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明清书画谈丛

明清书画谈丛

作者:朱万章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9-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24.8(5.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明清书画谈丛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623270
  • 条形码:9787559623270 ; 978-7-5596-2327-0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明清书画谈丛 本书特色

学术顾问: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写丛书名;红点奖设计师顾瀚允亲自操刀,诠释大气装帧。 1.本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朱万章对明清书画的漫谈之作,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等著名学者为其学术顾问。 2.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适合对艺术、收藏鉴赏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阅读。 3.装帧设计精美,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工艺。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本书作者在博物馆供职多年,对明清以来的名家名作多有寓目,评书论画,博识而独辟蹊径。本书收录的九篇文章为其*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带领读者领略明清书画的魅力,体会不一样的中国画之美。

明清书画谈丛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博物馆供职多年,对明清以来的名家名作多有寓目,评书论画,博识而独辟蹊径。本书收录的九篇文章为其全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带领读者领略明清书画的魅力,体会不一样的中国画之美。 《明清书画谈丛》为朱万章全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现。收入本书中的九篇文章,有非常深入的关于明清绘画的地方史研究,如《明清广东绘画的发展与演进》,还有《潘氏家族与岭南刻帖》;有清代人物画中的葫芦研究;又有宏观的关于中国书画发展脉络的梳理,如关于明清历史题材、佛教题材、白描的研究。

明清书画谈丛 目录

序言

明清时期历史题材绘画述论

明清白描绘画刍议

禅意、画境与因缘——明清佛教题材绘画解读

明清合作书画扇面漫谈

明清广东绘画的发展与演进

明清岭南印人琐谈

葫小乾坤大:清代人物画中的葫芦

楹联书法与清代书坛——以香江所观楹联为例

潘氏家族与清代岭南刻帖

后记


展开全部

明清书画谈丛 节选

禅意、画境与因缘 ——明清佛教题材绘画解读 佛教讲究因缘,长于丹青、临池者也讲究因缘。这种因缘被称为“翰墨因缘”。笔者以历史学专业而投身书画鉴藏,也是一种因缘。古人有闲章曰“三生修得梅花”,我相信与书画结缘,也当是前世修炼所得。在浩如烟海的书画中,时常可见佛教题材之艺术佳构,这种既饱眼福,亦冶性情的赏心乐事,自然不是人人可以轻易得到的。所以,我坚信,这就是佛家常常所说的“缘”。 在博物馆的书画库中,常常就会有这种不期而遇的因缘。久炙其中,有时候颇有一种超然世外之感,一切俗尘的喧嚣、名利的杂念、俗人的纷扰都会暂时远去。因缘际会的是,在冷寂的博物馆氛围中,经常有很多机会看到佛教题材绘画。这些绘画在艺术价值之外,其画中所蕴含的佛家教旨、禅学经典或佛学内涵都会有所呈现。在不同“因缘”的观者眼中,会得到不同的视觉体验。 绘画的发展与佛教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宋代以前,中国绘画甚至可以说就是佛教绘画的代名词。佛画自汉代传入中国以后,无论在技法上还是题材方面,都使中国绘画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批以画佛画见长的专业画家,这些画家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 古人对于道释绘画,极为重视,甚至有论者认为,“古人以画名家者率由道释始,虽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子),妙迹永绝,而瓦棺维摩,柏堂庐舍,见诸载籍者,恍乎若在”,这说明早在魏晋隋唐时期,画家们便以道释题材作画,广泛运用于人物画中。大凡长于人物画者,几乎都有过画道释人物的记录。这是与文人画家们秉承画以载道、修身养性的宗旨分不开的。 明清以降,禅宗兴盛,但佛教绘画却大有衰微之势。这是与当时山水画、花鸟画的兴盛而人物画衰落密切相关的。即便如此,在这一时期,仍然不乏在佛教绘画上可圈可点的绘画名家。 佛教绘画之外,明清以来涌现出不少以书画兼擅的佛教徒。他们或以笔墨作佛事,或以余兴擅丹青,或受政治影响,逃禅于书画,别有怀抱……无论何种情况,事实上他们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在美术史上和佛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意义已不在于简单的美术或禅旨。 佛教题材的人物画分为佛经故事、罗汉、观音和佛事等多种类型。在明清时代的画家中,以罗汉和观音入题者较为多见,而佛经故事及佛事相较则略逊一筹。 明代后期,佛学流行。禅宗主张破除一切名相的执着,简称 “扫相”。因而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扫象”“洗象”为主题的美术作品。不仅在绘画方面,在当时流行的版画、瓷器、文房四宝及其他古玩上都有运用,成为晚明道释画的一个重要题材。丁云鹏(1547 - 1628年尚在)和崔子忠的《洗象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便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这些绘画所绘大象乃白色,象征纯洁。大象周围有众僧人相围,有清洗扫帚者,有双手合十站立者,有虔诚面对大象者,也有手握禅杖簇拥在大士身后者。整个洗大象的过程是非常庄严而神圣的,是一次庄重的佛事,是破除名相的实际行动。因此在这类画中,我们体验到作者以笔墨作佛事,以虔诚的佛弟子之心解读禅宗三昧的良苦用心。丁云鹏所作的《洗象图》不止一件,在广东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单位均有所藏。这说明,丁云鹏对“洗象”题材的热衷,反映其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之拳拳之心。 “渡海罗汉”也是道释画中常见的题材。明代叶绿的《渡海罗汉图》卷(广东省博物馆藏)以广阔的场景展现罗汉渡海的辉煌场面。从右至左分别描绘丛林中栖息和行走的两个罗汉,接着是一罗汉骑着驯服的虎往海边行进,海水中罗汉或脚踩着瑞兽,或坐在巨石上后面被小鬼推着,也有罗汉脚蹬圆石如同耍杂技般轻松自如地漂行,更有少者搀扶着老者被海龟驮着,一些法力高超者则轻松地踩在苇叶之上在波涛中航行,还有老者被小鬼抬着在水中缓缓滑行。海的另一边,则是龙王率领着一群牛头马面的小鬼恭恭敬敬地迎接众僧的来临。整个画面生动有趣,颇类一幅完整的连环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佛经中渡海罗汉艰难而*终功成的故事。作者在刻画人物时用白描手法,将不同形象、不同行为的罗汉描绘得生动别致,赋予了罗汉们一种动感;大海之波涛、水纹,则受到宋人的影响,颇有马远遗风。作者自称是“佛弟子”,所以在这些以佛经故事为主旨的人物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皈依佛门的虔诚。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画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 佛教教义中,面壁修行是僧尼们达到净化心灵、领悟教旨并升堂入室的重要一环。所以“面壁图”就成为佛教画中重要的题材。明代宋旭(1525 - 1606年后)的《达摩面壁图》(广东省博物馆藏)和晚清吴昌硕(1844 – 1927)的《拟罗两峰面壁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便是如此。宋旭的《达摩面壁图》所写达摩趺坐深山石洞,纹丝不动地面向空洞的石壁,其虔诚之态,心如止水之神情,在画家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画家为了表达出达摩不同于常人的生命意志,特地将其置身于陡峭的石洞之中,头顶上是嶙峋的山石,高耸入云,脚下是山涧、悬崖。这里是人迹罕至之地,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人的心灵可以和宁静的大自 然交融、沟通,达到天人合一之境。这是作者对于面壁修行的笔墨诠释,是对面壁罗汉的一种崇敬与膜拜。宋旭的同类画在天津博物馆和辽宁旅顺博物馆也各藏有一件,构图大致相似。这也和丁云鹏一样,以不厌其烦的笔墨昭示自己的向佛之心。无独有偶,吴昌硕所画的《面壁图》也是将僧人置于山洞之中。所不同者,罗汉端坐于山泉之中,任水流潺潺,依然闭目修行,仿佛外界的所有风吹草动、花开花落都与自己无关。修行的*高境界在于“忘我”,进入无我之境。在这幅画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这种境界。作者在画上题诗曰“九年面壁壁留影,要知妄动不如静”,表明参禅中以静止动的不二法门。吴昌硕更将这种参禅延伸到书画,认为“参书画禅视此境”。如果延伸到其他种种方面,似乎不无道理。由此看来,作者作面壁图的佛教涵义已经大大降低,更多地是向人们揭示一种“要知妄动不如静”的哲理。此图虽然作者注明是拟罗聘的笔意,但无论从画风还是意境看,都已经完全是吴氏“笔样”。 明末陈贤也以画罗汉、观音著称。他所画的佛像人物,大多以白描写之,风格颇类文徵明。其《罗汉图》(广东省博物馆藏) 所画人物庄严法相,线条遒劲,乃明人白描画的典范。不过他也有一些其他风格的佛教人物画。如日本泉屋博物馆所藏《观音图》便是另类。 明人绘画,大多承继宋元风格。在宋元佛教绘画中,表现*多的有伏虎罗汉。明代无款的《罗汉伏虎图》(广东省博物馆藏)便是这种遗风的延续。此图画风古雅,用笔精细,无论是虎的威风还是罗汉的威严以及随从们的战战兢兢,都刻画得生动有趣。从画风看,当为明代早期作品。此图虽然并未具名,但若非深谙画理、禅旨者诚然不能达到如此境地。所以,在美术史上,一些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的无名艺术家,往往并不输于名家、大师,此为一例。 清代罗聘(1733 – 1799)画过很多罗汉、高僧。他所画的《罗汉册》(广东省博物馆藏)笔法精湛,能将无数罗汉的法相通过相同的笔法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每个人物都描绘得极为生动别致,绝无雷同,这是作为一个绘画大家所展示出的艺术技巧和造型天赋。他的《高僧乞米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是仿电住道人石溪(1612 - 1673年尚在)而作。石溪即“清初四僧”之一的髡残,以画山水著称,偶擅人物,画迹传世较少。据罗聘在此图上题识可知,石溪的人物画纯用破笔直下,因而此图是作者“窃其法”,认为“颇有似处”。从该图之风格可以看出,人物之衣纹和线条用破笔和焦墨,颇似石溪的画风。 比罗聘略晚的苏仁山(1814 - 1850年后)是一个狂怪的人物画家,其画风与同时期的画家迥然有别。他在擅画人物画的同时,也涉猎山水,书法也别具一格。有论者认为他的画“是一位天才画家善于利用画谱材料而创造出非凡艺术的上佳例证”。此处所言之“画谱”,即《芥子园画传》。他所画的《十九大士像》和《光孝寺十八罗汉图》(广东省博物馆藏)即是这种画风的代表。他能在继承《芥子园画传》的基础上以怪异之风融和传统的白描技法,将人物之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十九大士像》中有题识曰“高王十九摩诃萨,梦授能销兵与刑。可惜尘缘多劫梦,南柯终是未曾醒”,颇具南宗之禅理。所画之十九大士个个形象逼真,虽然受尺幅所限,未能充分发挥其淋漓尽致之笔致,但亦可见其技法之精湛与意境的高深。 在清代人物画中,以罗汉(或达摩)为描写对象者,不胜枚举。这反映明清以来人物画家对于佛画的追捧。同时,从侧面看出佛学的盛行对于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影响。 在佛教画中,观音也是经常被描写的对象。作为佛经中的重要人物,观音成为救苦救难的象征,是人间福祉的化身。因此无论在佛经故事,还是在戏剧、文学塑造中,观音都是以一种慈眉善目的仕女形象出现。她不仅救苦救难,还慈航普度、送子等等,是人间美好愿望的依托。俞明(1884 – 1935)的《观音像》(广东省博物馆藏)描写的是观音脚踏彩带翩翩行走于云彩之上,后面跟着一个身舞彩带的小童。观音的形象吉祥、安宁,恬静地俯视着苍生。作者在刻画这种形象时显然已经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至于我们一看到此画时已经有一种灵魂被净化之感。从画面看,这应该是一幅送子观音图,表达了普天之下渴望得到孩子的“准父母”们的一个美好愿望。 在观音画中,尚有千手观音、观音坐像、莲坐观音等多种造型。清末刘泳之的《观音像》(苏州灵岩山寺藏)所画观音则为坐像,前方有一小童来谒。观音慈眉善目,雍容淡定,头顶佛光环绕,给人一种祥和、安宁之感。见此画而息心,观此容而得棒喝,这是画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至。 当然,在佛教画中,还有一类是专门悬挂于庙宇、佛场的人物画。这类画大多没有作者署名,绝大多数来自于民间画工的手笔,如清人无款《诸佛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所画轮回中的佛教诸神。他们带有程式化的形象在佛教道场中经常出现,成为佛教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门类。不过,对于此类画,美术学者似乎并不将其作为传统国画家的艺术来考察,反而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特有的民间信仰和民间美术来研究。这是由这些画本身的功能与艺术水准所决定的。 (原载《荣宝斋》2010年第11期)

明清书画谈丛 作者简介

朱万章(1968-) 朱万章,四川眉山人,199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明清美术研究专业,获博士学位。 从事明清以来书画鉴藏与研究、美术评论,兼擅绘画,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