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费曼学习法(用输出倒逼输入)
¥31.5¥45.0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35.7¥59.8人间告白
¥25.4¥49.8被讨厌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31.3¥55.0
五四那批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051757
- 条形码:9787547051757 ; 978-7-5470-5175-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五四那批人 本书特色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适合大众的有学术积淀的畅销书 ●全面、完整、**解读
五四那批人 内容简介
作者对五四时期的风云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適、鲁迅、吴虞、易白沙、钱玄同、刘半农、张东荪、王光祈、杜亚泉、吴宓等进行了深入考察, 写出了他们在五四运动中的活动表现、思想主张和历史贡献等, 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进行了细致剖析, 回答了多年来人们的疑惑。
五四那批人 目录
**章 有革命家气质的启蒙思想家:陈独秀
一、他为什么要发起新文化运动
二、他为什么将“民主与科学”作为新文化的核心价值
三、为什么说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
四、他为什么要激烈地反孔批儒
五、陈独秀的反孔批儒是全盘反传统吗
六、他在思想启蒙时忘记政治救亡了吗
七、他是怎样被谣言杀出北大的
八、新文化阵营是怎样分裂的
九、他为什么信仰“无产阶级专政”的列宁主义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
一、他是怎样加入《新青年》阵营的
二、为什么说他是五四青年的思想导师
三、他为什么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学
四、他为什么也主张动的文明与静的文明
五、他为什么呼吁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
六、他究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哪些内容
七、他是怎样解释“平民主义”内涵的
八、如何看待“问题与主义”之争
九、他为什么认为产业落后的中国仍然能够实现社会主义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呵护者:蔡元培
一、他为什么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二、他是如何为北大延聘各方面人才的
三、他是如何将“教授治校”理念付诸实施的
四、他为什么要停办北大工商两科
五、他为什么要在北大率先废门设系
六、他是如何在北大率先实现男女同校的
七、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八、他是如何保护爱国青年学生的
九、他与各派政治势力究竟有着怎样的关联
第四章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将:胡适
一、他是如何与陈独秀交往并加盟《新青年》的
二、他为什么耍提倡并尝试白话文
三、为什么说《中国哲学史大纲》具有学术典范意义
四、他是如何支持并推动新文化运动的
五、他为什么积极提倡健全的个性主义
六、他是怎样宣扬杜威的实验主义的
七、他为什么从提倡新文学转向整理国故
八、如何看待新文化建构的十六字言
九、为什么约定“二十年不谈政治”的他后来要谈政治
十、为什么说他不是“全盘西化”论者
第五章 近代中国的“民族魂”:鲁迅
一、他为什么要深刻批判国民性
二、他为什么要参加新文化运动
三、他为什么要发出“礼教吃人”的呐喊
四、他是怎样批判传统孝道及节烈观的
五、如何看待鲁迅的反孔批儒的偏激性
六、为什么鲁迅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民族魂”
第六章 反孔非儒两斗士:吴虞与易白沙
一、为什么说易白沙是五四反孔**人
二、为什么说易白沙的评孔之论是平允的
三、吴虞为什么要响应易白沙的评孔之论
四、吴虞是如何从学理上批判儒学的
五、吴虞是怎样揭示忠孝与专制之内在关联的
六、吴虞为什么被誉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双簧戏”的主角:钱玄同与刘半农
一、钱玄同为什么会从章门弟子转变为激进的反传统者
二、钱玄同与刘半农为什么要唱“双簧戏
三、钱玄同为什么激烈地反孔并主张全盘欧化
四、钱玄同为什么主张废除汉字
五、钱玄同对文字改革究竟做出了哪些贡献
六、“她”字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五四那批人 节选
《五四那批人》: 李大钊较多地介绍的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关于唯物史观,李大钊首先指出,它不是马克思的创造,也不是马克思独有的理论,早在马克思之前孔多塞、圣西门等就提出了这一理论。李大钊尽管也说到历史唯物论者“于那些经济以外的一切物质的条件,也认他于人类社会有意义、有影响。不过……只把他们看作经济的要件的支流”,但却肯定地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要点是承认社会经济的构造是*重要的;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是有不可抗性的”,它能够影响其他社会现象,“而不能与其他社会现象发生相互的影响,或单受别的社会现象的影响”。“经济构造是社会的基础构造,全社会的表面构造,都依着他迁移变化。”经济构造变化有其“*高动因”,对此*高动因,不同的人看法不一,有人认为*高动因在于人口的过多增加,马克思则认为此*高动因是社会生产力。 李大钊确信唯物史观的这些原理是正确的。他举了一些法律、宗教现象证明经济现象的主动和不受他种现象左右。至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他引了河上肇摘译的有关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序言》中的若干段落,而后指出其中两个要点:一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文化的说明”。它认为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的结构。这是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政治的、法制的、伦理的、哲学的,即一切精神的现象构成社会的表层结构,这些表层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而导致基础结构变动的*高动因则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主动的东西,人类意识丝毫不能给它以影响,而它却决定人类的精神、意识、主义、思想,使其适应它的发展。二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社会组织进化论。它认为生产力与生产组织有密切关系,生产力一变动,社会组织必须随之变动。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当*初助长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组织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反而束缚、妨碍生产力发展时,生产力与此社会组织之间便会产生愈来愈尖锐的冲突,结局是旧的社会组织非崩坏不可。然而,生产力的发展非到它所活动的社会不能容纳它的程度之时,该社会组织是万万不能打破的;而在旧社会组织内孕育而生的新的社会组织,在其没有完全长成,可以自然脱离母胎之时,也是万万不能发生,恰如孵卵,打破卵壳,使幼雏早生,是万万无效的。 关于阶级斗争,李大钊认识到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他的唯物史观密切关联,阶级斗争产生于一定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经济地位的人们之间由于经济利害关系发生的压迫和反抗压迫的斗争,它是被压迫阶级自觉的一种表现,同时认为这种阶级斗争与生物学和社会学上以宇宙间一切生命的“自我发展”为根本动机的“竞争”有相同意义。李大钊对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比较熟悉,故他认为马克思与斯宾塞不同之处在于,他运用唯物史观得出阶级斗争结论之后,进一步指出了被压迫者的阶级斗争将从争经济利益发展到争政治权力,“直至那建在阶级对立上的经济的构造自己进化,发生了一种新变化为止”。 ……
五四那批人 作者简介
左玉河,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及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版有《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张东荪传》《张东荪学术思想评传》《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婚丧嫁娶》《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6.4¥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6.7¥39.8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征缅歼敌亲历记
¥6.3¥19.8 -
中统特务活动史-图文版
¥25.5¥50 -
民国外交-亲历者口述实录
¥15¥39 -
1927-1937年-民国劳资争议研究
¥24.8¥45 -
抗战中的延安
¥8.9¥20 -
九一八事变
¥6.4¥18
《梦溪笔谈》赏析
¥9.9¥29.8玛卡传奇-调节荷尔蒙的植物MACA
¥9.9¥29.8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无障碍阅读
¥9.1¥18.8讲述先秦-中国往事-上
¥12.2¥16.0走进鲁迅:鲁迅演讲
¥20.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