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合道而行-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48733
- 条形码:9787520148733 ; 978-7-5201-487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合道而行-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后期资助项目,以作者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对明遗民进行研究。很多明遗民反复且刻意进行自我塑造和设计,积极建构遗民抉择的合理性。但在时间、时局和生存、生活的实践无奈与伦理缝隙中,这种抉择和建构并不容易。 本书研究了明遗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合道而行-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后期资助项目。 明朝覆亡后,明遗民与清廷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政治较量,这既是明遗民与清廷的互动历时性过程,也是遗民立场与时间消磨的拉锯过程。其间,明遗民有强烈的身份认同自觉,从身体和精神上坚持忠于故国旧君,且刻意进行自我塑造,时刻探求着什么样的人生选择才是“合道而行”;但在治生实践、社会交往方面却多态多样。面对“道”的考量,明遗民陷入了“忧惧不可言”的精神困境,不得不更加“惟重末路”,纷纷重新构建在清朝生存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约而同地追寻新的自我人生价值。
合道而行-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 目录
**节 “清初”时间界域与“明遗民”概念厘定
第二节 “决不轻贷”:从强硬征服到怀柔笼络
第三节 “变其初志十七八”:明遗民从誓死抗争到群体分化
第二章 茕茕狂野:明遗民的身份认同
**节 “以为此前朝之所遗”:士大夫的遗民自觉意识
第二节 “数茎白发应难没,一片丹心岂易消”:反剃发与身份认同
第三节 “今日处士寡妇,实是一辙”:贞妇自拟与身份认同
第三章 莫大乎贫:明遗民治生实践与论说
**节 “所苦非一端”:生活贫困之原因
第二节 “支吾内外”:治生实践
第三节 “诚恐不为后世原谅”:治生论说
第四章 “广交天下非常之人”:明遗民的社会交往
**节 “忠义同心情特切”:明遗民之间的交往
第二节 “颇事接纳”:明遗民与仕清官员的交往
第三节 “何不翻身行别路”:明遗民与僧的交往
第五章 “忧惧不可言”:明遗民的精神困境
**节 “此其意又非人所知也”:明遗民的怪诞言行
第二节 “偷生惜死”:生与死的纠缠
第三节 “身份俱辱”:处世与守节的困境
第四节 “而我不容今世路”:经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第六章 “惟重末路”:明遗民的价值追寻
**节 “任纲常之重,而为万世之楷模”:道德价值
第二节 “吾辈身任绝学”:学术价值
第三节 “吾不能忘世”:经世价值
第四节 “我党逃名佛国多”:明遗民逃禅行世
第五节 “寻一安身处”:明遗民奉道教、天主教
余论:“尽合乎中行”
**节 “不蔽目前”:明遗民的生活趣味
第二节 “得遗民之正”:明遗民的“合道而行”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合道而行-明遗民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寻 作者简介
吴增礼,1978年生,山东日照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出版《中国书院德育研究》(合著,人民出版社,2014),在《伦理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4¥2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16.9¥49.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1¥16.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5.2¥10.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梁启超与清季革命
¥10.6¥30 -
清史不忍细读
¥20¥52.8 -
晚清政治史-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卷
¥16.9¥36 -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第1部(2021版)/当年明月著
¥37.8¥45 -
吴晗-明朝三百年
¥12.2¥35
习近平在宁德
¥34.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