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56.3(7.5折) 定价  ¥7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758788
  • 条形码:9787507758788 ; 978-7-5077-5878-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本书特色

系统梳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汉学研究发展史进程、汉学研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学研究大系”之一。澳大利亚、新西兰与中国关系源远流长,从历目前的交往到今天澳中的广泛伙伴关系,都显示双方关系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而且还有远大的发展前景。作者梳理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汉学研究发展史进程以及汉学研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等。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目录

前言: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关系发展史的来龙去脉
**章 中澳交往历史在汉学研究中的认同与构建
一、澳大利亚民族国家发展史回顾
二、华人在中澳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白澳政策”时期的中国与澳大利亚关系
四、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中澳学术交流
五、冷战前后澳大利亚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中国观
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汉学研究
七、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汉学研究资源

第二章 澳大利亚汉学研究发展史进程及其领域
一、儒家思想在澳大利亚的研究和传播
二、中国文学在澳大利亚多元语境中的引介、翻译和研究
三、历史:中国故事在澳洲汉学平台上的浓妆再现
四、中澳经济关系的前景为澳洲分析家提供了重要课题
五、澳洲学者对道教和佛教之研究
六、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开创了澳洲汉学新领域
七、澳洲汉语研究和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八、澳洲汉学中的少数民族研究
九、澳大利亚学者对中国妇女问题的研究

第三章 澳大利亚汉学研究的运作和团队的组建
**节 前汉学时期(19世纪中叶至1917年)
一、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有深入研究的梅辉立
二、为云南村寨边民创制文字翻译圣经的神学博士郭秀峰
三、向19-20世纪之交的世界报道中国新闻的记者莫里循
四、中国和澳大利亚早期文化交往史中的宗教代表张尔昌
五、中国近代史上重大政治事件见证人端纳
六、对中国文化和舞台表演情有独钟的邝如丝
第二节 常态化、专业化和团队化研究时期(1918-1971)
一、编纂汉英双语辞典和汉语教科书的领军人物马守真
二、向世界揭露侵华日军杀害30万南京平民的记者田伯烈
三、被中国人的胸怀、宽厚和文化的客观性所感动的 费子智
四、致力于中国古艾字学和考古学研究的诺埃尔·巴纳
五、长期潜心研究文言文和中国哲学与两汉历史的毕汉斯
六、亚洲佛教古典文献的翻译和研究者狄雍
七、中国宗教史和开封犹太人研究权威李渡南
八、建构巴布亚新几内亚与西南太平洋语言研究项目的 沃姆
九、陶渊明诗文翻译和研究专家戴维斯
十、在欧洲和澳洲从事汉学教学和研究四十余年的马悦然
十一、当代著名的蒙古学及元史学专家罗依果
十二、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生平与思想的泰维斯
十三、中国文学和书画艺术研究者李克曼
十四、汉末和三国历史学研究和文献翻译开拓者张磊夫
十五、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是西方同类著作中*畅销的版本
十六、专攻中国经济史、文化史和环境史的历史学家 伊懋可
第三节 在多元共生语境中的发展时期(1972年至今)
一、长期潜心研究中国历史、古典戏剧和少数民族的权威 马克林
二、研究中国人口管理从父权本位转变到人民本位的达顿
三、对西方中国文学研究和译介有积极影响的杜博妮
四、研究聚焦于意识形态、马列主义和中国政治的 比尔·布鲁格
五、长期从事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的闵福德
六、潜心专研中国农村基层社会和城镇化的安戈
七、从事中国政治精英和省份中国研究的古德曼
八、澳大利亚女真和契丹语文研究权威康丹
九、中国文学作品的研究者和翻译家周思
十、从事近现代中国文学研究和翻译的学者白杰明
十一、研究中国思想史与现代学术学科发展史的梅·约翰
十二、小说家和电影字幕翻译贾佩琳
十三、研究中国历代法制与法规的专家达顿
十四、聚焦于16-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史的安东篱
十五、较早关注中国思想史和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戴凯利
十六、著述涵盖中国政治社会和城镇化方方面面的邓利杰
十七、亚太地区人权、安全和国家关系的研究者范乃思
十八、专攻中国壮傣历史、语言和民间宗教与歌谣的 贺大卫
十九、聚焦青年、性别、全球化和消费主义的历史学家胡珀
二十、研究中国企业行为全球性扩展的杭智科
二十一、研究现代中国国际关系与中国政治社会的 凯瑞·布朗
二十二、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思潮和女权运动的研究者 李木兰
二十三、毛泽东思想、意识形态与哲学研究者尼克·奈特
二十四、中国经济和世界中国研究比较专家韦立德
二十五、专心研究中国政治和经济历史与现状的 安德鲁·沃森
二十六、推广汉语教学促进中澳文化交流贡献突出的 席格伦

第四章 华人学者在澳大利亚汉学发展史中的贡献
一、长期从事中国历史与文学研究的刘渭平
二、与李约瑟合作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王铃
三、在中国文学、道教研究和版本学方面贡献突出的 柳存仁
四、对中国天文学史、数学史和化学史研究有重要贡献的 何丙郁
五、中国史、东南亚史和海外华人史的权威学者 王赓武
六、治学严谨的海外华人史权威颜清湟
七、近现代中国文学与历史研究专家陈顺妍
八、提倡综合微观、宏观与全面均衡分析的黄有光
九、以孙中山、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为研究领域的黄宇和
十、研究中国社会史、医学史和清史的叶晓青
十一、研究西方政治理论、比较政治学和非政府组织的 何包钢
十二、以先秦思想史、中国哲学和古代文化为研究领域的 陈慧
十三、熟悉中国现代军事史、政治史和中外关系史的 冯兆基
十四、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者黄乐嫣
十五、在文学、戏剧、宗教和绘画方面造诣非凡的黄兆汉
十六、以中国文学、语言、哲学和历史为研究选项的雷金庆
十七、致力于近代商业史与海外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黎志刚
十八、晚清诗歌、电影和鲁迅研究学者寇致铭
十九、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国研究专家李应芳
二十、荣获澳大利亚国家勋章的汉语学者吴坚立
二十一、从事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与翻译的西敏
二十二、对翻译、诗歌、小说和文艺批评有突出贡献的 欧阳昱

第五章 澳大利亚政界和学界的两栖顾问团:“中国通"
一、集学者、军人、特工和外交官于一身的邓安佑
二、长期研究中国与澳大利亚国家关系的权威费思棻
三、国际关系、学术著作和科学模式评论家李瑞智
四、对中国长期保持关注和研究的经济顾问郜若素
五、从事翻译、评论和中国研究的任格瑞
六、研究近代中国政治学与中澳关系史的费约翰
七、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和外交家芮捷锐
八、历任工党领袖、外交部部长和政府总理的陆克文
九、从媒体、律师所、银行、企业进入政界的谭宝

第六章 孕育于大洋洲人文共同体的新西兰汉学
一、新西兰政界、商界和学界对中国经济的研究
二、中国文学在新西兰作家、译者和读者中的传播
三、新西兰华文教育的开展与研究
**节 新西兰汉学研究代表人物扫描
一、中新关系的架桥人和教育家路易·艾黎
二、对新西兰早期汉学研究有开创性贡献的贝特兰
三、在多元文化的格局中研究中国古典和白话小说的韩南
四、新西兰中国地理学研究先驱布坎南
五、研究世界新秩序中中华文明与超级文明之间关系的 阿谢德
六、长期从事东亚和中亚古代史研究的专家狄宇宙
七、潜心研究中国电影文化的康浩
八、关注中国极地政策和中新两国关系的安琳
九、执着于中国历史、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的纪保宁
十、致力于南太平洋华侨史和东南亚民族主义运动研究的 云达忠
十一、精通中国文学和中国园林艺术的邓肯·坎贝尔
第二节 华人学者的加盟与新西兰汉学领域的开拓
一、新西兰华人移民史和妇女史专家叶宋曼瑛
二、致力于戏剧史、艺术学和比较文化学研究的孙玫
三、长期从事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宫宏宇
四、专攻中国古典小说和戏曲的赵晓寰
五、对清代思想史和中国教育思潮研究贡献突出的白莉民
六、对中国乡土文学和移民史研究有造诣的王一燕
七、在中国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化方面有所建树的林勇
第三节 新西兰中国问题专家视野中的多维世界
一、热爱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包逸之
二、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新西兰著名“中国通”麦康年
三、熟悉中国历史喜爱中国文化的伍开文
四、关心中国政治和亚太安全的杨健

第七章 情境化、中国性、认同策略与省份中国研究
一、澳大利亚汉学研究的文献语境化解读
二、汉学文献解读中中国性的保存与失落
三、澳大利亚汉学家的省份中国研究
四、由汉学研究中的他者、异域和相异性引发的思考
参考文献
澳新汉学汉英人名对照表
澳新汉英术语对照表
澳新汉学发展史大事记
展开全部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节选

  十五、特里尔的《毛泽东传》是西方同类著作中*畅销的版本  罗斯·特里尔(Ross Terrilll,1938-),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郊区吉普斯兰德,父亲是小学老师。如何赤脚抓兔子以及用兔毛换零花钱,都是他童年难忘的记忆。20世纪50年代,他父母为了让子女进更好的学校读书全家从丛林搬到了市区。特里尔无奈地穿上了皮鞋,戴上了帽子,打着学校的紫黄相间的领带上了卫斯理学院(Wesley College)。他的老师多半都是有识之士,主张更多关注中国和亚洲其他邻国,为学子们打开了知识新视窗。  1957年,特里尔进人墨尔本大学,放弃了学习自然科学,选择了历史和政治专业,一度成为十分活跃的工党党员。他老师中的左翼人士很向往中国,认为社会应该不断进行变革,不断进步。他的中国现代史老师格雷戈里受过英国教育,曾写《大不列颠与太平天国》一书。按照他的作业安排特里尔认真地写了一篇关于1843年《南京条约》的小论文,感情投入之深仿佛感受到了当年鸦片战争在广州市民中燃起的激情。教授中国政治的老师阿瑟·哈克曾在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军方创办的语言中心学过汉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怀着一种谨慎和同情的态度,强调应该读毛泽东的著作和语录。特里尔和同学们在他的影响下开始翻阅《毛泽东选集》**卷和第二卷,在墨尔本商业区的左翼书店里争购北京外语出版社的图书。  1962年,特里尔毕业于墨尔本大学,获得历史政治学学位后到澳大利亚陆军服兵役。1963年,他怀揣着父亲给的旅费,从当时的苏联进人中国,访问了北京和广州两个城市。后来,他获得奖学金去哈佛大学深造,恩师为亨利·基辛格和费正清,博士论文为《作为伙伴关系的社会主义:R.H.托尼及其时代》。1970年,他获博士学位后留校教授中国政治和国际关系等课程。在此期间,他曾作为澳大利亚工党领袖随员访华,参与了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以及1972年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为中澳建交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委员长的接见。后来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赶写出《八亿人:真正的中国》,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激动时刻。该书很快被陆续翻译成日文、德文和挪威文出版。1974.年,他被晋升为副教授。  1978年,特里尔与哈佛大学教学合同期满未能入选终身教职。投反对票者或称他风头出尽,或称他亲华亲共。他开始思考是否做一个教授还是做一个四处旅行演讲的撰稿人。他知道教授头衔开始时确实是令人兴奋的,但在学校里教书30年,天天重复陈陈相因的讲稿,并不是他的天性。他果断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特里尔又撰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未来》,分别在新加坡、日本、印度、法国和瑞典等多个国家出版;另一本是《铁树开花:中国的五座城市》,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人的城市生活。1980年,他的《毛泽东传》与读者见面,随即被翻译成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保加利亚文和希伯来文。该书主要从思想和政治角度回顾了毛泽东的一生,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细致入微,对毛泽东的个人生活、性格和心理分析跌宕起伏,把人物融入了情景并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相衬托,讲述伟人故事的同时不掩饰时代的困惑和社会的苦难,是西方多种毛泽东传记版本中*畅销的一本。  1999年,特里尔根据*新资料,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传》的增订版。新版增加了很多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新研究成果,对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活动进行了补充和提炼,全书增删章节达三分之一以上。在史料甄别和观点评价方面都经过再三斟酌,既表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政治理论提升的高度,极大地丰富了人物和事件的内涵,增加了历史真实感和可信度。  2010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毛泽东传》的珍藏版,采用双色印刷,并增加了20多幅珍贵照片,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毛泽东研究热潮,使读者以开阔视野重新理解和评价毛泽东。  从1996年开始,特里尔几乎每年都来华访问,逗留时间*长超过一年,*短也有几天,足迹遍布中国城乡。他广交社会各阶层人士,与国家领导人、学者名流、普通工人农民和市民见面谈话是访问的*大收获。他觉得自己看到的中国与西方媒体宣传的版本差别很大。  ……

汉学研究大系澳新汉学研究史 作者简介

  熊文华,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1~1964年在北京外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进修,1973~1975年留学英国。1964年起在北京语言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英语言文化对比,翻译史和翻译理论研究以及国际汉学研究。曾执教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四年.并先后在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和新加坡迈新机构讲学多年。1998年12月从教授岗位上荣休。译著和专著有:《实用汉英参考语法》《英汉应用对比概论》《英汉翻译教程——理论与实践》《英汉翻译教程》、《英国汉学史》《荷兰汉学史》和《美国汉学史》(上下册)。合作翻译文学作品、撰写的对比理论和编译的工具书主要有《他们》《实用汉英小词典》《传神的一举一动》《汉英对比语法集》,此外还发表论文、小说和影视作品百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