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增订版(全三册)
-
>
大家精要- 克尔凯郭尔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罗素
-
>
大家精要- 钱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识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763439
- 条形码:9787508763439 ; 978-7-5087-634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本书特色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实践,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社会工作是一种道德实践,我们把它展示出来: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我们把它刻画出来。 ——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内容简介
从专业角度来说,中国社会工作是“舶来品”。我在2010年出版的《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一书中即持这种观点,并将中国社会工作的历史起点定位于1912年,是年北京社会实进会成立。在2019年出版的《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中,我再一次表明了这种观点,但也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还有自己的源头。 作为“舶来品”的中国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两条比较清晰的线索,即教育线索与实务线索。中国社会工作史的教育线索并不是连续的,在20世纪50-80年代出现了一个30多年的断裂期。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早期重镇是燕京大学和沪江大学。1914年,沪江大学创办社会学系,次年该系课程增加到5门,即“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制度”“社会病理学”和“社会调查”。尽管沪江大学社会学系在应用社会学分支(即社会工作)上开出的课程比较晚,但因其创建了著名的“沪东公社”而占有了比较重要的位置。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创立于1922年,1925年改称社会学及社会服务学系,开设“个案工作”“团体工作”“社会行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社会福利”等课程,培养了我国一代社会工作者,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教育正式开始。在燕京大学社会工作教育起步后.复旦大学、之江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学院、齐鲁大学、福建协和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课程。当时,社会工作专业是依附于社会学的,被称为应用社会学,即社会学的应用部分。 到了1952年秋季,中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改造的基础上,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的方针”为原则,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在这次脱胎换骨般的院系大调整中,社会学彻底从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消失,依附于社会学的社会工作教育当然也被取消了。直到1988年,社会工作教育才得以重新恢复。 中国社会工作史的实务线索与教育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然而实务线索是连续的。尽管专业社会工作也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取消,但一种全新性质的社会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我们可称之为行政性社会工作。到了2004年,专业社会工作实务重新兴起,行政性社会工作也开始向着专业化的方向转型,中国社会工作史的实务线索又被接续起来。 从纵向上看,中国社会工作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发展、蛰伏、重建。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依据是中国社会工作实务与社会工作教育跌宕起伏的实际情形,而每个阶段都有标志性的事件。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目录
许仕廉:燕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规划者
言心哲的现代社会事业研究
推动乡约再造实践的杨开道
张鸿钧和吴榆珍:社会工作学界的“比翼鸟”
钱振亚:英年早逝的社会工作学者
孙本文的社会行政研究
蒋旨昂:尝试建立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体系人
李安宅与边疆社会工作研究
区位与个案:关瑞梧的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经验
柯象峰:以社会救济实施为核心的社会工作思想体系
汤铭新与儿童行为指导工作
袁方: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领军人物
王青山与《社会工作概论》
卢谋华:新时期中国社会工作的拓荒者
何肇发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重建
苏驼:“马甸会议”亲历者
徐永祥:中国社会工作恢复重建的开拓者
……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节选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言心哲,别名荣彰,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湖南湘潭县人。他7岁人私塾,后转入一家国民小学学习。14岁那年高小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只好到长沙一家绸布店当了一年多的学徒。1913年,言心哲考入长沙甲种商业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在那里,他碰到了两位值得敬重的老师,一位是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教伦理学;另一位是李淑一的父亲李肖聃,教国文。当时的湖南风气颇为开放,以纪念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而创办的船山学社经常举办讲座,年轻的言心哲尽管欠缺哲理方面的知识,但仍从主持讲座的名学者身上领悟到了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他的救国理想开始萌芽。 1919年,21岁的言心哲从长沙甲种商业学校毕业。此时正值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倡导赴法勤工俭学,言心哲便通过华法教育会的介绍,与堂弟言子大一起由上海乘船赴法,同行的人群里有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的李立三和王若飞。由上海到巴黎的旅费总共500银元,都是由族间和亲友资助的,故而言心哲一直不忘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这可能也是激发他救国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法国的勤工俭学并不能解决言心哲渴望求学的实际困难,于是他又设法在1920年冬天转赴美国留学。这~转变使得言心哲远离了那些后来从事社会运动的同乡和好友,开启了他学术救国的人生历程。 据言心哲的次子言茂松对笔者讲,言心哲初到美国学的是牙医,后感到医学并不能改造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转而攻读社会学。但言心哲在自传中并没有提到早年学牙医的经历,只是说到美国后想学习商科,可在美国西部太平洋学院肄业时看到南加州大学商科开设的课程较多,选习“国际贸易”课程而受益不多,乃改修经济学和社会学。在南加州大学修习鲍格度斯(Bogardus)的“社会心理学”和“贫穷问题”两门课程时,鲍格度斯丰富的社会学知识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在选修亨特(Hunt)的“社会主义”课程时,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论文,言心哲选择的论文题目是失业问题。尽管他对“社会主义”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真正含义理解不深,但感到失业和贫穷问题确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贫穷问题与失业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对这两个问题极为关注,这也是他归国后致力于社会事业研究的*初动因。 1928年,言心哲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文科硕士学位。按照当时美国大学的规定,获得硕士学位后,再修习20个学分,经过口试和答辩及格,写一篇论文获得通过,即可获得博士学位。但言心哲获得硕士学位后,他的表弟、时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许仕廉电促他回燕京大学担任社会学教学工作,言心哲就放弃了已经修得的博士科6个学分,回国任教。 在燕京大学的1年时间里,言心哲讲授“社会学概论”和“社会领袖”两门课程,他自己说那一年的教学工作效果很不理想。1929年夏,言心哲转到南京中央军校高级军官训练班讲授“社会调查”课程,讲义编成《社会调查大纲》一书,1933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为他的**本著作。1931-1936年,言心哲任中央大学社会学系讲师、教授,先后讲授“社会调查”“社会问题”和“社会行政”课程,开始接触社会事业的理论与实际知识。1936年夏,中央大学社会学系被取消,言心哲转到广州中山大学社会学系担任教授,讲授“社会事业”与“农村社会学”。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又转到上海复旦大学担任社会学系主任兼教授。复旦西迁重庆北碚,言心哲也随之迁移,在重庆度过了艰苦抗战的8年,并收获了他学术历程中*大的成果,这就是《现代社会事业》的出版。 ……
中国社会工作名家小传 作者简介
彭秀良,1968年出生,河北省高碑店市人,现居石家庄。历史学者、社会工作学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守望与开新: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一次读懂社会工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段祺瑞传》(中华书局,2015)、《冯国璋传》(中华书局,2015)、《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中国社会工作史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 >
朝闻道
朝闻道
¥14.8¥23.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4¥42.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5.7¥45.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8.7¥24.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我的半生
¥12.2¥35 -
莫迪里阿尼传
¥8.4¥28 -
暮色将尽(精装)
¥30.9¥49.8 -
想念张政烺
¥11.9¥35 -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43.7¥78 -
一代宗师布衣学者:罗尔纲先生传
¥10.6¥32
牛津世界史·牛津希腊罗马史(全二册)
¥83.5¥238.7世界神话画库29
¥5.6¥15.0典型Zintl相材料热电理论
¥52.0¥68.0再读来信
¥20.5¥39.83-4岁-左脑开发
¥1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