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0
中 图 价:¥13.7(3.8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252915
  • 条形码:9787519252915 ; 978-7-5192-5291-5
  • 装帧:6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本书特色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学习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的中考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一直是难点。新的考试形势要求考生顺应发展趋势,把握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解题方法,以完成升学考试并提高文化素养。基于此,我们全力打造了这本《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阅读技巧与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内容简介

本书严格按照中考语文课程标准编制。依考点将本书分为专项训练、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课外文言文阅读三个专题。再进一步根据主题内容将课外文言文选文进行分类,可分为名人故事、人物传记等。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练习,查缺补漏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目录

文言虚词(1)
**讲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
第二讲典型例题引路(11)
文言实词(18)
**讲一词多义(19)
第二讲古今异义(41)
第三讲词类活用(47)
第四讲通假字(49)
第五讲典型例题引路(53)
特殊句式(56)
**讲省略句(57)
第二讲判断句(60)
第三讲疑问句(62)
第四讲被动句(64)
第五讲倒装句(65)
第六讲典型例题引路(67)
课标推荐文言文阅读(7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1)
鱼我所欲也(73)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74)
大道之行也(75)
桃花源记(节选)(75)
公输(节选)(76)
河中石兽(78)
出师表(节选)(79)
岳阳楼记(80)
爱莲说(81)
小石潭记(82)
答谢中书书(83)
陋室铭(84)
《论语》八则(85)
马说(86)
课外文言文阅读(87)
**讲人物传记(88)
李将军列传(88)
欧阳修传(90)
柳宗元传(91)
曾巩传(92)
陶渊明传(94)
扬雄传(95)
陈禾(96)
关羽传(97)
陈幼学传(98)
第二讲名人轶事(100)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102)
张良奇遇(103)
范石湖使北(104)
张千载高谊(105)
萧颖士风节(106)
羲之好鹅(107)
第三讲山水游记(109)
容美纪游(节选)(110)
滇游日记(112)
浪游记快(节选)(113)
文言文比较阅读(115)
孙权劝学&清代四名人家书(节选)(116)
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119)
核舟记(节选)&口技(节选)(120)
虽有嘉肴&孟涂文集(节选)(122)
子昂碎琴&敬之识才(123
)三峡(节选)&徐霞客游记(节选)(124)
赵普&刘宣(125)隆中对&高帝求贤诏(127)
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128)
陈涉世家&项羽本纪(130)
醉翁亭记&丰乐亭记(131)
五柳先生传&刘酒传(133)
曹刿论战&周武王克殷(134)
狼&黠鼠赋(135)
愚公移山(节选)&卖蒜老叟(节选)(137)
诫子书&与子俨等疏(138)
古诗词曲阅读赏析(14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41)
归园田居(其三)(14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45)
行路难(其一)(146)
春夜洛城闻笛(146)
过零丁洋(147)
观沧海(147)
己亥杂诗(其五)(148)
赠从弟(其二)(148)
饮酒(其五)(149)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4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50)
商山早行(150)望岳(15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1)
渡荆门送别(152)
次北固山下(152)
游山西村(153)
目录3
约客(153)
使至塞上(154)
钱塘湖春行(154)
秋词(其一)(155)
竹里馆(155)
登飞来峰(156)
黄鹤楼(156)
鲁山山行(157)
盆池(157)
送万巨(158)
金城北楼(158)
宴词(159)
山坡羊·潼关怀古(159)
天净沙·秋思(160)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160)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161)
渔家傲·秋思(161)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62)
渔家傲·记梦(162)
卜算子·咏梅(163)
江城子·密州出猎(163)
登幽州台歌(164)
江雪&渔家(164)
赤壁&题乌江亭(165)
春望&登楼(166)
展开全部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类精讲与训练 节选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纵观近年来的中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虚词在文言句子翻译中的作用。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式:一是要多朗读,通过体会语气进行判断;二是要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虚词的意义;三是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代替;重要的是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记忆,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代词、语气词等,主要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根据虚词的作用将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分为四类:**类是起连接作用的,“而”“则”“乃”等;第二类是起指代作用的,“之”“其”“何”等;第三类是起组合作用的,“以”“于”“为”等;第四类是起语气助词作用的,“也”“乎”“夫”“焉”等。   表1-1常用文言虚词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并列关系,一般不翻译,有时可以译为“又”。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承接关系,可译为“接着”“就”,或不译。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1而连词转折关系,可以译作“但是”“可是”“却”。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果关系,译为“因此”“所以”“因而”。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代词人称代词,译为“你(们)”“你(们)的”。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代词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夫(fú)用于句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或以提示下文。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语气词用于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用于句尾,表示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译为“什么”。①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疑问代词译为“怎么”“怎么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译为“何故”“为什么”。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译为“何处”“哪里”。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   副词译为“多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专题一文言虚词3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①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语气词表示赞美或感叹,相当于“啊”或“呀”。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乎表示推测,相当于“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示呼告,相当于“啊”。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不译。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介词相当于“于”。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连词表示顺接,“于是”“便”。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表示肯定,“就是”“原来是”。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5乃副词表示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就”。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却”“反而”“竟然”。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代词人称代词,“你”“你们”。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人称代词,译为“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②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集注》)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一犬坐于前。(《狼》)   6其副词加强祈使句的语气,译为“一定要”“还是”。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可能”。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加强反问句的语气,译为“难道”“怎么”。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连词表示假设,译为“如果”。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表示选择,相当于“或者”“还是”。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孟子·万章下》)   表示并列,相当于“又”。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7且连词表示递进,“而且”“况且”。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表示让步,相当于“尚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副词将要,将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专题一文言虚词5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指示代词这样,那样。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8然连词表示转折,“可是、却”。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用在词尾用于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示状态,“的样子”。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表示假设或让步。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9虽连词条件关系,表示大限度的一种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即使”。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虽”常与“然”连用,文言文中的“虽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如此”。其中“然”是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   读wèi,表示代替,“替”“给”。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读wèi,表示对象,译为“向”“对”。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介词读wèi,表示目的,“为了”“为着”。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   10为读wéi,表示被动,译为“被”。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助词“之为”连用,用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相当于“依照”“按照”。①策之不以.其道(《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愚公移山》)   11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译为“把”“用”“拿”。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连词表示目的,“来”。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表示结果,“因而”“以至”。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译为“在”“从”“到”。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12于介词表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向”“对”“给”“同”。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表示比较,一般用在形容词之后,译为“比”。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表示原因,译为“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专题一文言虚词7   序号虚词词性解释例句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和肯定。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3也语气用在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词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代词指示代词,相当于“之”,译为“此”“是”。父异焉.,借旁近与之。(《伤仲永》)   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14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此”。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语气词不译。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承接关系,相当于“就”“那么”“便”。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加强对比,常“则则”并用。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