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作者:张小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9页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9.1(7.2折) 定价  ¥9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版权信息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本书特色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河势虽然总体稳定,但局部河势仍发生剧烈调整。如何因地制宜、事半功倍地提出河势控导举措,确保河势长期稳定的同时,满足航运、岸线利用、水生态水环境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是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对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段河势演变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分析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的传导规律,提出能阻隔河势调整向上、下游传递的阻隔性河段,并明确这类特殊河段的分布位置、控制要素、判别指标等特征,从而揭示阻隔性河段成因及作用机理。通过科学界定和划分河段受阻传导属性,深入探究河势调整的受阻传导机制,将其运用在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工程中,对丰富完善河流地貌动力调整理论、合理预测河势调整趋势、确保河道整治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均极具理论及实践意义。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内容简介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河势虽然总体稳定,但局部河势仍发生剧烈调整。如何因地制宜、事半功倍地提出河势控导举措,确保河势长期稳定的同时,满足航运、岸线利用、水生态水环境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是长江中下游河道治理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书基于以往研究成果,对长江中下游长河段、长时段河势演变规律进行系统总结,分析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的传导规律,提出能阻隔河势调整向上、下游传递的阻隔性河段,并明确这类特殊河段的分布位置、控制要素、判别指标等特征,从而揭示阻隔性河段成因及作用机理。通过科学界定和划分河段受阻传导属性,深入探究河势调整的受阻传导机制,将其运用在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工程中,对丰富完善河流地貌动力调整理论、合理预测河势调整趋势、确保河道整治工程达到预期效果,均极具理论及实践意义。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长江中下游河道概述 1 1.1.1 长江中下游河道概况 1 1.1.2 长江中下游河段划分 2 1.1.3 水沙特性 3 1.1.4 地质特征 7 1.2 洪水灾害及防洪工程建设概况 13 1.2.1 洪水灾害 13 1.2.2 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及防洪布局 13 1.3 长江中下游河势控制工程概况 14 1.3.1 长江中下游河势现状 14 1.3.2 当前河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5 1.3.3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规划建议 17 1.3.4 阻隔性河段的提出 18 1.4 阻隔性河段研究现状 19 1.4.1 河型成因及判别研究进展 19 1.4.2 河势调整规律研究进展 20 1.4.3 河势调整受阻传递规律研究进展 23 参考文献 25 第2章 长江中下游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现象 30 2.1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现象 30 2.1.1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现象 30 2.1.2 横向河势调整的阻隔现象 40 2.2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现象 52 2.2.1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现象 52 2.2.2 纵向河势调整的阻隔现象 66 2.3 本章小结 79 参考文献 79 第3章 阻隔性河段定义及特征 82 3.1 阻隔性河段定义及相关内容 82 3.1.1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要素 82 3.1.2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及阻隔要素 85 3.1.3 阻隔性河段定义 87 3.2 阻隔性河段特征 92 3.2.1 平面形态特征 92 3.2.2 横断面形态特征 100 3.2.3 纵剖面形态特征 105 3.2.4 河岸稳定性特征 113 3.2.5 河床抗冲性特征 127 3.3 阻隔性河段各特征的关系 129 3.4 本章小结 131 参考文献 132 第4章 横向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136 4.1 横向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成因 136 4.1.1 阻隔性与非阻隔性河段主流平面位置差异 136 4.1.2 主流摆动影响因素分析 137 4.1.3 主流摆动模式分析及临界流量的确定 140 4.1.4 主流摆动特征流量区间持续天数的时序特征分析 147 4.1.5 小结 153 4.2 横向河势调整的阻隔机理分析 154 4.2.1 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计算式推导 154 4.2.2 各控制要素对阻隔性河段的作用机理 157 4.2.3 主流摆动力与边界约束力的对比关系 159 4.2.4 小结 160 4.3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分析 160 4.3.1 横向河势调整传递要素及特征 160 4.3.2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成因 161 4.3.3 横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 161 4.4 主流摆型波的传播及衰减机制初探 161 4.4.1 主流摆型波传播过程河床动力响应理论模型 161 4.4.2 主流摆型波在横向非阻隔性河段中的传播效应 166 4.4.3 主流摆型波在横向阻隔性河段中的衰减效应 169 4.4.4 主流摆型波传播及衰减规律小结 172 4.5 本章小结 176 参考文献 176 第5章 纵向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机理 179 5.1 纵向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成因 179 5.1.1 河床纵剖面调整的一般路径 179 5.1.2 纵向河势调整传递及阻隔控制要素 180 5.2 纵向河势调整控制要素 185 5.2.1 水位降落与纵向河势调整的关系 185 5.2.2 平面卡口对水位降落的抑制作用 189 5.2.3 纵向卡口对水位降落的抑制作用 191 5.2.4 计算理论平衡纵比降进行成果检验 193 5.3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分析 196 5.3.1 纵向河势调整传递要素 196 5.3.2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成因 196 5.3.3 纵向河势调整的传递机理 197 5.4 本章小结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6章 阻隔性河段分类方法及应用 200 6.1 阻隔性河段分类方法 200 6.1.1 深泓摆动累计距离计算式的建立 200 6.1.2 阻隔性河段分类指标的提取方法 202 6.2 阻隔性河段分类成果 206 6.3 阻隔性河段应用 208 6.3.1 非阻隔性河段整治方法 209 6.3.2 非阻隔性向阻隔性转化的过渡型河段整治方法 212 6.3.3 阻隔性向非阻隔性转化的过渡型河段整治方法 215 6.3.4 阻隔性河段整治方法 216 6.4 本章小结 217 参考文献 218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