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1145281
- 条形码:9787101145281 ; 978-7-101-1452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本书特色
☆因文稽古、以字证史,从文字中发掘神秘的楚国文化。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汉字的构造形式和使用状况,间接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特定时空的人们对现实世界和主观内心世界的认识。战国七雄之中,生活在南方山林川泽中的楚国发展出了浪漫精进、独具风格的楚国文化,楚人认知事物的独特角度,从与上承西周、传统保守的秦国文字迥然不同的楚国文字中便能清晰地反映出来。自秦一统天下,书同文字,六国文字遂湮没消失,直至近几十年来战国楚地简帛大量出土,文字特点极为鲜明的楚国文字才又重现于世。 本书以楚国文字中与其他时地字形明显不同,并且形成系统对应的“心”符字为研究对象,在穷尽材料的基础上,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考释和分析,进而探讨了楚简“心”符字大量涌现与战国“心性学”学术思想的密切联系。失落数千年的神秘“心”符文字中,隐藏着一个既热烈奔放,又内省于心的古老楚国。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楚系文字中构字能力*强, 且与其他时、地字形形成明显系统对立的“心”符为研究对象, 将三种楚简中的“心”符字与《说文》收字对比, 分为不见于《说文》 (形异义同) 、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 (形同义异) 、同于《说文》而不行于后世 (形义皆同但未传世) 三种情况, 共举近百例 (组) 进行分析。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第二章 不见于《说文》的楚简“心”符字
**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五官类意符字
第二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四肢类意符字
第三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人物类意符字
第四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物类意符字
第五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其他类意符字
第六节 《说文》无“心”符字,楚简增“心”符
第七节 楚简“心”符本字与《说文》非“心”符假借字
第三章 见于《说文》而意义不同的楚简“心”符字
**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同义异
第二节 楚简“心”符字与《说文》形近义异
第四章 楚简同于《说文》而不行于后世的“心”符字
**节 楚简同于《说文》篆文的“心”符字
第二节 楚简同于《说文》古文的“心”符字
第五章 结语
**节 楚简“心”符与其他形符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楚简特形“心”符字的哲学思想史意义
附録一: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篇目表
附録二:简帛及古文字研究主要网站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节选
后 记 1982年春,我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有幸考入刚刚组建的华中工学院中国语言研究所,师从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严学宭先生,攻读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即择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中有语音关系的异文和通假字,研究秦汉时期楚地方言的音韵,撰成《秦汉帛书音系》一文。在研究中深切体会到出土文献对于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性,从而十分关注各种新出土文献。当时*常看的杂志,不是《中国语文》之类,而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文物》杂志。每当看到《文物》登载的新出土先秦两汉文献信息,常常就有莫名的兴奋和研究的冲动。同时也结识了一批利用马王堆出土帛书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著名专家如庞朴、于豪亮等先生。 研究生毕业后我任教于中南民族学院,阅读了一批文化人类学、社会语言学的名著,加上之前对于出土文献的初步认知,深切认识到“因文稽古、以字证史”研究方法的重要,又触发了利用古文字的形体构造研究上古社会历史的动机,从对上古音韵、文字的研究,转向古文字和上古社会历史的结合性研究,写出了《汉字——汉族历史文化的索引》之类的作品。1998年《郭店楚墓竹简》出土后,我的学术研究,就基本上转到战国楚简文字与战国社会思想关系的研究上来了。 这里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十分景仰的中国著名哲学思想史研究专家庞朴先生。庞先生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我早在研究秦汉帛书音韵时就领教了。当郭店楚简整理出版后,庞朴先生敏锐地发现楚简中有一大批前所未见的“心”符文字,他认为这一大批在战国楚简中突如其来,战国之后又悄然而去的“心”符字,必定有其出现和消失的社会原因,他认为这就是战国时期儒家思孟学派“心性学”在战国文字中的反映。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杜维明,以及其他从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研究的部分学者,也都有类似的看法,提出过类似的观点。后来我又看到了加拿大华裔学者、古文字学家刘翔先生在其所著《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一书中,发现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金文中“心”符字有显著的增加,他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研究,亦认为战国金文中出现大量的“心”符字,与儒家心学中以孟子为代表的“尽心知性”的心性道德修养理论相关。他们的观点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和研究兴趣,促使我以郭店简、上博简和清华简三种新出战国楚简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新见“心”符字来一个全面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接连发表了几篇研究单个新出“心”符字的论文。 2006年,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人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现代颇有影响的音韵学家尉迟治平先生,积极鼓励或者说极力“怂恿”我去读一个博士学位。于是我难却尉迟治平先生的好意,即拜尉迟治平先生为师,在职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尉迟治平先生本是严学宭先生的首届硕士研究生,而我是严学宭先生的第二届硕士研究生,我们本来是十分亲密友好的师兄弟,现在一变而成师生关系,我总觉得有些别扭。好在尉迟先生总是把我当做师弟来看待,从不显示出老师的身份,我们亦师亦友,关系倒是更加融洽。在博士论文选题时,我选了两个题目供尉迟先生帮我定夺,**个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第二个就是对战国楚简系列新出“心”符字的研究。我的本意是希望写**个题目,因为它更偏重于学理的推阐演绎,比较容易一些。而第二个题目则偏重于学识的验证和材料的分析归纳,有相当的难度。但尉迟先生希望我写第二个题目,因为更见功力。于是我就定下了第二个题目为学位论文,写成《战国楚简“心”符系列特形文字研究》一文,于2012年通过了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本书就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从2012年至今8年中,在研究范围上有较大的扩大,研究的内容也增加了不少,行文结构上作了很大的调整,对原文的分析论证也有很多的修改,几乎面目半非。尽管如此,本书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对某些“心”符字的分析,存在证据不足、分析不透、析理不清甚至贻笑大方的错误,都因本人学力不足所致,恳望学界同行的批评教正。“本人之于学也,尽心焉耳矣”,假如拙著还有些许可供学术研究参考的价值,还有些许嘉惠士林的作用,则不枉费本人心血,幸莫大焉! 在拙著付梓之际,尤其缅怀引导我走进出土文献语言研究领域的恩师严学宭先生。先师对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尤其重视包括出土文献、汉语方言、汉藏语系亲属语言等新的材料。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先师承吴其昌、唐兰先生之学,对甲骨金文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成果贡献于世,对于本人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影响。尉迟治平先生对于本项研究,有定夺之功。如非他当年的定题,也许就没有本书的撰成。在书稿的撰写过程中,又指教良多。惜其长居国外,又兼目力不济,书稿完成后未能恭请赐教,诚为憾事。此外武汉大学文学院卢烈红教授、席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董为光教授、程邦雄教授,对本项研究都有所指教。中华书局语言文字编辑室主任、编审秦淑华女士欣然惠允出版拙著,编辑张可女士为本书付出了大量心血,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人文社科类)(CSZ20002)给予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是为记。 刘宝俊 2020年1月18日 于武昌南湖之滨
战国楚简特形“心”符字群研究 作者简介
刘宝俊, 1985年至今任教于中南民族大学,现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图书馆馆长。兼职湖北省语言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40篇,合编著作10余部。主要研究成果有《秦汉帛书音韵研究》、《论原始汉语“二”的语音形式》、《语言中异质共存的矛盾统一——谈词义羡余》等。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9¥39.8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3.5¥30.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28.3¥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5.4¥28.0
-
钱基博讲古籍版本
¥8.8¥18 -
中国古书编例史
¥33.2¥65 -
中国的类书.政书和丛书
¥9.4¥13 -
文献学专题史略
¥15¥28 -
中国图书史十讲-插图本
¥21.8¥68 -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近代中国的学术与藏书
¥77.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