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国学知识大全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7-01
开本: 16开 页数: 46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5.4(6.8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国学知识大全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134145
  • 条形码:9787517134145 ; 978-7-5171-341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国学知识大全 内容简介

《国学知识大全》收录了吕思勉先生的《国学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使读者从一个有深度、有宽度、有高度的层面上了解国学,通过深入浅出的解读,快速掌握国学常识。 作者观点非常不错,论述严谨,虽世易时移,书稿的价值却历久弥新,仍对当代国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国学知识大全 目录

**篇?? 国学概论

003 何谓国学

004 中国学术之分期

005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

008 先秦诸子之渊源二

011 先秦诸子之学

017 秦汉时代学术之新趋势

022 魏晋玄学

024 佛?? 学

030 宋明理学

036 清代考据学

040 中国近代之思想家

第二篇?? 经子解题

045 自?? 序

046 论读经之法

093 论读子之法

第三篇?? 理学纲要

157 序

159 绪?? 论

161 理学之源

175 理学源流派别

182 濂溪之学

190 康节之学

200 横渠之学

208 明道伊川之学

219 晦庵之学

233 象山之学

241 浙?? 学

251 宋儒术数之学

258 阳明之学

270 王门诸子

282 有明诸儒

287 总?? 论

第四篇?? 中国文化史

303 研究历史之目的

304 何谓文化

305 中国文化之起源

308 历史年代

310 三皇五帝事迹

315 古代之社会组织

318 社会阶级

323 古代之生业

329 古代之道路

332 古代之用人

334 先秦诸子学术

336 秦、汉时之新局势

337 此时之政情

340 汉代学术

341 汉代兵制变迁

342 汉代刑法变迁

343 此时代重要之现象

第五篇?? 历史研究法

351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354 历史的历史

360 史学进化的几个阶段

364 旧时历史的弊病何在

368 现代史学家的宗旨

373 作史的方法

378 研究历史的方法

第六篇?? 史学与史籍

387 史学定义

389 史籍溯源

391 史学缘起

394 史部大略(上)

398 史部大略(下)

401 史家宗旨今昔异同

406 史?? 材

409 论搜辑

411 论考证

414 论论史事之法

418 史学演进趋势

第七篇?? 中国史籍读法

423 弁?? 言

424 史学之用安在

426 中国有史学吗?

429 再为中国史学诉冤

432 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

439 读旧史宜注意之点

451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457 治古史的特殊方法


展开全部

国学知识大全 节选

先秦诸子之渊源一 ——古代之宗教哲学 宗教哲学,今日为对立之物,在宗教起源之时则不然。一种宗教之初兴,必能综合当时人之宇宙及人生观,而为之谋得一合理之解决。此时之宗教,亦即其时*伟大*适宜的哲学。[凡一种大宗教,必具高深及浅显二方面之理论,以满足于高等与低等之人。]但宗教之为物,不徒重理智,而兼重意志及感情,故易于固执具体的条件,久之,遂变为落伍之物,而哲学乃与之分离。[宗教与理智方面,仅为其一种手段,使人得理智上之满足,其注重者,乃偏于意志及感情方面,使信之者得感情之安慰,秉坚强之意志以信仰其宗教。夫意志坚强之人,固不免易于固执也,故信教者,常以强烈之感情徘徊,以坚强之意志守旧,以致久而落伍。]故宗教之与哲学对立,非其本来对立,而由于宗教之陈旧。而论古代之学术,仍必溯源于宗教。 中国之宗教思想,*早盖系“拜物”,《周礼》分祭祀之对象为天神、地祇、人鬼、物魅四类。物魅盖即拜物时代之遗也。此时之思想,太觉幼稚,对于学术思想,无甚影响。 稍进,则为“天象崇拜”,其中又分为二期,前期盖在女权昌盛时代,所崇拜之大神,[神之为物,表面视为与人无关的,人外的,实则此种之神,已成为人为的神,具有人之性质。神之组织及一切,皆以人为依据,与人相类。]悉视为女性。《礼记 · 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可见古无抽象的整个的天神。后世祭天之郊祭,只是祭日,而《楚辞》《山海经》皆以羲和为女神。整个的地神,古代更其没有,所祭的只是自己所住所种的一块土地,是为社祭。地神的被视为女性,更古今皆然。关于此问题,可参看日本田崎仁义所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及制度》,王学文译,商务印书馆本。 女权时代之思想,存留于后世者甚少,只有一部《老子》,是表现女性优胜思想的。《礼记 · 礼运》,孔子曰:“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说者谓殷《易》先坤。这该是一种女性优胜的遗迹,但殷《易》之内容不传,今所传之《周易》,则完全表现男性优胜之思想矣。[《周易》先乾。] 大概中国学术思想,大部分是从周朝流传下来的,殷以前的成分,已经很少了,周朝宗法特别发达,可见其为男权昌盛的社会。而殷朝兄终弟及,是一个母权社会的遗迹。周在西方,殷在东方。后来齐国长女,名为巫儿,为家主祠,不出嫁(《汉书·地理志》),而齐太公为出夫(《战国策》)。燕人宾客相遇,以妇侍宿,婚嫁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亦见《汉书 · 地理志》)。楚王妻妹(《公羊》桓公二年)。皆可见风俗与周不同。然此等文化,多已沦亡了。 古代宗教哲学之骨干,为阴阳五行,但二者似非一说。[阴阳*早见于《周易》,然不及五行之说,五行*早见于《洪范》,然不及阴阳之说。且自古至今,从未有合论二者者,后世言阴阳者众,而说五行者寡,则以阴阳能自圆其说,而五行不能也。]五行之说,见于《书》之《洪范》,后来衍其说*详者,为《白虎通义》之《五行篇》,虽煞费苦心,然究属勉强,予意水、火、木、金、土乃古代管此工事之五种官。[水,通沟渠,建桥梁。火,未知钻木取火,得火不易,设之以保存火种。木,伐木制物。金,冶金之事。土,营建之事。]本非哲学上分物质为此五类,后来哲学家就已成事实而强为之说。[物体之之然,气、液、固体。印度之哲学,言地、水、风、火四大。地,固体;水,液体;风,气体,益之以火。如此分法,尚觉可通。而五行之水、火、木、金、土,水为液体,木、金、土为固体占其三,无一气体,不必哲学家,亦知为不妥,故决非哲学家分物质为此五类。]其说本来不合论理,故虽煞费苦心,终不能自圆其说也。[五行之变化,有生胜之说,亦作生克,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其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等,实不甚可通。] 至于阴阳,则因人之认识,必始于两,而现象无论如何错杂,亦总可归纳之而成二组,即谋与非谋,此即正负,正负即阴阳也。故其说处处可通,而古人推论万物,必自小而推诸大,于是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此时以阴阳为实质,尚未合哲学之原理。]再进,知万物之原质推一,乃名此原质曰气。假想万物之变化,皆由于气之聚散,而气之所以动荡不已,则由于阴阳二力(阴静阳动)之更迭起伏焉。至此而哲学上之泛神论成立矣。[泛神论者,即谓神即宇宙间一切现象之本身。] 宗教哲学之进步,既进于泛神论,则事物变动之原因,即在事物之本身。(古代野蛮人不知自然规律,只知人律,其视万物为有知,一切皆神所为。而其所谓神,亦有实体,《墨子·天志》《明鬼》之论,所谓天、鬼者,皆有喜怒,欲恶如人,则其证也。遂泛神论既成立,至此自有神而进为无神矣)而别无一物焉,在其外而使之者,此之谓自然。[自,始也;然,成也。古书自然之“然字,无作如此之解者。]自然之力,至为伟大,只有随顺利用,而不能抵抗。而自然界之美德,如“不息”“有秩序”“不差忒”等,均为人所宜效法,此之谓“法自然”。[法家即如是,谓政治上之赏罚,当以自然界之美德为准则也。]自然之规律,道家称之曰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自然现象,永远变动不居,而其变动也,又有一定之规律,是为“变易”,“不易”,加以永不止息,若人之任事,不觉其劳苦然,是为“简易”。所谓“易一名而兼三义”也,不易之现象,是为循环,祸福倚伏之义,由此而生。[吾国古代以农为主,注意于不易之现象,故有祸福倚伏等义。盖以为自然界之现象既如是,人事亦当如是也。]自然力既伟大,人根本绝无能为,委心任运之义, 由此而生。 自然之力,固无从从时间上指其原理,亦无从从空间上指其根源。然强为之名,固可如此。[盖泛神论者,本无因果也,惟无因果之关系,则无可加以思想,故强为之名,而为是说者,亦明知其为强说而已。]此种力之原始(系人所强名的),儒家称之曰“元”。《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卦 · 彖辞》)《春秋》家谓:“《春秋》以元之气,正天之端。”(《公羊》隐公元年何注)是也。[其他如《公羊》何注,隐公元年,曰:“天不深正其元,则不能成化。”《春秋繁露 · 重政》曰:“元者,万物之本,在乎天地之前。”] (古人以天为万物之原因,而元为天之原因)在男权优胜时代,*贵此种健行的美德,但女权优胜时代柔能克刚、静以制动等见解[今所存者,以《老子》为代表。]亦仍保有相当地位。

国学知识大全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曾在常州府中学堂、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任教。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授的学生有很多成了文史大家,其中包括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人。他是我国现代史学界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等诸多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历史学家,有《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史籍》《吕著中国通史》等传世。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