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基础理论
-
>
高校军事课教程
-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
>
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第五版
-
>
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国法律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79640
- 条形码:9787300279640 ; 978-7-300-27964-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法律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法律史研究传统体例为纲,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覆盖了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教材编订追求文本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章目重点,设置延展阅读,辅以相关案例、图片和课后深度阅读、思考题、应试试题。全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用语准确、论述简明,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法律史素材,阐述了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把握中国法律史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读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参考信息和思考空间,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法学与史学知识,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地分析中国传统法治理论问题,重述与反思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制转型中所延续的中国传统法律理念,探寻中国当今法制改革中的中国法治脉络。本书以中国法律史研究传统体例为纲,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覆盖了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教材编订追求文本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章目重点,设置延展阅读,辅以相关案例、图片和课后深度阅读、思考题、应试试题。全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用语准确、论述简明,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法律史素材,阐述了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把握中国法律史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读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参考信息和思考空间,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法学与史学知识,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地分析中国传统法治理论问题,重述与反思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制转型中所延续的中国传统法律理念,探寻中国当今法制改革中的中国法治脉络。
《中国法制史》自2016年第五版出版以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继续关注和支持。根据教育 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8年审核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意见, “中国法制史” 专业课程名称改为 “中国法律史”。这一课程名称的变更对教材内容及体例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我们本次修订的重要推动因素。 在新的课程名称的指导下,结合出版社以及专家和读者的建议,我们在第五版教材体例的 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三项调整:*,每章分别增加了相对应的法律思想史内容;第二,增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内容;第三,增加了同时期西方法律文化背景介绍。 此外,我们对本书中的某些内容和观点进行了修正、增补,对本书中的某些表述和用词进行了修订,对引文和注释进行了进一步的核实,以使读者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在对教材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网络教学辅助资源,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发展,欢迎广大读者使用并提出意见。
中国法律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法律史研究传统体例为纲,以历史时序为经,以每一王朝的法律思想、立法概况、主要法律制度为纬,对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具体编写中,力求做到思想与制度相关,典籍与事例互证,重点与特点突出,内容涉及自夏商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国法律历史发展进程,覆盖了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教材编订追求文本的可读性、知识性和实用性,强调章目重点,设置延展阅读,辅以相关案例、图片和课后深度阅读、思考题、应试试题。全书脉络清晰、内容丰富、用语准确、论述简明,为读者提供了翔实的法律史素材,阐述了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典型案例的学习讨论,把握中国法律史的基本理念、概念和原理,读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参考信息和思考空间,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运用法学与史学知识,取精用宏、融会贯通地分析中国传统法治理论问题,重述与反思中国法治建设与法制转型中所延续的中国传统法律理念,探寻中国当今法制改革中的中国法治脉络。 《中国法制史》自2016年第五版出版以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继续关注和支持。根据教育 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18年审核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意见, “中国法制史” 专业课程名称改为 “中国法律史”。这一课程名称的变更对教材内容及体例提出了新要求,这也是我们本次修订的重要推动因素。 在新的课程名称的指导下,结合出版社以及专家和读者的建议,我们在第五版教材体例的 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三项调整:**,每章分别增加了相对应的法律思想史内容;第二,增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史内容;第三,增加了同时期西方法律文化背景介绍。 此外,我们对本书中的某些内容和观点进行了修正、增补,对本书中的某些表述和用词进行了修订,对引文和注释进行了进一步的核实,以使读者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在对教材进行修订的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网络教学辅助资源,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模式的发展,欢迎广大读者使用并提出意见。
中国法律史 目录
上 编
同时期外国法律文化概况3
**章 夏商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7
**节 中国法的起源及早期的法观念7
第二节 夏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13
第三节 商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15
第二章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23
**节 “明德慎罚”思想的推行 23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27
第三节 刑事法律制度 29
第四节 民事法律制度 32
第五节 经济法律制度 34
第六节 行政法律制度 36
第七节 司法制度 37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42
**节 诸子百家对于成文法运动的反应 42
第二节 春秋末期的 “铸刑鼎”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49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及其发展 51
第四节 商鞅变法及其历史意义 54
第四章 秦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57
**节 立法背景与法律思想 57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61
第三节 法律制度 63
第四节 司法制度 74
第五章 汉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80
**节 汉代法律思想与立法背景 80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85
第三节 法律制度 88
第四节 汉代的刑法制度与刑罚改革 91
第五节 司法制度 98
中 编 同时期外国法律文化概况 107
第六章 魏晋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111
**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背景 111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116
第三节 法律制度 121
第四节 司法制度 128
第七章 隋唐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134
**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背景 134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136
第三节 法律制度 144
第四节 司法制度 159
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法律思想与制度 168
**节 宋代法律制度 168
第二节 辽金两代立法概况及法制特点 184
第三节 元代法律制度 185
第九章 明代的法律制度 192
**节 明代立法思想与立法概况 192
第二节 明代法律内容的发展及其特点 196
第三节 明代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 213
第十章 清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上) 219
**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背景 219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221
第三节 法律制度 223
第四节 司法制度 236
第十一章 清代法律思想与制度 (下) 247
**节 清末法律改革的历史背景 247
第二节 近代法律思想的引进与传播 250
第三节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 255
第四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265
第五节 变法修律的特点及影响 270
下 编 同时期外国法律文化概况 279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法律思想与制度 283
**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283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294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308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思想与制度 (上) 326
**节 革命根据地法律思想 326
第二节 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334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 344
第四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356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思想与制度 (下) 367
**节 法律思想与立法背景 367
第二节 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369
第三节 法律制度 373
第四节 司法制度 383
后 记 397
中国法律史 作者简介
曾宪义 男,1936—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名誉 院长、法律史博士学位点建立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法 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法学与 教育学专家组召集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中国法律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赵晓耕 男,1960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 《中国法制史》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台湾法律问题研究所所 长、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法史研究所所长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 副主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执行会长 (第8-9届),老庄与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中 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