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54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5.4(4.3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9661192
  • 条形码:9787509661192 ; 978-7-5096-611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立足于田野考察和口述访谈, 以朱仙镇年画作为个案对其制作流程、步骤、技法、原料等展开详细描述, 完整复原年画制作全过程,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本书分为四章, 包括朱仙镇年画的历史概况与田野经历, 朱仙镇年画制售和张贴,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特色与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流变四部分内容。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目录

导论一 学术史回顾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
1.历史学角度研究年画的发展史
2.民俗学的角度研究传统年画
3.关学或者艺术学的视角研究传统年画
4.文献学视角对年画的搜集和整理
5.文化视角对年画的研究
6.海外对传统年画的研究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视角
1.历史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
2.“文化”及背后之“人”的关注
3.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理论
4.图像史学的研究方法
5.人类学田野调查与文献史料考证相结合的
研究方法

导论二 曾经的辉煌与艳俏的失落
一、又明的辉煌成就
1.文明“高”与“正”
2.其发源之旱
3.其影响之大
4.其历时之长
5.其规模之大
二、变迁中暗淡失落
1.年轮转换年画遇冷变暗的历史考察
2.年画面临的市场危机
3.朱仙镇年画生存堪忧
4.年画艺人的知识局限和眼界提升等亦亟待解决
5.创新以解决朱仙镇年画风格乏“潮”的问题
三、“东方之花”能否再芬芳
1.小年画“大”文化
2.保护中谋发展
3.非遗对接“互联网+”愿景可期
4.不能让传统年味儿仅存记忆中
5.实作理路,路在脚下
……

**章 朱仙镇年画的历史概况与田野经历
第二章 朱仙镇年画制售和张贴
第三章 朱仙镇年画的题材、特色与文化内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流变
第五章 “非遗”时代与年画民俗的历史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节选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四、田野经历——对朱仙镇年画的未来憧憬  为揭秘朱仙镇曾经辉煌的历史传奇,几年来我们多次利用节假日赴开封朱仙镇实地开展相关考察。为取得田野调查、实地调查或现场考察的*佳真实情况,在调查前,首先研究了调研方案,要求证的根本问题,提炼核心观点,凸显问题意识,制作了周详的问卷。其次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严格确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体验他们的日常生活,掌握他们思想境界,通过记录调研对象的生活的多个方面,来展示预设问题的真实度、数据关联度、问卷回应的客观度等普遍的基本思路与需求项。田野调查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如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是比较统行的做法。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授费孝通先生。其*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有共同生活的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一定时间,并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重在通过田野资料的收集和记录,架构出新的研究体系和理论基础。为开展调研“失落的辉煌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笔者几次到访朱仙镇年画作坊和销售一条街,走访了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了解并查看了朱仙镇木版年画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发展战略设计。  1.郭泰运见证新旧社会年画的兴衰变迁  开封较年长的年画艺人郭泰运,口述了他80多年的年画制作过程和新旧社会市场兴衰情况。在田野调查中,我们获得的这份珍贵的活态历史资料,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尚能够制作年画的郭泰运老先生.1925年出生于开封的郭泰运,仍在一线制作的艺人,听他讲起木版年画中的“道行”,让你觉得奥秘无穷,他的从业历程可以“以管窥豹”反映民国时代的年画业态。当年的他家境贫寒,为了生计.13岁时来到当时开封著名的门神店“云记”做学徒,“老话说‘徒弟徒弟三年奴隶’,但做门神(年画)能挣钱。”郭泰运之所以说做年画能挣钱,与当时开封木版年画的生产销量之好及其在坊间的历史地位不无关系。只不过“受当时政府影响,年画没啥发展”,即制作工艺和题材品种一直一个样。木版年画市场,较长时期里年画则多以朱仙镇老店为字号刻印,一些外地商号避难外迁,一些商号迁入开封生存,加上石版画的兴起,木版年画业行情一直不好,画店多经营香、烛、纸炮,只在门神会时到朱仙镇买进些农民印刷的年画于春节前销售,勉强营生。历经战乱导致了几度衰落,相当长时期内,整个朱仙镇木版年画印制规模很小,基本上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模式上。掌握雕刻印刷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艺人已寥寥无几,特别是传统的矿、植物颜色磨制方法已鲜为人知,如不及时加以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技艺很可能会彻底消亡。  从不断遭打压到重新被认可,郭泰运始终守着木版年画。在“云记”学到手艺后,郭泰运跟师兄也开了一家小的年画店。虽然只能根据市场需要随裁随印,但很多人买年画就为图个新光景,再加上各地家家必贴年画,因此,他的小店生意也红火。为了让年画原汁原味,从选木、选纸、裁纸,到画稿、颜色炮制、印刷等几十道工序,郭泰运都要做足做精。1961年,开封市委、市政府为响应文化部的号召,专门拨款建立“开封年画社”,并安排郭泰运等年画老艺人到此工作。也就在那时,一大批顺应形势的如“大丰收”“参军光荣”等新年画出现了,人们为了区分,就将印有尉迟恭、关羽等人物的老式年画,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此观点契合任鹤林的见解,即20世纪60年代后方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称呼)。可这些新式年画显然不符合老百姓的审美,“没人买,老百姓就信财神、灶王爷。”无奈之下,1964年该社就停办了,郭泰运又被安排到印刷厂工作。而没过多久,对木版年画产生极大影响的“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凡是有老版的店都要把模具、年画拿去烧掉。”  ……

探寻失落的辉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 作者简介

  周树立,博士,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中心副主任。    王昊,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韩霞,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