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剧坛一老兵

剧坛一老兵

作者:王靖寰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72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16.6(4.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3.1(9.2折)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剧坛一老兵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5150874
  • 条形码:9787505150874 ; 978-7-5051-508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剧坛一老兵 本书特色

本书的*大亮点是真挚的感情。循着王靖寰老人从外孙子一步步成为爷爷和外公,通篇充盈着浓浓的亲情、爱情、手足情、战友情、同志情。十岁的儿子懂事地给妈妈煮了一锅面汤,还没端到跟前就掉落到地上……王老是一个特别善良又常怀感恩之心的人,还清楚地记得十三岁那年到北京上初中的**晚那个主动照顾自己的名叫李宽仁的高年级同学;王老也深深地记得赴朝鲜慰问演出时,一群朝鲜小姑娘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下打着赤脚站在冰雪路面欢迎他们。他到现在还在心疼她们!

剧坛一老兵 内容简介

  《剧坛一老兵》记录了王靖寰老人的艺术足迹,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王老是那一代优秀艺术家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看到王老是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大家,须知经历了六十多年的磨砺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朝鲜前线的踏雪卧冰、云贵高原的打马穿林,还有在越南战区每天都得身佩短枪和30发子弹。那是怎样一个艰苦的环境!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几十年来无论处于什么境遇,王老对艺术的热爱从未消减、对艺术的追求从未停歇,这尤其在他带团创演《火把节》和创办“影视艺术中心”的倾情投入中得到印证。正如老先生自己总结的:美梦来自敢想,成功来自敢干。

剧坛一老兵 目录

我的童年
不忘父母养育恩 外公外婆情义深

家庭生活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听评书看京剧 小小年纪迷戏曲
五年读书在汇文 要做社会有用人

考进中戏
幸喜成为中戏人 恰似鲤鱼跳龙门
告别中戏到西南 走进歌剧伊甸园

我和老伴
台上搭档台下伴 风雨同舟60年
剧院首演《小女婿》 天赐良机扮“田喜”
慰问志愿军渡过江 连续演出日夜忙
慰问边疆解放军 翻山越岭看亲人
火热的1958年 力争上游、干劲冲天

货郎与小姐
为寻找梦中人 假货郎巧遇真千金

歌剧《夺印》简况
拒腐蚀永不沾 一心为民掌好权

抗美援越
闻得祖国一声唤 背起行装去越南

“文化大革命”时期
风云突变天下乱 钢铁长城挽狂澜

歌剧《火把节》
歌剧《火把节》的前前后后

分房
拆旧建新8000平方米 全团上下住新房

结缘影视
初学影视到中心 另开天地又七春

退休生活
老有所为献余热 夫妻同享老来乐

我的小履历
展开全部

剧坛一老兵 节选

  《剧坛一老兵》:  我的童年  不忘父母养育恩外公外婆情义深  1932年11月22日我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父亲王子亭,河北省安次县人,在通县潞河中学读书期间,得知天津由英国人开办的邮政总局正在招人,当时父亲的家境已渐中落,他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报考邮局的工作,录取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分配到昌黎县工作,几年前父亲与武清县无梁庙村孔宪荣结婚。婚后生下一男一女,均住在外婆家。1932年生下我后,父亲调往河北省武清县担任邮政局局长。这时,母亲、外公、外婆都搬到武清县居住。邮政局在武清县南街。父亲在这里租住了一套临街的小院,临街的两间房就做邮局办公用,院子里的几间房就住着我们一家人。  记得我读小学时,姐姐哥哥都同在一所小学读书,分别读五年级、三年级,我读一年级。中午回家吃饭,三人围坐在一个矮桌旁,几乎每顿都是一人一个煎鸡蛋、一个窝头、一碗粥,直至我们毕业。学校离家不远,围绕着一座孔庙而建,中间就是孔庙的大雄宝殿,需要上几步台阶才能走到大殿里边,殿里挂着“万世师表”的牌匾,共有72名贤人牌位。每年祭孔的时候,县领导、学校领导都穿长袍马褂前来祭拜,案上供品丰富,香烟缭绕,很是隆重!  宝殿周围是教室,大殿背后是大操场,全校集合开大会就在此处进行。  在小学期间,我特别贪玩,学习不用功,隐约记得当时学校悬挂的国旗颜色是红黄蓝白黑,从三年级起,教我们日语的老师是个女老师,说话有点东北口音,一直教到日本人投降。那时候,儿童节是4月4日。记得有一次儿童节,同学们排了个小节目,由于当时我个子不高,扮演一个儿子,高个子的同学扮演我的父亲,我们打鱼为生,土匪把我们抓了去,眼睛被蒙着,只昕到警察和土匪在打仗,后来把我们救出来了。这算是我**次的演艺活动。还记得在小学毕业典礼上,因为是露天,天气又闷又热,我昏倒了,老师掐了我的人中,给我擦了万金油,我就醒了,醒来时有两位老师站在我身边,安慰着我,当时我的身体确实不是很好。  家庭生活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父亲虽然每天在邮局里上班,却从未忽略过对我们的教育和关心。我们家大门的对联就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父亲讲得*多的两句话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两句话激励了我一辈子,是他告诉我应该如何做人。他说:“一次有个农民来邮局取汇款,由于他不认字,就把汇单交给了我,我看了以后告诉他,这是一张汇款单,是某某人从某某地寄来的钱,然后把单子和钱交到他手上,让他慢慢数清楚了再离开。”父亲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诚信。  他规定我和哥哥每天要写字,先学柳体,因为颜筋、柳骨、赵肉,所以要先学柳体的骨,有了骨才有筋和肉,后来我也学过一些赵体,直到上了中学,需要住校才停止。  父亲还喜欢打篮球,县里当时只有小学才有篮球场,有时带着我去看他打篮球,我还帮他看着衣服,直到大汗淋漓才回家。  时隔几十年后,我带儿子回家看他,家里只有一台14英寸的小电视机,儿子要看动画片,父亲要看NBA,争执不下我还在其中调解。当时我还不知NBA为何物,而父亲已经开始欣赏乔丹了,直到姚明去了NBA我才开始看。  母亲是在农村长大的,没进过学校,因为是独生女,外婆很是喜爱,母亲心灵手巧,针线活、家务事样样精通,母亲一人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犹记得小时候,母亲做的包子、饺子都是特别的好吃。尤其是端午节的粽子,到了那天,我一直守在锅边等着粽子出锅。家里的粽子主要是糯米和大枣,当时已经是我的*高等级的食品了,母亲还亲手给我做过鞋和衬衣,都是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两年后妹妹出生了,所以我就被送到了外婆家里,因为多出了一个人,外婆就租了一间房,我们在那里住了几年。外公、外婆晚年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外婆当时已经患有“老慢支”,一到冬天就咳个不停,有时夜里外婆咳得严重,我就爬起来给外婆捶捶背,让她喝点水缓解一些。所以外婆对我也是特别疼爱。她每天晚上给我放一包剥好的板栗,结果小孩子吃太多了消化不良,我得了一种大肚子痞,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才恢复正常。  我的伯父家没有男孩,见到父亲家有两个儿子,伯父就想把我过继给他,父亲也不好拒绝,伯父就把我带到了安次县的家里当儿子。这件事被外婆知道了,很是气愤,直接赶一辆马车到了伯父家。我正在炕上玩,外婆一把把我抱起放到马车上,一路飞奔回到了武清县外婆家里。这样,我又是我父亲的儿子了。  我在外婆家里非常自由,高兴了就站在炕上,戴上自己用铁丝、布条制作成的大胡子,咿咿呀呀地开始唱戏。  10岁那年母亲生我四弟的时候,外婆跑到母亲身边,床上挂上了幔帐,父亲和外婆在里边接生,我听到母亲的呻吟声。原来,我家的八姊妹都是我外婆接生的。  外公是个典型的北方大汉,名字叫孔昭俊,年轻的时候喜欢耍大刀,后来考了个武秀才。再后来,从马上摔下来,脸和眼睛受伤,视力有点弱,记得他教我读《百家姓》,但是要在太阳下才能看清楚书上的字,我很快就背下来了。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外公还拄着拐棍送我上学。听见有车的声音,他用拐棍把我拨到路边,怕我被撞到。等我进了学校的大门,他才慢慢地离开。后来我上了中学,就很少见面了。  直到分配到西南工作,我就再也没见到外公、外婆。外公是先病逝的,几年后外婆也生病了,临终时手里还拿着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叫着我的名字离开了人世。当时我正在朝鲜慰问志愿军。直到现在我还觉得自己对两位老人心中有愧。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