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作者:颜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69.1(7.2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深入挖掘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内涵有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广大群众中的认同感和感召力,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幸福的阐释能促进人们对幸福的深刻理解,帮助人们确立一种更合理、更科学、更符合人性的幸福观,有利于引领当代人的幸福观,改革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信心及实现美好生活的决心。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以马克思幸福思想为研究主题,对马克思理论中的幸福思想进行文本梳理和逻辑论证。研究发现: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学说。马克思幸福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包含有幸福的形式、幸福的源泉、服务于幸福目的的工具、幸福的生成逻辑、幸福的必由之路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将哲学思辨性叙述敞显本质与事实性叙述旨归现实相结合,将肯定性叙述正面阐释与否定性叙述反面澄明相结合,将批判性叙述间接隐喻与建构性叙述直接陈述相结合成为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叙述范式。马克思幸福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斗争性及生动的实践性等特征。马克思幸福思想对当代人走出幸福悖论,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创造幸福生活等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 马克思幸福思想体现马克思革命实践的奋斗主旨
二 马克思幸福思想彰显马克思整体学说的价值旨趣
三 马克思幸福思想呈现独特的叙述范式
四 马克思幸福思想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
五 马克思幸福思想凸显鲜明的理论特质
六 马克思幸福思想具有深刻的当代意蕴

**章 幸福: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节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溯源
第二节 幸福:马克思理论的价值主旨
一 幸福:马克思理论出场的价值旨趣
二 幸福:马克思理论中具有至上性意义的概念
第三节 人类幸福:马克思一生的理想追求
一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已树立要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崇高理想
二 人类解放的斗争:马克思追求人类幸福的实践诠释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基础理论
**节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幸福意蕴
二 生产力:实现人民幸福的物质力量
三 无产阶级:实现人民幸福的主体力量
四 幸福是个历史范畴
第二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直接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入学理论的幸福意蕴
二 全面占有人的本质:幸福的基本内涵
三 “存在”:幸福的主体生存样态
小结

第三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叙述范式
**节 叙述理路:思辨性叙述与事实性叙述
一 思辨性叙述敞显幸福本质
二 事实性叙述阐明幸福的现实旨趣
第二节 叙述向度:肯定性叙述与否定性叙述
一 肯定性叙述正面阐释幸福
二 否定性叙述反面澄明幸福
第三节 叙述方式:批判性叙述与建构性叙述
一 批判性叙述间接隐喻幸福
二 建构性叙述直接陈述幸福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内容
**节 自由:幸福的实现形式
一 主体自由是人的幸福存在
二 幸福在摆脱痛苦定在的实践自由中实现

第五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特质
第六章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节选

  二 幸福:马克思理论中具有至上性意义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幸福”是一个具有至上性意义的概念,它处于所有价值的顶端,人的所有价值都要达致它,它位于所有意义的中心,人的全部意义都要指向它。追求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和愿望,是不需要辩护就自然拥有的权利,是人们生活的目的,也是人类生存的*高理想和价值目标。马克思甚至谈道,“人的一切情欲都是正在结束或正在开始的机械运动。追求的对象就是我们谓之幸福的东西。人和自然都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强力和自由是同一的”。马克思暗喻了幸福是一个关于人的具有至上性意义的本体论存在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始终是按照幸福的价值来改造人周围的世界,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一切行为的手段及目的是具体的、多样的,诸如,实现价值、娱乐休闲、创造财富、享受生活等,但是所有行为都只是幸福的手段,都是来自于对幸福实现的渴求。  关于这一点,霍尔巴赫也曾谈道,“人从本性上说既不善也不恶。他一生之中时时刻刻都在寻求幸福,他的一切能力都用在取得快乐和规避痛苦上面”。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同自然具有直接同一性,自然性也是人的本性,本能就是人的本质,人的一切本能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满足就是至高无上的目的,本能需求满足后所带来的快感和幸福就是人至高无上的诉求。恩格斯更是鲜明地指出:“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恩格斯在1875年11月12日给拉甫罗夫的回信中就曾谈道,“人类的生产在一定的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我们暂时假定这个范畴在这里是有效的——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而斗争,而是为发展资料,为社会地生产出来的发展资料而斗争,对于这个阶段,来自动物界的范畴就不再适用了”。恩格斯也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被迫为了生存而斗争,同自然斗争,同他人斗争从而获得基本的生产生活的条件和必需品,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虽然在此处恩格斯还用了既往的“生产”“斗争”这样的表达逻辑,但是,很显然恩格斯表达的重点并不是强调生产奢侈品,恩格斯用人们对奢侈品生产的需求象征一种更高的生活需求来表达对基本生存需求的超越,强调发展对于“存在”的超越,生活对于生存的超越,因为,生产生活必需品只是人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生存发展资料是满足人的发展和享受的需要,生存是具有本能属性的存在,生活是具有发展意义的存在,具有享受的意义。显然,在恩格斯看来,本能属性的生存不具有幸福的价值含义,发展意义的生活才具有幸福的价值含义。另外,不难看出,恩格斯在此对“斗争”这一词的运用并没有表现出一贯的坚定和强烈,显然,恩格斯其实*想表达的是在未来的社会人们会为了享受而努力,为了幸福而争取,追求幸福应该代替人类早期的追求必需品这样的低级追求。  ……

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颜军,1977年生,湖南醴陵人法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表论文近五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课题十余项,获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