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作者:李长莉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743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91.5(7.2折) 定价  ¥26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51591
  • 条形码:9787520351591 ; 978-7-5203-5159-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9年间大陆学者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并对此前相关的学术源流稍作追述。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回顾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范式与视角、学术流派与风格等基本问题,分析了该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与趋势;对近代中国的人口与家庭、性别与婚姻、社会群体与团体、城乡与区域社会、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社会生活、大众休闲娱乐、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等专题的研究状况,述其脉络,析其得失。特别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历程与特色进行了专门介绍。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史复兴以来的基本研究状况,从理论方法到具体研究领域皆有所展示,评述简明扼要,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与教学的基础性参考书。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目录

前言
**章 学科理论与方法
一 学科理论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范式
四 对社会史理论方法的反省

第二章 新学科与学术流派
一 学科分支
二 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章 近代社会史研究历程概述
一 附属时期(20世纪初至1985年)
二 独立发展时期(1986-2018年)
三 三十余年发展总体趋势与瓶颈

第四章 近代人口、家庭与婚姻研究
一 人口
二 家庭、家族
三 婚姻

第五章 近代女性研究
一 理论、方法与视角
二 妇女运动与女性解放
三 女性生活及其社会角色
四 女性教育、职业与就业
五 女性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局限

第六章 近代社会群体研究
一 士绅群体
二 商会
三 其他群体与社团

第七章 近代城市、乡村与区域研究
一 城市社会
二 乡村社会
三 区域社会史

第八章 近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研究
一 灾害与救济
二 慈善
三 医疗、卫生与环境
四 秘密社会
五 社会治理
……

第九章 近代社会生活研究
第十章 近代社会风俗研究
第十一章 近代大众休闲娱乐研究
第十二章 近代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
征引文献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节选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书中运用了大量统计图表,还根据讨论的十大基本观念,整理出十余万字近一百个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意义演变词表。在这一统计研究基础上,提出与以往现代思想观念史不同的发展阶段说,认为中国当代政治观念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是19世纪中叶以后的洋务运动,特点是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的意义进行选择性吸收;第二阶段是从甲午战争后到新文化运动前的二十年(1895-1915),这是中国人以*开放的心态接收西方观念的一个时期;第三阶段是1919年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从而产生了中国式的现代观念。这一研究*引人注目的是其借鉴电子技术和统计学的新颖研究方法,用电子数据库统计词语分析法进行思想观念史研究,突破了以往思想史研究以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等有限文本为分析依据的局限,开启了以海量文本资料为基础、以关键词语为中心、以统计分析为依据的观念史研究新方法,使得研究结果变为可以验证的。该书既是思想文化史的一个创新成果,也是社会文化史视野下运用词语分析法进行观念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运用词语分析法进行的概念史或观念史研究,是社会史与文化史相结合的交叉研究路径,这一新路径的开拓,使社会观念研究从词语字面推进到深层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七)文化建构方法  “建构理论”是一种知识社会学理论,意指知识并非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而是由人基于文化传统、生活经验、主观愿望、客观条件、语境心态等社会文化诸因素综合互动作用下“建构”起来的。此一理论被视为西方理论“语言学”转向的一个标志,或称为社会文化建构理论。这一理论后被一些西方史学家借鉴并引入历史研究,用于对某一社会文化现象的形成、内涵、结构、操作、效用、影响等是如何建构起来的进行研究,可称为“文化建构”方法。如英国学者彼得·伯克所著《制造路易十四》一书,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的传统写法,而是考察17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公众形象的制作、传播与接受的历史。作者旁征博引当时再现路易十四的媒体——油画、版画、雕刻、文学、纪念章、戏剧、芭蕾、歌剧等,全面论述了当时形象制造者如何推销路易十四,如何以意识形态、宣传广告、操纵民意来包装君主,清晰地呈现了权力与艺术的互动关系。该书堪称运用文化建构理论进行历史研究的典范之作。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史学界也开始借鉴这一理论,对近代一些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建构性分析。如民国初建后,随着由共和政体取代帝制,国家礼仪制度也出现较大变化,一些研究者即运用文化建构理论分析新礼仪、新节日的形成及确立。再如“民族国家”是近代形成的一个重要政治观念和国民意识,有学者对这一观念如何建构的过程进行研究。对近代女性形象和角色的建构也是女性史研究的一个新角度。近年还有学者运用建构理论研究历史记忆。如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有多位学者运用建构理论研究辛亥革命记忆,如双十节、辛亥革命纪念馆、孙中山形象、辛亥革命话语表述等。随着这种方法的运用日益广泛,“建构”“语境”“话语”等词汇,也日见频繁地出现在史学研究者论著中,多带有文化建构理论的意涵。  以上对中国社会史发展近三十余年来研究方法开拓性和创新性比较突出的七条路径作了简要梳理与分析,其中有因研究视角转换引起的史料范围的扩展和重心转移,有因研究对象转换带来的理论方法跨学科综合特征,也有与具体社会科学方法相结合而形成的特色研究路径,还有伴随理论方法创新而出现的新概念、新词汇群,以及对历史的新建构方式,可谓多姿多彩。这些路径的开拓,反映了社会史在研究方法上突破了传统史学的格局,呈现立体化、多层面的创新,正在形成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论方法、概念工具和词汇系列,这是社会史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也使社会史学科与其他专史相比凸显其特色。  ……

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1949-2019) 作者简介

李长莉,1958年生,女,河北省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等。 唐仕春,1973年出生于四川开江县。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2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9月--2001年7月,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9月至今,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北洋时期的社会史、法制史。 吕文浩,陕西户县人,1971年5月生。1996年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7月来近代史研究所所。1998年评聘为助理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副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