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4.5(7.6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版权信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六种意识: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制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论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重要性、培育渠道等进行了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目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
在新发展理念下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机制研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的实践
——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实施情况的调研
乌兰夫民族团结思想的实践与启示
——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例
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以赣闽粤地区的畲族与客家为例
蒙、汉民族关系研究
——以乌拉特后旗为例
民俗互动与民族交往:对一个乡村仪式的观察与思考
交往与交融:甘南卓尼县勺哇乡土、藏、汉民族关系研究
红星一牧场哈萨克牧工兵团意识变化及影响因素调查
施甸布朗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众神守护的家园
加强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用“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浅析民族文化建设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影响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中原文化认同意识
——以契丹人为例
探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基础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和谐共生——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作用的路径分析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与路径
浅析“五个认同”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浅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大历史视域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解读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浅谈文化认同的重要性
后记
展开全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节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一)“文化自信”是发展“一带一路”的精神支柱  我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之一,该路线以南海为中心,故又称作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一带一路”新思想的提出,这让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舞台展现自己、宣传自身民族文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会面临重重困难,这会比我们预料的复杂得多;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以“文化自信”促进各族人民的凝聚力量,汇聚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进一步深化、加强我国同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我们要展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展示我国的吸引力,这样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国家间的多种文化的学习、发展,拉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距离;从而减轻对异国文化陌生的焦虑感,以此来增强文化自信、互信,互为良师益友;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让我们用“文化自信”搭建起一座联通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的重要桥梁,从而彰显“一带一路”以和平、包容、共赢的发展理念;减少“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的障碍,让“文化自信”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精神支柱以及融通各族人民的文化血脉和文化纽带。  (二)“文化自信”拓展了“一带一路”视域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标志着我国将走向文明复兴的发展道路,这条文明复兴之路,将为我们指引了追寻民族文化自信的方向,要去追寻正在暗暗流失的优秀文化。对“文化自信”的追寻不仅仅只为了找回我们流失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加强我们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和一分尊重:只有在我们对自己文化充满自豪感时,在与他国的交流学习中才会赢得对方的尊重与信任。“文化自信”实质上折射出我们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认同,以及对文化的生命力、竞争力、影响力的高度肯定和乐观态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发展活力和战略定力。“一带一路”战略是用文化将历史、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成为中国面向全球化、应对经济新常态的一个战略架构。在西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甘肃、新疆,与中亚、西亚,进行丝绸、瓷器的贸易;同时西域的葡萄、胡桃以及歌舞传到了中国,“丝绸之路”的称呼由此而来。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不仅要重启古代丝绸之路,我们还要扩张它的广度。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三条国际大道:一条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一条是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一条是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而对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北六省区;对中亚、俄罗斯至欧洲的发展主要依靠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对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的发展主要依靠广西、云南、西藏西南三省区,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沿海五省市,内陆地区则是重庆。这正是通过对“文化自信”确信而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更有广度、更有影响力的创举,对“文化自信”的肯定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其中涉及了很多民族地区,靠单一的文化发展是很难实现我们“一带一路”的伟大梦想的,从“一带一路”的沿线开发可以看到它是一个贯彻全国发展的战略思路。因此,需要连接每个民族的文化实力,民族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互为合作才能取得成功。这极具民族综合力的文化将带领中国与整个世界的文化领域联系在一起,并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彼此尊重、相互赞赏以及互利共赢的文明往来。这也就是所谓的我们不仅是中国民族,还是世界的民族;把中国带出去,同时把世界引进来!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作者简介

  虎有泽,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攻读法学学士学位(法学专业)、西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研究所攻读法学硕士学位(民俗学专业)、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民族学专业)。1998年6月后在西北民族大学任职。    尹伟先,甘肃武威人,生于1965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民族学专业,法学博士。现为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