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42902
- 条形码:9787520342902 ; 978-7-5203-4290-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核心主体。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回溯了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历史,通过梳理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厘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阐释,以及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历程中所采取的不同举措及影响,力图完整地叙述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选择。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总结了中华民族构建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目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章 革命、建立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
**节 组织准备与中华民族观念的初步萌发
一 苏联式政党组织的初创
二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联合
三 阶级视角中的民族问题
第二节 独立斗争与中华民族意识的逐步深入
一 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制度政策
二 民族自决自治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
三 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三节 全面抗战与中华民族构建的自觉推进
一 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逐步强化与自觉
二 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阐释与探索
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
四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第四节 建立新中国与民族独立解放的基本实现
一 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二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三 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调整
四 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第二章 执政、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发展
第三章 全球化、中国崛起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内在逻辑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节选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二 构建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 中华民族是构建国家政治共同体的活动主体,国家政治共同体为中华民族的建设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56个民族共同的使命,各民族追求利益的要求融合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临复杂的国际情况和国家民族问题,党和国家通过完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政治行为为各民族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国际国内恐怖和分裂活动日益增多,我们反分裂反恐怖活动要进一步加强。中央强调,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祖国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高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说:“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各民族人民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民族大团结的言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铜墙铁壁。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②在各民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二是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建设。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边疆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西部和边疆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不仅少数民族众多,邻国也较多,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直接影响我国与邻国的关系,直接影响边防的巩固,直接影响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着眼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棋局,加强边疆建设,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开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鲜明地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从世界政治的宏大事业深刻指出了加快边疆建设的重大意义,为加快边疆建设和开放开发步伐打开了视野,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央认为要突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目标,提出围绕稳定谋发展,通过发展促稳定。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热土”,利用好现有的开放平台,突出特色更好发挥作用。把“向外看”和“向内看”结合起来,利用好国内沿海地区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西部民族地区成为亚洲连接东西的重要腹地。“通过努力,让边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让他们心中充满中国人的自豪感,充满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从而增强他们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奉献边疆的责任感。” 三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源头与根本,完善与发展民族理论政策首先应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此,首先需要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党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党认为,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统一,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丰富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认为其体现了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法律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有机统一。新的历史阶段,为了纠正社会上存在的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上的偏差,防止在实践上出现错误,党结合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认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①。国家的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条件,没有国家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就是一句空话。同时,也要保障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单一民族的地方自治,也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统一。其次,需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法治体系,建设依法治国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治理国家的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加强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治体系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效实施的法治保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相关规定落实好,要加强对规范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的研究。”再次,需要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取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体现在民族工作领域,就是要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与道路研究 作者简介
张健,男,山东青岛人,汉族,法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政治学、中国近现代史及边疆治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三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著参编多部,研究成果两次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5¥3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国际友人在延安
¥17¥50 -
共产党宣言
¥11.5¥19.8 -
中共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记-(全2册)
¥34¥97 -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全三册)
¥39¥150 -
评圣皮埃尔神甫的两部政治著作
¥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