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签名本)
-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
>
(精)唐风拂槛:织物与时尚的审美游戏(花口本)
-
>
日本墨绘
-
>
(精)中国人的称呼(签名钤印本)
-
>
枫泾史话
-
>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12.9¥38.0百年党史瞬间:像毛泽东那样读书
¥34.6¥48.0苏东坡词传:明月三千里,孤灯二十年
¥15.1¥39.8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20问
¥32.5¥56.0尘埃落定(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畅销数百万册的文学经典)/阿来
¥28.4¥49.0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095529
- 条形码:9787205095529 ; 978-7-205-09552-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本书特色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 我认定了生活本身是矛盾的,我只要生活,体验到极端的愉快,灵质的、透明的、美丽的、近于神话理想的快活…… ——林徽因 当我回顾那些久已消失的往事时,她那种广博而深邃的敏锐性仍然使我惊叹不已。她的神经犹如一架大钢琴的复杂的琴弦。对于琴键的每一触,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重击还是轻弹,它都会做出反应……在她身上有着艺术家的全部气质。她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费慰梅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她)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过像达·芬奇那样的多面手。他既是大画家,又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林徽因则是在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脱颖而出的一位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学方面的成绩,无疑是主要的,然而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 ——文洁若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内容简介
《我们在古城楼上》收录了林徽因在建筑、美术领域的精美论著,注释详尽,校勘严谨。书中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发展以及城市规划进行了详细介绍。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既科学严谨,又因清新优美的文字而别具风韵,古典韵味浓郁。严肃的建筑学文字在林徽因笔下也异常优美,充满灵气和想象,阅读间,似雕梁画柱如入仙境。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目录
建筑卷一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现代住宅设计的参考
祖国的建筑传统与当前的建设问题
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
对王其明、茹竞华毕业论文所作的评语
对戴念慈《历史遗产》等的批注
关于《大公报》『小公园』副刊报头图案的说明
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云冈石窟中所表现的北魏建筑
和平礼物
达·芬奇——具有伟大远见的建筑工程师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编辑后语
拟制国徽图案说明
景泰蓝新图样设计工作一年总结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节选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中国建筑为东方*显著的独立系统,渊源深远,而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而基本结构上又绝未因受外来影响致激起复杂变化者。不止在东方三大系建筑之中,较其它两系——印度及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享寿特长,通行地面特广,而艺术又独臻于*高成熟点。即在世界东西各建筑派系中,相较起来,也是个极特殊的直贯系统。
大凡一例建筑,经过悠长的历史,多参杂外来影响,而在结构,布置乃至外观上,常发生根本变化,或循地理推广迁移,因致渐改旧制,顿易材料外观,待达到全盛时期,则多已脱离原始胎形,另具格式。独有中国建筑经历极长久之时间, 流布甚广大的地面,而在其*盛期中或在其后代繁衍期中,诸重要建筑物,均始终不脱其原始面目,保存其固有主要结构部分,及布置规模,虽同时在艺术工程方面,又皆无可置议的进化至极高程度。更可异的是:产生这建筑的民族的历史却并不简单,且并不缺乏种种宗教上、思想上、政治组织上的叠出变化;更曾经多次与强盛的外族或在思想上和平的接触(如印度佛教之传入),或在实际利害关系上发生冲突战斗。这结构简单,布置平整的中国建筑初形,会如此的泰然,享受几千年繁衍的直系子嗣,自成一个*特殊、*体面的建筑大族,实是一桩极值得研究的现象。
虽然,因为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出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
这种错误观念*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鄙薄。好在近来欧美迭出深刻的学者对于东方文化慎重研究,细心体会之后,见解已迥异从前,积渐彻底会悟中国美术之地位及其价值。但研究中国艺术尤其是对于建筑,比较是一种新近的趋势。外人论著关于中国建筑的, 尚极少好的贡献,许多地方尚待我们建筑家今后急起直追,搜寻材料考据,作有价值的研究探讨,更正外人的许多隔膜和谬解处。
在原则上,一种好建筑必含有以下三要点:实用;坚固; 美观。实用者:切合于当时当地人民生活习惯,适合于当地地理环境。坚固者:不违背其主要材料之合理的结构原则,在寻常环境之下,含有相当永久性的。美观者:具有合理的权衡(不是上重下轻巍然欲倾,上大下小势不能支;或孤耸高峙或细长突出等等违背自然律的状态),要呈现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更要诚实的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不事掩饰,不矫揉造作,勉强堆砌。美观,也可以说,即是综合实用、坚稳, 两点之自然结果。
一、中国建筑,不容疑义的,曾经包含过以上三种要素。所谓曾经者,是因为在实用和坚固方面,因时代之变迁已有疑问。近代中国与欧西文化接触日深,生活习惯已完全与旧时不同,旧有建筑当然有许多跟着不适用了。在坚稳方面,因科学发达结果,关于非永久的木料,已有更满意的代替,对于构造亦有更经济精审的方法。以往建筑因人类生活状态时刻推移, 致实用方面发生问题以后,仍然保留着它的纯粹美术的价值, 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和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瑟农庙(Parthenon)一样,北京的坛,庙,宫,殿,是会永远继续着享受荣誉的,虽然它们本来实际的功用已经完全失掉。纯粹美术价值,虽然可以脱离实用方面而存在,它却绝对不能脱离坚稳合理的结构原则而独立的。因为美的权衡比例,美观上的多少特征,全是人的理智技巧,在物理的限制之下,合理地解决了结构上所发生的种种问题的自然结果。
二、人工制造和天然趋势调和至某程度,便是美术的基本,设施雕饰于必需的结构部分,是锦上添花;勉强结构纯为装饰部分,是画蛇添足,足为美术之玷。中国建筑的美观方面,现时可以说,已被一般人无条件地承认了。但是这建筑的优点,绝不是在那浅现的色彩和雕饰,或特殊之式样上面,却是深藏在那基本的,产生这美观的结构原则里,及中国人的绝对了解控制雕饰的原理上。
我们如果要赞扬我们本国光荣的建筑艺术,则应该就它的结构原则,和基本技艺设施方面稍事探讨;不宜只是一味的, 不负责任,用极抽象,或肤浅的诗意美谀,披挂在任何外表形式上,学那英国绅士骆斯肯(Ruskin)对高矗式(Gothic)建筑,起劲的唱些高调。
建筑艺术是个在极酷刻的物理限制之下,老实的创作。人类由使两根直柱架一根横楣,而能稳立在地平上起,至建成重楼层塔一类作品,其间辛苦艰难的展进,一部分是工程科学的进境,一部分是美术思想的活动和增富。这两方面是在建筑进步的一个总题之下,同行并进的。虽然美术思想这边,常常背叛他们的共同目标——创造好建筑——脱逾常轨,尽它弄巧的能事,引诱工程方面牺牲结构上诚实原则,来将就外表取巧的地方。在这种情形之下时,建筑本身常被连累,损伤了真的价值。在中国各代建筑之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证例,所以在中国一系列建筑之中的精品,也是极罕有难得的。
大凡一派美术都分有创造,试验,成熟,抄袭,繁衍,堕落诸期,建筑也是一样。初期作品创造力特强,含有试验性。至试验成功,成绩满意,达尽善尽美程度,则进到完全成熟期。成熟之后,必有相当时期因承相袭,不敢,也不能,逾越已有的则例;这期间常常是发生订定则例章程的时候。再来便是在琐节上增繁加富,以避免单调,冀求变换,这便是美术活动越出目标时。
这时期始而繁衍,继则堕落,失掉原始骨干精神,变成无意义的形式。堕落之后,继起的新样便是第二潮流的革命元勋。第二潮流有鉴于已往作品的优劣,再研究探讨**代的精华所在,便是考据学问之所以产生。
我们在古城楼上(建筑卷) 作者简介
林徽因,她是作家,是诗人,是中国第壹位女性建筑学家、中国著名建筑师、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她也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对于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青年时代,她求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足迹遍访欧美,学贯中西。这些独特的际遇造就了一个独具魅力的林徽因。晚年虽遭遇战乱和病痛,但其短暂的一生,无论在文学方面还是建筑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
中国精神中国人
¥9.2¥32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6.7¥28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2.5¥29.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9.6¥22 -
蒋凡讲世说新语
¥23¥5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23.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