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30cm 页数: 333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21.0(7.2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042553
  • 条形码:9787503042553 ; 978-7-5030-4255-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2018年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及其在城市协调发展中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十章。第 一章介绍了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以及空间格局大数据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区域城市联系。第三章评价了城市空间格局。第四章回顾了武汉市3大开发区发展历程。第五章分析了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与变化。第六章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分析、监测和评价。第七章研究了武汉市滨江滨湖生态环境特点与变化。第八章构建了城市综合地理国情指数。第九章识别城市旧城范围,选取典型社区进行地理调查。第十章对新城区的行政村(社区)进行现状评价。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2018年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及其在城市协调发展中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十章。第 一章介绍了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以及空间格局大数据研究内容。第二章研究了区域城市联系。第三章评价了城市空间格局。第四章回顾了武汉市3大开发区发展历程。第五章分析了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与变化。第六章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分析、监测和评价。第七章研究了武汉市滨江滨湖生态环境特点与变化。第八章构建了城市综合地理国情指数。第九章识别城市旧城范围,选取典型社区进行地理调查。第十章对新城区的行政村(社区)进行现状评价。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目录

**章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方法 1.1 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 1.1.1 技术路线 1.1.2 数学基础 1.1.3 数据时点 1.1.4 指标体系 1.1.5 数据基础 1.1.6 监测方法 1.1.7 监测成果 1.2 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 1.2.1 总体框架 1.2.2 监测内容 1.2.3 指标体系 1.2.4 数据基础 1.2.5 研究方法 1.3 空间格局大数据研究 1.3.1 总体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3.3 指标体系 1.3.4 数据基础 1.3.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区域城市联系研究 2.1 位序一层级评价 2.1.1 战略地位变迁 2.1.2 机构公布排名 2.1.3 单项指标位序评价 2.1.4 综合指数位序评价 2.2 节点一网络识别 2.2.1 全国交通联系 2.2.2 交通可达性 2.2.3 区域联系度 2.3 中心一腹地分析 2.3.1 人口流入和流出 2.3.2 腹地范围 2.3.3 投资吸引和辐射 2.4 研究结论 第三章 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 3.1 总体格局 3.1.1 地形地貌特征 3.1.2 空间形态特征 3.1.3 自然资源家底 3.2 土地利用格局 3.2.1 城市空间扩张 3.2.2 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监测 3.2.3 土地与房屋价值评价 3.2.4 功能中心和活力空间识别 3.3 产业格局 3.3.1 产业变迁分析 3.3.2 经济发展现状与变化监测 3.3.3 中心城区亿元写字楼识别 3.4 人口格局 8.4.1 人口总量与结构 3.4.2 人口分布与迁移 3.4.3 居住与就业人口识别 3.4.4 职住关系分析 3.5 综合指数与分析评价 3.5.1 用地优化度 3.5.2 经济发达度 3.5.3 人口支持度 3.6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 3.6.1 总体规划发展目标评价 3.6.2 年度审批计划落实情况 3.6.3 古田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评价 3.7 研究结论 第四章 开发区规划实施监测 4.1 发展历程 4.2 建设现状与变化监测 4.2.1 土地利用 4.2.2 产业布局 4.2.3 人口布局 4.2.4 公共服务 4.3 综合指数与分析评价 4.3.1 产业聚集度 4.3.2 集约发展度 4.3.3 综合配套水平 4.3.4 发展潜力 4.4 与国内同类开发区比较 4.4.1 东湖高新区与其他开发区对比 4.4.2 经济开发区(汉南区)与其他开发区对比 4.5 研究结论 第五章 综合交通网络动态监测 5.1 综合交通发展阶段 5.2 综合交通发展现状与变化监测 5.2.1 对外交通 5.8.2 城市路网 5.2.3 公共交通 5.2.4 机动车 5.2.5 停车位建设 5.2.6 慢行交通系统 5.3 城市交通出行特征识别 5.3.1 圈层交通特征 5.3.2 通勤特征 5.3.3 城市道路通行效率 5.3.4 跨江出行特征 5.3.5 公共交通 5.3.6 慢行系统 5.4 综合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5.4.1 指标体系 5.4.2 市级综合评价 5.4.3 区级综合评价 5.5 研究结论 第六章 基本公共服务监测 6.1 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变化监测 6.1.1 教育设施 6.1.2 医疗卫生 6.1.3 社会福利 6.1.4 文化体育 6.1.5 基础设施 6.2 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指数 6.2.1 城市宜居性综合评价 6.2.2 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综合评价 6.2 :3社区宜居性综合评价 6.3 公共服务区识别 6.3.1 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区 6.3.2 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区 6.4 “15分钟”社区生活圈 6.4.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评价体系 6.4.2 “15分钟”步行可达区域 6.4.3 “红、黄、绿”区综合评价 6.5 研究结论 第七章 滨江滨湖生态环境监测 7.1 蓝网绿网工程实施监测 7.1.1 现状与变化监测 7.1.2 山水环境综合指数与分析评价 7.2 低碳城市监测 7.2.1 碳源现状与变化监测 7.2.2 植被碳汇现状与变化监测 7.2.3 低碳城市综合指数与分析评价 7.3 海绵城市监测 7.3.1 不透水面现状与变化监测 7.3.2 海绵城市建设分区地表径流系数现状与变化监测 7.3.3 武汉市青山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效果监测 7.4 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 7.4.1 全市域资源环境承载体评价 7.4.2 主城建成区土地承载对象评价 7.5 研究结论 第八章 地理国情综合指数与区域对比研究 8.1 综合指数与分析评价 8.1.1 自然资源支持度 8.1.2 土地利用合理度 8.1.3 生态环境健康度 8.1.4 绿色经济发展度 8.1.5 和谐社会推进度 8.1.6 综合交通完善度 8.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度 8.1.8 新型城镇化发展度 8.2 综合地理国情成因分析 8.2.1 土地因素 8.2.2 人口因素 8.2.3 经济因素 8.2.4 交通因素 8.2.5 公共服务因素 8.2.6 综合评价 8.3 研究结论 第九章 旧城更新研究 9.1 城市发展与旧城更新实践 9.1.1 城市发展与旧城形成 9.1.2 城市更新实践及效应 9.2 旧城区域识别 9.2.1 识别标准 9.2.2 识别结果 9.2.3 年代划分 9.3 旧城区域现状评价 9.3.1 旧城空间环境宜居性评价 9.3.2 旧城社会人口包容性评价 9.3.3 旧城经济活力评价 9.3.4 旧城区域发展前景分析 9.4 旧城典型社区地理调查 9.4.1 典型社区的选择 9.4.2 典型社区分析 9.4.3 典型社区共性特征与差异性 9.5 研究结论 第十章 乡村振兴研究 10.1 农村社会演变与乡村问题 10.1.1 中国农村社会演变 10.1.2 武汉农村社会演变与乡村问题 10.2 乡村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10.2.1 乡村聚落规模 10.2.2 乡村土地利用协调度 10.2.3 乡村人口质量 10.2.4 乡村经济发展 10.2.5 乡村人居环境适宜度 10.2.6 乡村发展总体评价 10.3 空心村识别与地理调查 10.3.1 空心村定义 10.3.2 空心村识别 10.3.3 地理调查与验证 10.4 乡村分类 10.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2018 作者简介

《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编辑委员会主要编委有:
肖建华,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二级教授,注册测绘师;现任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是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组委会委员,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测绘行业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兼职班级导师。入选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获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获武汉市首批“黄鹤英才”称号。
龚健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武汉市地理国情监测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2018》编辑委员会主要编委有: 肖建华,研究生学历,正高职高级工程师,二级教授,注册测绘师;现任武汉市测绘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专项津贴;是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全国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组委会委员,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测绘行业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武汉市城市规划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兼职班级导师。入选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库,获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获武汉市首批“黄鹤英才”称号。 龚健雅,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7年4月生于江西省樟树市。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学科组召集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 程鹏飞,1964年9月生,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亚太地区空间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PCGIAP)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GPS应用协会常务理事、国际IUGG中国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中国分会主席。国家"863"计划国家空间应用与服务体系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刘耀林,男,1960年9月出生,荷兰Wageningen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现任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先后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和湖北省高端人才,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