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作者:赵苏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4cm 页数: 158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68310
  • 条形码:9787503968310 ; 978-7-5039-683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本书特色

视唱练耳是伴随着唱名法的出现而诞生的。意大利文的“视唱”(Solfeggio)指的就是使用唱名法进行的歌唱练习。Solfeggio的词源Sol-fa也是□□□□早的“Sol-fa唱名法”。早期的Solfeggio只包括唱名法的学习,并未涉及听觉训练的内容。随着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出现,这种训练形式逐渐被纳入教育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后来在课程中加入听觉训练的内容,形成“视唱”与“练耳”两大板块。现在使用的“视唱练耳”一词就是从英文的“视唱练耳”(Sight-singing & Ear-training)直译过来的。从□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的音乐教育者首先对这类课程进行了发展,将元素性的课程发展为更加注重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音乐能力培养”(Musical formation)课程。音乐教育者和理论家们认识到,建立在元素基础上的“视唱练耳”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要求,还容易使人们忽略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经验积累。而“音乐能力培养”类型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音乐能力为目的,重视教学内容、形式与音乐实践需求的结合。 我国的“视唱练耳”教育始于19世纪中叶,属于元素认知类型的课程。这类课程在不断发展的教学要求下出现了一些普遍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教学内容以音高和音值两个元素为主,教学内容与音乐实际作品脱节,训练目的偏离音乐实践需求等,使许多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产生了“枯燥”“困难”的学习感受,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对课程的意义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于是,教师们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 对问题溯本求源,我们要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视唱练耳”课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Solfeggio伴随着唱名法出现,其初衷是对唱名法实践的需求。“视唱”和“练耳”则是由专业音乐教育对音乐听觉发展的实践需求驱动的,而人们对感性能力在音乐实践中价值的重视,又促使课程升级为以实际音乐为依托的“音乐能力培养”课程。可见服务音乐实践才是“视唱练耳”课程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回归到这个基本的出发点,对课程本质进行清晰的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人们对音乐音响接受的心理活动特征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视唱练耳”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论学习属于理性思维活动的范畴,音乐听觉实践属于感性思维活动的范畴。教学中常见问题和难点问题,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思维活动的差异、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所造成。 由此,笔者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实践的积累上,结合博士研究领域——“音乐心理学”的学科视角,对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难题进行研究,撰写了这本以“思考”与“探索”为题的教学研究文集。上篇“思考”围绕“视唱练耳”的学科定位、教学理念与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思辨;下篇“探索”对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结合音乐心理学科视角进行探索式研究。由于笔者水□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本文集的附录是笔者的导师周海宏教授在□017年“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基本乐科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发言,他以一位音乐心理学家的视角,对音乐基础教育学科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观点值得每一位从事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师深思。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内容简介

  对问题溯本求源,我们要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了“视唱练耳”课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Solfeggio伴随着唱名法出现,其初衷是对唱名法实践的需求。“视唱”和“练耳”则是由专业音乐教育对音乐听觉发展的实践需求驱动的,而人们对感性能力在音乐实践中价值的重视,又促使课程升级为以实际音乐为依托的“音乐能力培养”课程。可见服务音乐实践才是“视唱练耳”课程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回归到这个基本的出发点,对课程本质进行清晰的定位才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人们对音乐音响接受的心理活动特征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视唱练耳”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理论学习属于理性思维活动的范畴,音乐听觉实践属于感性思维活动的范畴。教学中常见问题和难点问题,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思维活动的差异、没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所造成。  由此,笔者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实践的积累上,结合博士研究领域——“音乐心理学”的学科视角,对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难题进行研究,撰写了这本以“思考”与“探索”为题的教学研究文集。上篇“思考”围绕“视唱练耳”的学科定位、教学理念与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思辨;下篇“探索”对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结合音乐心理学科视角进行探索式研究。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本文集的附录是笔者的导师周海宏教授在2017年“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基本乐科课程建设学术研讨会”上所作的发言,他以一位音乐心理学家的视角,对音乐基础教育学科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其观点值得每一位从事音乐基础教育的教师深思。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目录

上篇 思考
回归本质方得始终——对视唱练耳专业与视唱练耳课程本质的再思考
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人人都能学的“视唱练耳”
“音乐听觉”——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耳朵”
论音乐听觉教学中实际音乐作品的使用——意义、原则与实例分析

下篇 探索
“唱名法”的认识误区及心理实质分析
“唱名法”的发展历史及其实践
“联觉唱名法”——兼谈唱名法的历史沿革与创新
令人羡慕的天赋还是徒增烦恼的特质——谈“绝对音感”的利与弊
“唱不准”是怎么回事
解读五线四间的精密世界
变谱为声的视唱(奏)练习
“拍感”的听觉体验及训练
如何理解与把握音乐中的时间组织
“调式感”及相关问题探讨
“和声感”及相关问题探讨
以实际音乐作品为载体的视唱训练——以舒伯特艺术歌曲《春梦》为例

附录:视唱练耳专业是什么专业?视唱练耳课是什么课?——对视唱练耳学科实质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思考与探索:赵苏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文集 作者简介

  赵苏,2002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导师为彭世端教授,获视唱练耳硕士学位。现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主讲“视唱练耳”“基本乐理”“高级视唱”“乐感训练”课程。  2015年参加“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发展基地研修计划”项曰,入北京师范火学心理学院进修,导师为林崇德教授。2016年入中央音乐学院,攻读音乐心理学博士学位,导师为周海宏教授。参加编写《视唱练耳分级教程》(入选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基本乐科考级教程》(第四级),主编《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速度与力度——视唱练耳基础训练》教材。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拍感”的听觉体验及其训练》入选“北京市属教狮发展基地(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度优秀教学研究论文”。2012年获“全国艺术高校本科视唱练耳教学交流暨研讨会——现场教学比赛”自选课题二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