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作者:董勤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64.1(7.2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版权信息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内容简介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逐渐形成,很多国际行为体的气候外交策略也随形势发展而调整。这些国家或是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重新权衡利益得失,并在巧实力外交理念指导下及时调整气候外交立场和政策;或是高度重视国际行为体之间在气候安全认知方面的互动关系,努力提升自身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话语;或是从道义、科学和法理等角度为自己的主张寻求依据,增加自身对国际规范的塑造力。这些国际行为体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目录

导论
**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分析框架与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框架
三 创新之处
第四节 行文设计与结构安排

**章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时代背景
**节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
一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转变
二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国际关注
三 非传统安全的国际博弈
第二节 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
一 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
二 气候变化问题的欧美博弈
三 气候变化问题的南北博弈
四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国际气候谈判僵局
本章结论

第二章 气候问题安全化国际趋势的形成
**节 气候变化被视为存在性威胁
一 科学层面的认知变化
二 国际政治层面的认知变化
三 国际组织的作用
第二节 气候安全的国际认知变化
一 气候安全认知的开端
二 气候安全认知的重要国际文件
三 气候安全认识的深化
第三节 《巴黎协定》与气候变化安全化
一 气候安全威胁与打破常规
二 气候安全威胁与《巴黎协定》
三 气候变化国际行动的新规范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思路
第四章 国际气候安全观的构建
第五章 气候安全平等决策机制
第六章 国际气候规范塑造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表
展开全部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节选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三国际组织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联合国组织及其机构在全球治理及国际安全事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并以比较确定的方式阐释了气候变化对人类所构成的存在性威胁后,一些联合国组织与机构在推动气候变化科学结论政治化的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2011年7月20日安理会第6578次会议上,施泰纳以联合国副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身份在发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在理解气候变化的深刻含义方面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并强调了在新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把气候变化纳入国际安全议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首先,施泰纳呼吁国际社会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结论予以高度的政治关注。他说,人们对气候变化含义、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的认知已经远非昔日可比,因为除了还有一些问题尚需讨论,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已经首次给了国际社会一个毫无争议的结论,那就是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气候变化不仅正在发生,而且还在加速;更为重要的是,*近全球的科学机构所发布的研究报告在很多方面已经使得几年前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相对保守的情景、预测和模型显得过时和陈旧。施泰纳指出,根据新的科学研究结果,从气候变化的性质和范围来看,我们已经不应该再把其视为改变能源、交通和经济的一个挑战,而应当把其视为一个影响将远远超越人类社会与经济的任何一个部门的挑战。需要指出的是,当国际社会几乎一致认为我们还可以挣扎着试图发现一个路径来保持我们的气温升幅控制在2℃范围以内时,*近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21世纪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地球的某些地区的气温升幅将在3℃-4℃的情景。这意味着现在我们所必须面临的气候变化的严峻性已经远远超出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缔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时所能够预期的情景。  其次,施泰纳根据*近的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进展,把气候变化界定为人类社会的安全威胁倍增器。施泰纳指出,以前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认为,在21世纪海平面上升的极限是0.5米左右,但是现在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却认为海平面在21世纪可能上升1米;事实上,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宣称在*恶劣的情景下全球平均气温将在2060年前将上升4℃;因此,联合国安理会必须明白,当我们现在讨论气候变化问题时,我们已经不是在讨论一个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而是在讨论一个事实,因此在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背景下分析,气候变化应当被诠释为“威胁倍增器”。  *后,施泰纳认为,不断更新的科学研究结论已经能够让国际政治界把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际安全议程。施泰纳在安理会发言中提醒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科学提出的“临界点”和“反馈机制”概念予以高度重视。他认为,人类不能因为假设全球气候变化在过去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比较缓慢的速度发展,就认为今后也会同样如此;事实上,在地球的自然系统中是存在临界点的,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某个节点,地球整个生态系统将不会像今天这样再拥有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其影响将是非常严重的。施泰纳还认为,科学界提出的“反馈机制”的概念同样值得重视。如果北极冰川持续消融并且冻土中的永冻层继续融化,那么这些土壤中所常年储存的二氧化碳将释放进大气层,这种“反馈机制”将使得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以前的预期。  ……

气候变化问题安全化的国际趋势及中国外交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

  董勤,法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先后在《现代国际关系》《国外理论动态》和《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