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一函2册)
-
>
方剂学
-
>
(精)河南古代医家经验辑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医案摘奇·雪雅堂医案合集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用药禁忌书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
金匮要略速学速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342973
- 条形码:9787122342973 ; 978-7-122-3429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金匮要略速学速记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为蓝本,精选原文,并做名词解释;图解示意以图表形式提炼要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解疑部分旨在解答学生的疑惑 ;拓展部分,旨在与伤寒论中相关内容做对比。本书适用于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复习中医经典的临床中医师阅读。
金匮要略速学速记 内容简介
读经典为中医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其中《金匮要略》原文文字古奥、言简意赅,学习难度较大。本文精选398条原文,按原文顺序,以图文形式进行介绍,对个别对原文艰涩难懂的词语作出简要解释,通过相关知识补充,进一步开拓学习者的思维广度。
金匮要略速学速记 目录
一、治未病的治疗法则 001
二、论述发病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以及早期治疗 003
三、望面部气色诊断疾病并判断预后 005
四、听声音辨病位 007
五、望、闻结合诊病的方法 007
六、望呼吸以辨别病位之上下、病情之虚实,并判断其预后凶吉 008
七、脉、色与四时相结合的诊病方法 008
八、与时令不符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 009
九、脉象主病随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010
十、厥阳的病机 010
十一、卒厥的病机和预后 011
十二、判断疾病预后的一般规律 012
十三、疾病的分类及五邪中人的一般规律 013
十四、表里同病的先后缓急治则 015
十五、痼疾加卒病的先后治则 016
十六、根据五脏病喜恶进行治疗和护理 016
十七、治疗杂病应掌握疾病的症结所在审因论治 017
Part 2 痉湿暍病脉证治 018
一、论述刚痉的证候 018
二、论述柔痉的证候 018
三、从脉象论述痉病预后 019
四、论述过汗致痉 019
五、论述误下致痉 019
六、论述疮家误汗致痉 020
七、论述痉病的主要证候 020
八、论述痉病的两种转归 021
九、论述痉病的主脉 022
十、论述痉病有灸疮预后 022
十一、柔痉证治 023
栝楼桂枝汤方 023
十二、论述欲作刚痉证治 024
葛根汤方 025
十三、论述阳明痉病证治 026
大承气汤方 026
十四、论述湿痹的证候和治法 027
十五、论述湿病发黄的证候 028
十六、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 029
十七、论述湿病误下的坏证 030
十八、论述风湿在表的发汗方法 030
十九、论述头中寒湿证治 031
二十、论述寒湿在表证治 032
麻黄加术汤方 032
二十一、论述风湿在表证治和成因 033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033
二十二、论述风湿兼气虚证治 034
防己黄芪汤方 034
二十三、论述风湿在表兼表阳虚证治 035
桂枝附子汤方 036
白术附子汤方 036
二十四、论述风湿表里阳气俱虚证治 037
甘草附子汤方 038
二十五、论述伤暑的主要病证和误治后的变证 039
二十六、论述伤暑偏于热盛的证治 040
白虎加人参汤方 040
二十七、论述伤暑湿盛的证治 041
一物瓜蒂汤方 041
Part 3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043
一、论述百合病的病因、证候、治疗原则和预后 043
二、论述百合病误汗后救治法 045
百合知母汤方 045
三、论述百合病误下后救治法 045
滑石代赭汤方 046
四、百合病误治后救治法 046
百合鸡子汤方 047
五、论述百合病的正治法 047
百合地黄汤方 047
六、论述百合病出现口渴的证治 048
百合洗方 049
七、论述百合病变渴用百合洗方治疗不效证治 049
栝楼牡蛎散方 049
八、论述百合病变热证治 050
百合滑石散方 050
九、百合病治疗原则 051
十、论述狐惑病的证治 052
甘草泻心汤方 052
十一、论述湿毒蚀于前阴的外治法 053
苦参汤方 053
十二、论述湿毒蚀于后阴的外治法 053
雄黄熏方 054
十三、论述狐惑酿脓的证治 054
赤豆当归散方 054
十四、论述阳毒的证治 055
十五、论述阴毒的证治 055
升麻鳖甲汤方 056
Part 4 疟病脉证并治 057
一、疟病的脉象和基本治法 057
二、疟母的形成及其证治 057
鳖甲煎丸方 058
三、瘅疟的病机及其证候 059
四、温疟证治 059
白虎加桂枝汤方 060
五、牝疟证治 060
蜀漆散方 060
Part 5 中风历节病脉证治 061
一、论述中风病的病机及在络、经、腑、脏的不同见症 061
二、论述中风的病机与脉症 062
三、论述中风夹寒证治 063
侯氏黑散方 063
四、论述中风与瘾疹的发病机制 064
五、论述肝阳亢盛,风邪内动的证治 065
风引汤方 065
六、论述血虚火热证治 066
防己地黄汤 066
七、论述头风的外治法 066
头风摩散方 066
八、论述肝肾不足,水湿内侵历节病的病机 067
九、论胃有蕴热复外感风湿历节病的病机 068
十、论述血虚历节病的病机 068
十一、论述气虚湿盛,酒后汗出当风历节病病机 069
十二、论风湿历节证治 070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070
十三、论述偏嗜酸咸致历节病的病机及其与黄汗病的鉴别 071
十四、论述寒湿历节的证治 072
乌头汤方 072
十五、论述脚气冲心的外治法 073
矾石汤 073
Part 6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074
一、论述血痹的成因和轻证的证治 074
二、论述血痹重证证治 075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075
三、论述虚劳病总的脉象 076
四、论述阴血不足的虚劳脉症 077
五、论述气血两虚的虚劳脉症 077
六、论述阴虚的虚劳证与季节的关系 078
七、论述虚劳无子脉症 078
八、论述虚劳失精梦交的证治 079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079
九、论述阳虚失精的治疗 080
天雄散方 080
十、论述虚劳盗汗证治 081
十一、论述虚劳脉大证治 081
十二、论述虚劳脱气证治 082
十三、论述虚劳脉革证治 082
十四、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证治 083
小建中汤方 083
十五、论述脾气虚弱的证治 084
十六、论述肾气虚的虚劳腰痛证治 085
十七、论述虚劳风气百疾证治 086
薯蓣丸方 086
十八、论述肝阴不足、心血亏虚之虚劳不寐证治 087
酸枣汤方 087
十九、论述虚劳干血证治 088
大黄 虫丸方 089
Part 7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 090
一、肺痿的成因、肺痿和肺痈的主症及鉴别 090
二、肺痈的病因病机、脉症和预后 091
三、正虚气脱上气的症状和预后 092
四、邪实气闭上气的症状和预后 093
五、虚寒肺痿的证治 093
甘草干姜汤方 094
六、寒饮郁肺的咳嗽上气证治 094
射干麻黄汤方 094
七、痰浊壅肺的咳喘证治 095
八、寒饮夹热,上迫于肺证治 095
厚朴麻黄汤方 096
九、寒饮夹热,水停胸肺证治 096
泽漆汤方 096
十、虚热肺痿证治 096
麦门冬汤方 097
十一、肺痈邪实壅滞证治 097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097
十二、肺痈溃脓的症状和治法 098
桔梗汤方 098
十三、饮热迫肺肺胀证治 098
越婢加半夏汤方 099
十四、外寒内饮夹热咳喘证治 099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099
Part 8 奔豚气病脉证治 100
一、奔豚气病的病因和主症 100
二、肝郁化热奔豚证治 101
奔豚汤方 101
三、误汗后阳虚寒逆奔豚证治 102
桂枝加桂汤方 102
四、误汗后阳虚引动欲作奔豚证治 103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103
Part 9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 104
一、论述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 104
二、因邪实所致胸痹短气的病机 105
三、胸痹病的主要脉症和主方 105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 105
四、胸痹痰饮壅盛重证证治 106
栝楼薤白半夏汤方 106
五、胸痹虚实异治 106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106
人参汤方 107
六、胸痹轻证证治 107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107
橘枳姜汤方 107
七、胸痹急性发作救治 108
薏苡附子散方 108
八、寒饮上逆心痛证治 108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109
九、阴寒痼结心痛证治 109
乌头赤石脂丸方 109
九痛丸 110
Part 10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111
一、虚寒性腹满的病机 111
二、腹满的虚实辨证和实证的治法 112
三、虚寒性腹满的病机 112
四、论述腹满寒实内结,里阳衰竭的症状与预后 112
五、腹满表里俱寒的脉证 113
六、续论腹满表里俱寒证 113
七、续论腹满表里俱寒证 113
八、论述寒疝误下的变证 114
九、腹满里实兼表证的证治 114
厚朴七物汤方 114
十、中焦虚寒并水饮内停的腹满证治 115
附子粳米汤方 115
十一、腹满胀重于积证治 115
厚朴三物汤方 115
十二、里实兼少阳证的心下满痛证治 116
大柴胡汤方 116
十三、腹满积胀俱重的证治 116
大承气汤方 116
十四、虚寒性腹满痛的证治 117
大建中汤方 117
十五、寒实内结的腹满痛证治 117
大黄附子汤方 117
十六、寒饮并发厥逆的腹痛证治 118
赤丸方 118
十七、寒疝的病机和证治 118
大乌头煎方 119
十八、血虚内寒的寒疝证治 119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119
十九、寒疝兼表证的证治 120
乌头桂枝汤方 120
二十、论述寒实可下的脉症和治法 120
二十一、宿食内结,气壅于上的脉症和治法 121
二十二、宿食新停,胃肠气机壅滞不甚的脉症和治法 121
二十三、宿食下利的治法 122
二十四、宿食在上的证治 122
瓜蒂散方 122
二十五、论述宿食病的脉象与兼症 122
二十六、宿食病的脉象与兼症 123
Part 11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124
一、论述肺中风的症状 124
二、论述肺中寒的症状 124
三、论述肺死脏的脉象 125
四、论述肝中风的症状 125
五、论述肝中寒的症状 125
六、论述肝死脏的脏象 126
七、肝着证治 126
旋覆花汤方 126
八、论述心中风的症状 127
九、论述心中寒的症状及预后 127
十、论述心伤的症状及预后 127
十一、论述心死脏的脉象 128
十二、论述血气虚少出现的精神异常的病症 128
十三、论述脾中风的症状 129
十四、论述脾死脏的脉象 129
十五、脾约的病机和证治 129
麻子仁丸方 130
十六、肾着的成因和证治 130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130
十七、论述肾死脏的脉象 131
十八、论述三焦各部脏腑生理功能衰退 131
十九、论述热在三焦的病症及大小肠有寒有热的证候 132
二十、论述积、聚、 气的区别和积病的主要脉象 132
Part 12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134
一、痰饮的分类 134
二、四饮与主症 134
三、水饮在心症状 136
四、水饮在肺症状 136
五、水饮在脾症状 136
六、水饮在肝症状 137
七、水饮在肾症状 137
八、留饮在心下脉症 137
九、留饮在胁下脉症 138
十、留饮在胸中脉症 138
十一、伏饮发作前后的症状 138
十二、痰饮病的成因、主症 139
十三、支饮轻症脉症 139
十四、支饮轻症脉症 140
十五、痰饮病的治疗大法 140
十六、饮停心下证治 141
苓桂术甘汤方 141
十七、饮及脾肾证治 141
十八、留饮欲去证治 142
甘遂半夏汤方 142
十九、痰饮初期饮邪轻浅的脉象 142
二十、寒饮脉症不符的预后 143
二十一、悬饮脉症 143
二十二、悬饮治疗 143
十枣汤方 143
二十三、溢饮证治 144
大青龙汤方 144
小青龙汤方 144
二十四、膈间支饮证治 145
木防己汤方 145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146
二十五、支饮冒眩证治 146
泽泻汤方 146
二十六、支饮腹满证治 146
厚朴大黄汤方 147
二十七、支饮不得息证治 147
二十八、支饮呕吐证治 147
小半夏汤方 147
二十九、肠间饮聚成实证治 148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 148
三十、肠间饮聚成实证治 149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149
三十一、下焦饮逆证治 149
五苓散方 149
三十二、支饮咳嗽证治 150
三十三、支饮咳嗽证治 150
三十四、痰饮咳嗽的脉证和预后 151
三十五、外寒引动内饮的支饮证治 151
三十六、服小青龙汤后发生冲气的证治 151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152
三十七、服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后,冲气已平,支饮复现的证治 152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152
三十八、服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后冲气复出或支饮尚盛的证治 153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 153
三十九、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治疗支饮后呕冒止而身形浮肿之证治及用药禁忌 153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154
四十、支饮未尽兼胃热上冲的证治 154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154
四十一、水饮上逆致呕的证治 154
Part 13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 155
一、厥阴病消渴不可使用下法 155
二、消渴病病机和症状 155
三、下消证治 157
四、气不化津小便不利证治 157
五苓散方 157
五、气不化津小便不利证治 158
六、渴欲饮水不止证治 158
文蛤散方 158
七、石淋的症状 158
八、消渴的病机与脉症 159
九、淋家禁用汗法 159
十、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证治 159
栝楼瞿麦丸方 159
十一、小便不利的三种治法 160
蒲灰散方 160
滑石白鱼散方 160
茯苓戎盐汤方 160
十二、肺胃热盛、津气两伤消渴的证治 160
十三、水热互结伤阴的小便不利证治 161
猪苓汤方 161
Part 14 水气病脉证并治 162
一、风水、皮水、正水、石水及黄汗的主症及有关病症的治法和预后 162
二、风水的发病机理以及风水与黄汗的鉴别 163
三、风水脉症 163
四、水气病的脉症及治法 164
五、皮水夹热证治 165
六、论述水气病的产生机理 165
七、水气病产生机理 166
八、水气病的发病机理 166
九、肺失通调与肾虚水泛的水气病发病机理 166
十、水气病的脉症及其预后 167
十一、水气病攻下逐水治法 167
十二、下利后由脾肾虚衰所致的水肿及阳气通利而自愈 168
十三、心水症状 168
十四、肝水症状 168
十五、肺水症状 169
十六、脾水症状 169
十七、肾水症状 169
十八、水气病利小便、发汗的治法 170
十九、肺、脾、肾、三焦与水气病的关系和血病及水的病机 170
二十、血分与水分之异 171
二十一、水气病治验举例 171
二十二、风水表虚证治 172
防己黄芪汤方 172
二十三、风水夹热证治 173
越婢汤方 173
二十四、水气气虚阳郁证治 173
防己茯苓汤方 174
二十五、皮水表实的不同证治 174
甘草麻黄汤方 174
二十六、风水与正水的不同发汗方法 174
麻黄附子汤方 175
二十七、皮水湿盛阳郁证治 175
二十八、黄汗病的证治及病因 175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方 176
二十九、黄汗病证治及与历节、劳气的鉴别 176
桂枝加黄芪汤方 177
三十、气分的病机、症状和治则 177
三十一、阳虚阴凝气分病证治 178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178
三十二、脾虚气滞气分病证治 179
枳术汤方 179
Part 15 黄疸病脉证并治 180
一、论述湿热黄疸的发病机理 180
二、黄疸病机、分类及主症 181
三、谷疸寒化病机 182
四、酒疸主症 182
五、酒疸的症状及其治法 183
六、酒疸用吐法 183
七、酒疸误下变为黑疸的证候 183
八、火劫发黄治法及湿邪在黄疸发病的作用 184
九、湿热发黄症状 184
十、寒湿发黄症状 185
十一、黄疸病预后 185
十二、再论黄疸病预后 185
十三、谷疸湿热俱盛证治 186
茵陈蒿汤方 186
十四、女劳疸转为黑疸兼有瘀血湿热证治 186
硝石矾石散方 187
十五、酒疸热盛证治 187
栀子大黄汤方 187
十六、黄疸正治法及兼表虚证治 188
十七、胃肠燥结血瘀黄疸证治 188
猪膏发煎方 188
十八、黄疸湿重于热的治法 188
茵陈五苓散方 189
十九、热盛里实黄疸证治 189
大黄硝石汤方 189
二十、黄疸误治变哕证治 190
二十一、黄疸兼少阳证证治 190
二十一、虚黄证治 190
Part 16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191
一、惊和悸的病因病机 191
二、望诊切脉判断衄血的预后 191
三、从四时气候论述衄血的辨证 192
四、衄血禁汗及误汗的变证 192
五、衄血、下血和吐血的不同脉症 192
六、吐血的预后 193
七、酒客咯、吐血的病因病机 193
八、虚寒亡血的脉象 193
九、亡血禁用汗法及误汗伤阳的变证 194
十、瘀血脉症 194
十一、瘀血化热脉症及治法 194
十二、火劫致惊治法 195
桂枝救逆汤方 195
十三、水饮致悸治法 195
半夏麻黄丸方 195
十四、虚寒吐血治法 196
柏叶汤方 196
十五、虚寒便血治法 197
黄土汤方 197
十六、湿热便血证治 197
十七、热盛吐衄证治 198
Part 17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 199
一、内有痈脓而呕吐的治法 199
二、停饮呕吐的辨证 199
三、误治导致虚寒胃反呕吐病机 200
四、胃反气血俱虚病机 200
五、脾胃两虚胃反病机、脉症及预后 201
六、欲吐治禁 201
七、哕而腹满治则 201
八、胃虚寒凝呕吐证治 202
茱萸汤方 202
九、胃虚停饮夹肝气上逆的干呕头痛证治 202
十、寒热错杂呕吐证治 202
半夏泻心汤方 203
十一、干呕与下利并见的证治 20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203
十二、论述一般呕吐的治法 203
十三、论述停饮呕后的调治方法 204
猪苓散方 204
十四、论述阴盛格阳呕吐的证治 204
四逆汤方 204
十五、论述少阳邪热迫胃致呕的治法 205
小柴胡汤方 205
十六、虚寒胃反补出治法 205
大半夏汤方 205
十七、论述胃肠实热呕吐的证治 206
大黄甘草汤方 206
十八、论述饮阻气逆而呕渴并见的证治 206
茯苓泽泻汤方 206
十九、论述吐后贪饮的证治 207
文蛤汤方 207
二十、论述中阳不足,阴寒内盛的证治 207
半夏干姜散方 207
二十一、论述寒饮搏结胸胃的证治 208
生姜半夏汤方 208
二十二、论述胃寒气逆而干呕、哕的证治 208
橘皮汤方 209
二十三、论述胃虚有热呃逆的证治 209
橘皮竹茹汤方 209
二十四、从脏腑功能的虚衰来论述呕吐、哕、下利病的病机与预后 209
二十五、以脉象辨别下利病情的进退 210
二十六、辨下利危候之顺逆 210
二十七、论述下利渐愈之脉症 210
二十八、论述下利自愈与未解脉症 211
二十九、论述下利发热的两种病情的变化 211
三十、虚寒下利自愈的病机和脉症 211
三十一、论述下利气的治法 211
三十二、论述热利脓血的病机 212
三十三、论述虚寒下利的治禁 212
三十四、论述阴寒下利而虚阳浮越的病机变化 212
三十五、论述虚寒下利而阳微欲绝的转归 213
三十六、论述虚寒下利兼表证的证治 213
四逆汤方 213
桂枝汤方 213
三十七、论述下利实证的治法 214
三十八、续论实热下利的治法 214
三十九、再论实热下利的治法 214
四十、下利愈而复发的治疗 214
四十一、论述实热躁结下利的证治 215
小承气汤方 215
四十二、论述虚寒下利便脓血的证治 215
桃花汤方 215
四十三、论述热利的证治 216
白头翁汤方 216
四十四、论述下利后虚烦的证治 216
栀子豉汤方 216
四十五、论述寒厥下利,阴盛格阳的证治 217
通脉四逆汤方 217
四十六、下利肺痛变证论治 217
紫参汤方 217
四十七、论述虚寒性肠滑气利的治法 218
诃梨勒散方 218
四十八、附方 218
Part 18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 219
一、疮痈初起脉症与病机 219
二、辨别痈肿有脓无脓的方法 219
三、肠痈脓已成的辨证与治疗 220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220
四、急性肠痈未成脓的辨证与治法 220
大黄牡丹汤方 221
五、金疮出血的脉症 221
六、金疮治方 222
王不留行散方 222
七、浸淫疮预后 222
八、浸淫疮治法 223
Part 19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 224
一、趺蹶病因和证治 224
二、手指臂肿动证治 224
藜芦甘草汤方 224
三、转筋证治 225
鸡屎白散方 225
四、阴狐疝气证治 225
蜘蛛散方 225
五、蛔虫腹痛的脉诊 226
六、蛔虫证治 226
甘草粉蜜汤方 226
七、蛔厥证治 227
乌梅丸方 227
Part 20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228
一、论述恶阻轻症的治疗 228
二、论述妊娠与病的鉴别及病漏下的治疗 229
桂枝茯苓丸方 230
三、论述妊娠阳虚寒盛腹痛的证治 231
四、论述妇人冲任脉虚三种下血的证治 232
芎归胶艾汤方 232
五、论述妊娠肝脾失调腹痛的证治 233
当归芍药散方 233
六、论述恶阻重症的证治 234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 234
七、论述妊娠血虚热郁小便难的证治 235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236
八、论述妊娠水气的证治 236
葵子茯苓散方 236
九、论述血虚湿热胎动不安的治法 237
当归散方 237
十、论述脾虚寒湿的养胎方法 238
白术散方 238
十一、论述妊娠伤胎的证治 239
Part 21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 241
一、论产后三病的形成机理 241
二、论产后郁冒、便坚的脉因证治 242
三、论郁冒解后转为胃实的证治 244
四、论产后血虚里寒的腹痛证治 244
五、论产后气血瘀滞腹痛证治 245
枳实芍药散方 245
六、论述产后瘀血内结腹痛的证治 245
下瘀血汤方 246
七、论产后瘀血内阻兼里实的证治 246
八、论产后中风持续不愈的证治 247
九、论产后中风兼阳虚的证治 248
竹叶汤方 248
十、论述产后虚热烦呕的证治 249
竹皮大丸方 250
十一、论述产后热利伤阴的证治 250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51
Part 22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252
一、论述热入血室的证治 252
二、续论热入血室的证候和治禁 253
三、论述热入血室病情较重证治 253
四、论述阳明病热入血室的证治 254
五、论述咽中痰凝气滞证治 254
半夏厚朴汤方 255
六、论述脏躁证治 255
甘麦大枣汤方 256
七、论述上焦寒饮误下成痞的先后治法 256
八、论述妇人杂病总纲(成因、证候及诊治要领) 257
九、论述冲任虚寒兼有瘀血所致崩漏证治 259
温经汤方 260
十、论治瘀血致月经不利的证治 261
土瓜根散方 261
十一、论述妇人陷经证治 262
十二、论述水血互结于血室证治 262
大黄甘遂汤方 263
十三、论述瘀血成实致经水不利证治 263
抵当汤方 263
十四、论述湿热带下外治法 264
矾石丸方 264
十五、论述妇人血凝气滞腹痛证治 265
红蓝花酒方 265
十六、论述妇人肝脾不调腹中诸痛证治 265
十七、论述妇人脾胃阳虚里急腹痛证治 266
十八、论述妇人转胞证治 266
十九、论述寒湿带下外治法 267
蛇床子仁 267
二十、论述下焦湿热导致阴中生疮的证治 268
狼牙汤方 268
二十一、论述阴吹病因和证治 268
二十二、论述疳虫蚀齿治方 269
金匮要略速学速记 作者简介
陈少东,厦门大学医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厦门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现为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舌象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厦门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肝病学、脾胃病学、养生学等,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医杂志(英文版)》等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9.5¥3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6.7¥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国医大师张磊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14.7¥39.8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6.4¥38 -
中医专家大讲堂
¥17.1¥39.8 -
中医传薪录-华夏中医拾珍-第四辑
¥14.2¥29.5 -
五运六气:中医精准诊疗解密
¥36.9¥49.8 -
解读《伊尹汤液经》
¥4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