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肖翔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6-01
开本: 25cm 页数: 315页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9.2(3.5折) 定价  ¥1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版权信息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拟从中国后发大国国情出发,以赶产发展为主线,重点讨论新中国60年工业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本书拟分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对新中国工业经济演变进行阐释。*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重点阐述中国如何发挥大国优势突破工业发展的瓶颈,实现“贫困性陷阱”的跨越。 第二个阶段是1979——1998年,重点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均衡增长与高速发展,终告别“短期经济”的历程。第三个阶段是1999——2012,重点阐述新中国重化工业重启与成为世界工业大国的历程。第四阶段是2012——2017年,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工业经济迈向工业强国的历史进程。通过四个大的历史阶段,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新中国工业演变。在不同时期,注重对主导产业进行更为详尽的讨论,在一些大的历史节点,对一些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如鞍钢、一汽、沈阳一重等具体企业进行讨论。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中国后发大国国情出发, 以赶超发展为主线, 重点讨论新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的历程 ; 全书从四个大的历史阶段对新中国工业经济进行阐释, 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新中国工业发展演变。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目录

绪论 中国工业赶超型发展的历史与逻辑
一、优先重工业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1
二、工业结构均衡发展4
三、重化工业重启与世界工业大国的形成7
四、新常态下的工业发展8
五、新中国工业赶超发展的历史启示10
**章新中国工业基础与新民主主义工业发展(1949—1952)
**节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发展水平/ 15
一、新中国成立前工业基础薄弱15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工业破坏严重19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经济下的工业恢复/ 22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22
二、1949—1952年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3
三、1949—1952年工业经济的恢复33
第二章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工业发展的起步(1953—1957)
**节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 41
一、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选择的背景41
二、中国共产党对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的选择44
第二节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46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单一公有制的建立47
二、物资计划调配体系的建立52
三、价格机制的变化53
第三节156项工程建设与工业化的起步/ 54
一、156项工程建设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54
二、156项工程与中国重工业基础的奠定57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工业的援助60
第四节“论十大关系”与工业发展战略的探索/ 62
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工业化战略的探索63
二、中国共产党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探索64
三、中国共产党对工业结构的探索65
四、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发展其他方面的探索66
第五节“一五”时期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67
一、工业结构与效率的提升67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73
第三章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工业发展(1958—1966)
**节“以钢为纲”的工业“大跃进”/ 75
一、“大跃进”的战略选择75
二、“以钢为纲”的全面跃进79
三、高指标压力下的“人海战术”与权力下放82
四、工业“大跃进”与国民经济紧张90
第二节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工业经济/ 93
一、八字方针与工业速度调整93
二、工业企业的关、停、并、转99
三、压缩工业基本建设,精简工业企业职工101
四、调整产业结构107
五、经济体制的调整111
第三节国民经济继续调整与“三线建设”的战略选择/ 113
一、国民经济继续调整113
二、“三线建设”的战略选择119
第四节全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济绩效分析(1958—1966)/ 122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分析122
二、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126
第四章1966—1976年工业的曲折发展
**节“文化大革命”中工业的曲折发展/ 129
一、“文革”初期工业经济的破坏129
二、“三个突破”与周恩来的调整130
三、邓小平整顿与工业发展131
四、“批邓”与工业经济的破坏132
第二节“三线建设”、“四三方案”与“五小工业”/ 133
一、“三线建设”与工业布局133
二、“四三方案”与技术引进139
三、“五小工业”的发展142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工业曲折发展的绩效分析/ 146
一、中国工业发展的速度、结构与效益分析146
二、工业发展水平的国际对比150
第五章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工业调整(1978—1984)
**节“新八字方针”的提出与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153
一、“洋跃进”与国民经济形势紧张153
二、“新八字方针”与工业化战略的调整155
三、“新八字方针”在工业领域的落实157
第二节放权与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161
一、向地方政府的放权162
二、向企业放权——国有工业企业改革163
三、向个人放权——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兴起166
第三节对外开放的起步与工业发展/ 168
一、经济特区的设立168
二、经济特区的发展与对外开放169
第四节1976—1984年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172
一、中国工业结构的均衡发展172
二、中国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174

其他说明: 目录(二)
第六章“双轨制”改革与工业赶超(1984—1992)
**节“双轨制”改革下的工业发展/ 179
一、价格“双轨制”与工业化推进179
二、价格“双轨制”的弊端与治理整顿182
第二节企业改革与工业发展/ 185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尝试——承包制185
二、乡镇企业的兴起190
三、工业化中私营经济的发展196
第三节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工业发展/ 198
一、进一步扩大开放区域198
二、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引进技术与工业发展200
三、利用外资与工业发展206
第四节1984—1992年工业发展绩效分析/ 209
一、工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9
二、工业发展的国际比较212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工业发展(1992—2002)
**节市场化改革加速与“短缺经济”结束/ 216
一、价格改革的加速216
二、所有制改革的继续推进218
三、工业化中的“软着陆”与“短缺经济”的结束222
第二节工业战线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深入(1998—2012)/ 224
一、部分工业行业生产过剩224
二、工业行业的调整227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229
第三节1992—2002年工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233
一、工业保持高速、均衡发展233
二、重要工业产品取得长足发展236
三、与世界工业强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239
第八章重化工业重启与工业大国的形成(2002—2012)
**节新型工业化的探索/ 242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242
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245
三、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索247
第二节中国的重化工业重启及原因分析/ 252
一、重化工业的重启252
二、重化工业重启的原因分析257
第三节加入WTO与世界工厂/ 263
一、中国加入WTO与出口的扩大263
二、吸引外资与工业发展267
三、中国资本“走出去”271
第四节世界工业大国地位的形成/ 277
一、中国工业高速增长277
二、工业技术研发力度加大,重大技术领域取得一些突破280
第九章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2012—2018)
**节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283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工业发展环境变化283
二、“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发展的战略部署292
第二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工业发展/ 297
一、去产能与工业转型升级297
二、“降成本”与工业发展299
第三节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发展/ 301
一、“一带一路”与工业发展301
二、自贸区与中国制造升级303
第四节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展望/ 307
一、2012年以来中国工业的发展307
二、2012年以来工业领域重大技术进步309
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4
展开全部

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肖翔:男,1984年生,湖南新邵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在《管理世界》《中国经济史研究》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中国工业化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 ~2010)》等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 董香书:女,1981年生,河北灵寿人。经济学博士。现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领域发展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经济评论》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学术著作一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