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娃娃快乐幼儿园水墨绘本·想象力篇① :小木马来了(精装绘本)
¥14.0¥36.0马鸣丝路蹄声远:唐五代马匹贸易研究
¥32.9¥58.0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62.4¥128.0西方古典学研究历史学研究
¥47.2¥65.0民国大学教职员工生活水平与社会结构研究--以清华为中心
¥128.4¥169.0
两宋笔记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4795244
- 条形码:9787534795244 ; 978-7-5347-9524-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两宋笔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宋代笔记史料进行全面的搜集梳理、辨析考订, 从而于总体及个桉两方面, 就宋代笔记的体裁、内容、纂修特点, 及其着者情况、笔记的史源情况等进行归纳分析, 进而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宋代笔记的文献价值及其盛行的社会文化、学术背景, 并重点辨析其与宋代“国史”纂修之关係、以及笔记在宋代党争中作用与影响等。
两宋笔记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笔记与宋代笔记
一、“笔记”释名
二、宋代笔记概述
(一)宋代笔记的数量及分类
(二)宋代笔记之著者及相关问题
(三)有关伪书之讨论
三、宋代笔记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崇文抑武”国策与科举取士制度的施行
(二)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学术思想的繁荣
(三)推崇史学及党争之影响
第二章 宋代笔记的纂修和传布
一、宋代笔记的书名
二、宋代笔记的内容及纂修目的
(一)宋代笔记的内容特色
(二)宋代笔记的纂修目的
三、宋代笔记的编撰体裁与史料来源
(一)宋代笔记的编撰体裁
(二)宋代笔记的续补及辨释
(三)宋代笔记的史料来源
四、宋代笔记的刊印传布
第三章 宋代笔记的著者探析
一、宋代笔记的著者及地域分布
(一)宋代笔记著者的身份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地域分布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家族及师承
(一)宋代笔记著者的家族背景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师承情况
三、宋代笔记著者的生平学术之考述
(一)著者之生平事迹考订
(二)著者之学术述论
第四章 宋代笔记的价值与缺失
一、宋代笔记的文献价值
(一)笔记与宋代宫禁秘事
(二)笔记与宋代宫史编纂
(三)笔记所载“琐事丛谈”之价值
二、宋代笔记内容的缺失及原因
(一)因着者学识及着述态度而形成的缺失
(二)因政治及党派之争而造成的缺失
(三)因挟个人恩怨之私而造成的缺失
结语
徵引书目
**章 笔记与宋代笔记
一、“笔记”释名
二、宋代笔记概述
(一)宋代笔记的数量及分类
(二)宋代笔记之著者及相关问题
(三)有关伪书之讨论
三、宋代笔记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崇文抑武”国策与科举取士制度的施行
(二)雕版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学术思想的繁荣
(三)推崇史学及党争之影响
第二章 宋代笔记的纂修和传布
一、宋代笔记的书名
二、宋代笔记的内容及纂修目的
(一)宋代笔记的内容特色
(二)宋代笔记的纂修目的
三、宋代笔记的编撰体裁与史料来源
(一)宋代笔记的编撰体裁
(二)宋代笔记的续补及辨释
(三)宋代笔记的史料来源
四、宋代笔记的刊印传布
第三章 宋代笔记的著者探析
一、宋代笔记的著者及地域分布
(一)宋代笔记著者的身份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地域分布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家族及师承
(一)宋代笔记著者的家族背景
(二)宋代笔记著者的师承情况
三、宋代笔记著者的生平学术之考述
(一)著者之生平事迹考订
(二)著者之学术述论
第四章 宋代笔记的价值与缺失
一、宋代笔记的文献价值
(一)笔记与宋代宫禁秘事
(二)笔记与宋代宫史编纂
(三)笔记所载“琐事丛谈”之价值
二、宋代笔记内容的缺失及原因
(一)因着者学识及着述态度而形成的缺失
(二)因政治及党派之争而造成的缺失
(三)因挟个人恩怨之私而造成的缺失
结语
徵引书目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
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30.7¥58 -
钟山札记龙城札记读史札记
¥13.8¥23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25.2¥45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8.1¥35 -
知识分子的笔墨事功
¥23.4¥52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6.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