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作者:布蒂默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24cm 页数: 328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2.8(5.5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版权信息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本书特色

本书以作者的采访为基础,从资深地理学家的传记切入,从跨学科的视角,重温了地理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变迁,审视了人类是如何转向自然科学、神学和神话等来构建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愿景,以及 如何为了人类福祉而开发地球的。本书对于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缓和现代社会人地关系的紧张冲突具有深远的启示价值; 是一本理解地理学作为人文精神表现形式的理想的入门书。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的采访为基础, 从资深地理学家的传记切入, 从跨学科的视角, 重温了地理学研究中的人文精神变迁, 审视了人类是如何转向自然科学、神学和神话等来构建地球作为人类家园的愿景, 以及如何为了人类福祉而开发地球的。本书对于与人文主义精神为指导, 缓和现代社会人地关系的紧张冲突具有深远的启示价值等。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目录

绪论 **部分 菲尼克斯、浮士德与那喀索斯 **章 意义、隐喻与环境 一、地理学实践中的人生旅程 二、意义 三、认知风格与隐喻 四、环境 五、尺度与整合 第二章 西方人文主义戏剧 一、菲尼克斯、浮士德、那喀索斯 二、人文主义地理学 三、地中海的沉思 四、人性(宣传) 五、人文主义者的认知模式(理解) 六、人文学科(教化) 七、人道主义(应用) 八、20世纪的语境转向 第二部分 西方地理学的四种世界观 引言 隐喻的方式 第三章 作为马赛克拼图的世界 一、中心与边界 二、对应论的真理观 三、中世纪的唯实论与唯名论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式主义 五、启蒙运动时期的地理学 六、康德学说的基础与地理分布学的解释 七、马赛克与美国地理学 第四章 作为机械系统的世界 一、自然、理性与事物的本质 二、从有机整体到机械系统 三、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四、机械之神 五、因果调整的真理观 六、地理学与“系统” 第五章 作为有机整体的世界 一、有机体主义的古典基础 二、无边的世界 三、宇宙、人类历史与地理学 四、一致性的真理观 五、有机体主义的诉求 六、有机体主义、诗意与人类认同 第六章 作为事件语境舞台的世界 一、从诡辩到实用主义 二、具有可操作性的真理观 三、欧美的地理学流派 四、地理学与舞台:意义、隐喻和环境 五、那喀索斯、黄昏与舞台 结论 *后的希望:那喀索斯的觉醒 附录 对话项目录音(1978-1989)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相关资料

人文地理学为何?由于当代中学地理教育的普及,中国人普遍知道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并不长,它是在 19世纪近代地理学出现之后,方出现的一个学科领域或学科分支。人文地理学主要分析地球上人类活动的空间特征、空间过程及其规律性。例如,分析某个地方可以发展何种农业类型,哪里的村庄可以变为大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要划多大,一些国家为何要建立联盟等。世界上不只是地理学家关注空间和区域问题。例如,著名历史学家 I.沃勒斯坦在其巨著《现代世界体系》中,就提到了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著名社会学家 A.吉登斯也强调空间和地理这两个概念的重要性。
早期,一批中国学者将西方人文地理学引入中国。在国家图书馆藏书目录中能查到的*早的、汉语的人文地理学著作是张其昀先生编写的《人生地理教科书》,由商务印书馆在 1926 年出版;*早的汉译人文地理学著作大概是法国 Jean Brunhes的《人生地理学》。Jean Brunhes*早有多种译法,如白吕纳、布留诺、白菱汉,今天中国学者多采用*种译法。白吕纳是法国维达尔学派的核心人物。《人生地理学》由世界书局在 1933年出版,译者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地理系的谌亚达先生。
20世纪前半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心在欧洲大陆,德国和法国是重要的学术基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心逐渐转移到英美。西方人文地理学在质疑和自我反思中不断前行,发展出丰富的学术概念和彼此补充的学术流派。不过,自 20世纪 50年代初到 20世纪 70年代末,中国大陆的人文地理学发展只有“经济地理学一花独放”。这是因为有些学者意识到,世界上没有客观的人文地理学知识和理论,而西方人文地理学大多是为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服务的,因此不必学习之。中国大陆当时的意识形态也没有为人文地理学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许多留学归来的人文地理学者不是转行,就是缄默。感谢改革开放,它给了人文地理学新的发展机遇。李旭旦先生 1978年率先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使其在中国大陆获得了为社会主义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机会。多年后人们发现,李旭旦先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默默关注着国外人文地理学的进展。 1976年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开山之篇《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在美国发表后,李旭旦先生就积极学习并把它翻译了出来。 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的汤茂林教授整理、补译了李旭旦先生的译稿,并加以发表。
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经验—实证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等,同属于人文地理学的流派。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观点是:尽管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各持立场,但是人文地理学研究者可以把握的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本性。
启动“人文地理学译丛”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中国大陆地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国内目前尚未有相似的译丛,只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包含一些人文地理学译作。其中一些译作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4年的春天,北师大出版社的胡廷兰编辑找到我,商议启动这套译丛。她为了节省我的时间,约好在我上课的教八楼门口见面。教八楼前有北师大校园中*精巧的花园。那天早上,她从东边步入花园,青春的身影映在逆光中,格外美丽。一年后,她因病去世。我对她生病的事情竟毫不知情,以致没能与她*后告别。后来,出版社的谭徐锋先生、宋旭景女士、尹卫霞女士先后接替此译丛的工作。本套丛书的译者多为我的同仁、学生,他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令我敬佩。
译丛*早的名字是“人文主义地理学译丛”,仅仅囊括人文主义地理学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著作。当初,我联系了国际上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人物段义孚( Yi-Fu Tuan)、布蒂默( Anne Buttimer)、莱( David Ley)、赛明思(Marwyn S. Samuels)、雷尔夫(Edward C. Relph)、西蒙(David Seamon)等,这些学者都推荐了自己的代表作。后来,为了能持续出版,译丛更名为“人文地理学译丛”。本译丛包括的著作观点纷呈,读者可以细细品读,从中感受人文地理学观点的碰撞。人文地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学术碰撞中,不断发展着。 周尚意
2019年深秋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

安•布蒂默,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地理学荣誉教授。曾任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理事,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