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22cm 页数: 11,187页
中 图 价:¥29.3(6.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6003260
  • 条形码:9787576003260 ; 978-7-5760-032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本书特色

探索语文学科的学理 思考语文教学的章法 1.来自一线的教学经验分享:罗晓晖,曾任成都七中语文组组长,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现担任成都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 2.提供新视角和新观点:作者通过对名师课例的剖析,深入探索语文学科的学理,认真思考语文教学的章法,为教师保持良好的教学判断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3.颜值高:小16开设计,小巧精致,携带方便,阅读体验感更好。 推荐篇目: 韩军《背影》 王君《老王》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呼吁教师保持理性的书,这是一本敦促名师保持谦逊的书,这是一本希望语文老师一起来探讨阅读教学品质的书。作者通过对中学语文名师课堂中失败与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提炼出颇多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目录

序 1
序说: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3

课例1
肖培东《皇帝的新装》
一、教学流程概述3
二、主要视角:语文课型5
三、以课型为主要视角的观察和评论7
四、回归学科,审视得失16
课例2
韩军《背影》
一、教学流程概述21
二、本课的课型定位25
三、文本分析的主要问题26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36
课例3
郭初阳《愚公移山》
一、教学流程概述43
二、关于本课的文本分析与评价46
三、文本评价课怎么上?50
四、小结57
课例4
余映潮《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学流程概述61
二、本课亮点65
三、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的处理66
四、本课得失:关于文本评价鉴赏课71
五、小结79
课例5
黄厚江《阿房宫赋》
一、教学流程概述83
二、课型定位86
三、本课的两个问题88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91
五、小结97
课例6
王君《老王》
一、教学流程概述101
二、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105
三、本课的文本细读问题107
四、本课的其他问题113
课例7
尤立增《咬文嚼字》
一、教学流程概述121
二、课型定位及教学重点124
三、作为文本分析课的两大问题126
四、“咬文嚼字”实例分析131
五、本课的其他问题136
六、小结141
课例8
诗词教学课例批注与评析
一、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批注145
二、肖培东《诗词五首》之《饮酒》《春望》评析164
后 记185
展开全部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节选

课例2 韩军《背影》 一、教学流程概述 (一)导入:识释字词,背诵首尾 开课后,教师带领学生从认识和理解文中“差使、狼藉、簌簌、蹒跚”等词语入手,并带领学生背诵了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他的背影”和*后几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能与他相见!”大概意在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课堂氛围。 (二)理清人物及其关系 导入之后,韩老师提出问题:《背影》写到了朱家几个人? 学生很容易找出了“我”和父亲这两个明确的“朱家人”;教师与学生进一步探讨,对文中出现的祖母、朱自清的儿子、茶房等人算不算“朱家人”进行了厘清;然后得出结论:本文写了“祖母、父亲、朱自清、朱子”四个朱家人。*后从多个角度界定他们四人之间的关系,得出总结:“一个家庭、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两个孙子、三个儿子、四条生命。” (三)对号入座,感悟生死 接下来,韩老师请学生将这“四条生命”与“已逝的、将逝的、壮年的、未来的”四种类型“对号入座”,并将这个问题进一步推及在场的学生和执教者本人,*后得出“所有的肉体生命都将逝去”这个预设中的结论。接下来,以此结论为前提,教师设置了“感悟生死”的环节,请学生设想自己在离开世界时的心情。 (四)解读四次流泪,探究作者心情 在学生说出了“恐惧、难过、郁闷、伤心”等描述心情的词语之后,教师追问:“朱自清在本文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聚焦于对作者四次流泪的原因的探究。 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课文中的语句“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得出“**次泪水,是为祖母的死而流”的结论。 接下来,着重通过咀嚼父亲买橘子过程中“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倾”“努力”等词语,从中发现父亲的年老体衰,得出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看到父亲“衰老得太早,衰老得太快”这一结论。为了印证这一结论的正确,韩老师和学生探讨“过去很多人的理解,都说作者第二次流泪,是因为父亲给他买橘子而感动得流泪”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学生认为,“像买橘子、拣定座位、做毛衣”这种疼爱、服务儿子的事情,作者“生活里经历得太多”“习以为常”“心里会感动,但不至于流泪”。于是韩老师得出结论说,第二次是因父亲买橘子而流泪的说法经不起推敲,流泪的真正原因就是“大家总结的——看到、觉察到父亲苍老太早,衰老太快;遽然间,匆匆里,父亲已是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已不可能回到身强力壮的中年、生龙活虎的壮年,这,才是导致朱自清流泪的*根本、*深层、*具体的原因”。 接下来,照此思路,继续分析得出“第三次流泪是因为父亲去了;第四次流泪是因为父将大去”的结论。 至此,韩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泪水祭洒生命”的语句,再次总结四次流泪的原因: **次流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流泪:父亲去了。 第四次流泪:父将大去。 (五)勾连《匆匆》,探究主题 有了对四次流泪的原因的探究,找到了共同的归因——生命就是如此短暂,如此脆弱,令人感伤。主题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生命是一个短暂缥缈的过程”。为了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教师引出学生曾经学过的朱自清的另外一篇散文《匆匆》,得出了“两文主题上一脉相承”这一结论——两文主旨都是生命短暂、脆弱,不可恒留;光阴匆匆,稍纵即逝,不可久驻。 教师进而评价前人对于两文主题的理解,都是“肤浅和简单的”。韩老师说:“过去90年,把《匆匆》《背影》分开理解,一个仅理解为珍惜时间,一个仅理解为父子情深,是肤浅和简单的。……理解成‘生命脆弱和短暂’,也就是‘生与死’才更深刻。”(注:韩老师在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年第7期的《生命匆匆 大去不远——朱自清阐释的〈背影〉灵魂》一文中,也明确提出“《背影》与《匆匆》可视为‘姊妹篇’,表达的都是‘生命匆匆,大去不远,生命脆弱与短暂’之意”。) (六)拆释“背”“影”,得出新解 在文本分析和主题探究完成之后,韩老师将题目“背”和“影”拆分开来,企图对“背影”进行更深刻的诠释。 在对“背”的内涵的理解方面,带领学生得出了“拖家带口、背负重任”“虎背熊腰到弯腰驼背”“背债”“背井离乡”“背运、走背字儿”“即将见背大去”等义项。接下来,在对“影”的内涵的分析中,韩老师引入朱自清的几篇散文,如《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根据写“影”多达几十处的事实,证明“影”是朱自清*感兴趣、*能激起他内心波澜的事物。继而根据朱自清成名作——长诗《毁灭》中的几个诗句,推出“回到《背影》,对‘影’的理解应是‘虚在、虚幻、空无、转瞬即逝的影像’”的说法。 然后,教师总结道:朱自清的意思,“背”是一种肉体的、躯体的活生生的实在,“影”是一种虚在、虚幻、空无、转瞬即逝的影像。由“背”到“影”所概括的,是肉体、躯体生命,甚至物质世界,走向虚无、虚幻的人生过程。 这个环节的末尾,韩老师再次向学生强调《背影》写的不是“父与子”或父子情深,而是“生与死”,即“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和虚幻”。 (七)大胆“穿越”,印证解读 本课结尾环节的设计十分独特,韩老师展示了他虚构的、作者朱自清给他发来的短信。短信充分肯定他的解读是唯一正确的,借此确认此前各个环节对主题结论的探究结果的合法性。*后,在师生对改写过的《匆匆》一文的开头的朗读中,结束本课。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 作者简介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文理学院特聘教授,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主要著作有《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中古典诗歌教程》《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等。 冯胜兰,成都市武侯区教科院发展所教研员,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成都市语文骨干教师。曾获全国微课大赛西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铜奖。发表有多篇学术文章,与罗晓晖老师合著《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编著有少儿国学读物《万方名物》《千秋诗歌》《九州故事》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