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作者:谢斯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5-01
开本: 24cm 页数: 179页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24.4(4.9折) 定价  ¥4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168632
  • 条形码:9787568168632 ; 978-7-5681-6863-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本书特色

借助互联网技术,推广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果,促进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且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势。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果走向社会提供了新的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果能促进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同时能使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势。使教学成果走出“象牙塔”,在实现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职能的同时,接触社会需求与发展的“新鲜空气”,汲取时代发展的“养分”,不断丰富和创造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甄别“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的校本障碍因素、基于体育发达国家的高校体育的社会化互动发展模式建立概念模型并建立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目的, 进行研究和阐述。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目录


**章??绪论??//??001

**节 研究目的 // 00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002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03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005


第二章??系统工程学与方法论??//??007

**节 系统工程学简介 // 007

第二节 系统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 008

第三节 以霍尔为代表的硬系统工程方法论 // 009

第四节 以切克兰德为代表的软系统方法论 // 017


第三章??大众体育发展对科学的体育知识的需求、满足程度和途径的调查与分析??//??021

**节 供求关系理论 // 021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022

第三节 调查数据分析 // 023

第四节 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果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会化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025


第四章??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现状的调查与分析??//??029

**节 书籍类体育教学成果推广现状的调查结果 // 029

第二节 网络课程类体育教学成果推广现状的调查结果 // 032

第三节 体育院校校园官网中体育教学成果推广现状的调查结果 // 035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现状的分析 // 036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的关联因素及相互关系??//??039

**节 校内关联因素及相互关系 // 039

第二节 校外关联因素及相互关系 // 044


第六章??国外高校体育的社会化互动发展概况??//??053

**节 美国高校体育的社会化互动发展概况 // 053

第二节 英国高校体育的社会化互动发展概况 // 066

第三节 德国高校体育的社会化互动发展概况 // 078

第四节 日本高校体育社会化互动发展概况 // 092


第七章??建立高校体育与大众体育互动发展概念模型??//??101

**节 现状说明 // 101

第二节 弄清关联因素 // 106

第三节 构建高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互动发展概念模型 // 145


第八章??“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对策研究??//??147

**节 问题现状说明 // 147

第二节 校内关联因素 // 150

第三节 校外关联因素 // 151

第四节 概念模型对比与调整 // 155


参考文献??//??161

附录??1??//??175

附录??2??//??177


展开全部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节选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的关联因素及相互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的关联因素主要可分为校内关联因素和校外关联因素两类。校内关联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体育教学院系、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校外关联因素主要包括体育教育管理政府机构、社会体育团体、体育企业和知识产权。 **节??校内关联因素及相互关系 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的创造者和来源,是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的核心动力;高校体育教学院系是对教师进行直接管理和服务的部门,其管理与服务的政策和导向、提供的教学软件和硬件设施、创造的教学科研氛围等都会对教师进行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产生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是计划、组织、管理、评估、监督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和规划。 笔者以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为研究对象,从两方面对校内关联因素来进行调查与分析,即对三所体育院校中负责教学管理、服务和规划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政策和政策执行情况,以及三所体育院校的教师进行相关调查与分析。笔者在2017年3月至6月期间,采用网络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式对三所体育院校的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资产管理处和发展规划处等教学管理、服务和规划的行政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查。 教务处是计划、组织、管理、评估和监督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教学改革工作和教学研究工作的直接管理部门,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工作属于其职责与管辖范围。对三所体育院校的教务处的工作职能和规章制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务处的工作职能划定方面,三所体育院校教务处均将教学成果的推荐与推广工作作为其工作职能之一,但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北京体育大学教务处比较注重对优秀教学成果的申报和评奖工作。武汉体育学院教务处比较注重组织教学研究、改革和建设成果的鉴定、推荐与推广工作。 上海体育学院教务科则比较注重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到各级各类学校任教上课,指导学生专业实习;或到各类运动队、新闻媒体单位、各级医疗单位、康复中心、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健身中心等挂实职,运用专业知识,主动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实践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项目研究与合作(包括科技攻关项目),帮助实践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并与有关单位建立长期联系,开展社会服务。 网络信息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为高等院校的日常办公、教学、科研、训练等工作提供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支持及保障的职能部门。教学成果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会化推广离不开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对三所体育院校的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三所体育院校的网络信息中心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较为完备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支持,并且还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技术手段,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加丰富且全面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但对于精品课程等教学成果的共享与推广只限于校园网和局域网,在校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传播,并不对外开放。北京体育大学网络信息中心搭建并推广应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Blackboard),建设完成了14路的网络电视直播平台,媒资系统上线,进行了网络体育教学资源建设,包含了国家级、北京市和学校各级别的精品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体育比赛视频资源、教学讲座等丰富资源,但在中心视频资源使用规定中规定学校各单位不得将所收集、整理的用于辅助教学的体育比赛视频资料直接用于公众的文化娱乐活动中。上海体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只为学校部门提供精品课程和视频点播服务。武汉体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建设了云存储网络共享社区平台和VPN账号,但都是局限于校园网和局域网,不对外开放。 发展规划处是高等院校中主管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学科建设和目标管理的职能部门,是高校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的“谏言者”和“设计师”,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工作的发展方向在其设计的蓝图之中。对于三所体育院校的发展规划处的调查结果显示,三所体育院校的发展规划处对本校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工作、校园建设和竞技体育实施都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但尚未具体到对教学成果推广工作的发展方向的规划上来。 笔者在2017年4至6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三所体育院校的教师进行了有关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会化推广的调查,共发放了20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32份,然后采用数理统计工具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年龄在25到29岁之间的教师占11.76%,年龄在30到39岁之间的教师占42.65%,年龄在40到49岁之间的教师占30.88%,年龄在50到59岁之间的教师占14.71%。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助教占8.83%,讲师占33.82%,副教授占33.82%,教授占23.53%。在所教的课程性质方面(可多选),术科课程占60.29%,学科课程占50%。 对于曾将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社会化推广的方式的调查结果(可多选)显示,44.12%的教师通过编写教材教辅来进行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25.29%的教师通过担任群众体育运动教练员来进行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25%的教师通过互联网将系统的教学成果发布在网络平台上,22.65%的教师通过担任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进行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7.35%的教师通过编写科普读物来进行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14.71%的教师表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过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10.29%的教师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过教学成果的社会化推广。 对于是否愿意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社会化推广的调查结果显示,55.88%的教师表示非常愿意,39.71%的教师表示愿意,2.94%的教师表示不太愿意,1.47%的教师表示不愿意。 对于教师目前已掌握的网络课程设计软件的调查结果(可多选)显示,94.12%的教师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编辑;98.53%的教师熟练掌握PPT文档的编辑;82.35%的教师熟练掌握Excel文档的编辑;5.88%的教师会使用Microsoft Publisher;7.35%的教师会使用Microsoft Visio;8.82%的教师会使用Microsoft Office Picture Manager;4.41%的教师会使用Adobe Ultra;2.94%的教师会使用Adobe Captivate;1.47%的教师会使用Crazy Talk;2.94%的教师会使用iClone。 对于在学校层面阻碍体育教学成果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会化推广的因素的调查结果(可多选)显示,80.88%的教师表示是由于学校没有制订、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鼓励;64.71%的教师表示是由于学校缺乏足够数量或足够先进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设备;68.21%的教师表示是由于学校缺乏熟练掌握各种网络教学设计软件操作技能的人员;还有10.76%的教师表示还有其他原因,如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学成果的推广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等。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借助互联网进行体育教学成果推广的校本障碍性因素有如下方面:在体育院校教学管理和服务部门方面,虽然体育院校的教务处均将教学成果的推荐与推广工作作为其工作职能之一,但教学成果的推广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本校内,且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体育院校的网络信息技术中心虽然为教学、科研和训练提供了比较完备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平台,实现了数字化校园教学和办公系统运作,但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尚未对外开放,基本都局限于校园网和局域网,在校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流通;体育院校的发展规划处虽然对学院的整体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计划,但尚未具体到对教学成果推广工作的发展方向上来。

“互联网+”时代中国体育院校体育教学成果社会化推广研究 作者简介

谢斯,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体育学院副教授,武汉体育学院东湖学子,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学。曾获得2018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资格,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英国朴次茅斯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系进行访学。主持并参与国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