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头颅记
-
>
食南之徒
-
>
外国文学名著名译丛书:漂亮朋友
-
>
(精)我们八月见
-
>
吴宓日记续编.第10册:1972-1974
-
>
故事会;刀客
-
>
刀锋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014301
- 条形码:9787509014301 ; 978-7-5090-1430-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本书特色
作者奎文阁先生打破了历史固有存在的叙述模式,从后人评述的多种可能性中寻找切入点,探讨历史上韩信这位能征善战的战神的命运归宿。 新视角解析历史人物,讲历史、讲智慧、讲人生。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上**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 秦, 仅仅存在了十几年便分崩瓦解, 国土、制度、人心、基石似乎在一夜之间崩塌, 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目录
引 子
一个需要从头说起的故事。大秦帝国崩塌了,群雄并起的时代开启了,贵贱殊命的铁律撕裂了。
一 我不想虚度年华,但我真的无事可做
韩信的这把破剑估计只具有象征意义,保不齐都是木头削的,其精神玩具的作用远大于杀伤功能。但是韩信所有的精神和信仰、抱负与理想都凝聚在这把破剑上,这是他的寄托。他就像一匹逡巡独行的狼,保持着本能的警觉,时刻嗅着可能的机会。
二 即便是天才,历练之路也是漫长的
韩信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 跟随部队如潮水般到处征战,虽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由于脑袋灵光,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且保住了性命, 更重要的是, 他逐步接近了项梁,进入亲兵中军的范畴。
三 找份工作不容易,找个好老板更不容易
在那个混乱的局势中,实力决定一切!虽然项羽赢得了巨鹿战役的胜利,虽然收服了诸侯,但是问题也暴露出来,只有一个人冷冷地看清了这个问题, 没有与项羽载歌载舞。这个人就是韩信。
四 为了光明的前途,你的头必须比墙要硬
“非我韩信心高气傲,无奈人生如白驹过隙, 大丈夫当建功立业,不愿虚度光阴。韩信随丞相回营不难,然汉王欲王天下,必请韩信负专征之责,韩信定当效死马前,荡平诸侯。若仍为末吏,非韩信不愿,实乃非韩信所长,于汉王毫无裨益。”
五 跟随老板简单,弄懂老板可不简单
对老板的了解程度决定了与老板关系的好坏,以及互动的效果。一个人要想在老板手下得到*大程度的扬长避短,必须要了解老板的理想、兴趣、习惯和技能结构。当然还必须时刻铭记“距离等于安全”。
六 军中无大将,处处遭人欺
刘邦一听张良的报告,大惊失色,慌了手脚,把正搂在怀里的咸阳宫女推到一边, 光着脚丫子在地上来回踱步,说:“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七 飞龙腾渊,终于可以放手大干了
拜将台上,两面战鼓被两名彪形大汉擂得隆隆作响,交相呼应。鼓声中汉王刘邦摄衣健步拾级而上,身后跟着的一人金盔金甲,黑色战袍,腰下悬挂三尺宝剑,身材颀长,挺胸昂头,两人一前一后登上拜将台。
八 胜败寻常事,效果大不同
善谋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烦扰。不过败退与进攻一样需要仔细安排,要有章有法。
九 战略论战与权谋博弈
世上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刘邦一听,扔下筷子,把饭吐在地上,拍着大腿大骂:“他奶奶的,臭儒生,差点坏了我的大事。” 刘邦明白,天下远比一两场胜仗重要。
十 我这边干得热火朝天,老板那边却处处挨打
韩信的凌厉攻势,韩信的诡异行踪, 韩信的纵横捭阖,如集束炸弹一般横空出世,投向了惶惶不可终日或者不可一世的诸侯。无论是了解韩信还是不了解韩信的诸侯,从此真正的噩梦开始了。
十一 既要低头拉车,也需抬头看路
君不见何谓追亡逐北?君可知何谓落花流水?那么消灭了齐国,韩信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十二 项羽,你要为你的错误付出天大的代价
在杀死几百名汉军之后,项羽也身受十多处刀伤,血染征衣,须发凝固,像一座天神一般。项羽画戟戳地,怒目直视汉军。
十三 没有了战争,那我去干什么呢?
现在,战争结束了,韩信今后要以什么为寄托呢? 现在,没有了战争,刘邦去干什么呢?刘邦忙得睡不着觉,韩信也很烦闷。
十四 能不能与做不做
历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其“好玩”,“好玩” 的含义很大程度上是指意外事件的发生,意外事件的发生往往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人的好恶机谋有时候真的是百密一疏或
者力有不逮。
十五 成败兴亡瞬间事
韩信轻轻打开锦盒。盒盖开启,韩信大吃一惊,一下跌坐在床上,随即掩面大哭。
十六 呜呼,这皇帝真不好干
刘邦很苦恼,比秦始皇还苦恼。秦始皇虽然苦恼,但人家很自信。刘邦不仅苦恼,而且无论如何也自信不起来。这就非常麻烦,刘邦感到烦了,其他人就只有惹麻烦上身了。
十七 斩尽杀绝,一了百了
削除隐患的*好办法, 就是将隐患连根拔起, 化其成灰,只有斩尽杀绝,才会一了百了。刘邦咬牙切齿地下定了决心。
十八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铤而走险
在长安城里,人们几乎遗忘了韩信,但长安城外没有人遗忘他,也没有人敢忘记他,因为忘记韩信就意味着自杀。不想在绝望中毁灭,就必须在绝望前爆发。
十九 人情本来薄如纸,相逢何必要如此
刘邦示意太子平身,父子执手同车进城。经过城门的一瞬间,刘邦脑海里闪过一个奇怪而可怕的念头。
二十 英布的怒吼:“皇帝算个什么东西!”
刘邦顿了顿,又问道:“不过,若韩信在世,你看他会做何选择?”薛公心里咯噔一下,脑筋一转,摇摇头说:“未可知也。”
二十一 黄雀到底是谁?
通过遗诏的形式,吕雉把自己的老相好陈平推上了丞相之位。可是刘邦背地里留下了一张神秘的字条。
尾 声
所谓“蝉鸣枝头, 螳螂蹑之, 黄雀在后, 间而乘之”,谁知道黄雀何时为黄雀?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节选
一 我不想虚度年华,但我真的无事可做 中国历史上**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存在了区区十几年即分崩离析,天朝的国土、制度、人心似乎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天下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个“天下”已经大大地不同于以往几千年的“天下”了。此前几千年间,人们对天下的理解是自以为是的,或者说存异基础上的认同。现在的天下是被整合过的天下,不允许,甚至人们已经稍稍不习惯于自以为是了。现在的天下之乱的确是群情汹汹,其乱之深之烈几乎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次,这是因为人们**次遇到许多重大的命题。在这些大命题中,不仅仅是找不到共主皇帝,没有皇帝并不可怕,因为之前的几千年中没有皇帝不也过来了吗?况且对于这个皇帝的印象仅仅是暴戾与恐惧,虽然在群体心理上是印象深刻的,但从历史时空上却是短暂的,人们对皇帝的历史性精神依赖并不强烈,事实上是淡漠的。混乱还有一个原因,伟大的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嬴政把王侯、贵族、士统统打翻,把整个社会体系肢解后重新整合,原来黔首黎庶赖以生存的物质及精神柱石全部坍塌,像皇帝这个令人崇拜、恐惧、憎恨、难以理解的新事物“负责了还不到十几年,忽然也不见了, 社会突然之间扁平起来。大一统的国家找不到了,六国的疆界早已不复存在,但六国的遗老遗少、残存的意识还若有若无,如幽灵般游走在幅员广阔的土地上。老百姓还不习惯于也还没有体会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深意,还没掌握所谓的“大乱之后必然大治”的宏观道理。人们还不清楚这**个封建帝国的发轫意义,它倒掉后,什么模式能够代替它?创新的方向在哪里?既没有现成的答案,更没有人知道答案在哪里。 一统帝国的覆灭与新一统的重建,列国诸侯的消失与列土分封的残喘,旧士族妄图恢复领导地位与平民机会主义式的崛起,皇权对效忠追求的意淫与个体独立精神操守的坚持,这些交织混杂在一起。于是天下真的乱了,乱得空前但不绝后,所谓不绝后,一如清末民初的大乱便可与之相比。 乱,是重新洗牌,但比洗牌复杂得多,破坏力巨大得多。这是一个封闭系统在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形态之一, 是能量与资源交互冲撞,重新配置的过程。乱,也是社会机体免疫力更新的过程,但谁又愿意为免疫力的更新付出太大的代价?社会从蛮荒中走来,人类还没有学会掌控乱的尺度与规模,于是每次乱的直接结果是灾难深重,万物凋敝,只能在废墟上一次又一次艰难地重建。乱,似乎不可避免,在造成巨大破坏的同时,也会带来新生的机会。那谁会有机会呢?答案是首先具有机会意识的人才可能会拥有机会。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出身平民的陈胜、吴广的呐喊,是将机会意识理论化的一个步骤,有了理论依据办起事来会容易些。雷电交加,斩蛇起事,是刘邦将机会意识同时赋予了理论与行动的双重内涵,大有天命神授之意。尊崇怀王,恢复六国,这是项梁项羽叔侄摇旗鼓动的檄文。在这个乱糟糟的洪流里,鱼龙混杂,各怀目的,各逐其利,一幕幕大戏就此上演,但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谢幕者。 虽然人们**次遇到了千古历史的许多大命题,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心里眼里有些急躁躁的,手脚有些跃跃欲试,但有一个命题并不新鲜,而且这是个天大的命题,压倒一切的命题,在当时又的确是个紧迫的命题,那就是吃饭与生存。秦之亡原因很多,笔者认为民未受其惠乃要素之一,老百姓没有得到好处,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民不聊生,谁还会爱惜这个帝国?帝国倒塌时如一面破鼓,常言道“破鼓众人捶”,管他有响没响,砸两棒子再说。韩信就是成长在这种历史大环境里。韩信何年何月出生在何地无法考证,按生辰八字来推演他的命运已无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在大秦帝国建国之前出生的, 走进历史视野的时候大约十五六岁,到秦亡的时候他大约二十多岁。 韩信自从出世就有一连串的传奇伴随他,这是先秦时期大人物出场的典型套路。所谓传奇就是不平凡,就是不一般,就是和大众化的事物不一样,并不一定是神圣的或者卑贱的,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被口口相传。 韩信,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县西南)人士。韩信虽然与那位韩王信同名,但出身要比后者艰难多了,当真是生在穷苦人家,根不红,苗也不正。家族图谱不详,没有证据表明韩信是王公贵族的后裔,甚至没有证据表明与王公贵族能攀扯上关系,也就是说,韩信没有所谓先天的“优势基因”,所以按“龙生龙,凤生凤” 的理论也无法解释韩信。后来的韩信并不避讳自己低下的出身, 不屑于伪造自己的来头,也没有抬轿子的人为他编织美丽的谎言。这点朴素的意识在《史记》里还保留了一些,这也是《史记》与后世史书的分野。 史载,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短短31个字勾勒出我们的主人公韩信初始的生存状态。韩信似乎是个孤儿,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孤儿的没人知道,其出身还不如苏秦,苏秦至少还有哥哥嫂子,虽然也是吃白饭,但于情于理似乎可靠些, 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如果将“始为布衣时”五字隐去,如果不是指明主角为韩信,“人多厌之”似乎顺理成章,当时的韩信的确是个令人讨厌的家伙。大伙看看,穷急饿赖,小混混儿瘪三一个,品质上连末等官吏的资格都不够,技术上既不会生产也不会经商,谋不来生路,怎么办?只有靠蹭饭吃,蹭来蹭去,蹭的频率多了,蹭的人多了,脸皮再厚也该蹭得发亮了,给饭吃的人心肠再软也该腻烦了,所以周围的人都讨厌韩信。 注意,这里隐藏着另外一层意思,韩信无法谋生,连混口饭吃的能力都没有,是“只有” 蹭饭吃这一条路才能活下去吗?显然不是,还有什么路不用说大家也清楚,小混混想在社会缝隙中活下去似乎也不太难。但是韩信没有偷盗与抢劫,这并非是由于秦朝法令严厉的威慑,事实上不管什么朝代,什么严刑峻法也好,什么仁义道德也好,都没有将盗贼治绝过, 所以人们对韩信也仅仅是“厌之”, 而没有“恨之”或者“患之”,或者“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厌之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也就是说,人们对待韩信的舆论基本还是在水平面以上的。 韩信一贫如洗,但身上有两件“长物”, 他的“长物” 可不是寻常**的钱财等物。**件是把破剑,不亮也不锋利的剑;第二件是箫,黑色金丝箍边的箫,似乎这支箫贵重些。韩信就这么天天腰里别着把破剑,袖管里揣着支箫, 到处游荡, 饥一顿饱一顿地习惯性蹭饭。韩信由于身体长得高大,年轻,新陈代谢显然旺盛,营养一定是不够的,可以想见,当时的韩信一脸菜色,无精打采,就差走路打晃儿了。在淮阴这个不大的城市里,单凭“人多厌之者”这一条,就足以使韩信成为名人, 况且腰里还带着剑, 秦帝国的法令禁止民间私藏、私用兵器,韩信的这把破剑估计只具有象征意义,保不齐都是木头削的,其精神玩具的作用远大于杀伤功能。但是韩信所有的精神和信仰、抱负与理想都凝聚在这把破剑上,这是他的寄托。他就像一匹逡巡独行的狼,保持着本能的警觉,时刻嗅闻着可能的机会。韩信这套行头和做派为他这个名人更招惹了很多麻烦,做名人难,做个有性格的名人更难啊! 韩信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麻烦,有麻烦几乎成了韩信的常态,没麻烦反倒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韩信处理这些麻烦的方式方法是大相径庭的,那时候的韩信还没有经纪人,可以肯定,韩信对这些麻烦的反应应该是典型性的韩信态度。各位注意,韩信遇到的麻烦可不是粉丝与绯闻,那他都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试举几例以资说明。**个麻烦是关于吃饭,确切地说是关于蹭饭的态度,韩信经常到他们亭长家蹭饭,为什么经常到亭长家而不太经常到其他人家?或许是由于亭长家日子好过些吧,也或许是对这个孤儿地方组织总要负点责任吧,反正是经常。至于经常到什么频率不清楚,但程度是清楚的,因为终于有一天亭长的老婆忍受不了了,拒绝为韩信继续提供食物。不过亭长老婆毕竟是干部家属,处理问题的方式还是比较委婉的。到了开饭的时间,韩信照例又来了, 可饭桌上、灶台上、门槛上都没有韩信的碗筷,这意思明摆着是不给韩信饭吃。韩信见此情景,居然一赌气不吃了,不仅今天不吃了,而且永远不来了。这是韩信强烈自尊心驱使下的表现,吃饭事小,失节事大。尽管蹭饭与讨饭形式上差不多,但精神实质对于韩信来说差别却是巨大的,蹭饭至少应该两厢情愿才可以继续蹭下去。否则,即刻终止。
杀人评传之刘邦与韩信 作者简介
奎文阁先生本名赵奎,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和金融领域的工作,在资本运营、战略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他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曾出版《易经本义》《五代十国》《战无不胜的军事奇才——韩信》。奎文阁先生涉猎广泛,坚持知行合一,善于观察思考,内怀出世之心,躬行入世之志,勤于感悟,乐于分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长安的荔枝
¥29¥45 -
艽野尘梦-西藏私家笔记(1909-1912)
¥11¥29.8 -
小人物翻转大历史
¥7.9¥24.8 -
大卫的伤疤
¥21¥32.8 -
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
¥17.4¥48 -
青旗-嘎达梅林
¥2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