………………………………… 19
第2章 传统民居研究理论及学科取向…………………………………… 20
2.1 传统民居研究的理论基础……………………………………………… 20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0
2.1.2 适应性理论……………………………………………………… 21
2.1.3 文化地理学……………………………………………………… 24
2.1.4 类型学…………………………………………………………… 25
2.1.5 建筑现象学……………………………………………………… 29
2.1.6 空间的生产……………………………………………………… 29
2.2 学科研究取向的多元性………………………………………………… 31
2.2.1 基于建筑学视角的乡村聚落研究成果………………………… 32
2.2.2 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的乡村聚落研究成果…………………… 32
2.2.3 基于类型学视野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成果………………… 34
2.2.4 基于文化地理学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概况………………… 35
2.2.5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概况………………… 36
2.3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形势…………………………………… 37
2.3.1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38
2.3.2 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举措…………………………………… 40
2.3.3 当前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契机………………………… 42
2.4 传统民居保护和再利用的模式………………………………………… 44
2.4.1 传统民居的保护模式…………………………………………… 44
2.4.2 传统民居的再利用模式………………………………………… 47
2.4.3 国内外传统民居保护和再利用的成功案例…………………… 51
2.5 小结……………………………………………………………………… 52
第3章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现状……………………………………… 54
3.1 鲁中山区概况…………………………………………………………… 54
3.1.1 自然环境………………………………………………………… 54
3.1.2 人文环境………………………………………………………… 57
3.2 鲁中山区典型区域划分………………………………………………… 60
3.2.1 济南山区………………………………………………………… 60
3.2.2 泰安山区………………………………………………………… 62
3.2.3 淄博山区………………………………………………………… 64
3.2.4 莱芜山区………………………………………………………… 65
3.2.5 沂蒙山区………………………………………………………… 66
3.3 鲁中山区传统村落的分布及特征……………………………………… 67
3.3.1 传统村落的类型及划分………………………………………… 67
3.3.2 传统村落分布的规律…………………………………………… 69
3.4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变迁及影响因素……………………… 72
3.4.1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变迁历程………………………………… 72
3.4.2 传统民居门楼形态的变迁和遗存情况………………………… 82
3.4.3 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变迁的影响因素…………………………… 88
3.5 小结……………………………………………………………………… 92
第4章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环境解析………………………… 94
4.1 传统村落选址…………………………………………………………… 94
4.1.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94
4.1.2 “负阴抱阳”的景观意向……………………………………… 96
4.1.3 “绕山转”的村落布局形态…………………………………… 97
4.1.4 “羽状”格局的自然意蕴……………………………………… 97
4.2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类型…………………………………… 100
4.2.1 山区石头房…………………………………………………… 102
4.2.2 圆石头房……………………………………………………… 106
4.2.3 囤顶房………………………………………………………… 109
4.2.4 石灰坯房……………………………………………………… 112
4.2.5 窑场民居……………………………………………………… 116
4.3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分析……………………………… 120
4.3.1 街巷与节点…………………………………………………… 120
4.3.2 平面空间布局分析…………………………………………… 125
4.3.3 立面分析……………………………………………………… 134
4.3.4 庭院分析……………………………………………………… 135
4.3.5 色彩分析……………………………………………………… 136
4.4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的自然适应性……………………………… 139
4.4.1 气候适应性…………………………………………………… 139
4.4.2 地形适应性…………………………………………………… 143
4.4.3 围护材料的适应性…………………………………………… 144
4.4.4 技术资源的适应性…………………………………………… 148
4.4.5 地域文化的适应性…………………………………………… 148
4.5 与山东其他传统民居的横向比较…………………………………… 150
4.6 与其他合院式传统民居的纵向比较………………………………… 152
4.7 小结…………………………………………………………………… 158
第5章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现状调研与评价……………… 159
5.1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遗存现状………………………………………… 159
5.1.1 城市化进程给传统民居带来的影响………………………… 159
5.1.2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遗存现状分析…………………………… 161
5.2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保护与再利用实情调研………………………… 163
5.2.1 传统民居保护与再利用实情分析…………………………… 163
5.2.2 传统民居保护与再利用中凸显的问题……………………… 169
5.2.3 传统民居保护与再利用设计中的局限性和难点…………… 173
5.2.4 传统民居保护与再利用的反思……………………………… 175
5.3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综合评价…………………………………… 176
5.3.1 传统民居建筑评价的意义…………………………………… 176
5.3.2 传统民居建筑评价体系的参考依据………………………… 176
5.3.3 传统民居建筑评价指标及相关因子的确定………………… 180
5.3.4 传统民居建筑综合评价分析及结论………………………… 189
5.4 小结…………………………………………………………………… 190
第6章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再利用………………………… 192
6.1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面临的困境…………………………… 192
6.1.1 “空心化”现象严重,民居呈“自然性颓废”状态……… 192
6.1.2 民居坍塌现象严重,缺乏安全性…………………………… 195
6.1.3 村落肌理遭到破坏,原始风貌丧失………………………… 195
6.1.4 传统技艺后继乏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难…………… 196
6.1.5 保护制度不健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197
6.1.6 基础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给民居保护带来危害…………… 198
6.2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200
6.2.1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策略…………………………… 201
6.2.2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再利用策略………………………… 207
6.3 典型传统村落民居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示范性探讨———以济南市莱
芜区逯家岭村为例…………………………………………………… 212
6.3.1 逯家岭村古村落概况………………………………………… 212
6.3.2 村落整体空间格局…………………………………………… 213
6.3.3 村落传统民居遗存状况……………………………………… 215
6.3.4 传统民居再利用的ASEB栅格分析………………………… 216
6.3.5 传统民居建筑再利用实践探索……………………………… 219
6.3.6 传统民居建筑功能转换呈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26
6.4 小结…………………………………………………………………… 228
附录1 部分图片及表格资料来源………………………………………… 229
附录2 调查问卷……………………………………………………………… 231
参考文献………………………………………………………………………… 235
展开全部

鲁中山区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发展 作者简介

逯海勇,1994年毕业于山东轻工业学院设计系,毕业后一直在山东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现为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设计系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空间设计、室内环境设计。200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及建筑空间设计;200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为生态建筑与区域规划。主编过多部教材,在《室内设计》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项、校级教研课题1项,参与省级横向科研课题和校级教研课题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