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424页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47637
  • 条形码:9787520147637 ; 978-7-5201-476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本书特色

魏玛共和国的掘墓人不止一个
德国史上一个民主政体轰然倒塌
一部以天为单位,讲述魏玛共和国结局以及希特勒如何上台的纪实作品,以蒙太奇手法拼出权力之争的完整图像
阴险狡诈、自私自利、肆无忌惮的政治家*终将欧洲带向灾难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内容简介

这是一份关于魏玛共和国的*后10个星期的引人入胜的报告。历史学家吕迪格·巴特和豪克·弗里德里希以天为单位描写这段充满戏剧冲突性的肆无忌惮地争夺权力的历史,在故事*后,阿道夫·希特勒成为总理,将德国引上独裁统治的道路。
1932年11月,魏玛共和国摇摇欲坠。经济形势恶劣。大街上,极左和极右分子对峙的声浪和暴力冲突一波接一波。德意志民族的命运被掌握在几个人手里。以阿道夫·希特勒和约瑟夫·戈培尔为中心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正在争夺权力,弗朗茨·冯·帕彭总理迟迟不愿放手,库尔特·冯·施莱谢尔将军自掘坟墓。他们全都想尽办法讨好、迷惑那位老态龙钟的总统保罗·冯·兴登堡,混淆视听,威逼利诱。
这部作品为那段将欧洲引向灾难的日子描绘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层次丰富的画像,用极富冲突感的手法呈现这场本来可以避免的人祸。在人们普遍追求民主价值的今天,这部作品可谓引人瞩目,不得不读。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目录

掘墓人


序幕


大厦倾倒(1932年11月17日至12月1日)


计划(1932年12月2日至12月15日)


寂静的夜(1932年12月16日至1933年1月1日)


风口浪尖上(1933年1月2日至1月29日)


取得权力(1933年1月30日)



展开全部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节选

11月18日,星期五

约瑟夫·戈培尔,35岁,身材瘦小,上身纤瘦,头很大,棕色眼睛,黑头发。由于儿时患骨髓炎,他一只脚畸形,走路一瘸一拐。他的政敌嘲笑他是“微缩日耳曼人”。但在讲坛上,他却迸发出力量,是个煽动者,在柏林为国家社会主义党赢得了数千名支持者。1928年11月,他在首都接管了一群完全不和睦的乌合之众。现在他却控制了大柏林区。
不少柏林人害怕这个人,他太激进,不择手段,而且狡猾。他的政敌却鄙视他。戈培尔野心勃勃到病态,他是个自大狂、工作狂,极度渴望被认可。*重要的是,他渴望得到一个人的青睐:阿道夫·希特勒。他将全力配合希特勒的崛起。有朝一日,只要“元首”成为全德国人的元首,他的才华也会被映照得熠熠生辉。希特勒?“神话般的人!”戈培尔在1932年11月写道,“为了他,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他希望希特勒和兴登堡*终会再次面对面,互相握手,凝视对方,相互信任。据称,兴登堡称希特勒为“波西米亚的下等兵”。
1点钟,一架从慕尼黑飞来的专机在柏林滕佩尔霍夫机场着陆。机上乘客是阿道夫·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党在国会党团中的领导人威廉·弗瑞克,党的组织领袖(Organisationsleiter)格里高·斯特拉瑟,还有主管外国媒体的恩斯特·汉夫斯坦格。他们是来谈政权交接的。希特勒让司机从机场开到戈培尔家里。戈培尔将告诉他的客人们过去几天发生的事情。
问题是库尔特·冯·施莱谢尔这个暗自怂恿兴登堡的人,有什么打算。汉夫斯坦格在和说英语的线人交谈时,只称这个国防部部长为“爬虫先生”。但这听起来像查尔斯·狄更斯小说里的一个古怪的名字。噢,汉夫斯坦格是一个文化人,一位有名的艺术品商人的继承者,他的钢琴演奏让人充满喜悦,尽管有些粗野。没有第二个人能像他一样,把瓦格纳的歌剧那样砸在琴键上,并触动希特勒的内心。

*
在奥地利出生的阿道夫·希特勒在这一年里怎么这么快就得到了德国公民身份?没有这一身份,他根本无法参加总统选举。在德国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社民党的国会议员奥斯卡·蒂勒曼也想知道。官方理由是:不伦瑞克自由邦授予希特勒行政专员身份,并由于他的“卓越服务”授予他公民身份。卓越服务?什么服务呢?蒂勒曼向国家社会主义党领导的内政部提出质问:“到目前为止,行政专员希特勒给不伦瑞克的经济做了什么,迄今为止,他究竟为不伦瑞克做了哪些工作?”
昨天这一问题有了回答:“根据内政部部长的消息,行政专员希特勒先生作为不伦瑞克内政部部长先生的特别顾问,就下哈尔茨(Unterharz)的采矿业问题提供了卓越服务。”希特勒,矿业专家?这可能不只让社民党议员吃惊吧。

*
亚伯拉罕·普洛特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谜。他想通过记录来探究自己的动力,想知道自己在欧洲要寻找什么。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家人就逃离俄国“沙皇的黑暗暴政”,来到美国。“现在我又回去了。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也许是为了逃脱我们国家城市里的麻木不仁,”还有,“要是我以后弄清楚真相,也许会觉得自己很蠢。弄清真相前,谁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傻瓜。”

*
午夜时分,希特勒回到帝国总理广场的公寓。戈培尔夫妇正在等他。他很高兴,讲了些这一天中发生的事。政府将于明天再次宣布“城内和平”,到1月2日之前都不应出什么乱子,不得游行,不得大规模露天集会。格里高·斯特拉瑟已令“元首”讨厌——*近希特勒总是带着蔑视来谈这位党的组织领袖。可是担忧足够多了,该来点音乐了。毕竟客厅里还有一架三角钢琴,不能白白浪费——而戈培尔喜欢拉手风琴。他注意到,在耗神的斗争后,音乐是唯一可以使希特勒放松的东西。



1月30日,星期一

*
到了总理府,奥斯卡·冯·兴登堡汇报了国防部接到的命令。政变一定迫在眉睫!
总统没有片刻犹豫。9点刚过,他让维尔纳·冯·勃洛姆堡宣誓任职,成为新的国防部部长。刚刚制止施莱谢尔违反宪法的兴登堡,此举却违反了宪法——在魏玛共和国,总统不可以使任何一个未经总理提议的部长任职。
梅斯纳拿来任职证书。
施莱谢尔因此被剥夺了权力,防卫军不再属于他管辖了。他通过梅斯纳的电话获悉了这一消息。
施莱谢尔脱口而出,这是违反宪法的!
梅斯纳回答,总统是不得已而为之。
宣誓任职后,勃洛姆堡打算前往国防部,但奥斯卡·冯·兴登堡却警告他:他在那里会被捕!

*
亚伯拉罕·普洛特金上午与工会同志在一起。他的朋友,德国总工会的富特文格勒一直强调,说任命希特勒是不可能的,兴登堡宁可辞职,也不会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
“白色星期”开始了。柏林商家开始季末特价甩卖:床单、枕套、毛巾、毛毯等。商场屋顶挂着白色的长长的标语,橱窗里满是打折的商品。*
到处都处于混乱之中。施莱谢尔的国务秘书爱尔文·普朗克与财政部部长施未林·冯·科洛希克通电话并汇报,希特勒结束谈判,并离开了柏林;帕彭被兴登堡召见,马上就要宣誓任职总理。

*
不久,施未林·冯·科洛希克接到总统办公室的电话,要他11点钟到,他将被重新任命为财政部部长。谁是总理?对此没有说法。施未林·冯·科洛希克打电话给外长牛赖特——二人达成一致,不参与帕彭内阁。牛赖特也被简短的通知召过去。
终于,施未林·冯·科洛希克到了弗朗茨·冯·帕彭那里。帕彭故作平静状,说不要在意那些传言,希特勒内阁差不多就要宣誓就职了。

*
早上,英国大使荷瑞斯·胡姆博德——他也住在威廉大街——向伦敦汇报,所有迹象表明,弗朗茨·冯·帕彭会被任命为新总理。他听说了政变的传言。他的政治直觉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
9点到10点之间,钢盔团的塞尔特和杜伊斯特贝格,以及德国国家人民党领导胡根贝格和奥托·史密特-汉诺威齐聚内政部帕彭的公寓。主人再也不冷静了。他又重新要求:一定要立即宣誓任命内阁,防止军事政变。
问题只是:阻力总是不可克服的。
史密特-汉诺威和杜伊斯特贝格绝不接受希特勒的条件。至少希特勒要放弃普鲁士内政部。
两个人赶快到了总统处,但兴登堡的门却关着。他们只是碰到了生气的奥斯卡·冯·兴登堡,他一直在疯狂斥骂施莱谢尔的背信弃义。
回到帕彭公寓,希特勒和戈林也到了那里。
局势非常复杂。钢盔团联盟的领导塞尔特想进内阁,但必须要他的同僚同意才行。但是这个被纳粹媒体如此猛烈地攻击的杜伊斯特贝格,甚至拒绝与国家社会主义党人握手。
希特勒与戈林谈了一小会儿,然后希特勒向杜伊斯特贝格走近。“元首”拿起了庄重的腔调。他个人也表现得很震惊。“我很遗憾我的媒体让您受到了侮辱,我向您发誓,这一切不是我引起的。”这次出场并不是没有作用。

*
他们必须经历严寒。通过内政部后门,走过外交部的花园,就到了总理府的后门。那时,即使在没有月亮、没有雪的漆黑的夜里,帕彭也觉得这条路很安全。鞋底走过踩得实实的雪。
快11点时,一行人进入梅斯纳一楼的办公室。那些重新宣誓就职的前任部长也来了。

*
施未林·冯·科洛希克伯爵刚刚到总理府时,总理府的老随从开玩笑说:“没位子坐了。”一个主席团成员*后从他的办公室给财政部部长,还有外交部部长牛赖特拿来一把椅子。意思是:等着。施未林·冯·科洛希克是**次见到希特勒。简言之,他努力为新总理确定责任重大的财政政策基本特征: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措施,以及平衡的预算。希特勒给施未林·冯·科洛希克留下了很尴尬的印象。“请您和戈林讲一下细节,”希特勒说,“他比我更关心这一点。”
果真:施未林·冯·科洛希克知道,戈林在这件事上做了不错的功课。

*
在梅斯纳的办公室里,一场讨论正在进行。
希特勒坚持他的诉求:必须马上重新选举!
什么,再说一遍?胡根贝格**次听到这个,并断然拒绝。现在讨论进入白热化。帕彭通过合纵连横、半真半假、秘而不宣以及魅力与谎言巧妙编织起来的艺术品会不会在*后一刻坍塌?希特勒又拿出他*后一张大王牌——他自己的名誉!他保证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他都绝不会改变内阁。这张王牌总是会被拿出来:一个光明磊落的人的名誉!我们毕竟是在普鲁士。
不行!胡根贝格很强硬。
奥托·梅斯纳在混乱中溜走了。
这时帕彭出面。他抨击胡根贝格:您破坏民族团结!您怎能质疑这种名誉!
胡根贝格一直坚持说不行。
门开了,是梅斯纳。心跳加速。老家伙给他施加了压力。国务秘书梅斯纳手中拿着一块表。“先生们,总统先生本来要在11点宣布部长名单的。现在已经11点15了。你们不能让总统先生等太久。”现在。
房间里的人感受到什么了吗?这一刻所有的一切都凝结了,都已成定局了吗?
这时,胡根贝格的反抗瓦解了。他再也无法抗拒触手可及的权力。他说,总统可以决定是否解散。
戈林**个明白过来。“现在所有一切就绪!”他喊道,“我们现在上楼吧。”
大家就都跌跌撞撞、匆匆忙忙地跑上了楼。

*
兴登堡让选定的内阁又等了自己一小会儿,然后穿着礼服出现了。他的动作和话语里没有任何一点儿庄严。
帕彭宣读了部长名单,但没有司法部部长的名字。大家说好要立即与中央党和巴伐利亚人民党进行谈判。结果并不确定,这点大家都很清楚。
将近11点半,43岁的阿道夫·希特勒按魏玛宪法宣誓就职:“我宣誓:捍卫德国人民的法律,我将为德国人民的利益付出毕生精力,履行人民赋予我的义务,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新内阁得到560票中的248票支持,未到半数。尽管如此,兴登堡还在幻想:这不是内阁。一定还会出现一个多数派。坦能堡包围战的英雄掉到了帕彭的圈套里,自投罗网。保罗·冯·兴登堡只说了一句话,也就是从前在战场上,要送部队打仗时,他可能会对军官们说的一句话:现在,我的先生们,和上帝前进吧!

*
威廉大街上从早上开始就满是人。大家都伸长着脖子。是时候了吗?
冲锋队头目恩斯特·罗姆用望远镜从窗口望向凯撒霍夫酒店。他观察着总理府的出口,希特勒肯定会在这儿出现的,从他脸上一定能读出发生了什么。
先是戈林出来了,喊了些什么。*后是希特勒。“元首”上了敞开的轿车,让司机开到凯撒霍夫。他直直地站在车里,眼泪流了下来。“我们成功了”,他喊道,喊了又喊,他的声音刺耳尖锐。他们在凯撒霍夫的大厅。鼓掌,欢呼万岁!希特勒走入电梯。“现在我们准备好了”,在电梯门关上前,他说了这句话。然后他站在戈培尔对面,什么都没有说。戈培尔和其他人也什么都没有说。戈培尔看得很清楚:他的“元首”眼含热泪。酒店餐厅里临时有个小型的庆祝,几乎所有的国家社会主义党高层人物都一同庆祝。他们奋斗了多长时间啊!他们受了多久的苦啊!这种拥有权力的感觉涌上心头,那样陌生。

索恩丛书·掘墓人: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个冬天 作者简介

吕迪格·巴特,1972年生于萨尔布吕肯,在图宾根大学学习当代史和普通修辞学。供职德国《明星周刊》(Stern)15年,现居汉堡,为自由撰稿人和“Looping Studios”联合创办人。
豪克·弗里德里希,1980年生于汉堡,在汉堡大学获得社会和经济历史学博士,曾学习犯罪学、政治学和新闻学。为《时代周报》(Die Zeit)和《GEO视界 – 历史》(Geo Epoche)等供稿。

译者简介
靳慧明,女,1974年生于黑龙江省嘉荫县,1992年至1996年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之后在北京某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2009年至2012年于FH Münster学习企业管理专业。译有《爸爸要结婚》《扫烟囱的男孩儿》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