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3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7.6(7.6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版权信息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学术史梳理来考察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困境、现实困境与方法论困境,创新运用“形态学方法”,在历史与逻辑的转换中,对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形态学重构,还原二者融合的切入基点与本体根基,建构研究的学术资源与学术基础。一方面,探索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共通机制与互补机制、精神功能、现代困境及其对策;另一方面,基于“中国问题”研究传统文化结构的价值悖论、形态转换困境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应对这一悖论困境中的作用,建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理论、实践以及目标价值等形态,即“逻辑—历史—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文化逻辑—生命精神—生活方式”的生态性统一。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目录

导论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研究的合法性、语境与论域
一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合法性论争
二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研究的语境及视阈转换
(一)研究文献综述:基本向度与研究成果
(二)研究视阈转换:当前存在问题与困境
三 形态学视阈中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研究的论域

**章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话语逻辑和学术资源
一 “形态学”研究范式的概念蕴涵与基本原则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理论主题
三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的学术基础
(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精神的形态学建构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话语及展开逻辑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机制及其精神功能
一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本体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同构
(二)文化原理:意识形态与价值形态的统一结构
(三)融合的本体实践基础:生命存在与可能生活
二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共通与互补机制
(一)文化主题及话语逻辑:二者融合的共通机制
(二)内向路径到外向诉求:二者融合的互补机制
三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精神价值功能
(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的精神价值功能
(二)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精神功能的实现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内在困境与发展趋势
一 从文化价值形态特质考察结合的矛盾
(一)传统文化伦理特质与马克思理论的伦理非系统化
(二)“道德-政治”结构形态与“中-马”结合困境
(三)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超越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视域
二 “体用之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用”范畴与“体-用”文化模式论争
(二)“体用”之辨与文化转型重建过程中的启蒙心态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一“体”关系之辨
三 生活世界中的基本矛盾运动与文化实践
(一)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理论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日常生活世界建构的非反思性

第四章 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现代性困境及其对策
一 中西文化传统流变中把握两者结合的困境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基本价值精神关系考察
……
第五章 中国文化价值形态转型的精神自觉与现代形态建构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节选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2.中国传统文化中元素的“变”与“不变”  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基础上,通过秦汉统治者的选择而奠定其基本格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基本结构直至近代的整个经学时代都未发生质的改变。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不但自始表现为一种较为独特的形态而且其所经历的变化也别具一格。以西方历史而言,其间多有惊天动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大变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等,然而这些大变动并不曾在短时间内造成文化和社会性质的全面根本改变。较之西方,中国文化史尽管在表面上较为平静,然而,其在经济政治社会制度与思想文化形态方面所发生的量的变化仍然是可观的。事实上,中西方文化变迁的步伐在公元1700年之前并无显著的缓速之别,然若以19世纪中叶为分水岭,则此前的中国传统文化变迁无论是深度还是速度都比不上西方。19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变革则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丸之出盘”,或至少处在盘的边缘旋转的境地,其实质涉及的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的关系问题: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变化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其变化之深刻不仅表现为它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相伴随,而且与社会进步、社会革命和民主的独立解放乃至复兴任务相交错,并伴随着与西方先进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和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把问题讨论集中于传统如何被破坏乃至被取代的这一层面不同,这里着重还原传统是如何保持自身的精神价值元素。前一种研究视域背后潜在的深层根源在于:把传统与近现代化置入完全对立的境地,而且视传统与近现代为抽象的整体,未能把握传统中文化元素的变与不变。  事实上,这一阶段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解体的直接动力仍然来自自身内部。外来的侵略与文化的冲击首先促使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和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的觉醒与复苏,同时激活了传统文化中即存在的诸多正文化与反文化因素,这些正文化与反文化因素有:洋务运动的富国强兵与正统儒学中的反功利主义的相互对立;“随着西方民主和科学观念的引进,墨子、孟子和黄宗羲等人的久被遗忘的科学观念、民主思想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评价。”①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余英时深刻指出,以现代性的标准衡量,政统与道统在性质上具有明显差异,前者具有明显的传统性格,而后者则蕴藏着浓厚的现代批判精神,尽管后者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未能获得充分发展,“中国传统中并不乏现代性的合理因子,如能及时地善加诱发,未始不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②认真审察历史可以发现,“五四运动”以前还没有人纯用西方的东西攻击中国传统文化系统,而更多倚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积极因素。而贺麟先生则从相对的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和余英时先生一样,他主张从文化上来理解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危机,认为“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生活上失掉了自主权,丧失了新生命,才是中华民族的*大危机”,而且“失掉孑L孟的真精神和应付新文化需要的无能,却早腐蚀在五四运动之前”。③然而,有学者并不认同此观点,“从文化观念看,当时的知识分子不能正确地平衡中西文化,是文化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从超越启蒙主义的角度阐发中国文化的价值,维护中国文化的自信,必须从学术上进行辨析,这是化解文化危机的重要方面,也是畅通民族文化生命的关键。”④新儒家在回应这种思想危机时认为是面对西方文化进入之后而陷入的严重“精神迷失”,即“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和“形上的迷失”。⑤余英时也就此指出,即便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五四运动”及以后,甚至自康有为《大同书》以来,各种过激思想及其混乱一直掩胁着中国的思想界,“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中国近代思想的贫困”,并认为学术界对此同样难辞其咎。  ……

机制与形态(: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研究) 作者简介

  曹明,男,1969年6月生,法学博士,教授。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南京理工大学和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和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1部,在《江西社会科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    张廷干,男,1971年3月生,哲学博士,副教授。盐城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成员。主要从事社会伦理心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心理机制与生活化逻辑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备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南京师大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