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扬子学刊:第二辑

扬子学刊:第二辑

出版社:巴蜀书社出版时间:2019-10-01
开本: 26cm 页数: 338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9.2(4.0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扬子学刊:第二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3111995
  • 条形码:9787553111995 ; 978-7-5531-119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扬子学刊:第二辑 内容简介

《扬子学刊》为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刊,由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主编,主要刊载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员及海内外学者有关扬雄生平仕履、著述、思想、文学艺术、语言学、历史学以及接受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扬子学刊:第二辑 目录

扬子著述研究
扬雄学术评传
扬雄《太玄》成书及原本考论
《太玄》与魏晋玄学
扬雄《太玄》中的文学批评要素
《法言》与典故
扬雄四大赋蕴含的文学理念
扬雄《剧秦美新》与汉代的王道观
扬雄《方言》“通别语”考论

扬子思想研究
扬雄对“圣人”“君子”观念的重构
扬雄的乡土意识与六朝社会的地域文化观念
扬雄人性思想的现代思考
扬雄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法言》为中心
扬雄学行思想探析
大汉涪县子云小镇建设基本思路研究
用地方历史文化熏陶中小学生的初步尝试

扬子文化研究
扬雄:中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扬雄:汉代那个孔子》序言
中古时代的扬雄崇拜
穿越时空的灵光——扬雄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管见
论扬雄对大禹研究的贡献
扬雄“禹生石纽”说与大禹文化研究
扬雄文化与创意经济之转化构想——“道儒中和”是扬雄文化无与伦比的精华
韩国诗话论扬雄评述
论扬雄对李白的影响
扬雄《方言》功在千秋
“学圣”扬雄与成都七中
中国文学史中的扬雄书写考察

扬子生平研究
试论“王音”确实是“荐雄待诏”者
扬雄“失节”辩

附录
基于数据库平台的扬雄研究综述
稿约
展开全部

扬子学刊:第二辑 节选

  《扬子学刊(第二辑)》:  今《汉书·艺文志》是班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删其要”而形成的。刘歆《七略》约成书于哀帝初年,《汉书·刘歆传》:“哀帝初即位,大司马王莽举歆宗室,有材行,为侍中、太中大夫,迁骑都尉、奉车、光禄大夫,贵幸。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艺文志》:“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刘向校书时,“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即刘向校成一书,奏上一书,各书定其篇目,叙其旨意,作为一书的提要,随书奏上。此外又将各书提要汇为一书,名为《别录》,但未对群书区分部类。刘歆继承父业,其方式就有所不同,他在其父校书提要的基础上,进行区分部类的工作,再做总体的编排,即所谓集群书,种别为《七略》。相比之下,这个工作较为容易,故不必如刘向那样费时二十年进行整理校雠。这个工作大约在哀帝即位不久就完成了,故不可能载录当时尚未问世的扬雄《太玄》一书。刘向的《别录》不载《太玄》,则刘歆的《七略》亦不会载《太玄》。且《七略》成书时间亦在扬雄《太玄》成书之前,故《七略》中无《太玄》可断定也。至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其基本方法是“删其要,备其篇籍”,即删了自刘向以来的各书提要,只保留了书目及其分类,此外又据班固所见,增补了《七略》中未载之书,如《太玄》之类。这一点在《汉书·艺文志》中也可找到证明。如其诸子略儒家中有“扬雄所序三十八篇”,班氏自注云:“《太玄》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又儒家类末尾“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下注云:“入扬雄一家,三十八篇”,此言“人”,知扬雄一家为班固所补入者,而非刘歆《七略》原载者。或日《汉书·扬雄传》赞载刘歆尝观《太玄》,并嘲以覆酱瓿之语,岂可言刘歆未见《太玄》?查《汉书》原文,此乃王莽始建国二年之事,时距刘歆完成《七略》已有十五六年。《七略》既已完成奏上,并无再作补录的记载,则刘歆后来见到扬雄的《太玄》,虽是事实,而《七略》中不载《太玄》,亦为不诬。  肖该文中又称《首》《冲》等篇,“皆以解剥玄问一篇,故云十一”,似以七百二十九赞为玄问一篇,此亦误。《汉书·扬雄传》明言“七百二十九赞合为三卷,曰一、二、三”,并非一篇,又未有“玄问”之名。除此之外,各篇名皆与本传合,唯所言玄问者,素无记载,来历不明,恐是肖该误记,不足为据。肖该以外,又有桓谭《新论》谓“《玄经》五千文,传十二篇”,《太玄》在扬雄手定之时并无经传之分,而《太玄》是否称经亦属疑问(详下),则桓氏所说亦不可为据。所谓的十二篇,并未列出名目,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桓谭《新论》,则世无传本,惟诸书递相援引,或讹‘十一’为‘十二’耳。以今本校之,其篇名篇数一一与本传皆合,固未尝有脱佚也。”此说虽无本证,然以情理推之,本传既明言十一篇,且自后汉宋衷以下,历代注家所见皆十一篇,则桓谭所谓十二篇者,实不足据。司马光《太玄集注》云:“扬子旧本分玄之赞辞为三卷,一方为上,二方为中,三方为下,次列《首》《冲》《错》《摛》《莹》《数》《文》《挽》《图》《告》,凡十一篇”,《集注》据宋衷、陆绩等七家注本而成,其说可以信从。  《汉书·艺文志》班氏自注称《太玄》十九,兹以七百二十九赞之三卷加上首等十一篇,亦仅止十四,与十九之数不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汉志所云十九篇,乃合章句言之,今章句已佚,故篇数有异。”朱一新日:“《太玄》本十四篇.据《别录》,有玄问一篇,合十五篇,《新论》亦称经三篇,传十二篇,与《别录》合。本传谓‘章句尚不存焉’,则此亡佚之四篇,当为章句无疑。”①如前所述,扬雄实未作章句,则以章句当十九篇之数者,难以成立。夏敬观亦云:“《玄首》三卷,赞三卷,《测》三卷,合以《冲》《错》《搞》《莹》《数》《文》《挽》《图》《告》,加章句乃十九篇也。”②此以章句为一篇,与《四库提要》以章句为五篇稍有不同,但都是以章句补足十九篇之数,均非是。此外他以《首》、赞、《测》各为三卷,合为九卷者亦误。本传明言以七百二十九赞为三卷,以《首》《测》各为一篇,列于十一篇之中,并未言《首》《测》亦为三卷。今本《首》《测》已分散到各赞之下,故夏氏以为《首》《测》亦各三卷。以首、测分属赞下,非扬雄当时所定,始自晋范望作《太玄解赞》时,《解赞》称“并《首》一卷本经之上,散《测》一卷注文之中”,即把《首》之文打散分属于八十一家之前,又把《测》之文分散系于七百二十九赞之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