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历史地图集
-
>
蔡澜作品: 海隅散记
-
>
树上人生
-
>
一听说那岛上有猫,我就出发了:日本猫岛旅行笔记
-
>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江苏(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边缘-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
-
>
不一样的云南
旅游与中外民俗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0027361
- 条形码:9787310027361 ; 978-7-310-0273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旅游与中外民俗 内容简介
《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首版问世五年来,被许多院校用作旅游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在旅游教学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读者的一些意见反馈和建议,为了进一步完善本教材,南开大学出版社决定对《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首版加以修订。 《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更新数字。各民族的人口数量,首版中国部分多是1990年的人口普查数字,本次修订均采用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字;首版外国部分人口数量用的是20世纪80~90年代数字,本次修订采用2000年以后的数据,其中不少是2006年的新数据。 《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修改过时的概念。《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首版出版五年来,世界局势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有的变化与《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有关,比如塞尔维亚与黑山的分离,使得南斯拉夫联盟不复存在,这就需要将涉及的内容加以修改。 一些内容的必要增删。中国部分主要对各少数民族的源流、信仰作了修订,改正了个别不确切之处,删去了少数琐细枝节,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外国部分增加了各民族国家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国土面积、行政区划、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以便读者对各民族国家有一个简要的总体了解。
旅游与中外民俗 目录
**节 对于旅游概念的再认识
一、什么是旅游
二、旅游接待在旅游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民俗
二、民俗的分类
三、民俗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交融与发展
三、了解民俗是做好旅游接待的重要前提
第四节 中外民俗内容的遴选
一、遴选的必要性和原则
二、民族和国别的选择
三、民俗内容的选择
上编 中国民俗
**章 汉族民俗
**节 汉族简介
一、汉族的源流
二、汉族的人口分布和语言文字
三、汉族的信仰
第二节 汉族民俗概要
一、汉族的服饰
二、汉族的饮食特点
三、汉族的社交礼仪
四、汉族的传统节日
第二章 满族、朝鲜族民俗
**节 满族民俗概要
一、满族的形成及人口分布
二、满族的信仰
三、满族的服饰
四、满族的饮食特点
五、满族的社交礼仪
六、满族的传统节日
第二节 朝鲜族民俗概要
一、朝鲜族的形成及人口分布
二、朝鲜族的信仰
三、朝鲜族的服饰
四、朝鲜族的饮食特点
五、朝鲜族的社交礼仪
六、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
第三章 蒙古族、藏族民俗
下编 外国民俗
旅游与中外民俗 节选
《旅游与中外民俗(第二版)》: 二、蒙古族的信仰 “东蒙无处不建庙,祭天祭火祭敖包”,这是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真实写照。蒙古族主要信奉喇嘛教,但由于该族分布很广,在国内多与其他民族杂居,因而也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伊斯兰教以及道教等。 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为中国佛教的一支,形成于10世纪左右。喇嘛是藏语音译,意为“上师”或“上人”,是该教对高僧的尊称。喇嘛教在元朝开始传人蒙古族,历经几百年,逐渐成为大多数蒙古族人的共同信仰。在喇嘛教*盛的时期,蒙古族几乎家家都供有佛像,朝夕膜拜,绝大多数人都佩戴护身佛。蒙古族地区的宗教活动中心是各地的喇嘛寺院。人们的宗教生活,除了在家中敬佛、祀佛外,主要是到寺庙礼佛、拜佛。每逢庙会寺院都要举行隆重的佛事活动。如百灵庙,每年夏历六月十四日至十六日,都要举行三天规模盛大的喇嘛“禅木”活动。“禅木”是梵语,汉译为“跳鬼”,其意义是禳除不祥,预祝平安。每当此时,各地牧民来敬佛赶会者如云汇集,有的全家扶老携幼,赶上牲畜,坐着勒勒车,从遥遥数百里外赶来,给寺庙“布施”供品,磕长头,点酥油灯,希望得到佛爷的保佑。 祭敖包也是蒙古族每年重要的信仰活动。敖包用石头、沙土或树木堆成,*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着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后来随着宗教的传播,敖包就成了家乡、祖先的标志,并被认为是氏族保护神所居和享祭的处所。每年六、七、八月,是草原上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大好季节,祭敖包就于此间举行。祭祀仪式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四种。无论哪种祭法,都要请一些喇嘛来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官民也要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祈神降福。参加祭祀的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登高游玩,相互追逐,诉说衷肠。电影、小说中的“敖包相会”描写的就是这种情景。 三、蒙古族的服饰 由于蒙古族历史上就生活在高原地区,过着游牧生活,所以他们的服饰以御寒的皮件为多。蒙古族传统民族服饰为大襟长袍(俗称蒙古袍)、腰带(蒙古语为“布斯”)和高筒皮靴(俗称蒙古靴)。男子喜戴蓝、黑色帽子,通常在腰带的两边佩挂吃肉用的刀,有的还挂火镰、鼻烟壶等,俗称“三不离身”。女子喜用红、蓝布缠头(蒙古语为“卡里”)。有的地方女子喜欢穿坎肩(蒙古语为“乌吉”)。蒙古袍、蒙古靴、帽子为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坎肩、腰带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构件,而“三不离身”、喜带头饰是蒙古族男女长期形成的一种佩戴习俗。 为适应高寒地区的气候,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长袍,袍料为、皮、布、绸缎、呢子和氆氇等。各式袍子兼有衣服和被子的作用,讲究袖长、肥大、宽敞,下端左右不分衩,白天穿着温暖,夜间盖着舒适。袍子的领口、袖口、襟摆沿边,常用各色布条、花边、刺绣边、彩色线装饰点缀,尤其讲究镶一指宽的水獭皮边。袍子的颜色,因人而异。袍子的款式和领条也因人而别。男袍为大斜襟、大领条,少女袍为方襟、方领,成年女袍为小斜襟、方领子。冬春秋三季,人们都离不开皮袍。 蒙古族的靴子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用牛皮、马皮或骆驼皮制成,结实耐用,便于防寒防水。而在式样上,*受牧民欢迎的还是不利阿耳和马海两种靴子。不利阿耳靴是用贴花的方法,在靴子上缝缀盘肠等各式图案,美观素雅,独具特色。马海靴一般用布料制成,其式样美观灵巧,穿用舒适。这两种靴子不仅舒适耐穿,而且是一种非常美观的工艺品。 帽子分为冬帽和夏帽两种。男式冬帽为平顶双层圆形,内层为棉布,外层为白羔皮,天冷时羔皮翻下来遮脸遮耳。男式夏帽为平顶圆形夹帽,内衬棉布,外附平绒等面料。女式专用帽是圆锥形高尖帽,尖端有红穗子,帽檐是白色胎羔皮,环周檐。 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特有的服饰,分长短两种,一般用色彩鲜艳的绸缎缝制而成,镶上彩色的花边,十分漂亮。早先,女子嫁衣的外罩就是这种前后四开襟的长坎肩,是礼节性场合必穿的礼服。 ……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5.9¥49.8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餐厅服务员
¥7.9¥10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一句顶一万句 (印签版)
¥40.4¥68 -
百年书评史散论
¥14.9¥38 -
1980年代:小说六记
¥5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