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827861
- 条形码:9787519827861 ; 978-7-5198-278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 本书特色
本手册是由全国建筑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建筑电气领域专家、教授倾力打造的一本实用专业工具书,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按照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编写,新颖、实用、便查,是广大从事建筑电气专业人员**的工具书。本手册分为基础篇、电气工程篇和信息与智能篇3篇共21章,包括电气基础理论、建筑电气工程常用数据资料、工程设计基础、绿色建筑、供配电系统、电动机与电力拖动、电气设备控制、电气照明、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清洁能源技术、建筑防雷保护、电气安全、电梯与自动扶梯、智能建筑与信息管理、通信与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视音频系统和智慧城市等。本手册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维护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的电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本手册以进入相关工作岗位的中青年读者为主,同时兼顾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
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由全国建筑设计院和高等院校的建筑电气领域专家、教授倾力打造的一本实用专业工具书,其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按照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编写,新颖、实用、便查,是广大从事建筑电气专业人员推荐的工具书。本手册分为基础篇、电气工程篇和信息与智能篇3篇共21章,包括电气基础理论、建筑电气工程常用数据资料、工程设计基础、绿色建筑、供配电系统、电动机与电力拖动、电气设备控制、电气照明、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清洁能源技术、建筑防雷保护、电气安全、电梯与自动扶梯、智能建筑与信息管理、通信与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视音频系统和智慧城市等。本手册可供从事建筑电气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维护等人员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的电气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本手册以进入相关工作岗位的中青年读者为主,同时兼顾参加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
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 目录
序言
前言
基础篇 1
第1章 电气基础理论· 3
1.1 电路的基本理论 3
1.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3
1.1.2 电路的基本定律 4
1.1.3 电路的分析方法 5
1.2 正弦交流电路 6
1.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6
1.2.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 8
1.2.3 单一参数交流电路 9
1.2.4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10
1.2.5 电路的功率因数 12
1.2.6 电路的谐振现象 13
1.3 三相电路· 15
1.3.1 三相电源 15
1.3.2 三相负载 17
1.3.3 三相电路的功率 20
1.4磁路· 21
1.4.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1
1.4.2 磁性材料和磁性能 21
1.4.3磁路 21
1.5 直流稳压电路· 22
1.5.1 整流电路 22
1.5.2 滤波电路 24
1.5.3 稳压电路 25
1.6 数字电子技术· 27
1.6.1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27
1.6.2 数制与码制 27
1.6.3 基本逻辑门电路 30
1.6.4 组合逻辑电路 30
1.7 电磁场基本理论· 35
1.7.1 电荷和库仑定律 35
1.7.2 电场和电场强度 35
1.7.3 高斯定理 37
1.7.4电势 38
1.7.5 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39
1.8 接地理论· 40
1.8.1 接地系统的历史 40
1.8.2 系统接地和保护接地 40
1.8.3 多种接地系统的应用 41
1.8.4 各种接地系统应共用接地极 41
1.8.5 共用接地的接地电阻值 42
参考文献 42
第2章 建筑电气工程常用数据资料 43
2.1 常用标准· 43
2.1.1 国内标准的种类、分级和代号 43
2.1.2 常用电气设计规范和标准 43
2.1.3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50
2.1.4 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 51
2.2 常用数据· 53
2.2.1 单位指标法 53
2.2.2 需要系数法 54
2.2.3 电压偏差 55
2.2.4 谐波源 55
2.2.5 谐波限值 56
2.2.6 抑制谐波影响的措施 57
2.2.7 变配电站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57
2.2.8 电气安全净距 59
2.2.9 高低压开关柜通道*小宽度 60
2.2.10防护等级 61
2.3 速查图表· 61
2.3.1 无功功率补偿 61
2.3.2 电压损失 62
2.3.3 短路电流计算 66
2.4 导体选择· 81
2.4.1 导体的材料 81
2.4.2 导体的特点及应用 82
2.4.3 电线、电缆截面的选择 85
2.4.4 环境因素和校正系数 86
2.4.5 导体载流量 90
2.5 线路敷设 103
2.5.1 电气线路敷设说明 103
2.5.2 常用管材和槽盒的规格 104
2.5.3 强电线路敷设的要求和选型 109
2.5.4 弱电线路敷设要求和选型 118
2.6 常用设备 127
2.6.1 高压配电设备 127
2.6.2 低压配电设备 129
2.6.3 变压器 136
2.6.4 发电机组 147
2.6.5 电动机 150
2.6.6 不间断电源UPS和
应急电源EPS 161
2.6.7 电梯和自动扶梯 163
2.6.8 电动窗和自动幕帘 166
2.6.9 电热膜、电热缆和电伴热设备 166
2.6.10日用电器 168
参考文献 172
附录 172
附录A 国外项目 172
附录B 剧场建筑 177
附录C 体育建筑 188
第3章 工程设计基础 200
3.1 建筑电气设计的基础知识 200
3.1.1 建筑电气设计 200
3.1.2 制图规则 201
3.1.3 建筑电气设计文件编制要领 235
3.1.4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 240
3.1.5 BIM技术· 262
3.2 图形绘制 274
3.2.1 平面图 274
3.2.2 系统图 275
3.2.3 控制图 276
3.2.4 明细表 276
3.3 设计文件的编制 277
3.3.1 方案设计的文件编制 277
3.3.2 初步设计的文件编制 277
3.3.3 施工图设计的文件编制 280
3.4 实施方法 282
3.4.1 设计方法 282
3.4.2 设计管理 288
参考文献 290
第4章 绿色建筑 291
4.1 绿色建筑的发展 291
4.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291
4.1.2 绿色建筑的形成 295
4.1.3 绿色建筑在中国 296
4.2 绿色建筑的实践 297
4.2.1 绿色建筑标准 297
4.2.2 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297
4.2.3 绿色建筑的推进 298
4.3 绿色建筑与建筑电气工程 298
4.3.1 绿色建筑运营的基础 298
4.3.2 绿色建筑与建筑电气工程的关系 301
4.3.3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电气技术措施 302
4.3.4 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应用 305
参考文献 308
电气工程篇· 309
第5章 供配电系统 311
5.1 电力系统构成 311
5.1.1 电力系统 311
5.1.2 标称电压 312
5.1.3 特点和要求 313
5.1.4 电力用户 313
5.1.5 配电系统 314
5.1.6 电气设备 316
5.2 负荷计算 316
5.2.1 负荷种类 316
5.2.2 负荷特性 318
5.2.3 负荷计算 323
5.2.4 无功功率补偿 335
5.3 建筑供配电系统 337
5.3.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337
5.3.2电源 339
5.3.3电压 357
5.3.4 供电电源配置 357
5.3.5 电气一次系统 358
5.4 变配电所 371
5.4.1分类 371
5.4.2 所址选择 372
5.4.3 配变电装置的布置 373
5.4.4 柴油发电机房 377
5.5 短路电流计算 377
5.5.1 中性点运行方式 377
5.5.2 短路电流定义 380
5.5.3 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382
5.5.4 电气设备短路阻抗 384
5.5.5 短路电流计算实例 386
5.6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391
5.6.1 继电保护概述 391
5.6.2 相关系数 393
5.6.3 电力变压器保护 395
5.6.4 3~10kV线路保护 398
5.6.5 母线保护 401
5.6.6 电力电容器组保护 401
5.6.7 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保护 402
5.6.8 安全自动装置 404
5.6.9 对相关回路及设备的要求 405
5.6.10 微机综合保护· 407
5.6.11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 410
第6章 电动机与电力拖动· 417
6.1 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417
6.1.1 电动机的分类 417
6.1.2 直流电动机 417
6.1.3 交流异步电动机 420
6.1.4 交流同步电机 425
6.1.5 直线电动机 429
6.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分类与选用 437
6.2.1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 437
6.2.2 电力拖动的分类与比较 437
6.2.3 常用生产机械的负载类型和工作制 438
6.2.4 电动机的选择 442
6.3 电力拖动系统的起动 451
6.3.1 交流电动机的起动 451
6.3.2 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456
6.3.3 起动的校验 458
6.4 电力拖动系统的电气制动 458
6.4.1 能耗制动 458
6.4.2 回馈制动 459
6.4.3 反接制动 460
6.4.4 变频器传动中的制动状态 461
6.5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 462
6.5.1 调速的基本概念 462
6.5.2 电力拖动调速系统性能指标 463
6.5.3 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465
6.5.4 交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478
6.5.5 直线电动机控制技术 493
6.6 建筑设备的变频调速 494
6.6.1 变频器 494
6.6.2 变频调速电动机 497
6.6.3 变频调速的节能原理 498
第7章 电气设备控制· 500
7.1 电气设备控制概述 500
7.1.1 建筑设备 500
7.1.2 建筑设备的电气控制 500
7.1.3 电机系统控制的要点 500
7.1.4 电气设备控制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500
7.2 常用控制电器 501
7.2.1 控制电器 501
7.2.2 可编程序控制器 505
7.3 电气设备控制系统 509
7.3.1 开关控制 509
7.3.2 程序控制 509
7.3.3 调速控制 510
7.3.4 建筑设备一体化控制 511
参考文献· 513
第8章 电气照明· 516
8.1 照明设计标准 516
8.1.1 国内照明设计标准 516
8.1.2 国内照明节能标准 525
8.1.3 国内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528
8.1.4 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 531
8.1.5 光与健康 532
8.2 电光源、灯具及选用 533
8.2.1概述 533
8.2.2 热辐射光源 533
8.2.3 气体放电光源 537
8.2.4 新型固态光源 548
8.2.5 照明器特性 551
8.2.6 照明器分类 555
8.2.7 照明器的选用 558
8.3 照明计算及测量 560
8.3.1 照度计算的基本方法 560
8.3.2 平均照度计算 560
8.3.3 点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563
8.3.4 线光源直线照度计算 565
8.3.5 面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568
8.3.6 平均亮度计算 571
8.3.7 不舒适眩光计算 571
8.3.8 照明测量 575
8.4 照明控制与节能 579
8.4.1 照明控制的作用 579
8.4.2 照明控制系统 580
8.4.3 国内外照明控制系统介绍 580
8.4.4 绿色照明 582
8.4.5 道路照明智能控制 582
8.5 照明设计 584
8.5.1 光照设计 584
8.5.2 照明方式和种类 585
8.5.3 灯具布置 586
8.5.4 照明质量评价 587
8.5.5 照明电气设计 589
8.5.6 控制系统设计 591
8.5.7 照明设计软件 595
8.5.8 照明施工设计 597
8.5.9 照明设计实例 599
8.6 景观照明规划与设计 600
8.6.1 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 600
8.6.2 景观照明与表现 602
8.6.3 建筑泛光照明设计 602
8.6.4 商业街景观照明设计 604
8.6.5 广场照明设计 604
8.6.6 景观照明设计 605
8.6.7 城市夜景照明监控系统 606
参考文献 608
第9章 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 609
9.1 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概述 609
9.1.1 电磁兼容的概念 609
9.1.2 电磁干扰 609
9.1.3 电磁干扰源分类 609
9.1.4 电磁骚扰源分类 609
9.1.5 电磁干扰对电气电子设备的危害 610
9.1.6 电磁兼容的含义 610
9.1.7 电磁兼容的三要素 610
9.1.8 电磁兼容的限值间关联 610
9.1.9 电磁骚扰传播途径 610
9.1.10辐射骚扰 611
9.1.11 传导骚扰 611
9.1.12谐波 611
9.1.13 静电及危害 612
9.1.14 电能质量的概念 613
9.2 常用术语 613
9.3 电能质量标准体系 614
9.4 电能质量主要技术指标 615
9.4.1 电能质量指标体系 615
9.4.2 公共电网电能质量指标 617
9.4.3 建筑物供电系统谐波分量允许值 619
9.5 电磁环境 619
9.5.1 建筑电磁环境主要技术指标 619
9.5.2 架空线路的电磁辐射 621
9.5.3 超高压送电线下空间的工频磁场强度计算 626
9.6 配电系统谐波防治技术 626
9.6.1 配电系统谐波危害 626
9.6.2 谐波的产生 629
9.6.3 电气设备的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630
9.6.4 电气设备的谐波抗扰度 632
9.6.5 谐波预防措施 633
9.6.6 谐波治理措施 637
9.6.7 电压异常的预防与治理 638
9.7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639
9.7.1 电子与信息系统的抗扰度 639
9.7.2 电磁兼容的成本 639
9.7.3 电子信息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640
9.7.4 电源干扰的防护 640
9.7.5 信号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640
9.7.6 管线设计 641
9.8 电磁屏蔽技术 641
9.8.1 电磁屏蔽特点 641
9.8.2 电磁屏蔽材料与性能 642
9.8.3 电磁防护的屏蔽技术 643
9.9 电磁兼容防护技术 644
9.9.1 电磁兼容防护技术的概念与原理 644
9.9.2 电磁骚扰脉冲波形的快速时频域转换 648
9.9.3 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 649
9.9.4 导线及电缆之间的高频耦合 650
9.9.5 导线与电缆敷设、布线的要求 650
9.9.6 电磁防护的滤波技术 651
9.10 防静电工程· 654
9.10.1 静电的基本概念· 654
9.10.2 防静电工程分级标准· 654
9.10.3 防静电工程设计· 655
9.10.4 防静电环境课题和通风工程· 656
9.10.5 防静电安全工作台· 656
9.10.6 防静电工程材料· 657
9.10.7 防静电工程检测· 658
9.11 电磁兼容性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659
9.11.1 信息系统接地· 659
9.11.2 屏蔽接地· 660
9.11.3 防静电接地· 661
参考文献 664
第10章 清洁能源技术 666
10.1 能源互联网· 666
10.1.1能源构成· 666
10.1.2 广义能源互联网· 666
10.1.3 狭义能源互联网· 667
10.1.4 能源互联网特征· 668
10.1.5控制方式· 669
10.2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 669
10.2.1多能互补· 669
10.2.2集成优化· 670
10.2.3关键技术· 670
10.2.4指标体系· 672
10.2.5 清洁能源供给及多能互补供能方式· 673
10.3 微电网· 673
10.3.1结构· 673
10.3.2网络结构· 674
10.3.3系统控制· 675
10.3.4运行方式· 676
10.4 分布式电源发电技术· 677
10.4.1 分布式电源种类· 677
10.4.2 分布式发电装置· 677
10.4.3 分布式储能装置· 678
10.4.4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技术· 683
10.4.5 天然光的利用· 687
10.4.6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688
10.4.7 风力发电技术· 697
10.4.8 分布式电源接入· 703
10.4.9 分布式电源的供电方式· 705
10.4.10 电梯能量回收 707
第11章 建筑防雷保护 709
11.1 雷击建筑物过程· 709
11.1.1 雷电的形成机理· 709
11.1.2 雷击过程· 709
11.1.3 雷电流参数· 710
11.2 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 713
11.2.1 科学防雷的起源与发展· 713
11.2.2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716
11.2.3 建筑物内钢筋的连续性· 716
11.2.4 接闪器· 719
11.2.5 引下线· 719
11.2.6 接地装置· 721
11.2.7 防雷装置使用的材料· 722
11.2.8 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措施 724
11.2.9 外部防雷装置的检查和维护· 724
11.3 建筑物内部防雷装置· 725
11.3.1 一般要求· 725
11.3.2 防雷等电位连接· 726
11.3.3 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 727
11.3.4 存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防雷 727
11.4 建筑物内电气、电子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 728
11.4.1 雷击电磁脉冲· 728
11.4.2 建筑物的防雷区· 731
11.4.3 防雷击电磁脉冲(SPM)的设计· 732
11.4.4 共用接地系统· 732
11.4.5 屏蔽和合理布线· 736
11.4.6 屋顶设备的隔离防雷措施· 738
11.5 协调配合的SPD · 741
11.5.1 SPD的设置要求· 741
11.5.2 SPD的性能参数· 743
11.5.3 后备过电流保护器的选择· 747
11.5.4 SPD的能量配合原则· 749
11.5.5 SPD的安装· 750
11.6 隔离界面 758
参考文献· 760
第12章 电气安全 762
12.1 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 762
12.1.1概述· 762
12.1.2 人体的阻抗· 762
12.1.3 15~100Hz范围内正弦交流电流的效应· 764
12.1.4 直流电流效应· 765
12.1.5 接触电压限值· 766
12.2 常见接地系统 767
12.2.1概述· 767
12.2.2 TN系统及其特点 767
12.2.3 TT系统及其特点 768
12.2.4 IT系统及其特点 770
12.2.5 各接地系统适用性选择· 771
12.2.6 智能化系统的接地· 771
12.3 电击防护 772
12.3.1 电击防护的基本原则· 772
12.3.2 电气设备根据电击防护措施的分类· 773
12.3.3 电击防护措施· 774
12.3.4 附加防护措施· 783
12.4 部分特殊场所的电击防护措施 785
12.4.1浴室· 785
12.4.2游泳池· 787
12.4.3喷水池· 790
12.4.4桑拿室· 791
12.5 电气火灾的防范 792
12.5.1 电气火灾的成因· 792
12.5.2 热效应防护· 794
12.5.3 电弧故障的防范措施 795
12.6 过电流保护· 796
12.6.1概述 796
12.6.2 中性导体的保护 797
12.6.3 过负荷保护 797
12.6.4短路保护 798
参考文献 802
第13章 电梯与自动扶梯 803
13.1 电梯基本知识· 803
13.1.1 电梯的定义 803
13.1.2 电梯的基本规格 803
13.1.3 电梯的构成 803
13.1.4 电梯的性能指标 805
13.1.5 电梯的相关标准 806
13.2 电梯的分类· 807
13.2.1 按速度分类 807
13.2.2 按用途分类 807
13.2.3 按拖动方式分类 808
13.2.4 按有无司机分类 808
13.2.5 按控制方式分类 809
13.2.6 按曳引机结构分类 809
13.2.7 其他分类方式 809
13.3 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 809
13.3.1 电梯电力拖动系统的功能 809
13.3.2 直流电梯拖动系统 810
13.3.3 交流电梯拖动系统 811
13.3.4 变频调速电梯拖动系统 811
13.3.5 永磁同步电动机拖动电梯 813
13.4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814
13.4.1 电梯的信号控制 814
13.4.2 电梯控制中的主要电器部件 814
13.4.3 单台电梯的信号控制 817
13.4.4 电梯的并联控制与群控 818
13.4.5 人工智能在电梯中的应用 820
13.4.6 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821
13.5 电梯的安全保护· 822
13.5.1 电梯安全概述 822
13.5.2 电梯运行的安全保护 822
13.5.3 电梯的电气安全 823
13.5.4 电梯的安全操作 824
13.5.5 电梯的安全管理 824
13.6 电梯的选用与配置· 825
13.6.1概述 825
13.6.2 客流分析与输送能力 825
13.6.3 电梯交通配置CAD及举例 828
13.6.4 电梯的布置 829
13.7 自动扶梯· 830
13.7.1 自动扶梯特点与安全措施· 830
13.7.2 自动扶梯运输能力计算· 831
13.7.3 自动人行道· 831
13.8 消防电梯· 832
13.8.1 建筑物火警状态下的电梯· 832
13.8.2 消防电梯的功能与援救操作· 832
13.8.3 消防电梯的设置规定· 833
13.8.4 消防电梯的电气措施· 833
参考文献 834
信息与智能篇· 835
第14章 智能建筑与信息管理 837
14.1 智能建筑概述· 837
14.1.1 智能建筑概念及其发展背景· 837
14.1.2 建筑智能化系统与技术· 838
14.1.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架构· 841
14.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 844
14.2.1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概述· 845
14.2.2 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体系结构· 845
14.2.3 系统集成功能与模式· 847
14.2.4 系统集成平台基本特征与技术 847
14.2.5 系统集成工程设计· 849
14.3 智能建筑信息化管理· 850
14.3.1 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 851
14.3.2基于BIM的智能建筑FM 系统· 852
14.3.3 智能建筑互联网云运维平台应用 854
参考文献 858
第15章 通信与网络 859
15.1概述· 859
15.1.1 信息通信网络与建筑智能化· 859
15.1.2 信息与通信网络与公用电信网互联互通 859
15.1.3 公用通信网工程界面· 859
15.2 信息通信网络工程设计· 860
15.2.1 光纤接入系统· 860
15.2.2 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包括调度系统、会议电话系统和呼叫中心)· 863
15.2.3 信息网络系统· 873
15.2.4 卫星通信系统· 880
15.2.5 无线覆盖系统· 880
15.3 通信设施项目管理与设备安装· 881
15.3.1项目管理· 881
15.3.2机房要求· 883
15.3.3设备安装· 885
15.4 信息通信设施的供电和接地· 885
15.4.1供电方式· 885
15.4.2接地· 885
参考标准· 886
第16章 综合布线系统 887
16.1概述· 887
16.1.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特点· 887
16.1.2 布线系统简介· 887
16.1.3 布线系统标准· 888
16.2 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890
16.2.1 布线系统主流应用技术和个性化设计要点 890
16.2.2 布线系统总体架构· 893
16.2.3 布线工程各部分设计要点· 896
16.2.4缆线长度· 898
16.2.5 开放办公楼布线系统· 898
16.2.6 工业布线系统· 899
16.2.7布线PoE供电应用 899
16.2.8 屏蔽布线系统· 900
16.2.9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 901
16.3 用户需求与规划(仅对楼宇布线)· 910
16.3.1 布线系统用户需求分析· 910
16.3.2系统配置· 910
16.4 产品选用· 914
16.4.1 缆线的选用· 914
16.4.2 接插件选用· 915
16.4.3 机架与机柜· 916
16.4.4标识选用· 917
16.5 光纤到用户单元· 918
16.5.1 光纤接入网· 918
16.5.2 配线系统构架· 918
16.5.3 光、电缆混合配线网· 919
16.5.4 用户接入点设置原则· 919
16.5.5系统配置· 920
16.5.6 光纤到用户单元的系统架构(不同类建筑物)与配置举例 921
16.5.7 工程建设分工· 924
16.5.8 用户接入点连接模型· 924
16.5.9产品选择· 924
16.6 配线设施安装设计· 927
16.6.1缆线敷设· 927
16.6.2管槽安装· 928
16.6.3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930
16.6.4 场所设置要求· 931
16.7 防护与接地 932
16.7.1电气防护· 932
16.7.2接地· 933
16.7.3 缆线安全特性· 934
16.8 系统指标 935
16.8.1机械性能· 935
16.8.2电气特性· 936
16.8.3 系统性能指标参数· 936
16.9 布线系统的运维和管理 937
16.9.1 工程管理等级· 937
16.9.2 标签标识的部位和特定要求· 938
16.9.3 色标表示的业务种类· 938
16.10 布线工程测试 938
16.10.1 布线工程质量的保障 938
16.10.2 质量计划的说明 938
16.10.3 测试指标项目 939
16.10.4 工程性能测试 939
16.11 工程验收 944
16.11.1 光纤到用户单元工程质量评判标准 944
16.1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质量评判 944
第17章 建筑设备监控 946
17.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概述 946
17.1.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 946
17.1.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技术手段 946
17.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 948
17.2.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设计界面及基本监控内容· 949
17.2.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获取· 986
17.2.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 995
17.2.4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数据使用· 998
17.2.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物联网· 1009
17.3 建筑设备监控平台的建设 1011
17.3.1 建筑设备监控平台 1011
17.3.2 基于数据挖掘的BA系统与
建筑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1011
参考文献 1014
第18章 安全防范系统· 1015
18.1 安全防范概述 1015
18.1.1 安全防范的含义 1015
18.1.2 安全防范的手段 1015
18.1.3 安全防范技术 1015
18.1.4 风险防范规划 1015
18.1.5 系统架构规划 1016
18.1.6 人力防范规划 1017
18.2 安全防范系统简介 1017
18.2.1 相关技术规范 1017
18.2.2 安全防范系统的功能 1018
18.2.3 安全防范系统的环境 1018
18.2.4 安全系统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联系 1018
18.2.5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构成 1018
18.2.6 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理 1018
18.2.7 安全防范系统的预警功能 1019
18.2.8 安全防范系统的目标确定 1019
18.3 视频监控系统 1019
18.3.1系统概述 1019
18.3.2摄像机 1020
18.3.3后端设备 1024
18.3.4 屏幕显示设备 1026
18.3.5存储技术 1027
18.3.6 监控中心工程 1031
18.3.7 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1032
18.4 报警系统 1036
18.4.1系统概述 1036
18.4.2 入侵报警系统 1037
18.4.3 紧急报警系统 1038
18.4.4 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要点 1039
18.5 出入口控制系统 1042
18.5.1系统概述 1042
18.5.2 系统验证方式 1043
18.5.3 应用系统架构 1043
18.5.4访客系统 1045
18.5.5门禁系统 1045
18.5.6 人员通道系统 1048
18.5.7梯控系统 1050
18.5.8 可视对讲系统 1051
18.6 停车库(场)管理系统 1054
18.7 巡更系统 1055
18.8 安防综合管理系统 1056
18.8.1系统概述 1056
18.8.2集成功能 1056
18.8.3 系统联动功能 1057
18.9 安防技术发展的愿景 1058
第19章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060
19.1 基本概念与原理 1060
19.1.1 火灾探测与报警技术的发展 1060
19.1.2 火灾蔓延与类型 1061
19.1.3 火灾探测器 1061
19.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66
19.1.5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068
19.1.6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1069
19.1.7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069
19.1.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其他设备 1070
1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1072
19.2.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 1072
19.2.2 报警区域与探测区域的划分 1072
19.2.3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073
19.2.4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 1073
19.2.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1075
19.2.6 区域显示器的设置 1075
19.2.7 火灾警报器的设置 1075
19.2.8 消防应急广播的设置 1075
19.2.9 消防专用电话的设置 1075
19.2.10 模块的设置 1076
19.3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1076
19.3.1 系统的组成形式与一般规定 1076
19.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77
19.3.3 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78
19.3.4 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78
19.3.5 防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0
19.3.6 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0
19.3.7 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1
19.3.8 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1
19.3.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3
19.3.10 供配电系统等相关的联动控制设计 1084
19.4 消防控制室 1085
19.4.1 消防控制室的功能 1085
19.4.2 消防控制室的设备配置 1085
19.4.3 消防控制室的选址与室内设备布置· 1086
19.4.4其他规定 1086
1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供电 1086
19.5.1 系统供电的一般规定 1086
19.5.2系统接地 1086
19.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 1087
19.6.1 布线的一般规定 1087
19.6.2室内布线 1087
19.7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1088
19.7.1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的一般规定· 1088
19.7.2 可燃气体探测器的设置 1088
19.7.3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的设置· 1088
19.8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1088
19.8.1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一般规定· 1088
19.8.2 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1089
19.8.3 测温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1089
19.8.4 独立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设置· 1089
19.8.5 电气火灾监控器的设置 1089
19.9 典型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89
19.9.1 道路隧道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89
19.9.2 油罐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90
19.9.3 综合管廊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90
19.9.4高度大于12m的空间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091
19.10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施工与调试· 1091
19.10.1设备安装 1091
19.10.2系统调试 1093
19.10.3竣工验收 1093
19.11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1094
19.11.1 安全管理与维护 1094
19.11.2 信息存储与管理 1094
19.11.3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1094
19.12案例· 1095
19.12.1 典型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平面图设计案例 1095
19.12.2 三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形式的系统图案例 1099
19.12.3 运行与管理手册 1102
19.12.4 消防控制室设备布置案例 1104
参考标准 1107
第20章 视音频系统 1108
20.1 视音频系统基础 1108
20.1.1 视频系统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 1108
20.1.2 音频系统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 1111
20.1.3 视音频系统分类和组成 1115
20.1.4 现代视音频系统发展 1115
20.1.5 视音频系统常用技术规范和标准 1115
20.2 视频系统 1116
20.2.1 视频显示系统 1116
20.2.2摄像系统 1121
20.2.3录播系统 1122
20.2.4 远程视频系统 1123
20.3 音频系统 1125
20.3.1扩声系统 1125
20.3.2 会议发言讨论系统 1145
20.3.3 同声传译系统 1147
20.4 集中控制系统 1148
20.4.1 集中控制系统分类与组成 1148
20.4.2 功能和性能 1149
20.5 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 1149
20.5.1 智能管理服务系统 1149
20.5.2 电子签到系统 1150
20.5.3 电子表决系统 1151
20.5.4 无纸化会议系统 1152
20.6 视音频系统应用 1153
20.6.1 视音频系统应用集成要点 1153
20.6.2 视音频系统应用设备选型 1153
20.6.3 视音频系统工程实施流程 1154
20.6.4 视音频系统与相关专业配合 1155
20.7 电子会议应用 1156
20.7.1 电子会议场所的应用分类和组成 1156
20.7.2 小型会议室 1156
20.7.3 大中型会议室 1157
20.7.4 远程视频会议应用 1157
20.7.5 报告厅、多功能厅 1159
20.7.6 视音频总控室 1160
20.8 特殊行业应用 1162
20.8.1 指挥中心、集控中心、控制室 1162
20.8.2医疗行业 1162
20.8.3酒店行业 1164
第21章 智慧城市· 1165
21.1 智慧城市的发展 1165
21.1.1 城市发展的智慧 1165
21.1.2 智慧城市概念 1166
21.1.3 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 1167
21.2 智慧城市的构成 1168
21.2.1 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 1168
21.2.2 智慧城市的功能设计 1170
21.2.3 智慧城市的系统架构设计 1170
21.2.4 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的保障支撑体系 1171
21.3 智慧城市与建筑电气工程 1173
21.3.1 智慧城市设计与建筑电气工程 1173
21.3.2 智慧城区建设中的电气工程· 1174
21.3.3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对接· 1180
21.3.4 以能源管理为中心的智慧城市 1180
21.4小结 1188
参考文献 1188
现代建筑电气工程师手册 作者简介
洪元颐,北京建筑设计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专业一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名誉理事长。作者王厚余,著名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技术专家,国际电工委员会ICE/TCC4中国归口委员会及全国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作者程大章,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信息化部副部长。建筑部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智能学科组长,上海市智能建筑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电子学会副理事长等。长期从事智能控制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咨询工作。2010年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主持编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验证标准》《建筑智能施工及验收规范》与《智能建筑评估标准》,参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出版著作主要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导论》《智能建筑理论与工程实践》《智能化大楼的建筑设备》《智能建筑楼宇自控系统》等图书,发表论文90余篇。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建筑电工
¥11.8¥28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一句顶一万句 (印签版)
¥40.4¥68 -
百年书评史散论
¥14.9¥38 -
1980年代:小说六记
¥5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