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计算机网络-(第4版)

作者:张曾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3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1.3(7.0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计算机网络-(第4版) 版权信息

计算机网络-(第4版)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计算机网络技术。首先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概念、发展概况和体系结构,然后以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五层体系结构为主线,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后讲述网络安全技术。 全书注重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它们是学习网络*重要的知识点,同时也尽量反映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 本书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本科生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也可作为其他类专业和其他授课对象的教材,还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从事相关开发研究工作的参考资料。

计算机网络-(第4版) 内容简介

内容上,本书以因特网为中心,重点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和协议规范,这是计算机网络课程讲授的看家本领,同时也跟踪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技术;思路上,以因特网五层体系结构为主线,自下而上逐层进行介绍。2. 以太网是计算机网络课程重点内容之一,本书推导了CSMA/CD以太网组网的必要条件,并执此牛耳讲述以太网的演进,其技术发展的逻辑思路更加明晰,这在作者阅读过的相关书籍中尚未见过。

计算机网络-(第4版)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1
1.1.1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背景1
1.1.2计算机网络的产生2
1.1.3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4
1.1.4Internet时代6
1.1.5物联网的产生7
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8
1.2.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8
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9
1.2.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15
1.2.4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交换方式16
1.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8
1.3.1OSI体系结构18
1.3.2TCP/IP体系结构21
1.3.3五层体系结构21
1.4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24
1.4.1标准化组织24
1.4.2RFC文档25
思考题25 第2章物理层27
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27
2.2频带传输技术29
2.2.1什么是频带传输29
2.2.2调制解调技术30
2.3基带传输技术31
2.3.1什么是基带传输31
2.3.2编码解码技术32
2.4信道复用技术35
2.4.1什么是信道复用35
2.4.2频分复用(FDM)36
2.4.3时分复用(TDM)和统计时分复用(STDM)36
2.4.4波分复用(WDM)37
2.4.5数字传输系统SDH/SONET38
2.5宽带接入技术42
2.5.1用户计算机接入Internet的方式42
2.5.2数字用户线xDSL43
2.5.3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HFC)45
2.5.4光纤接入FTTx47
2.6信道的传输性能49
2.6.1信道的带宽和信号的波特率49
2.6.2信道的极限传输能力50
2.7传输媒体51
2.7.1电磁波及其频谱51
2.7.2双绞线52
2.7.3同轴电缆52
2.7.4光纤53
2.7.5无线传输54
思考题56 第3章数据链路层58
3.1数据链路及其传输中的问题58
3.1.1数据链路及其功能58
3.1.2数据链路传输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58
3.2帧同步和透明传输60
3.2.1帧同步60
3.2.2透明传输61
3.3差错检验62
3.3.1差错检验方法62
3.3.2循环冗余检验(CRC)63
3.4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64
3.5点对点协议(PPP)65
3.5.1PPP及其帧格式65
3.5.2PPP运行状态图66
3.5.3PPP的身份认证67
思考题67 第4章以太网68
4.1IEEE 802 LAN体系结构68
4.1.1IEEE 802 LAN标准68
4.1.2IEEE 802 LAN参考模型69
4.1.3媒体接入控制子层70
4.1.4逻辑链路控制子层72
4.2以太网的媒体接入控制子层73
4.2.1以太网的前世今生73
4.2.2以太网媒体接入控制机制CSMA/CD75
4.2.3以太网冲突检测机制的必要条件77
4.2.4以太网帧格式79
4.2.5以太网的数据传输80
4.2.6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82
4.2.7以太网传输特点83
4.2.8全双工以太网84
4.3以太网的技术演进85
4.3.1CSMA/CD引发的以太网技术演进85
4.3.2传统以太网87
4.3.3100BaseT以太网91
4.3.4吉比特以太网95
4.3.510吉比特以太网98
4.3.640/100吉比特以太网101
4.3.7向太比特以太网迈进101
4.4交换式以太网102
4.4.1网桥102
4.4.2交换机104
4.4.3交换式以太网及其特点105
4.5虚拟局域网(VLAN)107
4.5.1VLAN及其特点107
4.5.2VLAN帧格式108
4.5.3VLAN内广播109
4.5.4VLAN间访问110
思考题112 第5章无线计算机网络114
5.1无线局域网(WLAN)114
5.1.1IEEE 802.11 WLAN114
5.1.2IEEE 802.11物理层标准116
5.1.3IEEE 802.11 MAC层帧和帧格式120
5.1.4IEEE 802.11 MAC层DCF122
5.1.5IEEE 802.11 MAC层PCF128
5.1.6WLAN管理129
5.2无线城域网(WMAN)131
5.2.1IEEE 802.16标准和WiMax131
5.2.2WiMax网络132
5.2.3IEEE 802.16 WMAN体系结构132
5.3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134
5.3.1蓝牙系统135
5.3.2ZigBee137
5.4无线人体区域网(WBAN)138
思考题139 第6章网络层140
6.1网络层的功能140
6.1.1网络层核心功能——网络互联140
6.1.2网络互联的关键设备——路由器141
6.1.3Internet网际层143
6.2网际协议(IP)144
6.2.1基本的IP地址——分类二级IPv4地址144
6.2.2划分子网——分类三级IPv4地址146
6.2.3构造超网——无类别二级IPv4地址147
6.2.4IP数据报格式149
6.2.5IP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151
6.2.6IP数据报转发154
6.2.7IP数据报选项159
6.3地址解析协议(ARP)160
6.3.1IP数据报传输中的地址转换160
6.3.2ARP地址解析机制162
6.4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163
6.4.1ICMP及其报文格式163
6.4.2ICMP报文164
6.5路由选择协议166
6.5.1路由器的动态路由选择166
6.5.2路由信息协议(RIP)168
6.5.3开放*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172
6.5.4边界网关协议(BGP)178
6.6IP多播181
6.6.1IP多播和多播协议181
6.6.2因特网组管理协议(IGMP)183
6.6.3距离矢量多播路由选择协议(DVMRP)185
6.7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188
6.7.1IPv6及其特点188
6.7.2IPv6地址189
6.7.3IPv6数据报格式191
6.7.4IPv4向IPv6过渡193
6.8IP主干网195
6.8.1IP over ATM196
6.8.2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200
6.8.3IP over SDH203
6.8.4IP over WDM203
思考题204 第7章传输层208
7.1传输层的功能208
7.2传输层端口209
7.2.1端口及其作用209
7.2.2端口类型210
7.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211
7.3.1UDP用户数据报211
7.3.2UDP伪报头211
7.3.3UDP的特点212
7.4传输控制协议(TCP)212
7.4.1可靠传输工作原理212
7.4.2TCP报文段217
7.4.3TCP连接管理221
7.4.4TCP差错控制224
7.4.5TCP流量控制228
7.4.6TCP拥塞控制231
7.5多媒体传输及其协议237
7.5.1多媒体传输的特点和问题237
7.5.2多媒体传输和播放系统238
7.5.3实时传输协议(RTP)240
7.5.4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242
7.5.5实时流式协议(RTSP)243
思考题244 第8章应用层247
8.1网络应用进程的工作模式247
8.1.1C/S模式和P2P模式247
8.1.2C/S模式和P2P模式的比较248
8.2域名系统(DNS)249
8.2.1Internet域名结构249
8.2.2域名解析250
8.3文件传输协议254
8.3.1文件传输协议的工作机制254
8.3.2FTP访问控制255
8.4电子邮件256
8.4.1电子邮件相关标准256
8.4.2电子邮件系统257
8.4.3电子邮件的信息格式258
8.4.4简单的邮件传送协议(SMTP)261
8.4.5邮局协议POP3262
8.5万维网(WWW)262
8.5.1什么是万维网262
8.5.2万维网工作机制263
8.5.3统一资源定位符(URL)266
8.5.4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266
8.5.5静态Web文档268
8.5.6动态Web文档和活动Web文档271
8.5.7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275
8.6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278
8.6.1DHCP的功能278
8.6.2DHCP工作机制278
8.7SNMP网络管理系统280
8.7.1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280
8.7.2SNMP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及规范280
8.7.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82
8.7.4管理信息结构(SMI)285
8.7.5管理信息库(MIB)288
8.8网络应用程序设计290
8.8.1TCP/IP网络API——Socket机制290
8.8.2Socket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概要292
8.9P2P应用295
8.9.1MP3共享服务Napster 295
8.9.2文件共享服务BitTorrent296
思考题298 第9章网络安全301
9.1网络安全结构ISOSA301
9.2数据加密技术302
9.2.1密码学基础302
9.2.2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公开密钥密码体制304
9.2.3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经典算法DES305
9.2.4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经典算法RSA310
9.3数字签名和报文摘要312
9.3.1数字签名312
9.3.2报文摘要313
9.4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315
9.4.1什么是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315
9.4.2基于对称密钥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315
9.4.3基于公钥的身份认证和公钥分配317
9.5Internet网络安全技术318
9.5.1网络层安全技术319
9.5.2传输层安全技术322
9.5.3应用层安全技术324
9.6虚拟专用网(VPN)326
9.6.1VPN及其类型326
9.6.2VPN隧道和隧道协议328
9.6.3L2TP VPN329
9.6.4IPSec VPN332
9.7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334
9.7.1防火墙技术334
9.7.2防火墙系统335
9.7.3入侵检测系统(IDS)338
思考题340 参考文献342
展开全部

计算机网络-(第4版)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有关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和企业网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编写出版教材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本,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