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分离.互动与调适

分离.互动与调适

作者:李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24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73.5(7.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分离.互动与调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54550
  • 条形码:9787520154550 ; 978-7-5201-5455-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分离.互动与调适 本书特色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一个壮族村庄作为主要切入点,根据其成员流动的形式和路线,关联流出地和流入地,以探讨壮族社会人口流动的成因、特点和规律;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探寻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和沟通。为了适应空间分离带来的新变化,两种空间下的乡村社会成员不断做出努力进行调整和适应。外出者在新空间中的文化适应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留守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青壮年外流带来的村落劳动力的缺乏、社会文化角色的缺失,以及外出者引入的资金、物质、信息、观念等的新冲击。因此,留守者及其所属社会不得不做出新调整,原空间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无从避免,其中*代表性和*严重的变迁层面涉及生计方式、婚姻家庭、公共参与和闲暇生活等。

分离.互动与调适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我国现代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以广西南宁一个壮族村庄作为主要切入点,根据其成员流动的形式和路线,关联流出地和流入地,以探讨壮族社会人口流动的成因、特点和规律;运用多点田野及人口流动民族志等方法,既从流出地的视角探讨人口外流对原空间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又从流入地的视角分析流动者在新空间的适应过程,同时探寻空间分离背景下的实践者如何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方式加强彼此的联系和沟通。为了适应空间分离带来的新变化,两种空间下的乡村社会成员不断做出努力进行调整和适应。外出者在新空间中的文化适应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留守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量青壮年外流带来的村落劳动力的缺乏、社会文化角色的缺失,以及外出者引入的资金、物质、信息、观念等的新冲击。因此,留守者及其所属社会不得不做出新调整,原空间社会文化的整体变迁无从避免,其中拥有代表性和很严重的变迁层面涉及生计方式、婚姻家庭、公共参与和闲暇生活等。

分离.互动与调适 目录

绪论
**章 原空间:聚落环境、历史与社会文化
  **节 聚落的空间环境及背景
  第二节 村落的生计方式与传统文化
  第三节 国家民族政策的实施与地方民族关系
  第四节 原空间的松动:集体化时期的人口流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空间拓展与社会分离:村落打工文化的形成
  **节 空间拓展的历程
  第二节 空间拓展的动因
  第三节 空间拓展的策略与分离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空间的文化适应:他乡生活
  **节 物质层面的适应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适应
  第三节 精神层面的适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原空间的调适与变迁:分离背景下的留守社会与文化
  **节 生计方式
  第二节 婚姻家庭
  第三节 公共参与和闲暇生活
  第四节 村落关系与语言认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种空间下的互动与维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节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不同空间下的沟通方式
  第二节 春节:同一时空下的短暂聚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节 分离、互动与调适
  第二节 问题与思考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分离.互动与调适 作者简介

李虎,男,壮族,1982年生,广西马山人,人类学博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兼职编辑,第八批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三峡民俗文化等研究。在《广西民族研究》《民俗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CSSCI来源刊15篇。出版《太安农耕文化与区域社会》《乡土太安》《重庆民族乡概况丛书·石桥卷》等著作4部,主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集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边缘少数民族代耕农的民族志研究”1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