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作者:许建良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1-01
开本: 25cm 页数: 387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85.0(7.2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186074
  • 条形码:9787564186074 ; 978-7-5641-860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地审视了十二个中华传统美德德目, 聚焦美德德目之间的深层逻辑关系, 继而思考这些德目之间产生共作互动的可能条件, 以及预设产生*佳文化效应所需的德目因子等问题, 潜心努力于在文化的层面上, 营设德目体系的内在共作的机制, 进而为有效的文化积淀创设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 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传统道德文化的证明。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目录

绪论 部 人道篇 一、勤劳 (一)“勤劳”的解题 (二)“勤劳”的出典 (三)“勤劳”作为美德德目的理由 (四)“勤劳”的理论基础 (五)“勤劳”的功能 (六)“勤劳”的目的 (七)“勤劳”的目标 (八)“勤劳”的机制 (九)“勤劳”的当代价值 二、俭约 (一)“俭约”的解题 (二)“俭约”的出典 (三)“俭约”作为美德德目的理由 (四)“俭约”的本质 (五)“俭约”的理论基础 (六)“俭约”的坐标原点 (七)“俭约”的准则 (八)“俭约”的特征 (九)“俭约”的功能 (十)“俭约”的目的 (十一)“俭约”的价值目标 (十二)“俭约”的心理机制 (十三)“俭约”的当代价值 三、自强 (一)“自强”的解题 (二)“自强”的出典 (三)“自强”作为美德德目的理由 (四)“自强”的理论基础 (五)“自强”的坐标原点 (六)“自强”的目的 (七)“自强”的内容 (八)“自强”的心理机制 (九)“自强”的当代价值 四、务实 (一)“务实”的解题 (二)“务实”的出典 (三)“务实”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务实”的理论基础 (五)“务实”的内涵 (六)“务实”的目的 (七)“务实”的价值目标 (八)“务实”的当代价值 第二部 群礼篇 五、诚信 (一)“诚信”的解题 (二)“诚信”的出典 (三)“诚信”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诚信”的本质 (五)“诚信”的担当 (六)“诚信”的目的 (七)“诚信”的内容 (八)“诚信”的机制 (九)“诚信”的当代价值 六、公正 (一)“公正”的解题 (二)“公正”的出典 (三)“公正”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公正”的理论基础 (五)“公正”的性格特征 (六)“公正”的坐标原点 (七)“公正”的目的 (八)“公正”的功效 (九)“公正”的价值目标 (十)“公正”的心理机制 (十一)“公正”的实践机制 (十二)“公正”的当代价值 七、慈孝 (一)“慈孝”的解题 (二)“慈孝”的出典 (三)“慈孝”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慈孝”的理论基础 (五)“慈孝”的内容 (六)“慈孝”的时代特征 (七)“慈孝”的目的 (八)“慈孝”的价值目标 (九)“慈孝”的实践 (十)“慈孝”的当代价值 八、仁爱 (一)“仁爱”的解题 (二)“仁爱”的出典 (三)“仁爱”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仁爱”的理论基础 (五)“仁爱”的坐标原点 (六)“仁爱”的目的 (七)“仁爱”的价值目标 (八)“仁爱”的心理机制 (九)“仁爱”的实践 (十)“仁爱”的当代价值 九、互助 (一)“互助”的解题 (二)“互助”的出典 (三)“互助”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互助”的理论基础 (五)“互助”的坐标原点 (六)“互助”的目的 (七)“互助”的价值目标 (八)“互助”的心理机制 (九)“互助”的实践链 (十)“互助”的当代价值 第三部 心理篇 十、谦下 (一)“谦下”的解题 (二)“谦下”的出典 (三)“谦下”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谦下”的理论基础 (五)“谦下”的价值特点 (六)“谦下”的功效 (七)“谦下”的价值目标 (八)“谦下”的实践途径 (九)“谦下”的心理机制 (十)“谦下”的当代价值 十一、贵和 (一)“贵和”的解题 (二)“贵和”的出典 (三)“贵和”的本质 (四)“贵和”作为德目的理由 (五)“贵和”的理论基础 (六)“贵和”的价值坐标原点 (七)“贵和”的功效 (八)“贵和”的价值目标 (九)“贵和”的心理机制 (十)“贵和”的实践途径 (十一)“贵和”的当代价值 第四部 践行篇 十二、袭常 (一)“袭常”的解题 (二)“袭常”的出典 (三)“袭常”作为德目的理由 (四)“袭常”的理论基础 (五)“袭常”的坐标原点是万物 (六)“袭常”的目的 (七)“袭常”的价值目标 (八)“袭常”的创新基因 (九)“袭常”的心理机制 (十)“袭常”的当代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华传统美德德目论要 作者简介

许建良,男,江苏宜兴人;日本国立东北大学文学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伦理研究所会员。研究专注于中国哲学伦理、经营伦理以及日本中国思想;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视域下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研究”等各项国家、省部级各项课题9项;主编《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中国伦理文化宝库》等图书5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